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从0到1》创投教父:为你揭开创新的秘密

简读《从0到1》创投教父:为你揭开创新的秘密_第1张图片

导读:

作者:彼得·蒂尔(PeterThiel),被誉为硅谷的天使,投资界的思想家。1998年创办PayPal并担任CEO。

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作品

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一堂课

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商业哲学

在科技剧烈改变世界的今天,想要成功,你必须在一切发生之前研究结局。

你必须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让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

从0到1,为自己创造无限的机会与价值!

在传统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复制之前的经验,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而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却是一个从无到有,即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

《从0到1》为你开启创新的秘密。PayPal公司创始人、Facebook首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从0到1》还将带你穿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的脉络,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帮助你思考从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价值与机会。

目录:

第一章:未来的挑战

第二章:像1999年那样的狂欢

第三章: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

第四章:竞争意识

第五章:后发优势

第六章:成功不是中彩票

第七章:向钱看

第八章:秘密

第九章:基础决定命运

第十章:打造帮派文化

第十一章:顾客不会主动上门

第十二章:人类和机器

第十三章:绿色能源与特斯拉

第十四章:创始人的悖论

结语:停滞不前,还是临近奇点


简读《从0到1》创投教父:为你揭开创新的秘密_第2张图片

第一章:未来的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未来只是还没有到来时刻的集合,但真正使其独特和重要是因为它与我们此刻的不同,或者说没有人能正在预测未来什么样子才使其与众不同。

我们期望未来是进步的。进步有两种,一种是水平进步,从1到n;另外一种是深入进步或者垂直进步,即从0到1,比如人类创造了第一台打印机,创造了第一台计算机。

不难预测,未来的世界更加趋于全球化和趋同,但未来的世界并不是由全球化决定的,科技讲更有影响力。如果说全球化只是从1到n的过程,那科技的创新就是创造了很多从0到1。所以没有科技创新的全球化必然不会长久。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创造出新科技,使21世纪比20世纪更加和谐和繁荣。

初创公司往往是新科技的诞生地。在大组织中产生创新很难,但在小团体中,创新更加容易,因为一个新公司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新思想,新思想比灵活性更重要,而规模小才有思考的空间。所以初创公司更有可能创造新科技,引力未来。

第二章:像1999年那样的狂欢

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但是90年代传统的“新经济“观念中,网页的浏览量被视为比利润更重要,更权威,更着眼于未来的财务标准。当我们回头看20世纪90年代后期那段历史,我们发现传统观念通常是武断和错误的,但这种武断和错误并非都一无是处,它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训,也扭曲了人们对今天科技的所有观念。

90年代末那18个月里,我们完全沉浸在互联网的泡沫里,将全球化发展抛到脑后,其背景就是这样一个溃败无序的世界。互联网新经济似乎是唯一可以带领我们继续前进的道路。

1999年作者创办了Paypal公司,它有着宏伟的目标,想要创造一种新的网络流通货币来代替美元。当时甚至被评为1999年最糟糕的商业构想之一。第一个产品是可以让用户使用电脑转账,但在当时没有人需要这个产品。后来我们开发了电子邮件支付系统。直到1999年秋天,电子邮件支付的方式运营良好,后来我们尝试付费推广,每个注册用户赠送10美元,推广一个用户也给10美元。这让我们在轻松获得10万用户的同时,成本压力也巨大,《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称赞我们公司发展迅速,在互联网泡沫的大背景下,这给我们带来大量的投资者,甚至有韩国公司没有经过评估和协商直接给我们汇款500万美金。但很快互联网泡沫破灭。

纳斯达克从2000年3月的5048点跌至4月份的3321点,纳斯达克的崩溃宣告互联网泡沫的终结。投资者又将目光转向房地产,结果造成了两位一次房地产的引发的金融危机。从这场互联网泡沫中,我们学到了4点,这些经验直到今天仍在主导商业思想。

