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垮掉的一代”的特征】

       八零后是非常复杂的一代人。在早先的时候,六零七零后认为八零后既没有受到战争年代的考验,又享受新时代的红利,还是家里的独子,简直就是蜜罐子里泡大的,有的人甚至认为,八零后是新中国成立后幸福的第一代。长此以往,只怕国将不国。

       今天我们回顾八零后的成长历程,可以明显看到八零后的轨迹充满了前几代人打上的标签。简单数一数有这么一些,最开始是小皇帝、小太阳,后来有了夏令营的较量,再后来有了新新人类、垮掉的一代、最没有责任心的一代、没有道德的一代,然后是蚁族、房奴、最倒霉的一代人。我们回头来看,目前的八零后的岁数也走过了不少人生路程,太多的东西从不确定变成了定数,我有点欣赏一段话,试记如下。


       夫80后者,初从文,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不逮高等学校之分配,适值扩招,过五关,斩六将,硕博相继,数年乃成,负债十万。觅生计,十年无休,披星戴月,秉烛达旦,蓄十万。楼市暴涨,不足购房,遂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抑郁成疾。医保曰,不符大病之条例,拒赔。乃倾其所有,入院一周病无果,因欠费被逐院门。友怜之,赊三鹿一包,冲而饮,卒。


——黄伟芳《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可以说是相当之扎心了。

【021 “垮掉的一代”的特征】_第1张图片

       最早 “八零后”这个词语出现在九十年代末,当时还不叫八零后,而是叫“七十年代后”,主要也仅仅指的是七十年代后出生的一批作家。当时的出版社为了赚钱,推出了棉棉、卫慧、安妮宝贝等七十年代后出生的作家,炒作美女作家、身体写作等概念,一时间受到不少批评。但是,当时的批评仅限于文学,并没有像后世那种全方位,多角度,无孔不入的讨论,所以此时的八零后概念还只能算是尚在襁褓之中。

       真正的八零后这个词开始热炒是在2003年以后了。


【021 “垮掉的一代”的特征】_第2张图片

       他叫恭小兵,是一名“85前”,初中文化,16岁的时候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了5年,在监狱里为了消解自己的恐惧曾经写过很多小说、随笔、诗歌和通讯,因为表现良好提前一年出狱。在2003年,他在天涯论坛发表数万字的《总结“80后”》一文,对身边的一帮同龄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进行总结,点燃了八零后的第一点火星。

       一点火星是不够点燃整个草原的,八零后这个概念要想真正成型,还要一个给媒体热炒的点。实际上,我们真正可以追溯的八零后第一次焦点关注应该是八零后作家春树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

【021 “垮掉的一代”的特征】_第3张图片

       2004年,作家春树成为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人物,受到广泛关注。时代周刊报导了春树、韩寒、满舟、李扬等四人,称他们是“新激进分子”,将他们和美国的垮掉的一代对比,并亲自翻遍汉语词典,选了一个“另类”的标签贴在了他们身上。值得一提的是,另类这个词时代周刊并没有选择意译,而是选择了linglei的音译。由于时代周刊的巨大影响力,国内媒体纷纷对此事集中报道,并且沿用了时代周刊贴上的“另类”标签,一时间,八零后这个词风头无两。

       在这之后,媒体对八零后不断污蔑,泼脏水,炒热度的几年来临了。

       在聊这个之前,我们先聊点轻松的,先来聊一聊八零后这个词的热度增长情况。我在一篇博士论文上看到一张表,来自于对当时各大报刊从2003年到2011年的报导统计。


【021 “垮掉的一代”的特征】_第4张图片

       最开始的时候,只有寥寥几篇文章谈及80后,04年以后一路走高,跑的比飞机还快,到了2011年,这个词就开始转冷了。短短几年里,大众在媒体和出版商的轰炸里接受了八零后这个生造词。可以说,八零后的商业价值和传播价值在这段时间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能看出一些问题,这三千多篇发表文章里,无论是党报、晚报还是都市报,占头条的能有多少呢?

