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

又是一年高考季

            ——古 、今"高考"浅淡

指缝太宽,时光太瘦,惊觉岁月忽已晚。不知不觉,高考悠然到眼前,以前总是用"黑色七月"来形容高考的可怕,如今可以用"清凉六月"来迎接它,多少可以让人稍安勿躁,心存美好,希望每个莘莘学子学有所愿,梦想和理想全都实现。

突然忽发奇想,想探究一下古、今"高考"的区别,下面我就从三方面阐述一下:

(一)考试时间与录取情况

追踪溯源,古代高考,考试时间也是三天,但不是像现在这样连着考,而是中间空出两天,有的朝氏有春考、夏考之分,最后决出状元的"殿试",一般安排在三月的春天,即所谓的"三月廷试"。

明清两朝,乡试时间在阴历八月份,会试在阴历二月份,殿试在三月份。乡,会两试的时间定在当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弟"。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这些大多数人都会知晓。

再看,现代高考,也是三天,我想也是效仿古代之缘故,只是变得更加简单,时间固定每年的6月份的7、8、9日,(原来一直是7月份,找度娘可知 ,2003年改成6月),因为7月份天气炎热,考生由于紧张中暑现象比比皆是。所以时间调整,可见是教育部明智之举。

现代高考成绩的录取,显然比古代的繁琐,但也有些类似,记得我们那时录取分一表、二表、三表分数线,还有专科院校,还有零表,就是军校生,国防生。现在还有什么体艺特长生。就是在某方面突出于常人,有可能成为某方面的杰出人才。

其实不光现代教育如此,古代也对特长生另加对待。隋唐时期,将此前的察举制"改成"科举制",分科考试,分科举人,这本身就有点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的考试录取的味道。

在唐代,常科考试之外设有"制科考试",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科科举考试,又叫"特科,制举",目的选拔"非长之长"以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

据记载,唐高宗李诒在位的永徽三年(652),唐朝始设制科。后来,武则天又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调整,要求进行殿试,加试策文三篇。因国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进行"制科"。

比如国家打杖急需军事人才,就沒"足安边科",选拔有军事才能的人。国家需要有首乐特长的人,就设"才膺管乐科",选择能吹拉弹唱的文艺尖子。在"史籍"中,发现"制科"的名目极多,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等等。

由此可见,古代的"制科"考试,有点类似现代的"特招",或者是"体考","艺考"等,唯一不同的是,"制科"考试的可能并不都是学生,也可以是普通百姓,还可以是已经获得进士,明经及第的中举者,也可以是在职官员。这使得教育更加公平合理,值得推崇。

(二)考试费用

在古代,通常称呼高考为"赶考",在许多影祝剧里总是有这样的桥断,穷秀才上京赶考,路遇贵人相助,"金榜题名"后回来报恩。可见,古代的科举考试费用并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的。

首先是赶考费,据记载,公元850年,赴举者刘蜕曾"写文诉说了赶考的辛酸,原文如下:"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膝下无怡怡之助,四海无强大之亲。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况有疾病寒暑风雨之不可期者,杂处一岁之中哉!是风雨生白发,田国变荒芜。"

刘蜕所说的"半岁为往来程",一语道出了赶考的辛酸,还有巨大的经济压力。半年不仅收入全无,还有旅途车马费,旅店费,饮食盘缠,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此外古代考试还有一项开支,学生考试用的每套试卷都由考生来支付,加上置办一些考试装备,如脂烛水炭,餐器,衣席等,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如果一举高中还好,要是名落孙山,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就是倾家荡产。

再看当代高考,社会进步了,时代变迁了,不用再像过去那样经历舟车劳顿了,在家门口就能赶考了,而且有家长陪着,护考车接送着,比起古代比,考生幸福多了,也就没什么车费旅费餐费什么的,省去了很多麻烦,这一点是进步多了。

但要计算一下费用,恐怕不能只算这三天,要算一个学生的整个教育费用,从小学入学到大学毕业,据有人统计过,至少20万,这是预估数值。并不十分准确。只能用作参考,更有人说,大学四年就可花费20万,如果是富二代,更高的无法想像。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以点代面,但古、今花费对比起来,古代的不过九牛一毛,所以这是进步还是后退了,我不得而知,是值得庆幸还是悲哀呢?更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中国一般的普通家庭要供出一个大学生,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有的倾其所有,有的债台高筑,有的穷极一生,好一点的,孩子懂事的可以勤功俭学,自力更生。当然对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来说,微不足道。但这只是少数。所以古今对比,大同小异,互贯互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不想深究。

(三)考试作弊现象

一提考试,马上想到两字一"作弊",我很好奇,古代是否也存在此种现象,答案是肯定的,勿庸置疑。考试作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人代考,古代称"代笔","枪手"。而现在都叫"枪手",

古代由于照片技术尚没有发明,所以没有有类似现代准考证一样的东西,只凭票入场,上面没有照片,"枪手"很客易蒙混过关。

那么古代是如何防作弊的呢?

一是辨识考生,实行点名识认,就是点名进场,对其进行辨认,这是考生入场必经的首道关口。考生还要拿出"识认官印结",这是古代流竹的一种行政文书,上面盖有官印,证明考生身份的真实性。"识印官"就是担保人,叫到考生时他就出来辨认,临场辨别无误后签字放行。想想现在,考生只要拿出身份证,准考证,门口一站,刷、刷、刷、顺利通过,何其简单。

二是查作弊工具。考生经过识人后,还是经过第二道关口"搜检"。所谓"搜检",就是搜身和检查所携带物品。防止考生将作弊资料带进考场,古代称"怀挟"。五代后唐长兴年间始定搜检之例,当时规定凡搜出考试资料作弊者不予录取。

到了清朝,唐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规定:"凡考试举子入闱,俱穿拆缝衣服,单层鞋底,只带蓝筐、小凳、食物、笔砚等项,其余别物令在外留截。如违,严加治罪。"如发现作弊者,处罚相当严厉,嘉庆《钦定学政全书》记载:"凡应试举监、生儒及官吏人等,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当场搜出者,枷号一个月,满日杖一百,革去职役。"可见古代考场纪律严格,值得借鉴。

三是考前洗澡防作弊。这是古代防作弊的重要方式。"金史"记载,科举考试之前,考生们都要由不识字的士兵搜身以防作弊。后来有人提出建议,通过考前洗澡并提供制式服装,既防作弊又不"亏礼",真可谓有理有节。

历朝政府对科举夹带作弊现象,都严厉禁止。尤其到了清代,清政府对考生的衣着和携带器具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还对如何严格搜检颁布了一道道政令。可见当时重视程度之深。我猜想,现在的一些考试规定也是由古代引申,借签得来的吧。我不得而知。

再来说说现代高考,科技发达,作弊手段更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屡见不鲜,高考初期,"传纸条"、"打小抄"、递手势",等等,这些跟古代的"挟持"相似。现在有了监控,这些小伎俩基本杜绝,换成了高科技,手机信息传递,后来针对这个又对考场设置屏敝。防作弊手段越来越完善。所以作弊越来战难,但总会有漏网之鱼,所以我们年年高考后从广播上常听到这样消息,XX省出现试卷雷同现象,取消录取资格等等,严厉打击作弊,各省教育部高度重视,所以考试氛围也越来越好,值得称赞。

话说,罗里罗嗦,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古、今"高考"了解得差不多了吧,最后,让我们一起祈祷,高考之日,天气清凉一点,让学子们保持清醒头脑,发挥正常,自度彼岸,考入理想的学府,到达自己梦的远方。。。

又是一年高考季_第1张图片
又是一年高考季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是一年高考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