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和“混乱”我都想要


        案头有两篇音频文稿,一本是《清单革命》,另一本是听了“清单”之后特地翻出来的《混乱》。两本书的作者来头都不小。前者是被《时代周刊》选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中的白宫顾问“阿图·葛文德”医生。后者是《卧底经济学》的作者“蒂姆-哈福德”所著。

     

“清单”和“混乱”我都想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清单革命》基本的核心概念是我们常见的。比如“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古训。又比如之前流行的“旅行清单”、“断舍离清理清单”等等。但能在一个普遍意识都已经知晓的话题下,还能让读者重视和赞叹的就是作者将“清单”的概念又往上推了一个层次,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作者例举了很多案例,比如:1935年波音公司生产的号称“空中堡垒”B-17重型轰炸机,其操作复杂程度远超同时代其他轰炸机,但在面对飞行员没有时间进行专项训练的情况下,波音公司提供了一份看似愚蠢的“检查清单”就使得一切变的非常可靠。美军不仅就此安全飞行290多万公里,也因此而购买了这款飞机达1万3千多台,为二战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本书三大核心思想是:1、人为何容易犯错?2、如何利用“清单”避免犯错。3、制作“清单”的三大原则。

      1、人容易犯错,原因有二,无知或无能。无知先不谈。但无能则需要拯救。因为无能是明明有能力做好的事情却常常犯错。这就引发“清单”工作法。

      2、“清单”法的好处。普通人依据记忆和经验,在可容错范围比较宽松的事情面前也无所谓,但在重要工作中需要“工匠”精神的要求前,人完全可以用“清单”式来外挂这部分工作。不仅可以减轻工作压力、精神压力,同时也让工作质量更可靠。

      3、制作“清单”三大原则

    (1)设计:简单、可行、高效(结果导向)

    (2)执行:设置明确的检查点。在整个过程的之前、中间部分进行提示。同时也关注“意外变化”点。

    (3)内容:迭代更新。

      一个“清单”概念,很容易被误导至其他已有内容,比如“员工守则”、“规章制度”、“法规条例”等等,这不是清单,没有人在工作前将这些东西对照一遍,这是一种违背“简单高效可行原则”的事后对照表而已。不如像当年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的实用,也不如刘邦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约法三章更能执行。

      在设置检查点的重要性方面,美国80年代著名摇滚乐队“范-海伦”有个经典的案例,在演出前他们会和主办方条约中有一个内容是在舞台的某个角落放一碗mm巧克力豆,且不能有棕色在其中。他们的私下的理由是,如果主办方将这一条内容都注意到并做好了,他们才真正放心将安全责任等交给对方。这个看似累赘的怪癖还真的在一次演出前被发现疏忽了,结果乐队因此进行彻查,发现舞台的支撑等都有问题,支撑不了演出使用的大型设备会导致整个舞台坍塌,从而避免了一次即将发生地安全事故。


“清单”和“混乱”我都想要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看了“清单”的严谨和条理,感觉“可控性”的快乐。人是天生趋向“可控”性的动物。但下面我们看看貌似相悖的 《混乱》一书如何说。

    蒂姆-哈福德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气概,他说改变我们生活的是“无序力量”。

    目前我们将眼光都盯着时下最流行的“笨功夫”系列训练上。如“专注力”训练的理论就讲述大脑的不适应多任务处理状态的,所以要培养专注力。又如强调自律的“自控力”管理,各种“番茄管理”、“任务清单”、“日程表”将生活变的井井有条,这样训练自己就可以变的成功。

    但作者说,虽然这些方法真的很好,可惜太机械了,人是充满艺术和灵感的动物。看看那些艺术家、作家、科学家等等。最著名的就是爱迪生的那句“有时候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我国也有“功夫在诗外”的说法。哈福德将眼光盯到了就是那个笨功夫外的其他东西。