       只有1.7%,剩下的分布在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文化娱乐新闻等等板块。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三千多篇文章里,有多少文章能从客观角度分析,而不是泛泛而谈或者给我们讲一个“我有一个朋友”的故事呢?

       只有4.2%,还算上了1.2%的非正式调查。

       也就是说,剩下的都是,我有一个八零后师弟,我有一个八零后朋友,八零后长大了怎么得了,八零后农民工……这样的东西。

       所以……呵呵……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八零后的概念实际上本身完全没有那么 “热”,大量大量的蹭热度文章,大量大量的蹭热度书籍,为了八零后这个商业价值和传播价值,把各种负面,正面的信息扣在了真正的八零后头上。这段时间,他们卖书倒是卖的蛮爽的,我的印象里,新华书店里卖的最火的就是都是印着八零后的作品。

       热度这种东西,也是有正面有负面,像八零后这个热点,很多从过去的网络时代走过来的网民,对最开始媒体如何抨击八零后应该还残留一些记忆。

       我们最开始提到的那些人,春树、韩寒、郭敬明,这些八零后作家是八零后的最初代表。这群人都是有才华的,他们的崛起也和商业上的炒作分不开。他们有大胆,有孤独,有反叛,有冷漠,有孤傲,也有现实生活的艰辛和无奈。随着他们的火爆,媒体也就把他们当作八零后的典型形象,把一个又一个标签贴在了八零后身上。这群80后作家里,相当多一部分是不同意八零后这个标签的。例如,被外界称作“少年沈从文”的李傻傻就认为:“躲在这个概念下乘凉、装嫩的,既是商业的宠儿,也是艺术的弃儿。要想真正创作而不是期待市场的宠幸,就要废掉这个概念。”

       敬他的无畏,也敬他的勇气。

       媒体们擅长打标签,这群八零后作家有太多的故事了,于是他们顺手也打在了八零后身上。可这些标签完全是打错了地方。八零这十年,中国大地出生过2.2亿个“80后”,有多少没有投胎在城市里?有多少个大学生?有多少又能走上写作的道路?又有多少个郭敬明?把这些八零后作家的生活作为八零后的典型,认为八零后就是小资,就是喝咖啡,就是上网,就是逛商场,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对另一群更广阔的“80后”的遮蔽。

       而这些更广阔的“80后”,才是真正的脊梁。


       我们把时间再往后推一推,现在到了2006年。

       这个时间,媒体不仅仅局限在讨论几个小小的作家了,而是把眼光放在了整个八零后的方方面面。2006年4月3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整整四篇描述八零后的文章,一篇八零后文章《你眼中的“80后”是什么样子》,来自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搜狐新闻中心和新浪频道的合作调查。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深入描绘了八零后生活,第一次展示了八零后的世界,诸如“晚上不睡,白天不起”,“道德观念,是非观念,责任感普遍不强”,“20岁第一次有了X经历”等等。整个文章的意思就一点,八零后,特立独行。

       有趣的是,中国青年报同时还报导了另一篇认为八零后并不特立独行的文章,有力的支持了八零后,《“80后”并不是问题成堆的一代》,来自于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的访谈。对名字比较敏感的同学,可能对孙云晓这个名字有点印象,对的,他就是那位《夏令营中的较量》的作者,这篇文章前年在知乎上被各路数据大神和分析高手解剖了一千遍。


【021 “垮掉的一代”的特征】_第5张图片

       我就看看没说话,看着大神们的分析还是蛮爽的。

       还是回到八零后的关注上,这一代八零后的大讨论并没有迅速平息,反而是愈演愈烈,媒体在这个过程里扮演的到底是社会上声音的传声筒的角色,还是引导社会的争论焦点的角色,其实已经特别难说了。八零后大学生毕业之后直奔职场,他们的言行举止让前辈们相当不满,随之而来的是对八零后的更多的“标签”。而八零后大学生们则认为这是对他们的妖魔化,谁不曾年少轻狂,他们这些前辈年轻的时候没有做过什么年轻的故事吗?难道一切年轻的行为,都要归类到整体身上吗?于是,矛盾反而越来越深。

