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马修·萨伊德(Matthew Syed)《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作者 ,英国乒乓球名将,凭借自学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以一等成绩毕业。他雄踞英国乒坛榜首近十年,并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萨伊德现为《泰晤士报》知名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Newsnight)撰稿人,也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常客。
作品简介
《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黑匣子思维”是一种记录和审视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的积极态度。无论是开发新产品、提高运动技能还是做出正确决策,黑匣子思想者们从不惧怕面对失败,反而视失败为学习的好途径。他们不会否认过失、推诿责任和想方设法脱身,而会把失败作为样本深入研究,这也是他们获取成功的策略的一部分。从失败中学习”也许已经成为老生常谈,本书却揭示了这一已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背后令人惊叹的事实,也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创新力较强的组织采用的总结失败经验的技巧。缺乏从失败中学习的态度、勇气和能力,会对个体或行业带来严重危害,这些反面例子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千方百计避免犯错并不是我们的目标,相反,从个人生活到组织运转,再到社会文化,无论在哪个层面上,我们都需要学习如何聪明而有意义地犯错,将每一次失败作为测试我们成绩的机会。
作品序言
一本得到英国卫生大臣推荐,引发英国上下反思其医疗制度与文化的振聋发聩之作。
在一次简单的鼻部手术中,几名经验丰富的英国医生因无法插入导气管而造成患者死亡。
一名11岁女孩被害后,面对显示凶手另有其人的DNA鉴定结果,一群美国检察官不断提出离奇的解释,拒绝还嫌疑人清白。
带少年犯去监狱接受恐吓教育以助其改邪归正,曾是被美国社会广泛接受的行为矫正方法。然而,一出极具讽刺性的反例打碎了它的神话。
制度的缺陷、人性的弱点和对数据的偏见等因素,让失败成为现实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何正视失败并从中学习,是决定一项事业能否成功和持续成功的永恒论题。
权威评论
我们无法用外力扭转行业现状,改变只能在内部发生。我对这一点的认识来自一对在医疗事故中痛失爱子的夫妇送给我的一本书,他们希望医疗业能吸取教训,不再有人重历他们曾经的悲痛。这本书就是《黑匣子思维》。
——英国卫生大臣杰瑞米·亨特(Jeremy Hunt)
马修·萨伊德对失败的重新定义,是石破天惊的一举。他表示,我们不该耻于失败、回避失败,而应该对失败感到兴奋,并视其为学习的机会—它们是通往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环。《黑匣子思维》中充满精心阐述的事例和有严谨心理学依据、一针见血的论述,读过后,你再也不会为搞砸事情而消沉了。
——丹尼尔·品克(Daniel Pink),热卖书《全新思维》作者
核心内容
《黑匣子思维》这本书的副标题为: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289页大约23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5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15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大卫·贝克汉姆是当代英格兰最杰出的足球运动员之一。他是英格兰队史上除守门员之外出场次数最多的球员。这一切都归功于贝克汉姆勤奋的练习以及积极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学习的良好心态。贝克汉姆从六岁开始练习颠球,刚开始只能颠五六下,9岁的时候已经可以连续颠球2003次了。
他的妈妈见证了造就这进步的无数次失败和挫折,也见证了他从失败中学习的过程。人类的进步,取决于对待失败和错误的态度以及认知,这也正是《黑匣子思维》这本书的核心观点。《黑匣子思维》的作者马修·萨伊德是英国乒乓球名将,自学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以一等成绩毕业。他雄踞英国乒坛榜首近十年,并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现为《泰晤士报》知名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撰稿人,也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常客。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们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这本书主要讲述了4个重点内容。
