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建筑间穿梭着行色匆匆的身影。
有人礼数周全,有人懵懂无知,有人一时失意,有人左右逢源……
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还是混迹江湖多年的“老油条”,职场,永远充满刀光剑影。
9.6分纪实综艺《新职员诞生记》,为我们揭开了职场冰山的一角。
八位高学历职场新人需要在一家律师事务所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面试、报到、课题、答辩、会见。
每一个环节都被摄像机记录下来。
残酷的规则是,十次评比后,八名实习生只有两名能获得正式offer。
节目播放时,不少人说自己一边看综艺,一边孜孜不倦记录职场笔记。
也有人提到,从这档综艺里学会了如何“做人”。
1
时间观念
得分题or送命题?
实习生李相浩,一开始就掉链子。
第一次正式上班就迟到。
偷偷摸摸溜到自己的座位上,自以为没有被上司发现的他长舒了一口气。
殊不知,他的举动早已被几位合伙人看在眼里。
中午一起吃饭时,上司问起他迟到的原因,李相浩支支吾吾,既不承认事实也没第一时间道歉。
他犯了职场大忌。
“快”,不一定意味着好
律师介绍纠纷案例,布置给大家围绕案例搜集资料的任务,给出的时限是四个小时。
别人都觉得时间紧张无法完成,李相浩只花了两个小时就第一个提交了资料。
连律师都觉得诧异,甚至对他抱有了“又快又好”的期待。
结果却让人失望:给出的结论没有证据支持,全是个人“自以为”的看法。
更致命的是,资料里还有很多错别字。
这样的行为给人留下敷衍了事的印象,律师在第一天就对他频频摇头。
第二天点评课题时,律师更是当着众人面批评他:“我给出四个小时是因为确实需要这么多时间才能够完成任务,随随便便的态度,会让前辈们不敢再对你委以重任。”
2
牛人和普通人的差距
体现在处理同一件事情的方法上
更常出现的情况是,我们经常纵容自己的拖延。
完美主义实习生李时勋,因为搜集了大量资料无法及时完成任务,最终迟交了一个小时。
在晚交的一个小时里,汗水密密麻麻布满了他的脸,他的耳朵也因为焦躁而变红。
因为他自己也认识到迟交是让人失望的错误。
在提交任务后,合伙人找他谈话:“在真的无法按时提交的情况下,重要的就是掌握与领导的沟通技巧,应该尽量面对面请求上司给予宽限。”
而不是自己默默拖延却一声不吭,让上司掌握不了工作进度。
如果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务必及时反馈领导。
同样是一个任务,实习生林贤书给出了另一种解决方式。
他先掐准时间提交了一份资料,然后对资料做了进一步完善和修改,重新提交了一次。
如果上司要立刻开展工作,就可以暂时使用他的第一份资料。
演播室的观察员们都赞叹这是高招。
3
好印象的第一步
细节完美
面对工作时,细节尤为重要。
第四期节目里,李相浩和金多京与他们的导师一起去见要做法律咨询的委托人。
看见李相浩手里拿着资料,导师提醒他赶快放进包里。因为如果手上拿着资料,会给客户一种并不了解案件的感觉。
当两位实习生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时,他们前一天虽然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但细节处有疏忽。
委托人带了朋友来,实习生们却只准备了一份资料。
李相浩只好慌里慌张地解释一番,让委托人和朋友共用一份资料。
同样的情况,导师们就会多准备几份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他们镇定自若地给出资料时,礼仪也做得很完美,不知不觉就让委托人感到值得信赖。
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奠定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
好比一张试卷,有些人前几道题答得都对,有些人第一道题就被打了叉。
上班第一天,合伙人们给了实习生宋智元一致好评。
这个开朗亲切的女生,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在很多场合都是第一个举手的人。
被同期实习生问到吃糖吗?宋智元第一个应和,尴尬的气氛一下子被打破了。
合伙人请新人做自我介绍,其他实习生们还踌躇不前,宋智元第一个举手:我先来吧。
选座时,面对看似无甚区别实则暗藏凶机的方位(两侧是合伙人的办公室,自信不会摸鱼的员工才敢选择两侧的座位),明明划拳赢了的宋智元却选择了在别人看来最不好的靠边位。
她给出了一个很恰当的理由:这里离厕所近。
积极主动却又不事事抢先,这样的女生谁不喜欢?
