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ett的取消论似乎并不是直接针对“知识论证”,而是更一般地反对感受质概念本身。
- Dennett, D., 1991,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 Dennett, D., 2002,Quining qualia, in: Chalmers, D., (Ed.)...
- Dennett, D., 2007, What RoboMary Knows, in: Alter, T., and S. Walter (eds.),
2007, Phenomenal Concepts and Phenomenal Knowledge: New Essays on
Consciousness and Physic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31.
多处提到了私人语言论证。
- §293甲虫盒子可能是空的【Chalmers, p.230】
- §304经验既不是某物,也不是虚无(nothing)【Chalmers, p.230】
- §279“我知道我有多高” 【Chalmers, p.233】
- §258给私人感觉标记符号【Chalmers, p.241】
“取消主义”这个称号,比较常用的意义是指Churchland针对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的立场【在自然科学(尤其是神经生物学)为基础的描述框架的任何一个尺度上都找不到(某些)心灵概念的位置】。而Dennett的取消主义则是专门针对“感受质”的取消主义。
也就是说,在Churchland那里,绝大多数常识心理学概念(知觉、感受质、信念、知识、意向性、理性……)都应当消除;而在Dennett这里,只是试图消除感受质(他对比如说信念还是挺友善的)。
Churchland的取消主义是很久以前读的,这种立场看似极端,但他的论证其实非常清晰、严谨,有说服力。但目前不准备再去研究它,毕竟现在没太多人认真对待这种立场。
- P. M. Churchland, 1981, “Eliminative materialism and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78(2): 67–90.
感受质的取消主义:与感受质的表征主义类似,感受质的取消主义也并不是直接针对知识论证的回应,而是一种更一般的立场。
取消主义与认为感受质是不能还原为物理实在的,但其理由并不同于二元论者,而是试图从根本上否认感受质的实在性。
丹神在Quining qualia里用了一系列直觉泵(intuition pump)来呈现感受质概念的问题,而不是用形式论证。他认为:
严格的论证仅仅对恰当定义的(well-defined)材料有效,而既然我的目标是破坏我们对于那个前理论或“直觉的”概念的信任,对我的任务来说,合适的工具就是直觉泵(intuition pumps),而不是形式化论证。【Chalmers, 227】
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直觉泵来驱除、随后冲走错误的直觉。
结构和主要内容:
【Section2, IP1-2】
IP1-2关注传统概念。下文要让你知道,这俩IP是误导性并应当抛弃的。
#1 watching you eat cauliflower:我作为一个讨厌花菜的人,看着你吃花菜,奇怪你为啥能吃那么香。这个例子诱使我们认为,花菜对我俩来说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感受质)。
#2 the wine-tasting machine:可以造一台品酒机器,甚至比人类品酒师更敏感、更有辨别力,但我们可能会认为,无论这台机器的内部状态具有何种信息的、倾向性的、功能性的属性,它也不可能像我们一样具有感受质。
于是Dennett问,感受质的特别之处是什么?传统分析认为这些性质有一些奇妙的二阶性质,Dennett罗列如下:
- 不可言说的
- 内在的
- 私人的
- 直接地、立刻地在意识中被把握到的【Chalmers 229】
并且Dennett还做了一番说明,指出这并不是草靶子。后面的IP就是来回攻击这些性质。
【Section3, IP3-6】
创造和提炼隐藏在传统中的“悖论”。这并非一个形式悖论,而是只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论证,针对某些几乎无可避免地有吸引力的观念。
重构色谱颠倒来否证感受质【@有趣的是,色谱颠倒的思想实验同时被感受质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用来充当论证武器。这再一次暴露了这场争论只是在“争夺直观”的本质。】
【Section4, IP7-12】
罗列了六个直觉泵,以驱散这些观念的吸引力。
- #7 咖啡品鉴师的例子。两位咖啡品鉴师在六年时间里喝同一种咖啡,咖啡本身的味道没有任何变化,他俩在六年前都很喜欢这种味道;但如今他们却非常厌恶这种味道。
第一位品鉴师认为是自己的品味(tastes)变了;
第二位品鉴师则认为自己的品味并未改变,但是自己的品尝器官发生了变化,是自己的味蕾或者其他什么组织变了。于是这种咖啡对我来说尝起来不再像它曾经那样了。我仍然认为那种味道是最棒的味道。
Dennett问:他俩之中一定有一个人是错的吗?他们的差别,是否可能仅仅是措辞方式的差别,而不是经验或心理状态的差别?