    书中提到一个研究案例。哈佛大学有一个测试:召集了一批大学生进行“专注力”试验。在抗干扰能力意外发现,容易走神的学生创造力更强,之后继续进行长期跟踪中,在25个创造力爆表的人中,22个都属于之前那种抗干扰能力弱的人。甚至在医学领域发现,成年后依然还有多动症后遗症的人创新能力也比普通人更强。

    2014年伦敦地铁工人大罢工造成当时社会各层的交通不便。很多人不得不改变习惯寻找其他方式出行。但当罢工结束后,人们发现,其中有5%左右的人不再依赖地铁出行方式,他们在罢工期间找到更有利自己的出行方式。这种简单粗暴的改变打破了所谓的“路径依赖”。在本书中称为“任意震动”。

      生活中,如果秩序井然,我们则按部就班。但这种状态时间长了,人会不知不觉陷入麻木。一些有经验的人,在当思维枯竭时有意识的去制造一些意外的碰撞,利用外界震动来激发自己的灵感。      而当生活过的跌宕起伏的时候,为了便于掌控,我们会直接寻找更省力更科学的方法来梳理所有事情,这样的结果就是效率更高。

    《混乱》一书从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除了上述的混乱想法、任意震动制造灵感和创造力外。还将这个理论引入团队的管理合作上。这个想法类似于我们古代孟尝君组合团队中不排斥各种人士,最著名的就是那个“鸡鸣狗盗”的案例了。我用这个案例比较牵强,哈福德的意思是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团队的凝聚力有时并不可取,相互之间的意见碰撞,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对于决策推断有着提高的作用。我们经常说“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结果只是一个苹果,但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那碰撞的结果就可能是1+1大于2”。

        这种概念还适用于制定目标计划。理论上一个中长期的目标比详尽完美的计划更容易接近成功。这个思考否定了将计划做的太细太具体情况。周鸿祎说:“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一个误区,就是大家过于追求把自己的商业模式说得很清楚。而实际上能说得清楚的商业模式,基本上都是一个马后炮的总结。”的确,人不可能未卜先知的。

        四

        网上我们看到过有一种辩证案例,说的是一个办公室里,有的员工将工作台收拾的井井有条,整洁有序。但也有人咋一看上去,工作台上像狂风席卷之后的景象。但两种习惯导致或关联的工作结果则很有争议性的。人们都喜欢前者,也想要那种结果,由此还出现的“5s”管理法、“档案管理法”等等。但据很多知名的机构研究,工作台凌乱的人更具有创造力。爱因斯坦就是其中代表者。在艺术家圈子里,这个现象更是普遍现象。

      现在问题来了。作为我们该怎么来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见解?或许我们很快会想到,可以结合啊,最直接的反应是,做事用“清单”式,想事用“混乱”法。或者自由的切换“清单”和“混乱”频道,得以全面发展。这个说法符合终极目标,对于上述两本书都看着在理的时候自然也是这么反应的。

    意见能统一,但真的能这么自由切换么?两本书其实是两种极致,如同禅宗中“渐悟”和“顿悟”两种思维,不管谁能做到一种都了不起,真的两者都擅长,估计有周伯通的“左右互搏”能耐了。显然大部分的人不太能做到。

“清单”和“混乱”我都想要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看到这两种方法,我脑海中还浮现一个形象:“斯巴达克斯”。左手盾右手矛,中间是健壮的身躯。左手盾是“清单”式工作,负责平时的事情。右手矛是僵局时刺破一切障碍的创新力。中间的身躯就是长期以来训练的结果。

    那问题又来了,个性、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才行。这样各取一半面面俱到的方式还不是妥协和放弃?要回答这个答案显然有难度,不去尝试就下定论显得草率。而且做不到也不代表别人做不到。但在感觉中,这两种习惯和方法是可以融合或者说可以切换的。

    思绪渐远,不经意中停留在罗振宇说过的“拥抱不确定性”话题上。---这以后再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单”和“混乱”我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