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苟且,更需要年纪尚轻的你“不苟且”

生活不止苟且,更需要年纪尚轻的你“不苟且”_第1张图片
年前就是要不苟且

2018年6月22日       星期五      阴

你苟且度日了吗?

我们现在的生活,几乎被一步智能手机分割的七零八落。每天的信息流如同潮水般涌来,让我们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进行选择。

想一想,我们每天究竟被多少篇文章的标题吸引,打开正文却草草看上几眼就关掉;每天翻滚不休的网络热点,却总是火不过一顿午饭的时间;我们经常在网络上搜索,期冀能够寻找到一篇含金量十足的“干货”,把发财致富、显贵人生的秘诀都囊括其中,却不想只是一次次被骗了点击量而已。

是什么让我们对待成功如此苟且?

年轻人总是容易犯一种错误:热情过剩而踏实不足,急于求成却耐心不足。这是这个时代的通病,也是我们要想获得一些成就必须克服的恶习。

扪心自问,我们究竟在多少个学习网站注册了会员?在微博里收藏了多少有用的资源?我们的微信里又收藏了多少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可是我们又真正沉下心来好好学习几次?

我们总是浮躁地、不厌其烦地找更多的资源,搜索、浏览、下载、保存,乃至囤积,然后又毫不犹豫地闲置,硬盘空间愈来愈小,我们的头脑吸收的却百不存一。

你如此苟且地度过最值得学习的时期,怎敢期望成就如约而至?


年轻就是要拒绝“Good Job”

电影《爆裂鼓手》中,教学严苛近乎严厉的音乐教师弗雷彻说,“世界上没有两个词比good job更加有害了。”我深以为然。

因为年轻的我们,在面对别人或者来自自身的赞扬时,总会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尤其是对于那些小有天分或者崭露头角的年轻人,good job堪称是一剂最猛烈的毒药。

往往一句“你干的不错!”,会让他们陶醉于短暂而肤浅的成功里,失去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魄力和动力,从而离真正的成功愈行愈远。

我以前就是一个经常对自己说“good job”的人。

由于尚算有些天赋,我经常不费太大力气就走到别人的前面,好似闲庭信步般就能轻易撷取别人不易取得的成果。

可是由于自满,不久之后脚步就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反而落到别人后面去了。也许是对自己说了太多的“还不错”“挺好的”“干的漂亮”,我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高开低走,开局顺风顺水,后面却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就比如我刚刚进入的时候,第一篇文章就获得了不少的点赞,第二篇更是获得了2个赞赏,这在当时知之者寥寥的里,算是一份还不错的成绩。

然而就是因为这个还不错,我没有在上投入太多的精力,虽然我在其他平台上取得了远超的成就,但没有在里获得自己想要的成绩,还是很痛恨当时的“还不错”。

胡适先生常和学生提到的三个字就是:“不苟且。”胡适认为,不苟且即为“狷介”。狷介说白了就是丝毫不草率不苟且的习惯,把一件事踏踏实实做到自己的极致,这才可以真正把一件事做出成绩。

生活不止苟且,更需要年纪尚轻的你“不苟且”_第2张图片
《爆裂鼓手》

不需要“完美主义”

我在上文提到要踏踏实实把一件事做到自己的极致,但这并非是在提倡一种“完美主义”。

每个人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事事追求完美,结果就是没有一件事可以做到完美。所以要想不苟且地做好一件事,就必须进行取舍。

在生活里,完美的身边总是不缺乏这样一类人:他们精力旺盛、涉猎极广,什么知识都能说一点,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尝试一下,可是什么事情都做的不精,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成绩。

就像是挖了很多口井,遍布范围很广,但每一口井都挖的很浅,结果没有一口井可以出水,白白浪费功夫。

我们身处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过载、观点鼓噪、热点速朽,而持之以恒、专注深耕就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可贵的品质之一。

那么怎样取舍呢?

我们可以选择“二八原则”,即在我们的工作之外,约有10小时的时间,把其中的8小时专注在你最想做出成果的一件事上,避免任何来自生活和网络的噪声;而在余下的2小时内,你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或是浏览新闻,了解天下大事,或是学习一些小而美的实用技能,陶冶情操......

所谓不需要完美主义,就是我们在一方面要努力做好那件事,以尽全力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力求在这件事上做出斐然的成绩;另一方面,对于其他的事物,我们也要持包容、开方的心态,用相对很少的时间广泛涉猎,既不会失去所有的可能机会,也可以把一件事做的非常出色。

不苟且+不追求完美主义,这才是现如今实现个人能力发展最大化的最优解。


个人成长文集《时光定不负你的努力》第3篇,谢绝转载,剽窃必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不止苟且,更需要年纪尚轻的你“不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