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ust 基本概念

概念理解(翻译):

  1. 超级类是 locust 类
    它的每一个实例代表了一个用户, 守护程序会为每一个模拟用户生成一个实例
  2. httplocust 继承了locust 类, 添加了可以发送http请求的功能
  3. locust 有一个属性(成员变量)是 task_set , 它可以定义用户的行为, 就是访问哪些URL, post还是get, 每个连接占总访问量比是多少
    这个task_set 是类TaskSet(或其子类)的一个实例, 上边说的各种行为就是在这个类里边定义的

locsut类:

属性: min_wait/max_wait
模拟用户有在上边说的类中定义了好多任务/行为, 每个任务/行为间隔多久执行一次, 单位是毫秒, 默认1000, 也即隔一秒种后执行下一个任务
**属性: weight 权重: **
模拟时, 同一段时间, 手机用户的访问量要比PC的访问量大, 那么对应的locust(或其子类)的weight值就大小不一
**属性: host **
就是需要被压测的网站的域名(或域名前缀), 如果启动服务时没有通过参数-host来指定域名, 那么就用使用该host属性指定的值

TaskSet类:

  1. 推荐的是, 在taskset类(或子类)中通过在行为(回调函数)前加@task(weight)描述符来指定某一个行为被执行的频率
  2. 或者先定义行为(回调函数), 然后通过属性tasks来指定每一个行为被执行的频率 tasks=[fun1, fun2....] 或者 tasks={fun1:weight1, fun2:weight2......}
  3. 不管怎样定义, 里边的行为或函数是被随机调用/执行的, 只是根据weight的不通, 随机到的频率不通而已
  4. 而且, 行为/任务可以嵌套执行, 先执行task1(也就是 fun1 下同), 然后执行task2 ..... 这样会更真实的模拟,
    其写法就是, 将这些有关联任务定义/封装到一个taskset子类中, 然后通过上边介绍的 tasks属性tasks={classname:weight}, 在另一个TaskSet子类中去关联该类以达到嵌套的目的
  5. 在执行子任务时, 通过 self.interrupt() 来终止子任务的执行, 来回到父任务类中执行, 否则子任务会一直执行
  6. 成员函数, on_start(), 如果定义的话, 就会在开始的时候执行

HttpLocust类

  1. 他可以发送http请求, 他有一个属性叫client(实例化的时候自动生成), 存储HttpSession类的实例(HttpSession类在实例化Locust的时候自动创建), 用来保存请求session
  2. TaskSet类里也有属性client: self.client.get()或者self.client.post(), 这个client内部就是httplocust里的client
  3. 请求返回一个对象, 他有两个成员, response.status_code 和 response.content
  4. 如果因连接失败, 超时等等原因造成请求失败, 不会发出异常, 而是将上边的content置为空, status_code 置为0
  5. 可以对返回content内容自定义处理, 因为有的时候返回404是你希望得到的
    1 with client.get("/does_not_exist/", catch_response=True) as response:2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404:3 response.success()
    6.对网站来说, 一个URL的参数是固定的, 但是参数值是不定的, 也可以处理
    1 # Statistics for these requests will be grouped under: /blog/?id=[id]2 for i in range(10):3 client.get("/blog?id=%i" % i, name="/blog?id=[id]")

其他, locust还有很多事件hook可以扩展开发, 有需要的可以去看官方文档, 内容没多少

你可能感兴趣的:(Locust 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