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识一:人生不是一道证明题

2017年来到了第三周,今年没有给自己硬性规定每周必须完成4篇pages,我把重心放到了情绪记录上面。买了欣频老师的《我镜历》,按书中的提示记录事件、情绪变化以及完成每日作业。年初给自己定下了任务:把情绪写下来,把困境写下来。有的时候自己太过于相信、依赖自己的头脑,往往用笔写下来之后更能看清楚事情和自己的想法。《我镜历》记录到今天,已经发现了自己身上的8个木马,它们循环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一次一次的把我带入漩涡当中。我看到了不够好的自己、自卑的自己、追求完美的自己、爱控制、爱证明、爱比较的自己、固执、不接受当下的自己、悲观的自己、自以为是的自己、不配的的自己等等。如果没有把每一次情绪波动的原因记录下来,我都不敢相信我的每一天都在播放着这些木马背景音里,而我自己却浑然不知,这一次真的是深刻的感受了一把记录和总结的好处。

以前的pages里常常说到,我是一个追求完美、控制欲强的人。在这半个月的记录中,我尝试着自己去分析这些感受、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我喜欢控制,当外界的人事物没有按照我预期的想象发展时,我就会抓狂,情绪一触即燃。这是为什么呢?把原因归于自己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缺乏的安全感,动荡的内心急于恢复平静,想把一切控制住,这样才能稳定下来。然而,真实的情况往往是越控制,越失控。当我无力承受失控的状态时,我就会把矛头指向身边离我最近、我最爱的人,我会开始批判、指责,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因为这样能让自己内心好受一些。你看,一切都发生在自己的内在,是自己的内在出了问题。

有一个反复困扰我的问题,说起来也可笑,那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就是朋友不回复我的消息时我会很受伤、不被重视。以前看完《被讨厌的勇气》后,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受。原因之一:我知道我困扰是因为我干涉了别人的课题。别人回复短信与否,那是别人的事情,我无法掌控或干预。同时,我也看到了“我要求别人对我的评论做出回复或者要求别人对我的信息做出回复”,即我要求别人按我的期待去做事情这是不可能的。而当时的事实是别人没有回复,我会难受是因为“我的期待没有得到满足”,这是其一。上周看完丛非从的文章《我为什么有时候不回你消息》后,我明白了原因之二:我之所以有这种感受是因为我内心装有“不值得、不被在乎”的信念,所以我要求别人回复或作出回应,是我在向别人“索取重要”。其实不管外界如何,只要我心中存在着这个信念,我总能找到不重视的证据来支持这个信念,这是一种强迫性的重复,我借以这种回复的形式,来体现我的存在感。当这种形式没有得到回馈,我就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所以会出现受伤、不值得不配的的情绪,进而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无法自拔。丛非从说,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具备识别现实情景具体怎么回事的能力,而不是一味陷入到“因为我不重要”或“因为你不够重视我”的情绪里。看到了自己在向外索取重要的时候,对自己说,亲爱的,你的存在本身就很重要,不需要通过别人来证明,不需要通过别人来给予。

再说到证明,这也是我这几天的感悟。我发现我让自己走在证明的道路上,我想向父母证明我来北京是对的,我的工作是对的,甚至于证明我的婚姻也是对的,证明我所有的选择都是对的。我是如此的害怕选错,害怕不好,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嘲笑。我想要完美,所以不停的去证明。然而,人生并不是证明题,选择也没有对错,不同的选择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独一无二的风景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对错都是自己头脑加上去的。正如,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证明自己是有价值时,她就没有价值了。因为她的价值要靠别人来赋予,万一对方认为你没价值呢?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被讨厌的勇气》里也提到,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如果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周梵老师也说过,回到最初想做这个事情的感觉里,不要掉进证明的陷阱里,这条路是没有止境的,会像笼子里的仓鼠一样,停不下来。所以,要学习放下证明的动力,想想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然后纯粹的去享受它。

以上,是这几天的感悟。此刻的情绪是平和的,内心是稳定的,我感受到了宁静,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要学习向内看的真正原因吧。有人说,向内寻,看心灵成长类的书籍、冥想、零极限练习等等是一些很缥缈虚无的东西,但这些于我而言,和健身运动一样,必不可少,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方式,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你,你喜欢的不一定适合我,大家找好自己的适合方式即可,我快乐,你随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认识一:人生不是一道证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