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的战略,可以用12字概括:
- 选择头部
- 持续专注
- 持续迭代
在这三点中,“选择头部”尤其重要。它的价值至少占据50%的权重。
01 头部的价值
哪座山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你肯定知道,珠穆朗玛峰。那第二高峰呢?
是乔戈里峰,仅比珠穆朗玛峰(现在8844米)低了233米(8611米)。
谁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阿姆斯特朗。那第二个人呢?
答案是巴兹·奥尔德林,仅仅晚了几分钟。但即使美国人也很少有人记得他。
这就是头部效应。
泰德·威廉斯(TedWilliams)是棒球界的名人,他被称为“史上最佳击球手”,位列美国《体育新闻》史上百位最佳运动员第8位。
股神巴菲特对他推崇至极,专门挂了一张泰德的画像在自己的办公室。
最吸引巴菲特的是泰德提出的一个观点:
高击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只打“甜蜜区”的球。
甜蜜区就是击球把握最大的区域。对于非核心区的球,任其嗖嗖从身边飞过,绝不挥棒。
高手就是在高价值领域持续做正确动作的人。
为什么头部具有如此巨大的价值呢?
用幂律公式非常容易解释。
1895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国家财富分配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国家的财富都呈现出一种分布方式:少部分人占据大部分财富,大部分人拥有少量财富。用图示就是下面这样:
幂律分布有两个特征:
第一,高度不平均。简单说就是二八法则。
第二,分形。这个特性较少被提起,就是在一个图形细分后,它仍然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
如果把前面最富有的20%的人单独拿出来,仍然是20%的人占有他们的80%以上的财富。后面也是如此。
根据分形理论,我们来推算一下:
- 第一次二八法则:20%——80%
- 第二次二八法则:4%——64%
- 第三次二八法则:0.5%——51.2%
三次二八分配后,前面0.8%的人占有51.2%的财富,而后面99.2%的人仅占有48.8%的财富。
这就是头部的价值。
那么,怎样成为这最核心的0.8%呢?
02 找到你的头部
第一,进入赛道
你必须真正进入赛道,和领域内的高手过招,在战场上一次次的逼一逼自己,才能看清这是不是你的优势。
也许你觉得自己某方面能力不错,想在这个方面发展,占领这个头部。比如,你唱歌好听,同事们也都夸你,说你比一些歌手唱的还好。于是你决定辞职专做这件事。
当你真正辞职开始了,却有想不到的麻烦。会发现会唱歌的人简直太多了,你根本没有多少竞争力。你所谓的优势,其实不是真正的优势。
曾经有个小兄弟非常认真的问我:“我发现自己很多方面都比一般人厉害。开卡丁车,没几个比我开的好的;骑自行车也是我的速度和耐力最好……我觉得我比一般人能力更强。”
我知道他真正想问的是:“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还是我本来就很优秀?”
其实,他的能力真的很一般。当时我也没有正面回答他,我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
现在我知道了,这是非常正常的反应,也许你也有。这种感觉叫做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
乌比冈湖效应指的是人普遍有一种总觉得自己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
统计表明,9成以上的驾驶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一般水准。一般水准应该是50%才对。这就是乌比冈湖效应。
所以,当你也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先认为它不靠谱。你通过一些方法进入赛道,真的去测试一下,这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所长。
但是,即使你发现这个真的是你的优势,也不要马上去选。
为什么呢?
大学生找工作时,很多人纠结,到底是应该找“专业对口的烂工作”,还是“专业不对口的有前途”的好工作呢?
但两年过后,你才发现你努力好几年打造出来的所谓学科优势,并不是你真正的优势。反而是你在学校里养成的思考方式、为人处世、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才是你真正的优势。
你所谓的优势可能并不是优势,优势是可以慢慢积累的,而价值不行。
所以,一定要从价值出发,先确定价值,再思考你的优势。
高手会暂时放下自己的优势,他们相信,只要方向正确,资源、技能、优势都是可以习得、可以积累的。
第二,找到你的优势
发现了好赛道,先不要急着做事,去找到你的差异化优势。
就像泰德伍兹那样,只打甜蜜区的球,对于非核心区的球,任其嗖嗖从身边飞过,绝不挥棒。
如果你想写作,你有什么优势呢?你怎样确保自己能够成为那20%、4%、0.8%的人呢?