1.为什么人们总是拒绝承认失败
2.如何从失败中学习
3.如何“正确的”犯错
4.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为什么人们总是拒绝承认错误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有的人就是一副死不认错的脾气。其实他们未必是不肯认错,而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1954年,一个名叫玛瑞安的家庭主妇宣称外星的神告诉她世界会在12月21日毁灭。很多人受到蛊惑,抛家弃子去追随她,因为她说真正的信徒会在末日被拯救,宇宙飞船会来把他们接走。当时美国有个叫费斯汀格的心理学家,他知道这件事之后,就谎称自己是信徒,接近了这个邪教。他特别想知道,预言失败后,这些人会做什么反应。到了12月21号,世界末日并没有来临,宇宙飞船连个影子都没有。信徒们渐渐变得闷闷不乐。但令人吃惊的是,到最后,那些成员非但没有觉得自己受骗,而是更加信仰邪教头目了,一些核心成员甚至还去招募更多信徒。
他们认为是自己拯救了世界,之所以世界末日没有到来,是因为外星的神明对他们的信仰感到满意,所以决定再给地球一次机会。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理智且聪明的。因为,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时,就会觉得十分忐忑,心里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承认我们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得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聪明。于是就有了第二种选择:否认错误,忽视那些能够证明自己错了的证据,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自我安慰说自己一直是对的。
单纯承认错误就已经很难了,当事实与我们的信仰有所违背时,想要承认现实就更加困难,于是,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忽视证据,或者找出新的借口和理由去为自己辩护。这就是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所谓的“认知失调”。拿刚才的例子来说,世界并没有迎来它的末日,外星人也没有到来,这都是所有信徒亲眼可见的证据。当他们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选择去质疑自己最开始加入邪教、信仰邪教的决定,而是选择修改自己的认知,以一种让自己没那么难受的方式解释了这件事:那一天原本是要世界末日的,却因为我们,世界末日没有来临。
认知失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却意识不到。无论事情大小,只要它威胁到了我们的自尊,可能就会引起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让我们忽略错误,否认错误,这就会引起另外一个问题:削弱了人们审视证据,正确面对错误的能力,从而丧失了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如何从失败中学习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简直是老生常谈,但是要想做到,却没有那么容易。1799年的12月,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家里,卸任总统职务不到三年的华盛顿因冬天骑马遭受风寒。于是,医生给他采用当时最常见的放血疗法进行治疗,三天时间里,医生们为他放了4次血,放血量相当于他全身血液的1/3,最终他在巨大痛苦中死去。放血疗法会让身处疾病的病人更加虚弱,但当时的医生并不懂这一点,因为他们从未察觉到失败的可能性。
如果放血后患者病好了,他们会认为:“放血疗法救了他的命!”而如果患者死了,他们则会叹息:“他病得太重了,就连神奇的放血疗法也救不了他。”这就是典型的闭路循环,当问题出现时,人们会无意识的,通过扭曲一些信息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把问题合理化。产生这种思维方式的原因,在于面对失败的态度:在很多人眼里,失败代表的就是无能。
在这种消极态度的影响下,人们在面对失败时,就会本能的采取自我防卫,拒绝承认错误,这种本能是无意识的,所以很难被发现。如果连意识到自己犯错都很困难,就更别提从错误中进行学习了。这就是为什么连华盛顿的死,都没有让医疗行业认识到,放血疗法不仅无法治愈病人,甚至会让病人更加虚弱的原因,与医疗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航空业。
