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遗村:东科学子走访舟山市路下徐村

为引领青年学生建立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丽乡村,了解海渔之乡——舟山市的风土人情,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美丽庭院,幸福普陀”暑期实践调研团19人深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的路下徐村,走进基层,访问当地居民,为居民们美化庭院。

7月6号,在队长张诗钰与副队长徐善平的带领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整装出发,乘公交车入住普陀区展茅街道的“杨家尖社区居民服务站”,一日三餐在“展茅敬老院”的食堂就餐。

东海遗村:东科学子走访舟山市路下徐村_第1张图片
“美丽庭院”团队整装待发


美丽庭院

“美丽庭院,幸福普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普陀区妇女联合会合作,共同打造六户不同风格的美丽庭院,自7月6号至7月12号,团队完成了两户美丽庭院的改造。第一户是“梅兰竹菊”的复古风,第二户是江南水乡的江南风。一副副唯美的图画皆有题诗。“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第一户庭院门口一副幽兰静静的似乎在等待“清风之客”的到来。庭院对门一树大红梅画,让人仿佛有暗香扑鼻的感觉。庭院花地上种有各种花,菊花、兰花、茶花……入住这样的庭院,便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第二户庭院侧墙分别画有山亭水榭、黛瓦碧池和写意江南画,颇有“江上柳如烟”的意境,也有题白居易《忆江南》词。为海渔之乡的舟山农村增添几分柔美和诗意。


庭院主人孙阿姨说:“漂亮漂亮!现在天天有人来这里看图画,真是比嫁女儿还热闹呢!”

东海遗村:东科学子走访舟山市路下徐村_第2张图片
幽兰生前庭

本次墙绘对舟山市普陀区美丽庭院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吃苦耐劳的顽强精神与崇尚古风的诗意情怀,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五匠”之乡

舟山位于东海之滨,由13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中国最大的海产品生存、加工、销售基地。随着捕鱼技术的发展、海洋渔业资源的减少和其他就业需求的增加,近年来从事海上捕鱼行业的人数日趋下降。以至如今形成了老一辈的人家基本都从事过捕鱼行业,而年轻一辈基本都不从事捕鱼行业的现象。

舟山市普陀区的路下徐村依山傍海,地方偏僻,几十户人家,村中的屋舍建筑仍然大致保持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原貌。矮矮的墙壁由片石堆砌而成,都是黛瓦回勾的老建筑。

舟山虽地处海岛,却也是“五匠”盛行的区域,特别是普陀区展茅街道更是以“五匠之乡”享誉千岛内外,“五匠”技艺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路下徐村即属于展茅街道,“五匠”艺人俯拾皆是。周国定即是为“五匠”手艺传承人,周国定说:“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都离不了‘五匠’的操作,它是盖房子与做生活用具所必须的。”

“五匠”手艺属于祖传技艺,对于此技艺的继承与弘扬,周国定作出了很大努力,给各文化局、大学院校等写信,自己也带了一批徒弟,始终坚持在从艺的道路上。现在,在当地的初高中里,还开有“五匠”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好地传承了“五匠”技艺。

敬老院

“展茅敬老院”建立于2003年,次年老年们便已入住,现今敬老院老人下至55岁上至93岁共50人,大多为或聋或哑等身体不便的老人。老人家们在闲余时,总是搬一条凳子在院子一边坐下,坐在阳光下沐浴着,觉得热时便移进院子里的大香樟树下乘凉。老人们的闲余活动不算很丰富,除了坐着乘凉,就是打打牌,偶尔可以从院子里听到悠悠的二胡声。

敬老院里有一位叫吴斌的哑巴大叔,是一位非常热情好客的主人,每当团队外面活动回来就餐时,他总是在门口“啊...啊...啊...”的手臂往食堂里面挥来迎接大学生们吃饭。等团队就餐完毕,大叔也会走出来“啊...啊...啊...”的送大学生们离开。平时也是敬老院里最殷勤的,打扫、搬东西、切西瓜等,为敬老院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敬老院工作人员王阿姨说:“他人很好的诶,就是不会说话,但非常勤奋,他已经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了!”

东海遗村:东科学子走访舟山市路下徐村_第3张图片
敬老院的老人们帮忙择菜


普陀区路下徐村地方偏僻,人人安居乐业,宁静悠远,是人间的一片清闲净土。居民们对于团队的来临很高兴,但他们不愿将乡村太作宣传,不愿打破这平静的生活。

“美丽庭院·幸福普陀”通讯员:张学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海遗村:东科学子走访舟山市路下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