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杨守平班+第三周第一次作业

片段:《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R:原文片断 

经济学可以肯定地说,个体之所以自愿进行交换,是因为他们认为值得。他们认为交换是增加财富的高效率方式。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把这个问题想得深一些。 琼斯住在榆树街,他生产两种啤酒:淡啤酒和黑啤酒。每个季度他能生产10加仑优质淡啤酒或5加仑优质黑啤酒,或这两者的任意线性组合。布朗住在橡树街,她也生产淡啤酒和黑啤酒。按照她的技术和资源,每个季度只能生产3加仑优质淡啤酒或4加仑优质黑啤酒,或这二者的任意线性组合。 下图表示了琼斯和布朗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琼斯和布朗在一定资源和能力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淡啤酒和黑啤酒的最大组合。最后,假定琼斯的淡啤酒的口感和布朗的淡啤酒一样好,黑啤酒也一样。     

王倩+杨守平班+第三周第一次作业_第1张图片

那么,琼斯的生产成本是多少?假设琼斯决定只生产淡啤酒。他可以生产10加仑,但他以生产5加仑黑啤酒的机会为代价。这就是他酿制10加仑淡啤酒的成本。他为了生产1加仑淡啤酒,就要以生产1/2加仑黑啤酒的机会为代价。(反过来,假设琼斯只生产黑啤酒。他可以生产5加仑,但他要以生产10加仑淡啤酒的机会为代价。为了生产1加仑黑啤酒,他放弃了生产2加仑淡啤酒的机会。)如果布朗只生产黑啤酒,她可以生产4加仑,但是要以生产3加仑淡啤酒的机会为代价。为了生产1加仑的黑啤酒,布朗要以3/4加仑淡啤酒为代价。(类似地,布朗生产1加仑淡啤酒的代价是4/3加仑黑啤酒。) 我们把这些信息列在下表中:      

王倩+杨守平班+第三周第一次作业_第2张图片

现在我们要问一个重要的问题:谁生产淡啤酒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答案就在上表里,是琼斯。他的代价是1/2加仑黑啤酒,而布朗为了酿1加仑淡啤酒需要放弃4/3加仑的黑啤酒。和布朗相比,琼斯是机会成本较低的淡啤酒生产商。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琼斯在淡啤酒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和布朗相比,他生产淡啤酒的效率更高。 我们得出了琼斯是效率比较高的淡啤酒生产商的结论,这可能不会使你感到惊奇。但是,和琼斯相比,布朗是效率更高的黑啤酒生产商!注意,布朗生产1加仑的黑啤酒的成本是3/4加仑淡啤酒,而琼斯要用整整2加仑淡啤酒才能生产1加仑黑啤酒。和琼斯相比,布朗是机会成本较低的黑啤酒生产商。酿制黑啤酒是布朗的比较优势。 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各自会作何选择,就好像他们在岔路口一样。走了这条路,就不能走另一条路。琼斯可以选择生产淡啤酒,也可以选择生产黑啤酒。他生产1加仑黑啤酒(选了这条路)意味着以第二种机会———生产2加仑淡啤酒(放弃的那条路)为代价。布朗也面临类似的选择,但是她的成本就不一样了。对她来说,生产1加仑黑啤酒的成本只有3/4加仑淡啤酒。这就是机会成本的含义。   

只需稍作分析,我们就能知道琼斯肯定是成本较低的淡啤酒生产商,布朗是成本较低的黑啤酒生产商。如果他们都专门从事各自擅长的生产(因为也是相对高效率的生产),并彼此开展贸易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比如,假如琼斯在城里的家庭啤酒作坊供应商哪儿遇见了布朗,并交流了酿酒经验。一番商谈之后,他们达成了如下协议:琼斯只生产淡啤酒,布朗只生产黑啤酒,然后进行一对一的交换。琼斯将用3加仑的淡啤酒向布朗换取3加仑的黑啤酒。 

