埃隆·马斯克 与第一原理 (2)

我们上次从马斯克的新电动车聊到了“第一原理”(还不知道什么是第一原理的小伙伴不要慌,我会在这篇文章简单回顾一下)

但我总觉得还有某些方面没有表达的很完整,毕竟也不是谁大喊一声“原理与我同在” 就能直接把事做好的。

埃隆·马斯克 与第一原理 (2)_第1张图片

“第一原理”,或第一原理思维,主要是说将一切复杂的事物抽丝剥茧到最简单的本质层面,比如火箭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一堆铝合金,钛,铜和碳纤维的组合体,这样说听起来有点荒谬,但仔细想想本质不就是这样。

我也表示过“第一原理”听起来爽,但实际运用起来却是对操作者巨大的挑战。就拿操作者本身来说,就需要同时具备多项杰出能力,对普通人来说就算付出大量的时间训练,也不一定能掌握。

但今天文章并不想探讨“如何简单实际运用第一原理”之类的话题,而是想着重探讨“第一原理”的局限性,以及“类比思维”和“第一原理”之间的某种关系。

Limitations

“第一原理”的局限性

首先,“第一原理”并不是我们熟悉的连贯性思维

因为不是所有的事物或知识都可以轻易搭建起关系。

非常生动的例子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流程,对于“乘法”这个概念,一般是在我们对“加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被老师通过极度生活化的例子引入教学的,流程一般为: 情景-概念-运用-练习-反馈

这种环环相扣的学习思考过程,一直以来都在潜在地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

但若直接切换到“第一原理”,会发现你所面对的事物几乎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似乎无法找到他们具体的联系。是啊,你让一个普通人怎么就靠着“一堆铝合金,钛,铜和碳纤维”来构建出一个火箭?

第二,缺乏创造性

你可能会觉得“不是谁只有“第一原理”才能帮助我们摆脱成见,创造新事物的么?”

其实不然,使用“第一原理”的一个前提是,完全了解你要处理的事物的全部规则和逻辑。

一旦笃定自己了解处理这件复杂事物的全部规则和逻辑,先不说对错,你都会将自己深深陷入这种逻辑和规则之中,同时也限制了自己思考其他解决方式的可能性。

拿考试举例,大学的期末我们一般都会盼着老师画重点,并告知我们考试的形式。“划重点”相当于告诉同学,在处理”考试“这件复杂事件时,我们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边界,“考试形式”,则是明确告知处理“考试”的规则。

拿到重点和考试形式后,同学们就会按照既定的方向,依据答题形式来构建复习。于是大部分同学就会陷进这种备考的“逻辑和规则”之中。

这种“了解全部规则和逻辑”会一步步让我们失去对独立知识的重视,甚至要你开始相信知识是无用的,更危险的是它会逐步限制你的好奇心,直至好奇心荡然无存。

最后还要再次申明,现实生活面对的复杂问题要比考试难得多,既没有问题边界,也无明确的处理方式。

Analogy or First Principle ?

“类比思维” 还是 “第一原理” ?

说实话,我个人对这两种方法都很赞同,无法比较出个一二。

“类比思维” 是最容易了解事物的方式,同时也是最低成本的。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受试者面前摆出5种颜色,形态各不相同的食物,并要求按想吃意愿排列这些食物,最终的结论是每个人都会按照之前的饮食经验从颜色、气味等特性来排列。这也在情理之中,就像看到颜色不鲜艳的水果,多半都还没熟,是一个道理。

虽然“类比思维” 不一定正确,但却极大鼓舞人们向前探索的勇气,从衣食住行到天文地理,每一项科技前沿的背后都有古人靠简单的类比的大胆试验。虽然对现代飞机和火箭没有任何概念,万户不是也想着上天看看?

这两者最好的解释可能是:

“类比思维” 提供一个对新复杂问题的构建框架

“第一原理” 则来一步步实际解决这个复杂问题,并得出最终的解决方案。

就像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一样,“类比思维”和“第一原理”也并非是绝对独立的。

下面来上一副硬图

我想这幅图足够形象描述现实中,你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了吧?

是不是感觉无从下手?



埃隆·马斯克 与第一原理 (2)_第2张图片

相信这幅图让各位看官细细琢磨了好几秒,似乎在揣测“我到底是要用类比还是第一原理来理解这幅图中的复杂电路呢?”

好吧,在我公布答案前,先自己好好考虑考虑

别瞎想了

我就是无意搜到这张图,觉得比较有趣适合放在结尾用哒!

下篇文章还会围绕“第一原理” 继续探讨一些问题,喜欢的麻烦关注我呀同志们!

「Jayden」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唯有关注,方能解忧

你可能感兴趣的:(埃隆·马斯克 与第一原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