#8手术后的逐渐恢复。通过手术使感受质颠倒,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恢复了和从前一样的语言和行为反应。【@这个例子我觉得可能存在问题,味觉的情况与后面的视觉方位颠倒似乎有所不同。】
#9 啤酒的品味经常被认为是一种习得的品味,我们逐渐训练自己(或者只是逐渐变得)喜欢那种味道。有人可能会反驳:如果啤酒对我来说一直是第一次尝起来的那种味道,那我永远也不会喜欢喝啤酒。Dennett认为,这个现象说明了,感受质并不是内在性质,而是一种关系性质。
#10世界范围内的改良经验。扩展了了前一个IP,继续展示感受质是关系性质。
#11 花菜治疗。吃了片药,就从讨厌花菜变成喜欢花菜的味道了。同理。
#12 戴上颠倒眼镜造成的视觉场颠倒。这个是最有意思的。有文献做了系统介绍:Gregory, R. (1977) Eye and Brain, 3rd. edn.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带着上下颠倒的眼镜的人,在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惊人的成功适应,他在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反应和正常人毫无区别(甚至如果问他自己的主观感受上,也很难发与颠倒之前有什么区别)。此时如果问他:“你的适应究竟是来自对视觉颠倒的再颠倒,还是你将自己心灵的其他部分颠倒过来,以补偿眼镜带来的颠倒?”这其实是没法回答的。Dennett认为,关于视知觉,只有一种的非常朴素的观点才会认为,我们的视觉场具有一种独立于反应倾向的“正确一侧向上性”或“上下颠倒性”——我们可以称其为“内在的正确一侧向上性”
【Section5 一些迷惑性的真实案例】
通过展示这些观念(感受质实在论)在面对某些异常经验的真实案例时,将会如何不幸,以便将它们赶回老家。
【Section6, IP13-15】
引入和激发某些合适的替代观念。
如果感受质是如此坏的一个想法,为啥它们看起来又是好想法?为啥看起来我们的经验中有着那些内在的、不可言说的、私人的、“质性”的性质?对我们意识经验的这些二阶性质的评论,可以让我们诊断上述吸引力,并找到合适的替代物。
首先打了一下“内在性”,做了一番形而上分析,指出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成问题的,我们干脆抛弃它拉倒。然后开始IP13打“不可言说性。”
- #13鱼鹰的叫声。我从未听过鱼鹰的叫声,但是从书本或别人的描述中看到过【@为啥不是狐狸叫呢?what does the fox say??】。语言描述给了我一个关于可能的鸟叫声的逻辑空间的部分界定。但是某天,我真地听到了鱼鹰叫,我认为自己获得了一个具有内在的、不可言说的感受质的特定心理复杂物(complex)。我将此复杂物标记为S,在短期记忆中重复它,将它与鸟类书本中的描述进行比较,这些语言描述似乎仍然无法捕捉我称为S的那个感受质复杂物。实际上,这正是我为何需要“S”这个新词来直接指称我无法通过描述获取的那种不可言说的性质。我的知觉经验,以一种语言描述无法做到的方式,为我指出了鱼鹰叫在可能性的逻辑空间中的位置。
但Dennett认为这是一种夸大其词。他指出对这种感受质的认知是不可检验的,并借用了Witt.对私人语言的否证(前面给私人感觉标记符号的思路就来自PI§258)。
#14 果冻盒子。对上述不可言说的性质,Dennett举了间谍玩过的果冻盒把戏:把一个果冻盒撕成两半,两人各拿一半,就能通过撕痕的对应来辨识对方。这就是一个实践上独一无二的模式识别装置。我们没法通过精确描述来辨识撕痕,在同样的意义上,也没法通过精确描述来辨识某个特定鱼鹰叫声的感受。
#15 吉他和弦。认为感受质也并不是不可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