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与內观的译詞及比较 | 胡君梅(正念减压工作室工作者)
一. Mindfulness 与 Meditation 译詞多元化的问題
正念減压课程发迹並发扬光大于美国,截至目前为止台湾所有的相关书籍都是翻译的,有趣的是正念其实是来自于东方佛教的修行方法,如何适切地翻译 mindfulness 与 meditation 这两个关键字是很重要的,如此一来使用中文的学界与实务界才能用一个词语指涉一组概念,而非随各自偏好各自进行翻译,形成多组语词指涉同一组概念的现象。因此下文我将深入讨论这两个字的翻译问题。
(一)Mindfulness——正念
1. 国内的翻译情况
我阅读到台湾第一本完整地提到 Kabat—Zinn 博士的減压課程大概就是《情绪疗愈/ Healing Emotion》(Goleman ,1997/1999)一书。这本书收录了十位西方杰出学者与达#喇嘛在第三次「 Mind and life」会议的对谈记录。此会谈始于1987年,到 2010 为止已经举办了22次,对东西方的交流的影响很大,会议中很多重要的结论转为西方学界以科学方法硏究佛法实践的大小型研究案。在这本书中,译者將 mindfulness统一翻译成「正念」。
第二本书《忧郁症的內观认知治疗 /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Depression》(Segal, Williams,& Teasle,2002/2007)介绍用以预防忧郁症复发的正念认知治疗(MBCT),详述一个同时进行于英国和加拿大的研究案的量化执行成果于历程。为避免混淆,我們可以将正念减压(MBSR)想像成一条大河的源头,从細水流长到成为泱泱大河之后发展出相当多的分支,其中最大的一条支流就是正念认知治疗( MBCT),同时也还有许多其他重要支流正在形成。这本书有多位译者,均將 mindfulness 翻译成「內观」,包括书名中的 mindfulness ,但未说明何以译为「内观」。
第三本书《当下,繁花盛开/ Wherever You Go,There you are》(Kabat—Zinn,2004/2008)的简易版,短篇文章的书写形式阅读起来相当平易近人,在这本书中译者将 mindfulness 翻译成「正念」。
第四本书《是情绪糟,不是你很糟/The Mindful Way Through Depression》( Williams,Teasdale.,Segal,& Kabat-Zinn,2007/2010)也是与MBCT 有关,事实上这与第二本书是统一研究,这本书可以视为 MBCT 质化研究的呈现。这本书有多位译者,mindfulness 均被翻译成「内观」,并在书中的「诸论」做这样的附注说明:「编注:mindfulness 原意是『如实的观察』 ,近年常译正念,在本书中,为顾及较不具佛教或禅修背景的读者,除少数例外,概以『内观』一词统称 」。不过书中又将 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翻译成「正念减压疗法」,因此实际上是「正 念」与「內观」並用。
第五本书《智慧的心 /The Wise Heart》(Kornfield,2009/2010)主要不是介绍 MBSR 或MBCT,而是在阐释佛法中的心理学,这本书译者将 mindfulness 翻译成「正念」。
第六本书《喜悦的脑/The Mindful Brain》 (Siegal,2007/2011),该书说明在 Mindful 状态下大脑的样貌与运作情况,作者是 MBCT 的作者群之一。书中第11页有这样的注解:「『mindfulness 』中文多翻译为「正念」,是由来已久的做法,但是佛教领域以外的人看到『正念』两个字,多半不懂其意,甚且容易误会,以为『正向、积极』之意。为了避免误解,也因为本书并非是在佛教脉络下写就,除了一些特定用语,本书改用『觉照』(以觉知的心遍历所有的经验),并弹性使用『静观』(在冥想之间的观)一词,特此说明 」。
第七本书《这样玩,让孩子更专注、更灵性:帮助你的孩子克服压力,更快乐、更善良、更有同情心 / TheMindful Child:How to Help Your Kid Manage Stress and Become HappierKinder,and More Compassionate 》( Greeland ,2010 / 20111),這是一本把正念运用到孩童的书,这本书將 mindful 翻譯成「专注」。
从上述可以观察到 mindful 或mindfulness 随着译者、审阅者、編者的背景与偏好,被多元地翻译成:「正念」、「内觀」、「覺照」、「靜觀」、「專注」。
2. 关联性的确认:从巴利文(sati )到英文( mindfulness )到中文(正念)
