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币圈过往人物事,且看币国志。
2007 年,一个身披 “浙江省优秀毕业生” 荣誉的有为青年 L,从浙江大学毕业,随后意气风发赴美深造,修读跟蓝翔技校挖掘机专业相近的,机械工程博士。
在美练习挖掘机,不对,在美读博期间,L 对金融与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自学并实操美股投资。
一入股市深似海,被套归零是常态。L 却偏偏崇尚价值投资,通过自学掌握了公司财务报表的内里乾坤,并且,L 对于美国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颇有心得,这让 L 在股市里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如张无忌得《九阳神功》,如币圈人得《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2010 年 10 月,L 进入博士三年级,这里有一个知识点要科普给没有读过博士的你和我:博三是课程不多较为空闲的年级。
L 在美股投资赚了不少钱之后,继续研究美股投资,同时,较为空闲加上躁动的心又指使 L 去看看有没有其它投资品种。
博三的一天,L 打开谷歌的 Alternative Investment(另类投资品),发现上面跳出来的其中一个投资品种是:比特币。
当时,比特币只能在 MtGox 等几家交易所买卖,崇尚价值投资的 L 凭借其简单的数学知识认为比特币只是一串数字,不会有什么价值。
熟知股市韭菜收割手法的 L 又马上得出结论:比特币的价格是被投机者炒高,等后入场的韭菜接盘,然后高点收割,是一种经典的骗人投机品。
就这样,初见比特币,L 的鼠标一晃,直接鄙视了。
到了 2011 年初,比特币与英镑、巴西币、波兰币的兑换交易平台陆续上线,引发了《时代周刊》、《福布斯》等美国主流媒体相继报道比特币,疯狂的投机者大量涌入,形成了炒币大军。
2011 年 5-6 月,短短两个月,比特币价格从 50 多美分连续爬升到达 30 多美元,上涨幅度高达 60 多倍。
L 看到此种情景,内心早已按耐不住,再次躁动起来:这玩意儿这太疯狂了吧。
晚上 9 点多,L 决定上网好好研究一下比特币,他打开了维基百科,发现比特币的词条已经被建立,里面有比特币历史,相关概念,工作原理等介绍。
L 不看还好,一看不得了,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从维基百科开始,L 绵绵不断查找比特币相关的资料,越看越兴奋,结果不知不觉看了一个通宵达旦,斗转月移,直到第二天上午 10 点多困得受不了才肯去睡觉。
L 在研究了一夜资料之后,断定:比特币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一个从古到今都没有出现过的好东西。
L 感觉自己不能错过这样一个神奇的好东西。
第二天,L 就迫不及待去买了几张显卡,开始比特币挖矿。
就这样,L 算是一只脚进场了。为了获得更多资讯,L 还经常在微博上跟 “比特币QQagent”(吴忌寒)等人互动交流,逐渐混入当时的小币圈。
未曾料到的是,L 刚进场不久,比特币交易所就遭遇黑客攻击,人们对比特币的安全保障失去信心,导致比特币价格持续回落,到 2012 年 2 月,单枚比特币价格已经跌破 2 美元。
整个 2012 年,虽然比特币行情低落,但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仍在持续发展,L 保持关注学习的同时,继续从事他的比特币挖矿和投资。
2013 年 1 月,欧洲后花园塞浦路斯爆发债务危机,引发民众对银行等传统金融行业的担忧,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大受青睐,入场投资者增多,市场开始回暖。
2013 年 4 月,比特币价格涨到了当时的历史新高点 260 美元。
2013 年 6 月,L 以全 A 成绩毕业,获得博士学位。虽然自己参与过比特币挖矿,但在 L 心里很清楚,不可能从事挖掘机行当,而要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当时,L 就报考了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设立的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的一级考试。
2013 年 8 月,L 回到国内,一边准备 CFA 的考试,一边寻求职业发展要专注的方向。
由于 L 在美国期间已经对比特币有过深入研究,并认定它是有发展前景的,但各国政府对于比特币的态度一直不明朗,比特币的存在与发展是否合法,还没有定论。
一向处事严谨的 L,还是不敢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押注在一个不明朗的行业上。