咪蒙是《南方都市报》的编辑,六神磊磊是新华社记者,连岳从2002开始就是全职作家,更不用说罗振宇之前是央视的知名制片人。
这些人过去在这个领域里都有着深厚的积累,进入自媒体行业后,他们最终在过往积累的优势能力和资源之上,形成了强竞争力。
这就是优势的力量。优势是那些我们做事毫不费力,却做的比其他人要好的一些事情。在优势领域做事,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选择赛道之后,思考一下自己可能有哪些差异化优势。
第三,抓住当下的头部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事,要写就是10W+,要做就要改变世界。
可是他们连身边的人都改变不了,何谈改变世界?何谈10W+。
但是,你可以从成为身边的头部做起。
- 开始写作,那么就去成为参加的培训班的头部;
- 想在工作中成为头部,就从自己办公室的头部开始;
- 想成为投资界大咖,先在自己圈子里成为头部……
好的战略必须能够帮助你从当下破局,否则就没有意义。所以,从现在开始,占领你视线里的第一个头部。
选择了头部区域后,还有两个战略也很重要。
03 持续专注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很早就是老友了。有一天,比尔·盖茨的父亲邀请巴菲特共进晚餐,他让巴菲特和自己的儿子(也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两个人)玩了一个游戏——在手上写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词。
结果,两个人的答案竟然完全一致——Focus。
专注这个词被反复提及,但依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对弱者来说,专注是最好的进攻策略;而对于强者来说,专注是最好的防守策略。
而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做到专注呢?
- 第一,时代的诅咒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几乎无限的可能,我们能做出的选择比我们的父辈高出十倍、百倍。
但是,即使我们随便做出什么选择,或者我们的选择总是变来变去,我们却不会有多大的惩罚,我们照样有稳定的生活,照样可以无忧无虑的过着日子。
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诅咒。
- 第二,聪明人的诅咒
越是聪明人,眼界越是开阔,面临的机会越多,可能性越多,领域越多,一做就有小成,轻松歼灭低级选手,更加觉得自己厉害,所以更加不专注。
对于这种聪明人,真正让他崩溃的不是被自己势均力敌的人打败,而是在三个战场同时被3个低级选手默默干死。
记住:更多的可能,带来更多的威胁。越是优秀,越要提醒自己专注。
04 持续迭代
柯林斯在《选择卓越》里讲了这样一件事:
由于北极点在1909年被美国人拿下,1911年10月,两位探险家同时瞄准了南极点这个处女地。
一位是挪威的阿蒙森,一位是俄罗斯的斯科特。他们同时分两路出发,竞争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荣誉。
两者的行为有很多差异,但有一点非常突出:
整个探险过程中,阿蒙森一直坚持持续推进的原则。在天气好时绝不会走得太远,以免筋疲力尽;在遭遇恶劣天气时,也坚持前进,保持进度。他把探险队每日的行程控制在15-20英里(约24~32千米)。
斯科特则完全相反,在天气好时,他让队员们全力以赴,而在天气不好时,则躲在帐篷里抱怨鬼天气。
当年12月15日,阿蒙森成功地把挪威国旗插在了南极点。而斯科特探险队的5名成员在探险途中不幸全部遇难。
为什么“日行20英里”如此重要?柯林斯的总结是:
- 在逆境中,让你对自己的能力保持信心;
- 在遭遇破坏性打击时,让你减少灾难发生的可能;
- 在失控的环境中,让你保持自制力。
高手们做事不是追求一击制胜,而是追求高概率。用一连串的小的迭代进步获取巨大的优势。
有石佛之称的李昌镐下棋有个最大的特点:很少有妙手。妙手就是非常精妙的下法。
有记者问他这个问题,他憋了很久说:“我从不追求妙手。”
“为什么?妙手可是效率非常高的棋啊!”
“……每手棋,我只求51%的概率。”
51%的胜率让李昌镐保持了15年零6个月的世界排名第一(而中国保持这个记录最长的人是柯洁,他只有24个月)。
妙手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无法迭代。无法迭代,就无法进行刻意练习而持续提高。
所以,高手看可积累的概率,只有新手才只看胜负。不求一日速胜,小步快跑是更为稳妥的方式。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高手的战略,就是三点:
- 选择头部
- 持续专注
- 持续迭代
最后是思考时刻(主动思考让知识为你所用,让我们一起过过招):
你觉得社会上都哪些“头部区域”?哪些是你能够抓住的?
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持续的行动”才是!
我是陶肚,每天陪你读点书。如果喜欢,请帮忙点赞或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