正念减压课程的创办者 Kabat—Zinn(2003)在<正念疗法的过去、现在、未来>一文中,曾清楚地指出:「阐述正念的主要源头在安那般那念经」( Anapanasati Sutra )与念处经( Satipatthana Sutra )。这两则经文都是关于念头的处理,安那般那念经是从呼吸入口,念处经是从身体的知觉入口。Anapanasati 与 Satipatthana ,这两个字都是巴利文,根据国内佛学研究重镇之一的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所提供由 John T. Bullitt 编辑的巴利文与英文的对照(注1)说明如下:
(1)「anapanasati::Mindfulness ofbreathing. A meditation practice inwhich one maintains ones attentionand mindfulness on the sensations ofbreathing.」(注2 )我将之翻译成:「安那般那念:关于呼吸之正念,为一种静观修行法,练习者将念头专注于呼吸时的各种感觉」。
(2) satipatthana: Foundation ofmindfulness: frame of reference- bodeelings, mind, and mental events, viewedin and of themselves as they occur.」(注3 )我将之翻译成:「念处:正念的基础或参照准则,当身体、感觉、念头或内心升起任何状态或变化时,深入而全面的观察他们」。
这两则经文中可以看到交集的是 sati 与 mindfulness ,事实上,在同一个资料来源如此说明:「sati: Mindfulness 」(注4 )。除了这两则经文,在佛陀基本教导之一的「四圣谛」也可以看到正念一词,正念是第四圣谛「八正道」的修行方法之一,著名的菩提比丘(美国人)在他的电子书「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theway to the end of suffering」中的第六章标题就是::Right Mindfulness(SammaSati) (注5),正是中文经典八正道中的「正念」。因此,我們可以确定以下的关联性:巴利文的sati=英文的 mindfulness 中文的正念,此确认的目的是希望确保以下的讨论是在同一个介面之上。
3. 古典的翻译
事实上最古老的佛教经典保存于两种文字之内,一种叫巴利文,经典的总称为《尼柯耶(Nikaya)》,有五部;另一种叫中文,经典的总称为《阿含经》,有四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难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尼柯耶( Nikaya)》与《阿含经》极为雷同,主要记录佛陀与弟子的素朴答问,因此许多佛陀重要的教导都可以在《 Nikaya》或《阿含经》中找到佛陀当初怎么说的「四圣谛」、「安那般那念经」与「念处经」当然也包含在其中。
这两部经的书写形式为对话语录,而不是像往后的经典采用的是极为洗练优美与前后连贯的篇章,如:《心经》、《金刚经》或《中伦》等。巴利语是古代印度俗语,现在仅存在于宗教文献,并没有人在日常使用巴利语交谈或书写。换言之,早期佛典语言目前仍为一般人使用的只有中文,对于我们这些中文使用者而言,这是何等幸运啊!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好像没有多少人注意并善加利用这个优势。
中文《阿含经》是从梵文翻译来的,约完成于公元四到五世纪。目前我所用的全佛版《难阿含经》翻译是宋朝来自于天竺国、同时精通「经、律、论 」的三藏师求那跋陀罗。《难阿含经》据考究可能是四部《阿含经》中最早完成的一部,里面对《正念》有清楚的阐述。从比较大的修行脉络来看,正念是属于「四圣谛」修习中的「八正道」的一道,从比较专一的修习脉络看就是「四念处(经)」(亦称为「念处经」),这部分将于后文说明。
由此可知,「正念」这个词在中文已经存在了1600多年,而且当时能翻译经典的都不是普通人,几乎都是同时精通经律论的三藏高僧,这样的高僧不论在修行的理论或实务都具备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深厚基础,翻译的精准度是值得被信赖的。
4. 当代翻译的问题
如果我们任意地将「正念」翻译成「内观」、「觉照」、「静观」 ,任何一个自己看得顺眼的字词,无形中,就与整个中文佛典的文化脉络切断了。试想,如果将MBSR 中的Vipassana 翻译成看起来很容易想像的「内观」,往后的学者如果想追本溯源地深入了解 MBSR 或做更好的研究发展,他依据西文文献的索引而深入中文佛典后会发现什么呢?