这个时候,德国这个以开明且严谨出名的国家,第一个站出来宣布其承认比特币的合法地位,他们认定比特币是一种私人货币。
这个事件,就像给 L 打了一剂强心针,L 毅然决定 All in 在区块链和数字资产行业。
就这样,L 正式开启了全身心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的旅程。
很快,L 迎来了一个契机。
2013 年,美国有一位鬼才程序员,Daniel Larimer(网名:BM)创办了一家区块链公司 Invictus Innovations Incorporated (3i 公司),主力开发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Bitshares(BTS,比特股)。
按照 BM 的设计,BTS 将基于工作量证明机制(POW),最终数量是 2000 万个。而 3i 公司为了提前预热市场,计划先开发出来一个挖矿项目 Protoshares(PTS,原型股),让用户先进行挖矿,瓜分 200 万个 PTS,之后等到 BTS 上线,PTS 持币者可按 1:1 比例兑换 BTS 代币。
L 在留美期间早已进入当时的小币圈,也正好一直在关注 BM 与比特股这个项目,他非常看好。当他看到可以进行 PTS 挖矿的消息时,感觉赚钱机会来了,内心激动不已。
由于 PTS 是采用电脑 CPU 挖矿,L 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拉了几个朋友,在绍兴老家找了一家网吧,包通宵进行挖矿。连续挖了 3 天,发现还是不够量,于是就跑到币圈的 QQ 群里直接收购 PTS 。
当时,为了在短时间内搞到大量 PTS ,L 连正在准备的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考试也暂停了下来。后来,BTS 上线,L 用 PTS 兑换回 BTS,死死囤着。
作为 BTS 爱好者,在 BTS 上线之后,L 开始活跃在比特股社区,帮助社区的治理,逐渐成长为一个关键意见领袖(KOL)。
之后,BTS 被大量用户看好而大涨,L 最高收益高达 127 倍,在当时,这一投资回报让 L 喜出望外,引以为豪。
但是,像这样挖矿,数字货币投资等动作,L 觉得只是他理想事业中的很少一部分,甚至都算不上事业。
L 一直在思考:怎样在这个新兴行业做出一番事业。
2014 年初,L 奔赴大上海,慢慢接触到币圈里的一些朋友,包括:暴走恭亲王、沈波、孙铭、达鸿飞、赵长鹏、何一等。
到了 2014 年 8 月,L 跟暴走恭亲王、沈波、孙铭等人,创立了一个数字货币的托管公司 “哲富”,主要从事比特币的安全存储服务。
但这家公司生不逢时,正好遇上市场行情特别低迷的时期,比特币一点一点往下跌,从 8000 块人民币持续暴跌到 900 块,这样的行情下,人们根本没有心情做什么托管服务。
L 也非常明白,在币圈要成就大事,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得等待历史机遇。整个 2014 年,L 基本上是在艰难中前行。
尽管艰难,期间 L 却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当时,有一位俄罗斯少年黑客 Vitalik Buterin 习得区块链技术之后,扬言要用区块链颠覆真实世界的经济体系,他在19 岁时休学写出了一个叫做 Ethereum 的区块链项目白皮书,计划打造一个全新的区块链平台。
L 留意到这件事,就与 Vitalik Buterin 进行交流。英文版白皮书发布之后,L 就跟另一个圈内好友巨蟹,一起翻译了 Ethereum 的白皮书。在翻译过程中,L 给 Ethereum 起了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以太坊。
2014 年 1 月底,L 翻译完以太坊的白皮书之后,就觉得这个项目里提出的智能合约相当牛逼,非常看好。但根据项目规划,以太坊要等到 2014 年 7 月份才启动 ICO 募资,中间有好几个月的等待时间。
其实, Vitalik Buterin 对于这几个月要做的事,早有规划。
白皮书发布之后不久, Vitalik Buterin 在全球密码学货币社区陆续召集到一批认可以太坊理念的开发者,一边带着团队做开发,一边建设社区,完善商业基础结构和法律策略。
Vitalik Buterin 为了传播他那超牛逼的智能合约理念,在全球各地进行宣讲。
2014 年 4 月,Vitalik Buterin 来到中国,准备把以太坊播种在中国大地上。
L 第一次见到 Vitalik Buterin,眼睛脖子突了一下子,看着 Vitalik Buterin 那充满骨感的面廓,硕大的耳朵,加上深邃带光的双眼,以为是外星来客。
出于对以太坊的看好,以及对 Vitalik Buterin 的崇拜,L 全程陪同 Vitalik Buterin 做宣讲。期间 L 再次深刻感受到 Vitalik Buterin 身上那种密码学朋克精神。
这种密码学朋克精神,已经在币圈浸淫了 3 年多的 L 也颇为认同:凡事靠自己,通过密码学技术去保护个人隐私,保护人身自由,保护网络自由,酷!