团体里有宋智元这样处事周全妥当的角色,导师们也深有体会。
他们同样是因为努力的工作态度才换来如今的成就。
忙诉讼案件的合伙人律师晚上只睡两个小时。
前辈们哪怕已经上过数次法庭,也不会对任何一次庭审掉以轻心。
出庭前,他们会考虑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反复揣摩对方律师的心理,一遍又一遍反复演练。
努力和自律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相比于言传,这样的身教带给实习生们更大的触动。
4
能力,是制胜的终极法宝
完美的细节会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可真正让人脱颖而出的永远是毋庸置疑的实力。
前面提到的林贤书,最开始是让合伙人和观察员们都万分担忧的角色。
早前面试时,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算好。
首先是,简历的照片不走寻常路。
一个莫名其妙的歪头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同时也会令人产生“这人是不是不太靠谱”的想法。
随后,导师问他: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他的回答直截了当:我的缺点是叛逆。
导师听了这话深深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感觉简直扑面而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林贤书的专业基础十分扎实。
当合伙人问到他擅长的专业领域时,他详细给出了数据和例子,面对很细微的问题也游刃有余。
写起诉书的时候,他是唯一考虑到市价变动这种实际情况的人。
而且起诉书的语言简洁有力,格式也无可挑剔。
被评价为模范答案,可以直接拿去给其他实习生学习。
担任组长的团队赛里,他一个人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
答辩的时候条理清晰,语速不紧不慢,让人忍不住就跟着他的思路想下去。
林贤书沉稳答辩
自信又沉稳的样子已经颇具专业律师的风范。
观察员们说:林贤书像是电视剧里的主人翁,有着触底反弹的反转魅力。
这样的反转不是来自电视剧里虚无缥缈的主角光环,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力。
5
成长的三大要素
竞争、反馈、失误
拥有强大能力的实习生让人羡慕不已,可节目并不是他们的独角戏。
那些落后的人也在以非一般的速度成长着。
充满竞争、失误的环境像肥沃的土壤最大程度地培育着每一个人。
林贤书不是一开始就获得了第一名。
他坐在李时勋的对面,因为看见李时勋还在努力地完成课题,原本已经提交任务的的他才没有随大部队离开,而是回到位置上继续修改资料。
吃饭的时候,他当着李时勋的面说自己有成为第一的想法,仿佛是宣战一般。
暗潮涌动的竞争气氛下,两个人都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拿下了前两名。
前两期总是犯错误的李相浩,在遭到合伙人严厉的批评后,在日记里写到:要和那个做事情随随便便的自己说再见。
他也的确做到了,在第三期的团队赛里,他第一个提到了辩论的核心:逻辑,还列出了逻辑清晰的大框架。
事实证明,李相浩的贡献是巨大的,因为另一支队伍正是因为答辩书结构的分散而败北。
在和委托人见面前,他为了获得更充分的资料,还专门回到学校查找资料,找到资料后又跑回公司与队友一起钻研至深夜。
李相浩说:“我的人生很多时候都没那么努力,但如果要问我人生最努力的时刻是哪个时刻,我想就是现在。”
还有总是默默做事的实习生金贤友,却因为过于诚实而犯错。
模拟辩护时,面对导师刁难的提问,他招架不住掉进了陷阱,承认了对方的一部分说法。
导师严厉地指出这是非常大的失误,如果是在法庭上发生这样的情况,对方律师会像毒蛇一样围攻上来,进而导致我方满盘皆输。
导师的话虽然刺耳,却是苦口的良药。
事后他在与导师的交谈中承认:这样我才能学到更多。
这样成长的瞬间还有很多,所有人都像海绵一样每分每秒都在吸收经验,连观察员们都感慨:他们进步怎么这么大!
成长是让人欣喜的事,成长的过程也包含着辛酸。
在职场的应对技巧之外,猝不及防击中人心的是节目记录的那些下班后的场景:
晚上九点坐在便利店给远方的妈妈打电话的宋智元,脱下穿了一天的高跟鞋。
吃着东西,享受一瞬间的惬意。
因为自己的迟交而对结果忐忑不安的李时勋,在过红绿灯前忍不住给家里的妻子发信息:我好累。
因为有了关心的人,想哭的委屈会一下子涌上心头。
可是一回到家,迎接他的是一个温暖的拥抱和一桌子菜肴。
那些白天的失意烟消云散,暖意骤然灌进了五脏六腑。
下班的路上,会去便利店买几串烧烤一瓶啤酒的金贤友,喝着啤酒的身形融进深邃的夜色里。
不说话的时候,他静静仰望着天空,暗自揣测和想象那个遥不可知的以后。
从遥远大邱来到首尔读书的金多京吃完晚饭,又独自回到办公室准备学校的考试,室内空空荡荡,静谧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这些孤独而相似的境遇让屏幕外的人也快潸然泪下。
多少个夜晚,我们就这样把疲惫和无助默默咽下,又在新的一个白天,投入忙碌而无暇落寞的工作中。
可是尽管有这么多心碎瞬间,节目的整体氛围却是温暖治愈、昂扬向上的。
几期节目看下来,突然明白了原因,因为这档节目好像热血漫画的开端。
系上领带,穿上西装,踩着高跟鞋的年轻人正式踏进大人世界。
他们会因为一下面对好几位面试官,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不知所措,还在心里暗暗为自己打气。
他们试着学习职场的社交礼仪,生疏别扭地为前辈倒水。
他们第一次拥有自己的专属名片,高兴得手舞足蹈,然后有模有样地在年轻的同伴间交换名片。
他们做pre时,会紧张到大脑一片空白,几乎快哭出来,也硬撑着要说下去。
一边听导师讲案例一边认真做笔记,坚定的眼神好像会闪闪发光。
这些当时微不足道的片段,一定会成为多年后总让人反复惦念的存在。
因为年轻,因为单纯,因为无限的可能。
所以每一次尝试,都是令人心动而奇妙的体验。
所以,哪怕稚嫩一点,哪怕失误不断,哪怕偶尔忍不住让人叹气,也会被时光温柔以待。
当时的他们,第一次闯入成年人的世界,虽然发现了生活伟大而渺小。
但眼里装着星辰大海,手心够得着天上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