       2006年12月7日,《中国青年报》直接给八零后开辟了一个新专栏,“80后到底是不是垮掉的一代”。


       打在80后大学生身上的时代烙印,究竟是什么样的颜色?这一代人究竟有哪些突出的缺点和优点?从今天起,本报开辟“80后到底是不是垮掉的一代”栏目,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报导和讨论,还原当代大学生一个真实的形象……


——中国青年报


       这个时候,八零后是有自己典型形象的,“五颜六色的头发,松松垮垮的多袋裤,片刻不离的随身听,喝星巴克,泡酒吧,逛商场,用各种轻松的方式谈论性”。媒体发挥自己的笔术,用个例代替整体,用泛泛而谈代替认真调查,把标签贴到了整个八零后身上,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八零后都不是什么好词。

       我在这里贴一段当年的文章,与各位共赏。


       小师弟喜欢在办公室玩电脑,总是很晚才回宿舍,进了宿舍先开电视,然后脚也不洗,就往床上一躺看电视,而那时正是我要入睡的时候。我不好让他关掉,只好提醒他把音量调小点。迷迷糊糊中已经半夜,睁眼一看,屏幕上闪着雪花,小师弟已进入梦乡。

       别看小师弟不爱洗脚,可每天都要洗头,洗完还要喷点摩丝。他用过的洗漱间,我都还要整理一番,牙膏盖子、摩丝瓶盖、牙刷、毛巾总是胡乱的摆在那里,而盆里总有一坨他刷牙掉下的牙膏。对于我的整理,他似乎熟视无睹,下次洗漱依旧狼藉一片。

       一个多月下来,我只见他洗过两次内裤,一双运动鞋只有在他上床后才离开和脚的亲密接触,衬衫常常一个星期也不换,当然,因为天天喷摩丝,不靠近,衣服上的汗味是不易察觉的


——中国青年报《70后眼中的80后小师弟》


       可以的,这是一篇带着味道的文字,不过不讲卫生的人到处都是,我也认识一个,90后的,这只能说明个例,说明不了整个80或者90不讲卫生,所以这个题目起得其实是在引战。

       但是,当年那个舆论,引战的比这个厉害的多到海里去了。有的文章聊八零后的消费观,一边是一位母亲的账单,一边是一位女博士的账单,女博士的账单上光自己的娱乐就占了1/5,在宠物花费,宽带,饮食上的比例更大。女博士自己的话说,自己是八零后,本就应该和上一代消费观念不一样。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月光族”。

       不光是消费观念不一样,婚嫁观念也不一样,嫁入豪门还是平平淡淡在这几年成为了社会上备受争议的话题(当然到现在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有房有车才是良配的观念在这一代第一次被正式提了出来。在这个年代,负面的声音远远压过正面的声音,媒体对八零后的舆论塑造,舆论强权的“贴标签”,加上本身前辈们对八零后的担忧,终于组合成了一个负面八零后的怪物,至今这个怪物还有深远的影响力。

       八零后自私,八零后冷漠,八零后另类,在这些声音中,还有一些熹微的正面能量,勉强维持到了2008年。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这么说,对八零后的负面抹黑,从2004开始,到2008年登上了顶峰。


       2008年是个神奇的年份,这一年我们举办了奥运会,这一年我们迎来了汶川地震,这一年神舟七号上了天,。最神奇的是,很多人惊奇的发现,这一年整个中国好像“睡醒了”。汶川地震那么大的灾难,天灾之下人如蝼蚁,可是众志成城之下,大家反而是团结了起来,我们都是中国人的这个概念忽然之间深入人心了。有一些学者甚至认为,2008年是中国公民意识崛起元年。