虽然相处短短半个月,L 从 Vitalik Buterin 身上还学到了做事要异常努力。Vitalik Buterin 那时不会说中文,想都没多想就开始自学,还持续读书,写博客。这一切 L 都看在眼里,崇拜在心里。
2014 年 7 月 24 日,以太坊启动了以太币(ETH)的 ICO 募资,一共募集到 31,531 个比特币,根据当时的比特币价格折合是 1843 万美元,属于当时排名第二大的众筹项目,可以说是大获成功。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与测试,以太坊总共发布了 9 个版本的测试网络,主网在 2015 年 7 月 30 日正式上线,开发者可以在上面测试分布式应用(Dapp)。
同时,以太币(ETH)也开始在全球各地的交易所进行交易。到了 2016 年初,ETH 的价格开始暴涨,以太坊受到广泛关注,其技术实力也逐渐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吸引了大量开发者以外的人进入以太坊的世界。
L 见证了整个过程,也积极参与其中。
早在以太坊上线时,L 就看到了其智能合约的强大威力,他觉得要做一点事情,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好东西。
于是,L 联合几个圈内的区块链创业朋友,在上海开始举办智能合约沙龙,专门科普讲解这个伟大发明,期间还邀请了发明者 Vitalik Buterin 来亲自讲解。
这些动作,让 L 逐渐成为了以太坊社区的核心成员,L 在币圈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有了自己的 “势力地盘”。
在科普智能合约期间,在 L 心里也在构思着怎样借力智能合约做一些事情。
在币圈人看来,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会带来价值互联网,线下存在的一些资产,迟早会被转移到区块链上。
L 觉得这会是一个大市场。
2015 年 10 月,L 开始筹建一家公司来做这个事情。
2016 年 3 月,L 成功注册了一家公司叫做:上海信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应用开发,专注于资产上链,并把第一个产品应用叫做:信砥安兑。
很快,L 带领信砥公司参与了以太坊基金会,开始了以太坊技术的二次改造,先是开发出来适合许可链应用场景的 StoneLedger 技术。
资产上链,就是要把传统的资产映射到区块链上变成一个 Token,要完成这个事情,就需要有一系列的合约,包括 Token 合约、钱包,管币合约等,这些 L 都带着团队做在了StoneLedger 的区块链上。
为了更好地发展业务,L 又带领公司加入了企业以太坊联盟(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与摩根大通、微软、英特尔等巨头一起共建以太坊联盟链代码库,设计企业级区块链应用。
虽然借助联盟链思潮的兴起,L 的信砥安兑也算是打开了一些知名度,但直到 2017 年 4 月,L 发现过去一年多所走的路,正在走向一条死胡同。
随着 L 对于区块链的认知越来越高,他发现联盟链、许可链这些做法,相对还是封闭的,仅仅是为了提升现有业务效率而上链,是锦上添花的事儿,并没有真正颠覆的创新在这里面。
而 L 逐渐觉得更有意思的另一个方向是:公有链。
因为公有链是完全开放的网络,对于大量潜在用户来说,进入门槛更低,市场会更大。
L 在感慨走了弯路的同时,已经在思考下一次创业。
期间,币圈发生了一件大事。
2017 年初,中国央行出台政策,禁止了数字货币交易所里的比特币与莱特币提现。
市值与交易量最大的两个币种不能提现,无疑严重影响了币民的日常生活。
这时,以太坊作为转帐速度快且交易量还不错的币种,被币民热捧,价格开始暴涨。
随后,ICO 大举杀来,以太坊智能合约中的发币功能大派用场,导致 ETH 价格飞了起来。
而在 2014 年初,L 在以太坊白皮书发布,还极少人知晓的时候就开始布局以太坊,手里持续囤了大量的 ETH,ETH 的起飞,也使得 L 直接受益。
虽然创业不顺利,但从比特币,到比特股,再到以太坊,L 的数字货币投资收益丰厚,直接帮他实现了财富自由。
有一次公司内部分享,L 总结自己的投资理念为:Buy and hold(买入并持有)。
面对越来越多的项目,L 会作出筛选,专注于研究一小部分,对于看好的项目,他会下重注。因为 L 始终相信,投资会遵循幂律分布,少数几个好品种就会带来巨大收益。
