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1】白驹过隙“未停息”
“光阴如白驹过隙,脚步却从未停息。1987年7月,《政工导刊》在古城西安正式创刊。不经意间,已走过了30个年头。”
当我看到《导刊》关于纪念创刊30周年的“导刊伴我同行”主题征文启事,就被这开篇的第一句话深深触动了,心说时间咋跟金钱一样,越来越不经用了?
30年的光阴如流水般哗哗流过,我的思绪也开始飞快回溯,寻找着每一个与《导刊》交集的点滴。
真正与《导刊》结缘,应从12年前算起。
那一年,她十八岁,宛如一位刚行完成年礼的少女亭亭玉立。当时我刚调入空军机关,高层次的机关往往会跨界浏览高层次的报刊,于是非政工系统的我终于有机会开始接触《政工导刊》这份“高大上”的新锐期刊、精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每次捧读新一期的《导刊》,我都爱不释手、如获至宝。作为一名爱阅读的“文化人”,精神的滋养品总会令我意乱情迷。
和《读者》《青年文摘》超凡脱俗的格调不同,导刊更接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易引发心声的共鸣。
看《读者》和看《导刊》,犹如看NBA和看单位组织的篮球赛,一个是朝圣膜拜的庙堂,一个是感同身受的江湖,两者是完全没有可比性却又彼此互补的凹凸体验,都看一看,人生才算完整了。
当然,江湖如果是暮气沉沉、一潭死水,甚至鱼龙混杂、乌合之众,那就不配与庙堂互补。
好在,《导刊》拥有强大的作者群、编辑力量和粉丝队伍,是一个非常有思想张力、有地气黏力、有品质魅力的江湖社区,她也因此俘获网罗了一大批军中精英,使得一切皆有可能。
【2017-07-01】交相辉映“好品牌”
《导刊》的名家大作和暖心小酌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文章的光芒交相辉映。
不仅如此,30年来她从来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寻求突破。形式多样、内容多元、传播多维、成效多彩,当信息时代的活泼元素融入强军兴军的战略思想,摆在她的面前的,注定是一条宽敞明亮的阳光大道。
你看!
杂志的“扎实开展‘维护核心、听从指挥’主题教育活动”“政工科学”等栏目非常上层次、大格局、高品位、深理论,可谓刊物的战略制高点和核心竞争力;
“组工实务”“宣教平台”等栏目手把手地传授开展政治工作的思路方法,可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多维视野”“八面来风”等栏目将政工人的视野拓展到更宽广的天地,可谓取百家所长为我所用;
“你的长征路怎么走”“幸福访谈”等策划推出的各种征文活动和创意栏目就像一道道集结令,招募着全军将士的智慧火花和精彩故事;
“成功之路”“婚姻家庭”等栏目的一篇篇文章就像一碗碗励志与说爱的鸡汤,教导我们好好工作、好好爱家;
“魅力女兵”“版底栏”等栏目特别接地气、超级有生气,粉丝拥趸结队成群……
默默耕耘在幕后,阳光大道在眼前。这些品牌的塑造,无不得益于一众编辑日夜兼程做嫁衣。
从被吸引到去分享,从阅读佳作到投稿发表,我与她后来的交集就更多了。2013年9月,我第一次在《导刊》上发表诗歌《理想·梦想》,后来又陆续发表了《快乐是简单到一个微笑》《儿子的钢琴梦》等文章,并在杂志官网上陆续发表《胜利的基因在血性》《你们不是独自逆流的孤军》《暗夜已过,正义带来胜利的黎明》《翱翔文山字海的“蓝天鹰”》《莫要再当“网外汉”》《百年大党的壮丽征程》等数十篇作品。
【2017-07-01】字字句句“皆斟酌”
每一句文字,都蕴含心思。
值得骄傲的是,所写的《“亲手为你做蛋糕”》获得2013年“我的幸福之家”征文活动优秀奖,《做好古田政工会的“下篇文章”》被评为2015年“学习贯彻全军政工会精神”征文活动优秀论文,《强军迎春》入选2016年“我给军营拟春联”有奖征集活动优秀对联,发表于杂志春节专版。
载着这些成果,在前年那个流火的七月,我有幸走进全军最高政治机关,揭开了学习帮工的一段崭新旅程,这对非科班出身的我,无疑是一次华丽的转身与漂亮的跃升。
这番经历犹如一笔财富,助我想通悟透了许多人生道理。
譬如,改革当前,没有哪是保险箱,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有了舞台,才能出彩,而是因为你能出彩,才有舞台。
再如,勤勉敬业的精神是坚实成长的通行证,有了这种姿态,走到哪里都有你的舞台;苦练内功的果实是砥砺成才的压舱石,有了这种修为,走到哪里都有你的精彩;持之以恒的韧劲是锁定成功的瞄准镜,有了这种定力,走到哪里都有你的未来。