首先,他可能会先去找线上的佛光大辞典看看什么叫内观,依据佛光大辞典的解释:「内观:梵语 vipa 。音译作毗婆舍那、毗婆遮那 。即观、观法与正观。即不向外求而深自内省,使内心趋向于真理之观察,亦之佛教一般之实践修行。」(注6 )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后,为求甚解他可能会去台中新社的台湾内观中心(Taiwan Vipassana Centre )请教到底什么叫内观,甚至去参加十日禅修。回来后他可能觉得受益无穷,并领悟到原来巴利文的 Vipassana 就是英文的 mindfulness 。如果他努力以此发表英文论文,大概一辈子不会被录用。因为 Vipassana 即使与 mindfulness 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仍然是不同的,就像我们不会说柳丁长得像橘子,就化约地说柳丁等于橘子。
如果另一位学者读到的是「觉照」或「静观」呢,那他大概翻阅佛典一辈子也找不到 MBSR 的正确源头,只能不断地仰望西文文献的滋养。这就是我所谓的「切断中文佛典的文化脉络」之意。
我们有很好的佛典研究资源与最精准的翻译欲视而不见。说实话,即便表达一样的概念,翻译成 mindfulness (注7 ),我觉得都没有翻译成「正念」来得准确。Mind 在英文动词是在意、在乎、当心、关心的意识,mindful 一般用法是「留心的、注意的」意思,大约只有在佛教的脉络下,mindfui 才会变成全然的在意,蕴含专心一意的意思。然而这样一来又很容易跟 concentration 搞混。而且 MBSR 脉络下的 mindfulness 不只是专注于念头的生灭,更是时时刻刻不偏不倚的觉察,不偏不倚不就是中文里的「正」吗 ?中文里的「正」不是只有 「正向」的意思,还有挺直的、居中的、主要的、正确的、纯净的、平衡的、不散乱的意识。
说实话,在上述对「正」的描述,正念中的「正」唯独没有的意思是「正向」,念头中的正向、负向、非正非负向,全部都是被接纳的观照对象。正念,并不是要用正向的观点看事情或维持积极进取,而是用不偏不倚的态度觉察所有念头,既不耽溺于正向或开心的念头,也不被负向或厌恶的念头说蒙蔽。
因此,不论就理论、就务实、就文化传承、就心理相关研究或佛典研究而言,我认为 mindfulness 不宜随喜好翻译,我宁可选择尊重并采用1600多年前三藏高僧所下的「正念」一词。(注8)
也许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开头便先说明清楚「正念」这个词的意思,就如同西文文献先解释 mindfulness 的意思一般。事实上,即便对外国人,他们看到 mindfulness 多半也不懂其意,所以才需要 Kabat—Zinn 以专书专文加以解释、定义并详加阐述。而正念减压课程(MBSR)的精髓本来就是来自于佛陀的基本教导,在许多西文的研究文献或著作中都会提及,因此我认为只要书中直接交代清楚即可,不需要如此隐讳,何况对源头的重视与正确的引用也是基本的学术伦理。我在想,31年前生存于基督文化下的Kabat—Zinn等人若担心让别人感到这个字眼有佛教的色彩就不敢用,或是害怕让读者无法直接望文生义,一下子用这个字一下子又用别的词,MBSR 还会存在至今吗?其实,真正需要避开佛教色彩的是 MBSR 的实际操作层面,而不是在 mindfulness 这个字的翻译或源头的说明。不用怕读者无法望文生义,实际上,就是难以望文生义又有很好的研究成果,才令人好奇地想进一步探究啊!