航空业规定,所有飞机都必须载有两个黑匣子,一个负责记录发往机上电子系统的所有指令,另一个是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仪,这样,在事故发生之后,调查员就能了解事故发生之前飞行员在做些什么。航空业不会掩盖失败,也不会回避失败,而是把失败变成了资料的宝库。正是这种积极面对错误,并从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态度,使得飞机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而这种这种正确面对失败,并从中学习的思维就是开路循环,也是本书中所说的黑匣子思维。
发现错误,承认错误,改进错误,这是进化和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总是因为畏惧不敢去做,因为维护自尊而不去承认错误,那么就永远无法获得进步。改变这个认知,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内在的努力,也需要外在,对错误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黑匣子思维》的作者认为,人类能否进步的差别在于对待错误和失败的认知,航空业和医疗业的对比,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何“正确的”犯错
想要从错误中学习,有两个部分至关重要:一个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机制,就像航空业的黑匣子,把改进错误视为推动进步的方法。其次就是要有能让这种机制蓬勃发展的正确观念,保持开路循环,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可以正确的面对。在当今社会,人们不仅要学会从错误中学习,更要学会提前犯错,理智的犯错。当我们要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就学会试错,通过积累大量的失败经验,并从中学习,得到快速的进步。
关于这一点,联合利华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联合利华一直使用传统的方式生产洗衣粉:把沸腾的化学试剂用一个超高压喷嘴喷射出去,压力下降后,化学试剂就被分解成蒸汽和粉末,再向粉末中添加其他配料形成洗衣粉。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在美国每年洗衣粉的销量可以高达30亿美元。联合利华遇到的问题是喷嘴总出毛病,它们总是堵住,让洗衣粉凝结成大大小小的颗粒。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联合利华先向数学家团队求助,数学家们设计出了新的喷嘴,但新设计并不起什么作用。这时,生物学家团队提出了新的办法,用10个区别很小的喷嘴进行测验,选出其中最好的那个进行再一次优化,测验。重复了45次,经历了449次失败之后,他们终于做出了理想的喷嘴。也许449次错误听起来就很想让人望而却步,但试错的结果却是十分令人满意的。这就是试错和错误的价值。
“进化过程之所以具有力量,是因为其具有累进的过程。”对于联合利华来说,失败不等于无能,而是带来成功的契机,是进化的必要条件。在试错的过程之中,积累大量犯错的经验,从一次次失败中学习,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面对复杂事物,无法确定自己的决定是对还是错的时候,不妨就学习联合利华的做法,通过大量的对照实验进行试错,从每一次的小错误中吸取教训,一次又一次的优化,迭代,当这些小优化不断的叠加起来,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从失败中学习是如此困难,认识失调会误导我们,外界压力会逼迫我们。在这层层阻力之下,我们又该如何破除内因外阻,开始学习的第一步呢?2010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贾森·摩瑟做了一个实验,他通过志愿者们调查温泉的填写结果,把志愿者分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两组,观察他们对错误的反应,他发现他们对待错误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
成长型思维的人总是认为错误是有趣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对他们而言,失败并不是一种负面的信息,而是一个新的学习的机会。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选择对错误视而不见,或者在面对问题时认为自己就是能力不足,永远都无法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从错误中学习,而有的人不行。