第一:循序渐进。小幅循序渐进的成长是安全前进的唯一道路。

第二:保持精简和灵活性。要给公司留出一定空间,不要事事都有严格计划。

第三:在改进中竞争。不要贸然创造一个新市场,以现成的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才更有保障。

第四: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营销可以带来泡沫,需要回归商业的本质。

第三章: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

如果把我们提出反主流问题用在商业上,那可以问:还有什么价值的公司没有成立呢?因为虽然你的公司自身还不是很有价值,但是已经可以创造价值了,创造价值还不够。你还必须抓住自己创造的部分价值。这意味着,即便是大公司也可能经营不善。

在经济学界有两种很重要的现象:完全竞争和垄断。类似美国航空业的完全竞争环境和google所处的垄断市场地位看。完全竞争(充分市场竞争)是多家企业在红海的竞争环境中拼杀,在长期来看,没有公司可以获得经济利益,但是垄断的本质是公司拥有自己的蓝海市场,可以自己定价,没有竞争对手。这样带来了收益的最大化。“垄断企业“提供了一种别的企业不能提供的商品,他们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因此在市场可以实现垄断。

在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企业都处于完全竞争和垄断的两端。这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

垄断者为了自我保护而撒谎,试图隐瞒垄断的地位。就像谷歌不会宣传自己是垄断企业一样,谷歌把自己定位于一家科技公司来避开注意力。

但与之相反,非垄断者往往夸大竞争对立。他们通过把市场定义成各种更小市场的交集来夸大自己的独特性,相反垄断者通过把他们的市场描述成若干大市场的并集来伪装他们的垄断性。

竞争企业的问题远不只利润。垄断者除了想着赚钱还有余力去想其他事情,比如关心员工,产品和更广阔的空间。但竞争企业则着眼于短期利益,不可能对未来进行长期规划。他们要想从竞争中解脱出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企业的趋势是阻挠进步,但事实上垄断企业不断被更新换代。垄断企业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因为其垄断利润是其有力的创新动机,研发新项目。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商业中却恰好相反,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个垄断企业会在不同的领域成为独一无二。但是失败的企业原因都是: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

第四章:竞争意识

创造性垄断就是新产品既让大众受益,又可以获取高额利润;竞争意味着大家都没有利润,产品没有实质差别。但是为什么人们总是相信竞争才是健康状态。实时证明,竞争并非仅仅是一种经济概念,它已经成为一种观念,贯穿于我们的生命。从小我们就被赋予竞争者的环境中。从小的教育环境中,我们都成为了竞争者。与别人竞争分数,竞争等级,竞争高校,竞争岗位。这种趋于同质化的竞争,让我们失去了创造的意识。如果作者在之前面试最高法院书记员的工作面试竞争中胜利,他就不可能创造PayPal这样伟大的公司。

教授们对学术界残酷的竞争轻描淡写,而经理人们却喜欢把商场比作战场。是什么让他们的竞争意识差异呢。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们因为差异才会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因为观点与目标截然不同而斗争,差异越大,冲突就越大。但莎士比亚的说法则刚好相反:所有的斗争者或多或少有些相似。至少在商界,莎士比亚的理论更为高明。在商业环境中,企业因为产品和服务类似,才产生了竞争,然后竞争关系让他们更多精力放在竞争对手上,而忽视自身独特的创造力。就像微软和谷歌两家竞争公司的结果:苹果公司冒出来一样,竞争其实是场高成本的买卖。

竞争使我们过分重视过去的机会,一味重复过去的模式。竞争使人出现幻觉,徒劳去抓一些并不存在的“机会“。同时,竞争还让人分心。这只会让第三方受益。

第五章:后发优势

规避竞争帮助你打造垄断性的企业,但是只有经受住未来考验的企业才是成功的企业。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要看其未来生成现金流的能力,这就是推特公司比纽约时报估值高12倍的原因,尽管在2012年纽约时报是盈利的,那时推特还是亏损的。科技公司因为创造价值的延期,所以一家科技公司一般10-15年才能体现价值。Linkin是一家面向商业客户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它的价值也来自于遥远的未来。2014年初,领英的市值245亿美元。对于当时他们的利润和收益来说这不得不说是太高了。这高估值当然是来自于预测的未来现金流才有意义。但正因为这种对未来的预期性,带来了未来持续增长的风险。如果你把短期增长看成重中之重,就会错过最重要的问题,10年之后,这家公司还存在吗,仅凭数字不能告诉你答案:你必须认真思考公司的本质特性。

