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

刚听说这本书时,我还以为是一个中国作家的游记,却没想到是一个在拿到了中国驾照以后,自己琢磨地图驾车西行的美国人写的。

为了能顺利地进行开车周游中国的计划,海斯勒真的极其认真地研究着《中国地图册》,“多数情况下,道路也没有被标识出来。高速公路用粗大的紫色线条绘制,犹如大动脉;国道用红色线条绘制,犹如连接在较大城市的静脉血管。省道用更细的红色线条绘制,绘制县乡道路的线条愈加细小——仿佛是在偏远山区汩汩流淌的毛细血管。”或许我们真的很少有人会去认真地看一本地图,更不会在意其中的各条道路的标识,但作者却是仔细地研究,长城的符号更是唤起了他儿时的降压的反应,以及他顺着长城的城墙穿越整个中国的决心。

从北京出发,海斯勒向西穿越河北全境,“时值中秋,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过半。只剩下玉米棒子兀立在地里,其他的农作物散放在公路上——一行行的花生、一堆堆的向日葵、一排排的红辣椒。农民们把这些作物仔细地码放在柏油马路的一侧,因为柏油马路是最好的晒场和分拣场。对于壳类作物,则一捆捆地摆放在道路中间,确保路过的车辆从上面碾压而过。”作者对于农村秋天的描写很是形象了,也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我们家乡在中秋时分,道路两侧成片的金黄的水稻,利用大自然的光照日晒使谷物干燥,更易保存。中国农民的智慧总是表现在生活生产的小事上。

现在的中国都在向着城市化现代化进发,但除了大城市的车水马龙是美以外,乡村的一些古旧文化却更能看出历史的变迁,那里也有着朴素的中国村民。作者横跨中国时,是中国正在发展的阶段,通过旅程,作者感受着中国的变化,从北京,到名字拗口难念的偏僻山村。即使环境简陋,但作者却是没有半点嫌弃,有的只是对于各种现象的惊奇和兴趣。在黄土高原上,,作者在这片根基浅薄的土地上驾驶,“在水平方向上扫了一眼,我才发现,四个紧挨着的烽火台上面都刷着大字。合在一起,他们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句子,但前后铺开有一点五公里长。这几个字横跨溪流、峡谷,以及沟壑纵横的山坡:保水固土。被刷上大字的烽火台连成一排,尽头是一个大大的明代城堡,雄踞在山上。我顺着旁边的一条山路来到了城堡跟前,从那儿看到的景象让我惊呆了。那儿能俯瞰一连串的山谷,山坡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小小的植树坑窝,每个坑半米多宽,二三十厘米深。根据山坡陡峭的程度,这些坑窝被打成方形或半月形,坑窝里面全是空的,一直延伸过去,到你眼睛看不见为止——简直就是坑窝的星系,只等着栽种树苗。”黄土高原植树的项目想来在美国一定是极少见到,如此大规模的保水植树工程确实会让人感叹。

书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驾驶员考试题,对于还为考驾照而忧心的我来说,真是倍感亲切,时常出现的中国的交通法规,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这次驾车游历中国的细心准备,也给阅读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地方。除了感受中国,在作者的旅程中也揭示了一些中国社会的弊端现象,长城沿线的农村地区,虽然贫困,却仍然热情,这就是中国农民的淳朴,海斯勒被淳朴热情的民风感动。北方的没落,南方的崛起,差异化的中国在海斯勒眼里依旧是美的。

海斯勒描写的很细腻,一段他在盐池沙漠中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甄先生是作者在沙漠中遇见的搭车的人。在描写甄先生试开他的桑塔纳时,“他发动了引擎,让发动机在空挡上空转了一会儿,随后才起步行车。他把上身前倾出去,透过挡风玻璃细细查看路况,抓着方向盘的指关节一片惨白。只要有车驶来,他就要急剧减速。在半小时的时间内,这种情况发生了五六次。除此之外,由于道路空旷,车子倒也能笔直行驶。四面八方都是荒地。等到甄先生感觉到适应之后,他把车速提到了六十多公里,写错的那一撇胡须下,洋溢着一丝幸福的微笑。”甄先生对于开车似孩子般的新奇和紧张的神情在作者的笔下生动的还原了。中国人当时能买得起车的人很少,许多人去学车就当是游泳一样掌握一项技能,海斯勒在西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搭车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离开家乡去打工,向往着城市的生活,向往着步入新兴的生活,有着矜持和朝气。这也是作者被中国所吸引的地方。

寻路中国,也是在寻路社会,寻路人生。海斯勒的寻路之旅也带着我们领略了那个发展时代中国的面貌和差异,领略了中国人的淳朴和智慧,领略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从乡村到工厂,中国变的是环境和状态,不变的是中国人的精神与拼搏。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