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的。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认为智力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在前进的路上,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如何定义失败,决定了你如何走向成功。固定型思维永远都无法改变了么?其实并不是的。想要拥有成长型的思维,首先要学会用一种科学的方法面对失败,记录失败的过程,并从中学习,把它看做是进步的良机,这样,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就不会被任何困难和挫折所动摇。
此外,还需要社会对错误和失败有更多的宽容,不要过分的苛求完美主义,给予人们足够的试错和犯错的空间。如果你不仅可以积极的面对失败,还能通过试错和对比进行快速的迭代学习,那么你就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通过这本书,我们知道了人们面对失败时的反应比我们想象中的糟糕多了。邪教成员无视了鲜明的证据,华盛顿的死都没能让医生认识到放血疗法并不能帮助病人痊愈,这正是认知失调在发挥作用。
认知失调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处,避免它的唯一方法,就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问问自己,自己的坚持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是认知失调在起作用。认识失调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你在下一次想要说“我没错”的时候,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我是不是因为害怕不敢承认错误,是不是因为付出太多不想承认错误。我们要学习的是航空业对待黑匣子的态度,从失败中寻找原因,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学习,这样才能取得巨大的进步。
在面对复杂事物时,要学会运用试错和对比来解决问题。通过大量的犯错积累经验,可以从中得到快速学习和迭代的机会。失败不是进步路上的拦路虎,而是成功路上的踏脚石。在一则著名的耐克广告里,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乔丹说:“我投失了9000多个球,输掉了近300场比赛。我曾26次投失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一球。”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展现自己的失误,其实正是这些失误给了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成就了如今的乔丹,而场下无数次练习所带来的大量失败经验,则让他以一种更快的方式,成为了世界顶级球员。
乔丹积极面对失误,把失误看成进步的机会,从中学习的态度和认知,也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黑匣子思维。 一个人是否可以取得进步,主要在于如何面对和对待失败,是积极的进行试错,并从失败中进行学习,还是遇到失败之后就否认自己,这是成长型思维和固定性思维的最大区别,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快速走向成功,而有的人不行的原因所在。如果只把失败当作失败,那么无论你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多少次都毫无意义。
只有从中获得进步的契机,才能让失败,发挥出自己真正的价值。“你能看多远,就能走多远。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只要打破固定型思维,形成思维的开路循环,建立起成长型思维,包容自己的不足,积极的面对失败,每个人都可以一步步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黑匣子思维》,顾名思义,根据实际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而不是因为碍于情面和担心个人威信受损而进行恶意掩盖。本书让我受益良多,例如在公益组织行政管理过程中,尽管组织开展的公益行动都是按照项目书和管理规定一丝不苟的执行,但行动中也常常要面对突发和紧急情况的发生,随着社会进步和城市基础硬件设施更新迭代,社团的软件存在跟进不及时的弊端,使既定行动计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更新调整,因为临时机动改变原有志愿服务计划,时有误会不断发生,为以后的工作留下不安全隐患。