随着投资经验越来越丰富,L 在早年间还创立了比特坊区块链研究俱乐部,决定全职于数字资产研究,并兼任投资顾问。
随着在币圈长年累月的摸爬滚打,L 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数字货币投资理论体系。在 L 心里,他认为每个币圈人都应该慢慢地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做出独立的投资决策,最终也能形成自己的投资理论体系。
深受密码学朋克思想影响的 L,想帮助币圈人实现这一点,而基于以太坊 ICO 的兴起,再次把他心中的那团火点着了。
2017 年 8 月 28 日,一个叫做 bihu.com 的域名被报道完成了转让交易,交易价格高达百万人民币级别,人们纷纷猜测这个域名将用来做什么网站。
2017 年 9 月 2 日,一个名称为币乎(bihu.com)的网站上线,并发起了 ICO 众筹。
这个币乎,正是 L 的上海信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起的第二个区块链项目, ICO 当时正处于最高潮点,币乎项目的众筹很快就完成了。
不料,2017 年 9 月 4 日,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公告,把 ICO 定性为非法公开融资,所有项目需要强制退币给投资者,币乎没能例外。
虽然 ICO 众筹失败了,但 L 继续带着团队进行封闭式开发,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要做什么事。
在币圈混了六年多的 L,深刻知道币圈人日常生活的艰辛。
每一天,币圈人为了获取有用的资讯,混迹于多个微信群,QQ 群,电报群,知识星球。区块链项目方用这些群把潜在用户拉拢过来之后,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营人员来照料,一群人聚拢在一块,无效信息特别多,各种群慢慢演变成 “娱乐场所”。
这些 “娱乐场所”,无论是对于币民,还是币官方,都是一种痛苦,有效信息的交流特别困难。
L 对于这种状况深有体会,周边朋友的经常抱怨,也让 L 看到了行业痛点。
于是,L 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区块链技术,来做一个社区,让币民与币官方在上面高效的交流信息?
来不及多想,L 带着团队马上开干。
这就是上面提到的币乎。
L 的币乎,首先会是一个社区,是一个专门为代币投资者量身定制的垂直社交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关键意见领袖,还有各个 “币官方”,币民可以轻松获得各种代币相关信息。
在 L 的构思中,币乎社区的用户,通过在币乎上不断地学习与交流,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代币投资理论体系,逐渐成长为关键意见领袖。
经历 ICO 大潮洗礼的 L ,看到了通证经济 ( Token 经济)的强大威力,他始终认为:所有的 “用户创造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的互联网产品都应该纳入 token 体系,构建自己的一套通证经济玩法。
而把通证经济运用在互联网社区建设这件事上,早就存在一个榜样:Steemit。
于是,L 带着团队深入研究 Steemit。
Steemit 也是一个内容平台,它的创新之处是:把 Token 奖励给优秀内容创造者和优秀内容的发现者,本质上是一种内容挖矿的机制。
这种机制已经运行近 3 年多,至今还保持着活力,证明它是可行的。
同时,L 与他的团队也发现了 Steemit 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 Steemit token 持有者相对比较集中,很少数的几十个人,持有 90% 以上的 token,导致整个平台激励内容时非常中心化,欠缺公平。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L 在运作币乎时,决定采用广泛分发 token 的办法,让大量用户持有相对平均的 token。
2017 年 12 月,币乎正式开放注册,凡是完成实名认证的用户,最高 10 万个币乎 token (KEY),邀请朋友注册并完成实名认证,再奖励 10 万 个 KEY。这种注册邀请送糖果的玩法,在 ICO 被禁止之后,已经成为了各个项目方吸引用户的经典玩法。
