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人情与关系

台湾大学教授黄光国先生结合东西文化,以科学哲学为基础,开展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并发展了本土社会心理学。他在2010年编订的《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一书,深刻解读了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黄光国对于中国社会人情与关系的探索,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到成书之时,前后大约30年的时间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他基于西方社会交易理论提出了“人情与面子”的的理论构架,试图通过“人情”、“面子”、“关系”和“报”等概念及相互关系,描述集体文化中社会互动行为原型并解释社会互动模式。借助该模型,分析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通过儒庶人伦理和尊尊亲亲法则,说明儒家思想的内在结构,形成儒家关系主义理论。本书还收录了与人情关系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研究,例如政治联盟模式、华人企业文化等。

在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式中,请托者通过拉关系来加强与资源支配者之间的关系,而资源支配者首先要判断双方关系,是属于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还是情感性关系,以此确定使用公平法则、人情法则还是需求法则。混合性关系人情与面子的主战场,资源支配者在使用人情法则时可能会陷入人情困境,此时他需要判断,所付出的代价和预期回报之间的关系,据此决定接受请拖或拒绝请托,无法判断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拖延不决。

为了理解这个理论体系,需要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中国是人情社会而西方不是?

因为中国社会强调在差序性结构的社会关系内,维持人际和谐及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情法则不仅是一种用社会交易准则,而且是个体用来争取可用性资源的社会机制。费孝通在1948年提出的差序格局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在《乡土中国》中打了“捆稻草”和“丢石头”两个比喻来描述东西方不同的人际格局。

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样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第二,为什么会有请托者出现?

因为资源支配者具有权力,而请托者通过拉关系可以获得资源分配权。

所谓权力,是社会交往过程中,一方以社会道德的说服或群体的压力加诸另一方,使其改变态度、动机或行为而表现出顺从的力量……个人之所以会用权力来影响别人,主要是这样做可以让他获得对方所能支配的某种社会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样的,对方之所以愿意接受个人的影响,也是因为他预期这样做能带给他某种报酬,或帮助他避开他所嫌恶的某种惩罚。(P4)

第三,怎么理解双方的三种关系?

简单说,情感性关系就是为了交往而交往,工具性关系就是为了利益而交往,混合性关系二者兼而有之。黄光国用了大量的文字描述这些关系:

情感性关系通常都是一种长久而稳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和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

个人在生活中和家庭外的其他人建立工具性关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他所希冀的某些物质目标。更具体地说,个人和他人维持情感关系时,维持关系本身便是最终目的,可是,个人和他人建立一种工具性关系时,不过是以这种关系作为获得其他目标的一种手段或一种工具,因此,这种关系基本上是短暂而不稳定的。(P7-10)

黄光国认为,在中国社会中混合性关系是个人最可能以人情和面子来影响他人的人际关系范畴,许多人运用种种方法来加强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权力形象,以影响对方并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资源。这类关系可能包含亲戚、邻居、师生、同学、同事、同乡等不同的角色关系。

他指出了混合性关系的几个特色:(1)交往上方彼此认识而且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其情感关系没有深厚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的行为;(2)交往双方共同认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三者;一个人可以同时置身于数张不同的关系网内,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拥有其独特的社会关系网;(3)混合性关系借人与人之间的礼尚往来在时间上延续,他们还预期其共同关系网内的其他人也可能了解到他们交往的情形,并根据社会规范的标准加以评判。

第四,怎么理解社会交易或分配社会资源的“公平法则”、“均等法则”和“需求法则”?

可以直接从书中看到清晰的描述和举例。

“公平法则”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依其贡献比例的大小,获得相当的报酬。

均等法则”不管每个人客观贡献的大小,要求大家一律平均分摊利润及损失。

“需求法则”认为利润、成果或其他利益的分配应该满足接受者的合理需求,而不管他们个别的贡献大小。(P2-3)

第五,怎样理解中国的人情与面子?

在黄光国看来,人情在中国文化中,有三种不同的含义:(1)人情是指个人遭遇到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境时可能产生的反应,例如喜怒哀惧爱恶欲,一个通晓人情的人,就是具有“同情心”的人。(2)人情指人与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3)人情是指中国社会中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面子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或声望,而谓面子功夫,其实就是一种“印象整饰”的行为,是个人为了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种特定印象,而故意做给别人看的行为。

“面子功夫”是做给混合性关系网内其他人看的“前台行为”,真诚行为则是只能显露给情感性关系网内“自己人”看的“后台行为”。(P21)

第六,如何规避人情?

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把现代化的个人主义内化成为人格特质的一部分。还有其他可以参考的方法。(1)在包含有各种不同人际关系的团体中,依照公平法则,建立一套清晰的社会互动规则,比如现企业组织中采用现代管理制度;(2)暂时离开原来的混合型关系网络,到一个陌生的地区和别人建立工具性关系,再以公平法则交往;(3)采用心理学上的“区隔”策略,把人情法则限制在特定范畴,对“人”的区隔是要严格限制自己,对“事”的区隔是对某些生活领域的事情必须用公平法则。


以上是黄光国先生在《人情与面子》中主要论述理论模式,而基于此所探讨的儒家关系主义是形成这种人际互动的文化因素。在《科举制度下的权力游戏:“范进中举”的社会行为分析》一文中,通过范进中举这篇短文,对这种关系做了典型案例分析。

虽然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使今日之中国有了很大变化——西方个人主义影响,市场机能提供更多建立工具性关系的公平机会,人们已认识到管理规则能提高组织效率,以及政府积极改善,这一切促使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情社和权力游戏有减弱的趋势,但这种变迁并不会很迅速得以转变。认识到这一层,你就有必有仔细认真阅读这本经典之作,借其模型梳理工作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从此开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社会的人情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