有时候自己在行动指挥时,常常顾虑很多,恐怕太多的不理解造成公益资源无谓流失,毕竟公益组织和企业组织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松散式管理制约了组织难以像企业一样大刀阔斧改革升级。更为糟糕的是企业创新在不断的试错当中去改变,而公益组织却不能出现任何志愿者“理解”不了试错。企业组织可以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近期可以完成的小目标,通过行动试错总结过程一个个的去达成,一直至成功为止。通过本书了解到,在医学领域听到过的随机对照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针对想要研究的问题设置一个相同的环境,通过只改变研究变量的方式去验证研究标的的方式,我也会一直珍存和有效利用。本书让我获益匪浅,有空还会重新温习。
这本书给我更新了很多固有陈旧知识,职责所在对待志愿服务工作谨小慎微,生怕犯错误会让其他志愿者难以理解。其实,无论书中案例还是现实生活,很多人跟我一样害怕错误,害怕行动失败,害怕不能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期待。这种畏惧心理,使自己做事束手束脚,无法跳出条框更灵活地处理问题,反而耽误了正事。庆幸自己并非书中表述是掌握着影响他人生死能力的医生,也没有犯下无可挽回的过错,但我深知,拒绝承认失败(尽管自己指挥的800多次行动从未失败),并隐瞒问题,逃得了一时,也逃不了一世,只会让后人更晚得到教训,让更多的人继续在同一问题上栽跟头。
或许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是知识焦虑,想要成为卓越的人,就仿佛不能犯错,不能辜负任何人的期待,所以我们反而可能会犯了更多的错,辜负了更多人的期待,而且在公益组织还可能会不被原谅。我还记得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一书中,对“容忍”与“自由”的一再反思。而我们之所以要容忍错误和失败,不是为了纵容不努力和不思考,而是为人们寻找改善方法留出时间和舆论余地。这个世界从来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完成品,在时间面前,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这本书的作者要证明在错误中学习的重要性,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执行起来却异常艰难,有很多原因,客观的,心里的,环境的等等,作者举了大量的例子,看着不至于很枯燥,但通篇确实只是要证明这一个道理。这本书某种意义上是解答了我的一个困惑,那就是成功或许多少有运气的成分,但一个出色的人一定跟他有着超强的自省能力和正确对待失败的态度息息相关。失败是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但只有真正能鼓起勇气,壮士断腕般的心态去直面它,剖析它的人,才有资格获得失败带来的经验财富。
这本书观点简洁不失深刻,论证清楚,事例翔实,层次井然。借用开路循环和闭路循环两用模型作为贯穿全文的重心,从三个层面对黑匣子思维进行论述:利用失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理解对于失败的恐惧和规避心理(微观和宏观、思维和文化)以及实践上的对于利用失败的体制建设。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这本书所列心理学科相关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第一部分 对失败的态度之差:从医疗业到航空业
第1章 一台常规手术
无法插入的导气管
2005 年3 月29 日早晨6 点15 分,马丁·布鲁米利一觉醒来,走到两个孩子—维多利亚和亚当的卧室,叫他们起床。那是一个下着雨的春日清晨,复活节刚过去几天。孩子们兴高采烈,蹦蹦跳跳地下楼吃早饭。几分钟后,他们的妈妈伊莱恩也来到了餐桌前。她在床上多躺了一会儿。
伊莱恩37 岁,生性活泼。她在成为全职母亲之前在旅游业工作。今天对伊莱恩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她要入院做手术。她患鼻窦疾病已有几年了,医生建议她进行手术根除。“别担心,”医生告诉她,“没什么危险。只是一个常规手术。”
伊莱恩和马丁结婚15 年了。两人通过朋友在一次舞会上相识,然后相爱,最后在北马斯顿定居。这里是一个舒适的小村庄,地处白金汉郡乡下的中心地带,在伦敦西北48 千米处。维多利亚1999 年出生,亚当晚她两年,生于2001 年。
对这对夫妇来说,和很多新家庭一样,生活是紧张忙碌的,但也充满乐趣。就在上周四,他们一家四口首次共同乘坐飞机,周六又参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礼。伊莱恩想尽快把手术做完,再好好休息几天。
早上7 点15 分,他们出门了。在去医院的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马丁和伊莱恩对手术都不怎么担心。耳鼻喉科的手术医生爱德华兹行医长达30 多年,声誉颇佳。麻醉师安德顿也有16 年的经验。医院的设施都是一流的,一切准备都已就绪。
他们到医院后被领到一个房间,伊莱恩在那里换上了一件蓝色的病号服。“我穿这个漂亮吗?”她问亚当。儿子被逗笑了。维多利亚爬上病床,让妈妈给她讲故事。马丁听着熟悉的剧情,脸上带着微笑。亚当坐在窗台上,玩着他的小汽车。