罢特,币乎显然玩得更高级一些。在 L 的规划之下,币乎发行的 token 高达 1000 亿个,其中 45% 都拿来激励用户。在早期用户注册与邀请的激励里,L 的币乎送出的 token 数量是比较多的,价值也相对较高,这样一来,吸引了大量用户注册。
作为内容社交平台,币乎为了吸引优秀作者来玩,在产品正式上线前,就充满智慧地发起了优秀内容激励计划,只要内容创作者发表的文章,在文章开头添加一句:“本文由币乎(bihu.com)优质内容计划支持”,就可以获得不错的 KEY 奖励。
这种玩法现在回顾,真是高明至极。
2018 年 2 月 28 日,币乎 App 正式上线公测,大量前期注册的用户拥入,L 的币乎顺利完成了冷启动,在这一步上,可以说是大获成功。
之后,发生的事情,各位币乎用户都很清楚了。L 带领他的团队掌控着强大而灵活的代币政策,他们通过不断调整,用 token 激励着正向的用户行为,最终使到币乎这一个社区平台得以快速发展,并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效应。
虽然目前的币乎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在 L 看来,他始终坚持并做到了机会公平的原则,在现有的激励机制之下,所有币乎用户的起点都是一样的。
在 L 的设计里,币乎不仅仅是一个币垂直社交平台。
L 认为,区块链会带来 Web3.0,而 Web3.0 里会有一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就是 ID,用户的身份。
L 在一次采访中告诉了我们一个知识点:Web1.0 是指由超链接连接的、由若干个网页组合而成的静态网页展示,可以比作是将报纸搬上了互联网。Web2.0 是在 Web1.0 的基础上加入了动态交互功能,典型的例子是 Facebook、淘宝等。
而 Web3.0 是什么呢?Web3.0 给予的是用户完全的对于自己的身份信息、资产的控制,可以最大程度的掌握主权来与互联网上的应用进行不需信任的互动方式。
我的乖乖咧,这不就是密码学朋克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吗?通过密码学技术去保护个人隐私,保护人身自由,保护网络自由。
难怪,在 L 的设计里,币乎首先是 Web3.0 背景下基于区块链的身份系统(币乎 ID),保护用户财产、数据和隐私,守护每个个体的数字自由,定义 Web3.0 背景下个体的基本数字权利。
然后币乎 App 才是一个币社区的平台,是币乎 ID 在垂直社交领域的第一个应用场景。
所以,你推论出来什么?
不久之后,币乎会是一个 Web3.0 的应用入口。
只不过呢,当前因为区块链基础设施还不完善,L 只能先从第一个应用场景币社区做起。
原来,L 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原来,L 才是币乎这个王国里真正的大佬。
原来,L 就是币乎的创始人:鲁斌博士(网名:咕噜)。
鲁斌,字 Lu-Bin,号咕噜,浙江绍兴人氏。鲁俭以养德,学而优,毕业登榜,踌躇满志,后赴美深造。鲁好投资,自习得之精髓。一日,鲁登网初遇比特币,视之为假物,忽略之。
时逾半载,众喜比特,遂其价大涨,引众传,鲁叹疯狂,再登网研之。孰料一发不可收,鲁从旦通宵,以夜继昼,终断比特为神物也。次日,鲁携显卡求神物。尔后,冷市至,比特暴落,众悲叹。然鲁具信仰,不离不弃。
癸巳仲秋(2013 年 8 月),鲁出师归国,投身区块大业。顷刻,得一契机。鬼才创业,出比特股,引众竞逐。鲁闻讯,旋即往故里,揽一网屋,数日达旦追神物,后岁物丰成。
翌年,鲁赴沪市谋大业。冷市中与友首创一司,业绩穷,时日难过。当是时,俄籍神童起,出一白皮书,鲁与友译之,首创以太坊之名。遂后,鲁结交神童,伴其左右,缓成大家也。
乙未初冬(2015 年 10 月),鲁二度创业,专于联盟链,劳其四季,事倍功半。鲁叹之,往日走迷途,公有链正道也。
丁酉年(2017 年),以太区块之势起,尤以爱西欧为盛。鲁感时机至,遂谋大计起。筑一城,谓之币乎。通证助力,城之繁荣,一时无两。城为首市,众皆往,逾两月余,卅万者在册。然鲁之宏图,不止于此,币乎ID,乃其战略神器也。我众皆居图中,拭目以待之。
我是【赋能懂事局局长】,感谢你的耐心阅读。
现在科技真是厉害,加微信:junoliang007 竟然可以勾搭局长,申请加入他的写作交流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