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避免的迷失——《依然爱丽丝》观感

无法避免的迷失——《依然爱丽丝》观感_第1张图片
《依然爱丽丝》海报

影片中爱丽丝是一名大学教授,家庭幸福,儿孙满堂。可是50岁的她却罹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整个故事就围绕着爱丽丝和阿尔茨海默症毫无希望的斗争展开。

虽然前路一片黑暗,但爱丽丝依然拼命挣扎着不让自己掉入失忆的漩涡,但随着疾病的加重,她渐渐忘记了过去、忘记了自己,以至于到最后忘记了为自己的遭遇而悲伤。

整个故事平铺直叙,但非常感人。

除了感人之外,让人唏嘘的是阿尔茨海默症在高知人群中发展更快和爱丽丝作为专家专门研究语言表达,最后却无法用语言表达自我的反讽。

按照影片中医生的说法,高知人群因为用脑过度,一旦罹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发展比其他人更迅速。或许这是因为用脑过度,刺激了淀粉样蛋白的快速形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不是大脑也有一个用量,如果过量使用就会加速它的终结呢?

医学界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到目前为止的研究中,阿尔茨海默症更多是来自于遗传,片中的爱丽丝也是因为遗传才在50岁罹患此病。

对于爱丽丝来说,罹患阿尔茨海默症是非常不幸的,更为不幸的是她拥有太多的幸福回忆。

这就好像一个小孩子拥有满屋子众人羡慕的玩具,可是大人却要将这些玩具一一夺去,那种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宝贝慢慢失去的痛苦可想而知。所以,当爱丽丝开始慢慢失去这些美好记忆的时候,特别是她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遗忘这些回忆的时候,她痛哭,她责难,她耍脾气,可是却没有任何作用。

在影片中不断的回放着一些属于爱丽丝的主观视角镜头:与丈夫的初遇,与儿女在沙滩边的游玩……伴随着这些美好的,是爱丽丝在生活中无助:找不到家里的厕所小便失禁、看了女儿的话剧却不认识女儿……

无法避免的迷失——《依然爱丽丝》观感_第2张图片
《依然爱丽丝》剧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只有一个简单的记忆,或许痛苦会少一些。起码不会因为将要失去这些美好记忆而痛苦。

当然,答案是否定的。

毕竟人生在世,从出生开始就一步步逼近死亡,横竖都是死,为什么不选择快乐不选择幸福?正如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对于幸福的事情,哪怕早上才得到,晚上就要死去都是非常值得,更何况相比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后慢慢记忆消失的七八年来说,前50年的幸福快乐要多得多(很抱歉我说得这样残忍)。

事实上,相比爱丽丝因为疾病而导致失忆,让她迷失在生命里,我们多数正常人也正在做着相同的事情。

但丁在《神曲》中开篇写道:“当人生的中途,我迷失在一个黑暗的森林之中。”中年迷失似乎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

在心智和身体成熟到顶点的中年,理性已经占据了整个大脑。它让我们遗失了童年的梦想,褪却了青年的斗志。大多数人都背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沉重负重担挣扎在社会洪流之中。

我也一样,不知道该追求什么,不知道该为人生做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活着到底为什么。

所以,无论得志或者不得志,大家常常在交流之中萌生安稳过日子,甚至隐居山村一隅的想法。这或许就是中年迷失的现实表现。

但沉沦永远都来自个人的选择,不是任由自己继续迷失在中年的借口。

正如《依然爱丽丝》这部电影一样,虽然明知道自己患病后会失去记忆,但是爱丽丝却选择坚强的面对,并勇敢的同疾病做斗争。特别是她的家人对爱丽丝的支持让人分外感动。

虽然最终结局并非是爱丽丝成功战胜疾病,迎来新生。但是在患病的这段时间里,爱丽丝和她的家人对生命、亲情的重新认识,构成了这部电影的另类大团圆结局。

无法避免的迷失——《依然爱丽丝》观感_第3张图片
《依然爱丽丝》剧照


文末补遗

1、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2、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为止没有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和药物,对于家族性遗传类阿尔茨海默病也没有任何预防措施。

多用脑,多锻炼,多社交是目前公认的预防大脑退化,以求远离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

最近看了一本名叫《谷物大脑》(David Perlmutter)的书,里面颠覆性的提出了杜绝麸质食品,减少高碳水化合物食品,食用高脂肪和高蛋白质食品的方式来减少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我对作者的这种观点持保留态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法避免的迷失——《依然爱丽丝》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