安德顿医生进来过一次,问了一些常规问题。他很健谈,也很有幽默感。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他明白让患者放松的重要性。
快到8 点半时,护士长简进入病房,把病床上的伊莱恩推往手术室。她笑着问道: “你准备好了吗?”维多利亚和亚当走在手推车旁,陪妈妈通过走廊。他们对妈妈说,下午手术后见。走到路口时,马丁带着孩子左转,伊莱恩被推着向右去了。
她侧过身来,笑着对家人说:“再见啦!”
马丁和孩子们走向停车场,准备去超市进行每周一次的采购,再给伊莱恩买几块饼干。与此同时,伊莱恩的病床被推到了手术准备室里。这个房间与手术室相邻,是做最后检查和实施全身麻醉的地方。
安德顿医生来到伊莱恩身旁。对伊莱恩来说,他有着一张熟悉而可靠的面孔。他把一根像吸管一样的套管插入伊莱恩手背上的血管里,麻醉剂会顺着这根管子直接进入她的血液。
“轻轻扎一针,”安德顿医生说,“好了,好好睡一觉吧。”现在是早上8 点35 分。麻醉剂的效力很强,不只会让病人进入梦乡,还能让身体的很多重要功能停止运作,因此必须谨慎施打。一般会使用一种叫“喉罩”的器具来辅助呼吸。这是一个可充气的小口袋,用法是从口中插入,固定在呼吸道上方。氧气经此从呼吸道进入,直达肺部。
但这时出了点问题。安德顿医生无法把喉罩放进伊莱恩嘴里:她下颌的肌肉过于紧张,这在麻醉过程中并不罕见。医生加大了肌肉松弛剂的剂量,又试着换上更小型的喉罩,但是仍然无济于事。
8 点37 分,进入昏迷状态2 分钟后,伊莱恩的身体开始发青了。她的血氧饱和度降到了75%,而这个数值一旦低于90% 就会被看作严重偏低。8 点39 分,安德顿医生开始尝试使用氧气面罩盖住病人的口鼻。他仍然无法把氧气送进病人的肺部。
8 点41 分,安德顿医生决定使用一种经典方法——气管插管。这是在供氧无效时医生会采取的标准办法。他开始向血液中注入肌肉松弛剂,以使患者的下颌肌肉完全松弛,嘴巴完全打开。然后,他用喉镜照亮患者口腔后部,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把导气管直接插入呼吸道了。
但就在这时,医生遇到了另一个麻烦:他无法看到呼吸道的位置。通常情况下,那应该是一个规则的三角形孔洞,两边是声带。一般来说,应该很容易把导气管插入呼吸道,让病人开始呼吸。但是,对某些病人来说,呼吸道会被口腔中的软腭挡住,因此无法被观察到。安德顿医生一次又一次地推进导气管,希望能找到目标,但他就是无法成功。
8 点43 分,伊莱恩的血氧饱和度降到了40%。这已经是仪器所能测量的最低值了。没有了氧气,脑部会开始水肿,可能导致严重的脑损伤。伊莱恩的心率也开始降低,从每分钟69 次降到了50 次。这说明心脏供血也开始不足。
情况开始变得严重,手术室中的另一位麻醉师巴尼斯特医生也过来帮忙。不久后,耳鼻喉科手术医生爱德华兹也来了。此外,还有三名护士在旁边待命。目前的情况还不能说是灾难性的,但可以容忍错误发生的空间越来越小了。现在,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攸关生死。
幸好有一种办法正是为这种情况而设计的,那就是气管切开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困难都在于供氧设施无法通过伊莱恩的口腔进入呼吸道,而气管切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让医生避开口腔,把患者的咽喉切开一个口,把导气管直接插入气管。
这种手段有一定风险,因此只能被当作万不得已时的最后一招,而眼下就到了这种时刻。现在能让伊莱恩免受致命脑损伤的方法,就是气管切开术。
8 点47 分,是护士先想到了这个方法。三个护士中最有经验的简飞奔出去,拿来了气管切开术的工具。回来后,她告诉围在伊莱恩身旁的三名医生,工具已经准备好了。
医生们回头看了她一眼,但不知为什么没人回答。他们还在继续尝试把导气管插入伊莱恩口腔后部紧闭的呼吸道中。他们全心投入这种尝试,伸长了脖子,紧张地相互交谈。
简犹豫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况变得越来越危急,但她告诉自己,有三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在场,他们当然考虑过使用气管切开术的可能性。如果她再次出声提醒,也许会打扰到医生们。如果因此出了什么差错,也许她要负上责任。说不定他们已经出于某种她没想到的理由否决了气管切开术。在这个房间里,她是资历最浅的人之一。他们才是权威人士。
事到如今,医生们的心脏也跳得飞快。他们的注意力被限制住了,这是高度压力下常见的生理反应。他们还在一个劲儿地往她口腔里插导气管。情况变得令人绝望。
伊莱恩的身体已经几乎变紫了。她的心率仅为每分钟40 次。她极度渴求氧气。每拖延一秒,都会让她活下去的希望减小一分。
医生们还在狂乱地尝试从口腔进入气管。爱德华兹医生试着插管,巴尼斯特医生又拿起了喉罩。一切都是徒劳。简还在纠结是否要发出提醒,但她最终还是没有出声。
8 点55 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医生们终于帮伊莱恩把血氧饱和度恢复到90%,但此时距离首次尝试插入导气管已经过去了8 分钟。从头到尾,伊莱恩在极度缺氧的状况下度过了整整20 分钟。医生们在抬头看表时大吃一惊:这不可能。时间都去哪儿了?怎么会过得这么快?
