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药物短缺已经成为了全世界需要面对的普遍问题。
据媒体报道,在湖南长沙,一位近1岁半的婴儿去年8月被确诊患上婴儿惊厥,需要一种名为“促皮质素”的药物治疗。由于医院没有库存,医生让家属去药店购买治疗,但是家属辗转半年也没能买到这种廉价首选药,甚至发现网上已将这种原本两元不到一支的药炒到了数千元一支。最终湖南省儿童医院通过多个渠道找到并采购药物,使患儿得以住院治疗。
廉价药物短缺一直是个久而未决的问题,许多廉价的“首选药”、“救命药”、“特效药”、“必需药”的短缺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命悬一药”,即使有替代药物也会因为不良反应风险高、费用高等因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短缺的廉价药物大多是必需药
2011年下半年起,南京、武汉等地大量心外科手术被迫停止,究其原因,是因为医院鱼精蛋白短缺引起的。鱼精蛋白是一种现在只能从鱼的精子中提取的碱性蛋白,主要用于拮抗肝素使用过量引起的出血,而肝素又是心外科手术中常用的药物。由于鱼精蛋白没有替代药物,一旦患者术后发生因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没有鱼精蛋白几乎就是听天由命。
像鱼精蛋白这类廉价必需药大多都出现了短缺现象,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放射菌素D(治疗肾母细胞瘤和滋养细胞肿瘤)、氯解磷定(治疗有机磷中毒)、麦角新碱(治疗妇科出血)等比比皆是。在某些基层医院,连世界公认治疗心跳骤停的核心药物肾上腺素都短缺。
为了做好这类临床必需、短缺药物的供应保障工作,国家卫计委在今年3月在官网上公布《国家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关于拟实施定点生产药物品种公开征求意见的函》,在这份文件所列的16种药物中,上述提到的药物基本上都赫然在列。
然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有研究指出,在国家规定的500多种基本药物中,近70%(342种)的药物不同程度短缺,其中大部分短缺药物的价格都在单价30元以下.
廉价药物短缺不仅发生在中国,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曾经对化疗药物短缺做过调查,发现超过八成的肿瘤医生遇到过非专利肿瘤药物的短缺,其中亚叶酸钙、脂质体阿霉素、5-氟尿嘧啶(5-FU)、博来霉素、阿糖胞苷(Ara-C)等非常常用和廉价的肿瘤药的短缺最常见。近日,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SHP)对外公布了一组美国药物短缺数据,从抗癌药物,到普通疫苗、抗生素,有157种药物出现在短缺名单中。
由此可见,药物短缺已经成为了全世界需要面对的普遍问题。
廉价药为什么短缺?
之前提到过,这些短缺的临床必需药有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廉价。比如一支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大约11元,一片甲巯咪唑只有几分钱。医院药物价格,是在药物中标价基础上增加了15%。在15%的固定比例下,药物本身的价格越高,留给医院与医生的利润额也就越高。另外,药企以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的价格竞标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秘密。有业内人士表示,药企为了盈利不会过多生产廉价药物,因为这明显是亏本买卖。而这么做的原因就是通过低价竞标占领市场份额,然和后通过其他渠道卖其他高价药。不仅如此,无法为医院赢利打江山的廉价药一旦断货,就会被许多药价略高、药效明显的新药替代。
但药企也有难言之隐,许多廉价药的原料价格水涨船高,甚至出现了原料市场被某些独大的经销商包销垄断的现象。由于原料收购困难,制造和配送成本高昂,造出来的药物又廉价,加之降价投标,过去还有国家限价等因素,企业难以承受,有些不得不放弃生产。更何况有一些廉价药针对的疾病发病率低,用量不大,储存容易过期,这使得药企生产的欲望更低,出现某种药物只有几家甚至只有一家药企生产,加剧药物短缺的问题。
在ASHP网站的评论中,有一位网友是这么说的:“There are three principle causes for escalating drug prices: Greed, Greed, and more Greed. ”(三个根本原因导致药价飞升:贪婪,贪婪,还是贪婪!)选取价格较高的药物无非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从原料到药物出售,只要任何一方欲求不满,药价就会抬升,而那些廉价老药只能“默默失宠”。
医生:无药可治,无奈又遗憾
由于许多经典廉价药物的短缺,许多医生有这样的无奈:面对一个明明可以治疗的病人,却因为医院没有储备廉价首选药物,只能选择疗效欠佳,但价格高昂的二线药物,甚至只能开处方让家属自行到其他地方买药。
有医生朋友评论道:“就好比你作为士兵上战场,手里有把枪,你知道怎么用枪,但偏偏没子弹,这非常为难。当我们面对这样的病人时,心里很急但非常无奈。”药物短缺,不仅会拖延患者的有效治疗,即使使用替代治疗也往往会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同样也会大大增加患者及其家属人力物力上的负担。“我接诊过一个病人,明明有一种很廉价的首选药可治,但时时买不到药。最终药是买到了,然而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结果还是人财两空,真的很无奈。”一位基层医院的医生告诉笔者他的这段经历。
如何应对廉价药物短缺?
诚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廉价基本药物覆盖和基层医院药物配备方面的成果不错,但是在基本药物各品种的供应链建设、供需平衡等方面是有缺陷的。制度本身忽略了药企地域分布不均、各自为政的问题。
其实早在2011年,当时的卫生部曾就此提出7点意见:汇总供应短缺药品信息;建立短缺药品信息平台;调整优化医疗机构药品库存;加快研究建立常态化短缺药品储备;探索短缺药品定点生产和省际联合采购;加强生产供应监测和协调;加大组织实施力度。
这些意见都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药物短缺问题,但是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当初的这些意见的实施情况真得打个大问号,是在组织上出现问题还是落实上出现了问题?
另外,从价格调整上看,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一味降低药价都是有问题的,前者给患者增添了巨大的负担,后者使得企业医院无法生存。因此需要市场调控和政府保障干预并行,以宏观视野入手对政策进行调整,并建立一系列的监管制度。
而面对这一全球性问题,2016年5月召开的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计划将首次讨论药物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