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力量》-精读Day 1 天生的演讲家?

TED作为全球最顶尖的演讲平台,致力于“传播有价值的思想”,T代表科技technology、E代表娱乐entertainment、D代表设计design。而《演讲的力量》是TED唯一 一本官方授权的演讲指南。精提炼了其中的核心知识点和工具,精选实用案例,并拓展和重组了一些相关内容。

“五日游”路线保留了原书的基本框架:Day1“公众演讲基础”,我们将了解公众演讲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选题和如何设计演讲主线;Day2“公众演讲工具”,我们将系统学习“联系、叙述、解释、说服、展示”五大演讲技术; Day3“演讲准备过程”,我们将学习如何准备视觉资料、演讲稿、串词、开场与结尾;Day4“演讲舞台呈现”,我们将学习如何准备演讲着装、缓解心理紧张、准备现场设备、演讲声音与肢体表现及演讲现场的创新方式;Day5“公众演讲展望”,我们将了解公众演讲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我们个人可以做些什么。

前四天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最后一部分仅供参考。建议在学习中回顾自己的经历,并积极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付诸行动。鼓励你上网搜索并观看书中提到的演讲视频,以加深相关内容的了解(TED有自己的app,网易公开课中有TED演讲专栏,所以,可以在这一周养成一个“每天看一个TED演讲”的习惯哦)。

如果本次学习之旅结束后,你觉得还不过瘾,想来一次“深度游”,欢迎阅读《演讲的力量》原书!你可以按顺序从头到尾阅读,也可以就某一个模块选择性地深入探索!阅读的时候,可以参考我们在精华书中提供的每日总结表格作为“地图”,也可以手动画出你自己的“旅行日志”!

最后,温馨提醒:如孟子所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需要对看到的文字进行判断和加工,所以请用你独特的眼光发现旅行中不一样的风景吧。

№.2 思考与讨论

已阅读

设想一下,此时此刻的你正坐在会场A的台下,听一场演讲。环顾四周,你看见有的人昏昏欲睡、有的人正拿着手机浏览朋友圈、还有的人在纸上无聊地画着涂鸦……你有什么感受?无聊透顶?想逃?

最后,演讲终于结束,你如释重负地走出会场A的大门。这时,你发现在旁边的会场B中也有人在发表公众演说,台下的听众聚精会神,并时而发出一阵笑声。走进去后,演讲结束,很多人鼓着掌并站了起来,一片叫好。

以上两场同样是公众演讲,结果却截然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是否也有参加过哪些类似会场A或会场B的演讲呢?

你认为,优秀的公众演讲需要具备什么?糟糕的公众演讲又有哪些种类?演讲技能是天生的还是可以习得的?先想一想以上的问题,然后正式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3 为何要学习公众演讲

已阅读

公众演讲,百科的定义为“在公开的场合面对公众发表言论”,即当众讲话。

当今世界,公众演讲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新团体中的自我介绍、校园里的小组展示或论文答辩、公司早会的经验分享、项目方案展示、产品发布会、领导竞聘演讲等。

优秀的公众演讲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一种有效沟通。李笑来先生将“有效沟通”定义为“一方能让另一方轻松弄明白他原来并不明白的东西”。演讲的核心就在于有效沟通,而且是高效沟通。作者认为,演讲者的最高使命是以你独特的方式真诚地“分享有价值的思想”。

优秀的公众演讲能够传播信息、分享见解、改变认知、获得共鸣、激发热情、甚至带动人们追求共同的梦想。有些优秀的演讲可以影响一个人的选择、一群人的观念、一个企业的命运,甚至是一个国家的走向、一个时代的发展和一代人的生活。可能你的心没有这么大,不过,优秀的演讲也许会为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更多的人认识你和你的思想,从而改变你的生活。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害怕或曾经害怕公众演讲。这是因为我们是社会性动物,常常过分地在乎他人的看法。我们不仅害怕演讲的体验,更害怕其风险——公众演讲失败进而影响我们长期的声誉。不少名人曾经有过演讲恐惧,但后来都成功克服了。

令人高兴的是,演讲技巧是可以习得的。如果我们带着良好的心态去学习演讲的技巧,并不断练习,终能战胜恐惧、成功发表演说。例如,戴安娜王妃曾一度痛恨演讲,并被公认为“害羞的戴”,但最后寻得了独特而亲和的演讲方式,并赢得世人的爱戴。

作者以两个故事向我们说明这一点:

当他接手TED时,他苦心经营了15年的公司快倒闭了。很多人认为,一旦TED的所有者与主办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离开,TED将game over。他必须在15分钟的演讲内重塑大家对TED的信心。但和很多人一样,他不善言辞,上台后十分担心自己的表现。于是,作者坐在一把椅子上,以发自肺腑的真诚告诉大家TED带来的思想启迪、知识和快乐是他破产时的精神支柱,他将坚定地将TED继续办下去。虽然有些笨拙,但这次演讲意外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TED活了下来。