伊莱恩被转入了重症监护室。不久之后的脑部扫描显示出了毁灭性的损伤。通常情况下,扫描结果会是一幅能够清晰显示人脑纹理和形状的图片,但伊莱恩的扫描图片就像电视屏幕上的雪花。缺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那天上午11 点,在位于北马斯顿的布鲁米利家,起居室的电话响了。马丁被告知马上来医院一趟。他明白出了问题,但看到妻子陷入昏迷、生死未卜的时候,他仍然大受打击。
随着时间过去,情况进一步恶化了。马丁怎么也想不通,伊莱恩本来很健康,两个孩子还在家等着妈妈回来,他们从超市给妈妈买了饼干。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爱德华兹医生把马丁拉到一旁。“马丁,麻醉过程中出了一些问题,”他说,“这种事情在所难免。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麻醉师已经尽全力了,但于事无补。这是个偶发事故。我感到非常抱歉。”
没人提到一次又一次的插管失败。没人提到气管切开术被忽略的事实。没人提到灾难发生时护士对医生的提醒。
马丁点点头,说:“我明白了,谢谢您。”
2005 年4 月11 日晚上11 点15 分,伊莱恩·布鲁米利在经历13 天的昏迷后撒手尘寰。白天一直守在病床前的马丁在数分钟后回到了医院。当他到达时,伊莱恩仍有体温。他握着她的手,对她说他爱她,向她保证会尽力照看好孩子们。然后,他吻了她,对她说晚安。
第二天,去医院拿回她的衣物前,马丁问孩子们是否愿意见妈妈最后一面。他没想到,孩子们说愿意。他们被带到一个房间,维多利亚站在床脚,亚当伸手抚摸着妈妈,说了再见。
伊莱恩去世时年仅37 岁。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人人皆知,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又是如何看待和对待失败的呢?
作为一名退役运动员,马修·萨伊德对失败与成功、错误与改进之间的关系有着充分的认识。他从医疗失误入手,对比得出了这种随处可见的悲剧与航空业界重大事故之间最大的不同—错误和失败能对行业制度的改善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他指出,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这两类行业对待失败的不同态度,导致医疗业在闭路循环中裹足不前,而航空业却能从每一次过失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性,他将讨论扩大到司法、政治和商界,表明人类正是因此而进步的。
萨伊德还分析了给失败笼罩上阴影的谴责文化。失败后不探究教训而是狂热追责的倾向,以及对这种文化的恐惧,让人们更难以正视失败的事实。与此相对,在失败发生后积极寻求改善、拥有极强复原力的成长型文化,是如今创业精神引领经济发展的市场现状最需要的。无论是针对社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这本书的现实意义可以延伸到当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作品目录
第一部分对失败的态度之差从医疗业到航空业
第1章一台常规手术
无法插入的导气管
失败的闭路循环
犯错=无能
第2章美国联合航空173号航班
在错误中发现价值
新规范的建立
黑匣子思维
第3章成功的佯谬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不仅需要证明,还需要证伪
制度与意愿缺一不可
任重道远
第二部分认知的弱点人类犯错的心理根源
第4章冤假错案
屈打成招
DNA鉴定也无法推翻的错判
认知失调
无尽的借口
重程序,轻证据
第5章理智的扭曲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消失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迟早会升的通货膨胀率
试错的勇气
智慧和资历的反作用力
第6章司法改革
“李森科事件”
不可靠的记忆
冰山一角
第三部分重复与对照应对复杂问题的试错策略
第7章喷嘴悖论
计算vs.测试
自下而上的进步动力
叙述谬误
精益创业模式
平衡计划与变化
从测试中学习
第8章恐吓从善
监狱之行
随机对照试验
恐吓从恶
第四部分小进步与大飞跃精进细节,百炼创新
第9章边际收益
天空车队的成功法则
援非资金的效果评估
最优化循环
商业与公共政策领域的随机对照试验
边际收益的普适性应用
顾全大局,还是注重细节
第10章失败激发创新
吸尘器业界的革命
创意的生成
创意的执行
玩转创意的皮克斯
失败要趁早
第五部分因小失大问责倾向的二次伤害
第11章利比亚阿拉伯航空114号航班
108条冤魂
“圆圈行刑队”
减少谴责,提升业绩
公开透明的态度
第12章第二受害者
狂热追责的反作用
从英雄到罪犯
远非公正
第六部分拥抱失败倒造不畏失败的成长文化
第13章贝克汉姆效应
无数次失误的奠基
两种思维模式
“野兽训练营”
第14章重新定义失败
最成功也最脆弱
失败与创业精神
自我妨碍的悖论
尾声:放眼全局
真理观的历史变迁
社会科学的窘境
我们能做什么
持续改变
后记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