还有,一个认真努力的人,即使再不济,也差不到哪儿去,即使眼前没收成,这里没回报,但你的努力,老天看得到。只要肯于潜心修炼内功,把工作做到极致,那么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出彩,再普通的工作也会大有可为,一切也终将如你所愿。等等。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光幽幽,在“钙哥”全面铺开的档口,在今年春风十里、草长莺飞的四月,旅程到站了,这令当了近两年“假干事”的我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每一句心声,都颇为香醇。
【2017-07-01】奋争青春“必留痕”
回望21载戎马生涯的倥偬青春,每一道年轮都烙印着奋争。
尤其是12年来《导刊》政工营养的潜默滋养,真的是受益良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导刊》的引导,我就不会从“红管家”“粮草官”跳槽转型成“政工人”,就不会有机会到“总公司”深造,更不会在网络政治工作的道路上走这么远。
所以,我衷心感谢《导刊》赐予我的一切成绩和所有果实。
弹指不过一挥间,天下谁人不识君。30年的光阴一晃而过,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上下求索:《导刊》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一千个人,可能会给出一千种答案,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带给了我们一个属于大家的共同记忆,这也是属于我们这个群体的时代烙印。
可不是么?这30年来,尤其是后面蓬勃发展的这一二十年,在军队政工领域工作或干过的人,“谁人不识君”?
是的,她不仅带给我们集体印记,还拉拽我们不断成长。
30年来,她就像一座永恒牢固的灯塔,指引着一批批有心于政治工作的人们学习成才:翻阅她的人,沐浴了思想之光,收获了感悟启示;耕作她的人,成熟了心智心境,锻造了笔力定力。
再有一个,就是《导刊》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坚持。
若说一时的拼搏、短期的努力、某个阶段打满鸡血似地奋斗,我想谁都可以做得到,然而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往往需要漫长的坚持与等待。
古诗有云“板凳坐得十年冷”,国外提出“10万小时定律”,谈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
【2017-07-01】三十而立“燃情怀”
没有谁会随随便便成功,一个能够坚持的人也不会随随便便倒下,做人如此,办刊亦如此。
坚持就是胜利,不仅是战争法则,也是我们做许多事的共同规则。30年来,《导刊》之所以能够砥砺前行、不断书写荣光,从一个辉煌走向新的辉煌,无不是源自坚持的信仰,靠着坚持的力量。
尽管如今,“三十而立”的《导刊》也遭遇到了“十字路口”,改革当前是留是停,有些事情或许天注定,然而两手准备一颗红心,认真做好当下便行。
许多历史本来就是由一程程的经历拼接叠加而成,这一程,因为《导刊》这个平台而产生交集的缘份,已经在我们每位《导刊》的办刊人、读者群和作者群的心底深深扎下了根,相处越久情越浓,相识愈长缘愈深。
正所谓,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有些事情经历过了,有些努力付出过了,有些缘份交流过了,有些风景欣赏过了,足矣。
若能继续走下去,继续把坚持的故事写下去,实乃幸矣。
总之,下一步的事就交给组织,下一场梦想请交给来日,无论是晴是阴,我们都无愧于《导刊》这个大家庭,无愧于心。
与《导刊》相识的那一年,她才芳龄十八,面带羞涩。
岁月匆匆,眨眼之间她已完成“奔三”之旅,不忘初心的她洗尽铅华,倍添成熟风韵。
她像一个家,温暖着每一个常住和到访的人;她是一个平台,想要精彩就去创造未来;她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30年来一直在用丹心碧涛泼墨书写政工人的情怀与梦想。
啥也甭说了,让我们一起祝福她吧:“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生日快乐永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