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经济的背后是一种隐形的精神空虚

说到无聊经济,首先我们要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无聊经济。

无聊经济是在平凡的世界当中,我们创造出来的一种消磨时间的一种娱乐方式。例如:打麻将,斗地主,游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娱乐消遣,都称之为无聊经济。

中国现在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经济,从社会到教育,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的经济展开的经济改变了世界,经济改变了中国,也改变着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关系。

人们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功利主义,而这种功利主义所带动的起来的教育也变得越来越功利,读书也不再是为了能够做研究推动社会发展,而是为了更加捷径的赚取更多的人民币。如果哪个行业挣钱,资本、人脉、商业运作都会一股脑儿朝这里面冲,这也造成了教育文化培训行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同时也带动了教育经济的大规模发展。

与此同时,与教育经济并驾齐驱的一种经济是一种无聊经济。这种经济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无聊经济是网络互联网的产物。从视频,音乐,游戏,直播,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海陆空完全包围了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海量式的信息已经填满了我们当下所有的无聊空闲时间,使我们忘记了还是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无聊经济更多的符合以前有人提出的一种娱乐至死的观念。但这种观念的背后,却是一种精神的空虚。

那么我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无聊经济的背后精神空虚的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个人觉得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导致大多数知识我们可以自由的从互联网上,从百度和谷歌上能够快速获取资源和信息的原因造成的。而人开始变得弱化,不再是一个思想的芦苇,一个能独立思考的物种。

我们已经完全不需要我们的大脑就能够知道天下大事。只要我们手上有一部手机,能够联网,任何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互联网都会给我们想要的答案。当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思考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成一种无状态,找不到自己应该有的定位。对于我是谁?我生活的价值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也自然无法去思考。更不会安下心来去读读康德,读读人文哲学史。

所以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更多的人,在精神上没有信仰和寄托。以至于平淡生活当中的无聊,和平凡世界当中的精神迷茫。

所以反过来看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做一件事后,或者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空间节点,我们会在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去发一个说说,去告诉这个世界,去告诉我们认识的人,我们在干些什么。我们所有的这些分享是为了什么?是分享当时的心情,是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告诉世人我们还活着?我也不知道。并且我依然也在乐此不疲的做着这些工作,毕竟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中所说的,人毕竟是一种高级动物。它耐以生存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的基本需求,都是人类无法避免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聊经济的背后是一种隐形的精神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