(二)Meditation——静观
这个字一般中文翻译成禅修、冥想、静心,甚至静坐。禅修,对我而言是很美的字眼,不过很明显地佛教的味道太浓厚,对于非佛教徒在门口就给挡住了,这是很可惜的,也不是正念减压课程的原意。如前所述,正念减压在务实操作课程时需要小心地避开宗教色彩,因此对于这个优美的词汇我在行动过程中选择不采用。
冥想,其中的冥是深远的意思,换言之,冥想就是进入深远的思索或想像,这通常是闭着眼睛的、静态的。不过,在正念减压课程的脉络下,这样的描绘与事实并不相符。在课程中有各种动态的、睁着眼睛的 meditation ,如 eating meditation 与 walking meditation 等。因此,在行动过程中我也不用「冥想」这个词作为 meditation 的翻译,同样的道理,我也觉得不适合将 meditation 翻成「静坐」。
静心,某个程度有捕捉到 meditation 的意涵,不过可惜只抓了一半。在止与观的修习中,「静心」强调 「止」的层次,而非「观」的层面,然而在正念减压课程中,「止」与「观」是并重的,甚至对「观」的强调大于对「止」的重视,因此我也选择不用「静心」这个词。但其实这个词稍微改一下就很贴切了,也就是将其中的「心」改为「观」,而成为「静观」。
静观,具体地呈现出 meditation 的工作重点,亦即止与观并重。静观没有闭着眼睛或静态的意涵,因此 eating meditation 翻译成「饮食静观」而 walking meditation 翻译成「行走静观」,不但没有语意混淆的问题,而且传递了清晰可辨的意义。最后,静观这个词没有宗教色彩,是中立而达意的字眼,对非佛教徒没有任何冲突或威胁的感觉。因此,在整个行动研究中,我都将 meditation 翻译成「静观」。
Meditation 一字在其它脉络下的翻译我不予置评,但在正念减压课程的脉络下,我认为翻译成「静观」是比较妥当的。
二. 正念减压与内观禅修的比较
我曾经参加内观中心的十日闭关禅修。第一次是出于好奇,第二次则是出于麻大正念中心对带领者的要求。正念中心对认证带领者的要求之一是持续参与5到10 天的静默闭关( silent retreat ),这类的静默闭关在台湾最容易找到的资源,大概就是台中内观中心的十日禅修课程了(注9 )。正念减压在形式上与内观中心的十日禅修有若干极雷同之处,分辨两者的异同将有助于促进对正念减压课程的理解。麻大正念中心(CFM) 的正念减压课程与台中内观中心的十日禅修课程在轮廓层面的异同,请参阅小表:
以上是两者在外观轮廓上的差异,但两者有一个练习项目是颇为相似,就是身体扫描。内观十日禅修的身体扫描成为 vipassana ,内观中心将之意译为「内观」,中文的佛教经典则多直接音译为「毗婆舍那」或「毗婆遮那」。十日禅修课程每天进行八到十个小时的静坐禅修,面对身体或心理升起的各种感受,只是观察它而尽量不起习性反应。前三天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意识清楚且心不动摇地持续观察呼吸(安那般那观息法)。直到第四天才开始进入 vipassana (内观) 的练习,持续到最后一天。 vipassana (内观)的练习一开始是从头到脚,一部分一部分地觉知与观察全身。之后慢慢地练习从脚到头,进而变向流动观察。也会渐渐地从表层到里层、从里层到表层,从单一部位到对称部位同时观察,进而全身一起观察。
随着时间的经过,练习越来越深入,到后来学员所领受到的身体甚至只有单纯的波动而无坚实的形体,禅修中各种的疼痛也会消融于无形。通过艰辛的练习,内观中心希望学员体认到生命的真实样貌就是升起与灭去的不断循环,痛苦、喜悦、悲伤、恐惧、快乐等都是如此,这就是「无常」,是世界运行的法则,不是任何一个人凭着意志、期待或祈祷就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违背天地的法则而极力渴望抓住某些人、事物或某些感受不放,就必定会给自己找麻烦,让自己陷入无明的痛苦循环。
两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练习身体的觉知与观察,但其理念、作法与目的是很不一样的。正念减压课程中的身体扫描原则上是躺着练习的,是三大正式练习项目之一,其他还有正念瑜珈与静坐。内观禅修课程不用 「身体扫描」这个词而是用「内观」,是坐着练习的,故直接形成静坐的练习内容,十天的课程中七天都在练习,为课程的核心重点。正念减压的身体扫描从脚到头,单向单次练习,着眼于身体的觉察。内观禅修则从头到脚、从脚到头、从外到里、从里到外等,多向多次练习,着眼于超越身体的有形障碍。
正念减压运用呼吸的观想放松各个肌肉群(注10),内观十日禅修未进行呼吸观想。最重要差异是两者的目的不同,正念减压全身扫描的目的是与身体取得全面的重新连接,透过这样的连接,对于身体与心理的互动关联会有更敏锐的觉察,对于自我也会发展出更多非评价的深层接纳。十日禅修的目的是透过体验身体的深层变化,了悟生命无常与凡事无常,因无常的领悟而得以实践平等心与不执著的心,迈向解脱生死的境界。虽然当一个人发展出更多非评价的深层接纳时,也会提升对无常与平等心的领悟,不过在正念减压中并不会特别强调这部分。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清楚观察到身体扫描在正念减压与十日禅修脉络中意义是很不一样的。身为一名正念减压的带领着,实践过两者的练习方法与知性地理清两者的异同,对于课程的带领是有帮助的。除此之外,当如此深入内观的修行脉络而不只是望文生义后 ,就可以更清楚地明白 mindfulness 翻译成内观并不是恰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