       在这一年,八零后的报导好像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连续报导了几个典型,把八零后从“垮掉的一代”变成了“鸟巢一代”,“最没有责任心的一代”变成了“有责任心的一代”。我在这里说几个,连我这个小九零后都记得,可能很多人都记得。


       投笔从戎的高明,2005年11月17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3级人力资源班班长、团支书高明应征入伍,成为建国以来北大第一位在校入伍的大学生。他多次在比赛中获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引发了高校学子的从军热潮,受到人民日报的表扬。

       圣火天使,金晶,北京奥运火炬在巴黎开始环球第五站传递活动的时候,坐在轮椅上手持火炬的金晶遭到了敌对分子的袭击。她双手紧抱着火炬,用孱弱的身躯捍卫着奥运圣火,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徐本禹,1999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2年7月开始到贵重吊岩村执教,2003年徐本禹考上本校研究生,当年七月,他申请保留研究生学籍,再次回到贵州支教,最终他走上了感动中国的领奖台。

       2008年的报导太多了,如果还记得上面那张热度图的,可能记得2008年有四百多篇文章讨论八零后。这么多报道中,除了这几位典型外,还有士兵突击向南林,乒乓球选手陈玘,张怡宁,刘翔等等正面报导。

       大量的正面报导压倒了前期媒体对八零后的抹黑,成功地发起对刻板印象的冲击,从此以后,一路凯歌。


【021 “垮掉的一代”的特征】_第6张图片

       我这里还有一张图,是各个年份80后的新闻内容倾向,2004的负面是最高点,这几年八零后吃了不少亏。到2007,负面评论其实一直在走低,直到2008年正式反转,从此开始正面评论压倒负面评论,一直到中性评论把正面负面全都压倒。

       讲故事要有始有终,八零后的印象其实还有最后一次翻转,就是上图的中性评论压倒了正面评论和负面评论那一次。

       2008年还有一件大事是跳不过去的,那就是金融危机,这一次大危机之下,市场上求职艰难,大学生毕业的80后纷纷“毕业即失业”。又到了2009和2010,80后们又发现房子又买不起了,又变成了“房奴”、“车奴”。于是,他们又从“鸟巢一代”变成了“最不幸的一代”,这一回既没有负面,也没有正面,只是回归自然。

       直到2011年,社会上的一次“三十难立”的大讨论后,八零后这个词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我还想说,这个词的资料在中文网络上并不像我想的那么好找,百度上啥都搜不到,我是从论文里找了很多资料,才算完成了这篇文章。

       我们从头再看一遍这个词,八零后,他们成功证明了自己,成功证明了前辈们的偏见和媒体们的无良,还有熹微的希望。

       垮掉的一代从来都没有垮掉,这就是垮掉一代的特征。


       后记:这篇文章足有五千多字,可能以后也很难再花这么大精力写这么个东西了,八零后出生时间横跨十年,有2.2亿人,4000多万大学生,5000万独生子女,有太多的东西能说。我还没有讲到八零后自己是怎么看自己的数据图,没有讲到八零后的价值观,没有讲到每一次媒体对八零后态度大变的时代背景,还没讲到其实从整个历程来看,八零后并没有受到那么多诋毁。八零后这个词和媒体从来分不开,光是定义就好几种,实在是太复杂的话题。我本想把文章写的更像小说,更愉悦点,更轻松点,但是感觉还是有点严肃了。应该也会有很多人“太长不看”吧。这也没什么好办法。下回开启水货模式,游起来~。


资料来源:

王芳. 媒介棱镜下的“80后”[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4.

吴凡. “80后”媒介形象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 2009.

施云卿.  在社会转型中理解 80 后. 《人民日报》

谢柳芬. “60后”与“80后”群体价值取向代际差异——基于桂林市的实证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09.

夏凌捷. "从垮掉的一代"到"敢于担当的一代"——80后的回归现象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08(22).

王芳. 媒介棱镜下的“80后”形象——对2003-2011年国内报纸上“80后”报道的内容分析[C]// 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 2012.

你可能感兴趣的:(【021 “垮掉的一代”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