另一个故事的主角是来自肯尼亚的12岁男孩,他因为一项实用的发明被邀请到TED演讲。但他不仅很腼腆羞怯,英语也不流利。在大会前几个月,作者与TED内容总监一起帮助他设计故事的结构。另外,他在肯尼亚的几所学校里面对观众反复地练习演讲——这增强了他的信心和技巧。最后,他在TED的舞台上成功地发表了演讲。

因此,公众演讲并不是少数人与生俱来的专利。通过努力,我们也能成为优秀的演讲者。

另外,我们的演讲并不一定要激情四射,也可以是亲切的对话式分享,只需做真实的自己。“如果你知道如何在饭桌上对着一群朋友讲话,那么你就知道如何发表公共演讲。”演讲其实并不难,它是每一个经过通识教育的人都要学会的基本技巧。

№.4 演讲的起点:给予有价值的思想

已阅读

优秀的演讲是一份礼物,不仅让观众获得愉快的过程体验,更能获得一种思想。思想,是“改变人们认知的任何东西”。作者认为,“任何人,只要拥有值得分享的思想,就能发表精彩的演讲。”

在公众演讲中,最核心的东西不是自信、舞台展示或语言流利,而是有价值的思想。演讲者最崇高的使命也是在观众内心植入一个有价值的思想。

例如,作者的那次坐着的演讲虽然有很多欠缺,但成功地在听众心中植入了一个思想:TED真正独特的价值并不只在于创始人,而更在于其思想价值——来自各领域的人能相聚在一起,相互分享和理解,并获得启迪与快乐。这种跨学科的交流具有非凡的意义。因此,TED应是非营利组织,为所有人共同的利益服务。这个思想礼物,改变了听众最初对TED领导人更换的看法,让大家着眼于这样一种知识共享的方式。

没有内容而只有形式的演讲是很可怕的。为了发表一场优秀的演讲,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一)从有价值的思想开始

发表演讲前,请先问问自己:“我有没有一些值得与他人分享的思想呢?”

如果你找不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不妨与了解你的朋友真诚地交流。他们也许能看到一些你没看到的东西。

你的第一手经验往往会是独特的东西。许多优秀的演讲都是基于个人故事延伸的。你可以尝试用心观察,去发现一些可能会让他人有兴趣或对他人有裨益的经历或故事。以下问题清单,也许会帮你找到答案:

(二)探索热爱的主题

你可以将公众演讲视为一个机会,促使你去深入探索某个主题。事实上,我们在探索过程中提出的疑问,有助于我们找到演讲中具有启示性的关键点。比如,我们也许会想:重难点和争议点在哪?有何关联?要怎么讲?

2015年, TED总部进行了一项试验:团队所有成员每两周额外休假一天用于学习自己热爱的东西。同时,那一年每个人都要给其他伙伴做一次TED演讲,分享所学。这种方法,为大家提供了学习的契机。因此,我们也可以将任何公众演讲的机会视为我们学习的契机。

本书的其余大部分内容,将假定你已经拥有了一些想探索的东西,所以将更聚焦于“怎么做”而非“做什么”。

(三)用听众的语言建构

如何才能在十几分钟里将核心思想与知识体系植入听众心中?语言可以做到。

先做个小试验:

请想象一只染着绿色鼻子的大象,正和它头上一只黑色大乌鸦同步起舞,并叫道:“让我们一起扭起来吧!”

通过一个简单的句子,刚才你的大脑中就出现了一个新奇的画面。但是,它的出现,有赖于你提前拥有一套“预先存在的概念体系”。换句话说,你要先知道大象、乌鸦、绿色、黑色等词的意义。总之,要从听众出发,用听众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即讲人话)。

在演讲中,相比于声音和肢体语言,口头语言更为重要。也许有人会反驳说:“阿尔伯特·梅拉宾教授的研究表明,在交流有效性中,语言占7%、声音占38%、肢体动作占55%。因此,肢体语言才最重要。”然而,这实际上是个错误的解读。教授的试验旨在研究情感是如何被传递的,而非思想。

语言,才是思想的载体。在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们将会用较长的篇幅来讨论如何通过语言产生预期的效果。

(四)循序渐进地过渡引导

我们可以将精彩的演讲比喻为“演讲者与听众共同经历的一场旅行。”演讲者就像是一位导游,要从听众(“游客”)的角度出发,逐步地讲解,避免突然跳跃或生硬过渡。我们的目的,就是将他们一步一步地带到“一个美丽的地方”。

总之,专注于我们要给予听众的东西(即有价值的思想),就是我们准备演讲的最好起点。

№.5 演讲的误区:应避免的四种风格

已阅读

作者总结出了如下四种我们应避免的演讲方式:索取式的推销策略、缺乏组织与思想的漫谈、讨厌的公司人和启迪性的表演。

(一)索取式的推销策略

发表演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演讲者应是给予者,而非索取者——这也是分享与推销之间的界限。即使演讲在商务背景之下,优秀的推销员也会从观众的立场出发,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人的需求。

强迫式的推销是十分无聊的,尤其当它与观众的期待不符合时。这就好比,朋友约你一起喝咖啡,你欣然赴约后发现她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劝你在她那里开户买股票,从而帮她完成业绩目标!这多让人扫兴啊!