3个月过去后,琼斯把10加仑淡啤酒装了瓶,布朗也把4加仑黑啤酒装了瓶。双方都专门从事比较有优势的生产。注意,第一张图反映了原先他们各自受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约束。但是,当他们完成3加仑淡啤酒对3加仑黑啤酒的贸易后,双方享有的啤酒组合都超出了原先的边界。琼斯得到了更多他想要的东西,她的财富增加了,现在他有7加仑淡啤酒和3加仑黑啤酒,原先他自己做不到这一点。布朗的财富也增加了,他现在有3加仑淡啤酒和1加仑黑啤酒,原先她自己也做不到这一点。

I:

这篇文章所表述的点有两个:一是解释了专业化的概念及为什么要专业化,二是教我们要学会交换。

至于什么是专业化,可以通过它的另一种说法(比较优势)来更好的理解。比较优势它的学名定义为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这是涉及两个及以上的对象之间的术语。并且这两个对象一般为竞争关系,当然也有可能演变为上述文章中最后的合作伙伴关系。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还经常发生。两个人今天可能还是恶意满满的竞争对手,明天可能又变成合作伙伴了。你也大可不必吃惊,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每个企业所擅长的点都是不一样的。永远不要相信这个世界有永恒的敌人。永远要对自己和对对手保持着最敏锐的嗅觉。

那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专业化呢?肯定有很多人想问。这就得先从下一个概念“交换”说起了。文中布朗和琼斯最后的合作就是进行了交换。琼斯擅长生产淡啤酒,布朗擅长生产黑啤酒,两个人拿手的点不一样,如果他们都执意把所有原料成本都用去独自完成各自擅长的,那琼斯就会失去生产黑啤酒的机会,而布朗也得放弃淡啤酒。而如果转变观念呢,琼斯用自己所擅长的淡啤酒去交换布朗的黑啤酒,布朗用自己的黑啤酒为代价收下对方的淡啤酒。两个人都用了与原先自己独自劳动相比更少的成本来得到了更多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交换的必要性,目的就是互利共赢。

既然彼此交换可以获得这么大的好处,节约这么多的成本。那谁不想进行交换呢?且事实是真的很容易交换吗?这个世界毕竟是残酷的,你什么时候见过谷歌苹果这类世界五百强企业会随随便便和一家名不见经传刚起步的小型企业合作的事情了?起点决定了你的机会。这世界为什么要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还是有道理的。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你只有不断强化你的技艺,提升你的技术,降低你的成本,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你才有和别人交换的资本和被别人挑中的机会。我想这就是作者要给我们传达的为什么要专业化的意义了。

A1:

我从小就是一个喜欢单打独斗的人,不是很擅长团队合作。虽然一早就明白互利共赢这一点,但我还是没能把它成功地融入我的生活中。记得大学时有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一份报告。团队一共就4个人,当时其中一个女生刚失恋完,整天没有任何工作状态,另外一个同学家里又出事情了,最后就只能靠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可那个同学由于太内向,沟通起来很费力,所以后来我就决定自己一个人做。虽然当时我知道那个内向男生的ppt水平很高,但我可能出于赌气的心理就没找他。最后结果出来时,不是优,而是良。老师点评的内容就是报告内容条理不错,唯独ppt展现形式还可以提升。说实话那一刻,我还是觉得对不起团队的,觉得自己有点意气用事了,没有做到清晰评估每个人的能力优势,取长补短,化解自己负面情绪。我想如果是现在的我,肯定还是会以大局出发,和团队的人打好配合,让那个男生负责ppt,这样的话,结果可能会更好些。

A2:

其实上面这个理论应用到生活中的面挺广的。在这边我举三个例子。

1:像之前弟弟妹妹问我选专业的问题时,我只会说看你兴趣是什么,你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吧。而如果是现在他们问我,我可能还会加上一句,除了看兴趣外,还要思考一下比较优势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人们不愿做三脚猫,而要从事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比如会计,护士,演员,飞行员,老师等。就是为了让自己专业化,也就是有竞争力,这样在未来你才可以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2:国与国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贸易,其实就是文章中例子的放大版。

3:领导要学会适当放权。为什么诸葛亮最后会鞠躬尽瘁,司马懿道出了真相,他事事操劳,无法支撑太久。所以作为领导,信任领导,放手让下属去干他们擅长的事是英明的。你没有那么多精力事无巨细。你能做的就是把合适的人安插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发挥他们的专业化(比较优势)。这也是公司给他们发工资的理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倩+杨守平班+第三周第一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