总之,演讲者应是慷慨的给予者,而非让人讨厌的自我推销者。索取式的推销让人心生反感,而慷慨的给予才会获得积极的响应。

(二)缺乏组织与思想的漫谈

漫谈式的演讲缺少清晰的脉络、启示性思想和实质性内容,是演讲者准备不足的表现。例如,一位演讲者开场就说,“我在来这里的路上就在想,不知道该和你们讲些什么……”,然后漫无目的地列举对未来平淡无奇又无关痛痒的设想。

你有遇见过漫谈式的演讲吗?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忙碌的”领导人身上,例如企业大会中邀请领导致辞或企业培训中邀请高管讲课。

事实上,这对于观众来说是一种侮辱,是对观众的时间与精力的不尊重。因此,演讲者在演讲前应做好充分准备。

(三)讨厌的公司人

对于你和你的团队成员,谈论你们的组织、团队、产品或许会十分有吸引力;但组织外的其他人,可能对这些毫无兴趣。打个比方,初为人母的妈妈也许十分热衷于谈论她刚出生的小宝宝。然而,非家庭成员的其他人也许对此无感。

作者提出,演讲者应专注于所从事工作的本质和渗透其中的伟大思想,而非公司或产品本身。对比以下两种开场白,哪种更能吸引你?

2005年,我们在北京公司的办公楼里创立了一个新的部门,目的是研究如何减少能源消耗。我将这个工作委托给了我们的副总裁李大牛先生……

2005年,我们惊奇地发现,在生产几乎毫无损失的情况下,每个办公室都有可能减少60%的能源消耗。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四)启迪性的表演

启迪性是观众聆听一场优秀演讲所能获得的最深刻的体验之一——被演讲者的言行触动,有了些许感悟和想变好的希望。

有些演讲者因极度渴望获得观众的掌声,会观看并模仿富有启迪性的演讲。然而,他们往往只是在形式上模仿,并没有领悟其本质。这样的结果十分可怕。例如,曾有某位演讲者不停地中断发言、插入即兴评论、甚至对图片进行虚假处理。由于迷恋被关注,演讲也超了时。然而,他承诺的“重要思想”却没有出现。

作者认为,启迪性必须通过真正的努力才能获得,而不能走捷径或只靠包装。如果你自己对某件事没有坚信不疑,那么你也很难让人相信。如果你不是真的站在一个远超于人或独特的地方,那么你就不能让人获得使其颤栗的启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同时,启迪性就像爱,过于直接、不择手段地追求常常会让人心生厌烦。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总之,启迪性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观众对演讲中的“真诚、勇气、无私和智慧”的领悟。我们应杜绝为“征服观众,彰显个人”而进行过分追求技巧的“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演讲。

№.6 演讲的主线:你的观点是什么?

已阅读

在前面的卡片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应避免的四种演讲方式。那么,如何才能发表成功的演讲呢?首先,要从清晰的脉络说起。

(一)什么是主线

整体上,演讲应有一条主线,即将所有叙述碎片串联起来的中心思想。

1.主线应明确具体且不能过于平淡

练习:尝试理清你的主线,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主要内容。明确具体、不能太普通,让人可以在这句话中看出你的目的,并被吸引。

比如,“我所研究的四个课题”就很平淡。与其说你正在研究的四个课题,不如围绕其中相互关联的三个或将其归纳为一个大的方向。因此,主线的视角要“有趣且有料”,分享一些TED演讲的主线:“更多选择让我们更不快乐”;“脆弱值得珍惜,无须隐藏”;“结合三种简单的技术就可以创造出美妙的第六感”……

2.主线相当于“旅行路线”

假设演讲是一次旅行,演讲者是导游,主线就是路线。明确的主线有助于让观众跟随你的脚步,避免演讲中出现观众无法理解的跳跃,使演讲者与观众在演讲结束时一同愉快地到达目的地。

3.主线≠主题

主题相当于话题,是一个范围;而主线是中心论点,是你想表达的思想。即使主题十分明确,我们也要认真思考主线。比如,关于“皮划艇历险记”的演讲(主题),主线可以是关于团队精神,或关于探索精神,甚至是湍流的危险性。

(二)如何确定主线

确定主线意味着我们要确定一个能在有限时间里进行适当阐述的思想,搭建一个框架,使演讲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和这个思想相关的。

1.尽可能多地了解观众信息

前面我们有提到,演讲者应是给予而非索取,演讲者需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给予他们有价值的思想,你不会对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大谈国际的金融趋势吧。因而,要先了解:观众是谁、知识水平如何、他们有何期待、关心什么问题等。只有量体裁衣,才能将思想植入受众的内心。

2.确定一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适当阐述的思想

寻找主线的首要障碍在于演讲者常常感觉“要讲的东西很多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其实,演讲用时和准备时间往往呈反相关。正如一句名言:“如果我有更多的时间,就能写出更简洁的文字。” 在有限时间里发表精彩的演说是需要付出很大心思的。

(1)错误的方式:内容庞杂,阐释不足

当主线上附加太多概念、涵盖过多的主题时,演讲将会因流于表面而抽象枯燥,且毫无穿透力。有趣的演讲一方面要解释它为什么重要(想解决什么问题或分享什么经验),让人重视;另一方面陈述的要点需提供论证材料(如生活中的案例或故事等),让人信服。

(2)正确的方式:少即是多

将涵盖的主题简化成一根紧密联系可以展开的主线,好比穿过几颗珍珠的那条线。通常主题越少,效果越好。不要讲你非常喜欢、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放下自我,专注要传播的思想。

此外,不论演讲时限是多少,只选择“能深入挖掘且足够有力的话题”。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生命中的哪个方面是值得深入关注的?”

作者在书中以他的“两分钟自我介绍”为例子阐述了这点。第一个版本是以时间为线索,对人生的提炼总结(家庭环境、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等),展示的是履历。第二个版本是以“梦想家”为线索,锁定在牛津大学时的哲学研究为主题。很明显,第二个版本更有趣、更清晰(见原书P44-45)。

3.搭建与主线相匹配的结构

不同的演讲可以用不同的结构与主线相匹配。网上点击量最多的TED演讲者肯·鲁宾逊认为,好的演讲与写文章一样,要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他的大多数演讲都是下面的结构:

A.前言——明确主题

B.背景——为何重要

C.主要概念

D.实践意义

E .结论

作者并不提倡所有人都使用相同的结构。不论你选择何种结构(树状或环状或其他),关键在于——“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确定,使主线适当展开,清晰呈现演讲各环节与主线的关联。”

4.注意沉重话题的处理

沉重话题(如疾病爆发、恶性事件)的典型结构通常是列举事实说明严重性,并解释为何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但是,观众也许还未做好承受痛苦的准备,或者已听过类似的演讲而容易有心理疲劳。

改善的方法是“不要将演讲设定为一个问题,而可以设定为一个思想。”如下图所示,基于问题的演讲与基于思想的演讲有很大不同:前者呼吁大家关注这个问题,是请求与索取;而后者为大家揭开谜题,是分享与给予。

5.参考问题清单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展开演讲主线,作者提供了一份问题清单。在我们展开主线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这10个问题:

这个主题是我喜欢的吗?

它能激发兴趣吗?

我分享的知识对观众有价值吗?

我的演讲是一份礼物还是一个请求?

演讲内容是新的 还是陈旧的?

我能在规定时间里用必要的例证来充分阐释这个主题吗?

我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使演讲不负观众期待吗?

我有资格探讨这个主题吗?

概括我演讲的一句话是什么?

这句话能使有兴趣听我演讲的人信服吗?

6.向他人试讲

向一位可作为典型观众的人试讲,大声地说出来,有助于你了解自己的优势与欠缺部分,并设法完善你的演讲。有个作家建议这个人与你不在同一领域,但是聪明、有好奇心并积极向上。

总之,最重要的是要选择一个你了解的并全身心热爱的东西。因为爱,所以心开。

№.7 今日总结

已阅读

关键词:

公众演讲,起点,误区,主线

要点:

公众演讲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演讲的核心在于传播一个有价值的思想。

演讲应该要有一条明确的主线。

思考与讨论:

今天的内容结束了,你对“具有影响力的优秀公众演讲需要具备什么”、“糟糕的公众演讲有哪些种类”这两个问题是否有了更多的认识呢?回顾你之前经历过的一些演讲,你会如何看待呢?快到班级群里分享下感悟吧。

假设你将要在班级群里/求职面试时发表一场2分钟的自我介绍演讲,你将会如何介绍自己呢?你的主线会是什么? 赶快尝试一下吧。

如果有人邀请你发表一场15-20分钟的自由命题的公众演说,你会接受邀请吗?如果不接受,原因是什么?如果接受,根据今天所学内容,你将会做些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演讲的力量》-精读Day 1 天生的演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