一家在未来具有大额现金流是什么样的公司呢?通常具有如下特点: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已经品牌优势。

1、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是一家公司的实质性优势,是其他公司不能复制的。一般而言,专利技术在某些方面必须比它相近的代替产品要好10倍才能真正拥有垄断优势。但是要做出10倍的改进,最明确的方法就是创造全新的事物。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亚马逊要做“世界上最大的书店“。他们提供的书至少是其他书店的10倍。

2、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使一项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变得更加有用。但重要的是如果想要享有网络效应必须从非常小的市场做起。

3、规模经济

垄断企业越大越强,因为他们规模化产品之后的成本几乎可以为零。许多传统企业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也只获得了有限的收益,比如服务业。一个好的初创公司在刚开始设立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规模化之后的潜力。

4、品牌优势

一个公司最显而易见的垄断就是对自己品牌的垄断。因此打造一个强势品牌是形成垄断的有力方式。乔布斯回到苹果时,他并不是把苹果打造成一个很酷的工作场所,他削减了生产线,只专注于少数能做到10倍改进的机会。没有科技公司可以只靠品牌发展。

除了上面的品牌、规模、网络效应和科技的组合可以打造一家垄断企业外,还必须仔细选择市场,谨慎扩大范围。

占领小市场

每个初创公司都应该在一个非常小的市场占有主导垄断地位。理由很简单:在一个小市场里占主导地位比在大市场里面容易的多。但小市场并不意味着是一个不存在的市场。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做存量市场的创新要比一个未知市场的创新重要得多。

扩大规模

一旦你创造和主导了一个利基市场,就要逐步打入稍微大些的相关市场。比如亚马逊和eBay都是从小市场做起,然后逐步切入相关市场的成功案例。

不要搞破坏

“破坏“是指一家公司可以利用新科技推出低价产品,并逐步改进,最终取代现有旧科技公司的优质产品。初创公司很容易痴迷于这种”破坏“,这意味着它们是透过旧企业的眼光看待自身产品。很容易过分专注于道路上的阻碍,而失去创新的动力,很容易让自己深陷竞争者旋涡,而不能成为垄断企业。

你可能听说过后发优势,即后来居上者。短暂的领先并不能带来未来的垄断地位,就像一位国际象棋大师说的一样:想要赢,首要工作就是研究残局。

第六章:成功不是中彩票

商界最有争议的话题:成功是靠运气还是技能。

如果一个成功源于幸运,那么那些连续创业者也许就不存在了。所以,我宁愿相信成功绝非偶然这样的说法。

另外一个话题是:未来是靠机遇还是靠计划

如果你的未来清晰可见,那么提前了解未来,并且努力打造未来就有意义,如果你脑海中未来是一团迷雾,无法预测,那你就会萌生放弃的念头。一个明确的愿景可以坚定人的信念。让我们可以专心去做好一件事。然而我们对未来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对未来不明确的悲观主义。

每种文化都有从黄金时期走向衰落的故事,而几乎历史上的所有民族都是悲观的。直到今天,悲观主义情绪左右着世界上大部分地区。

第二种: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

一个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者相信未来是可知的,但却是暗淡的,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当今中国是最典型的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者。

第三种:对未来明确的乐观主义。

这类人如果计划缜密,工作努力,未来会比现在更好。

第四种:对未来不明确的乐观主义。

1982年开始,迷茫的乐观主义者开始主宰着美国思想。他们是对未来不明确的乐观主义,知道会越来越好,但是他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好。所以他们不去制定具体计划。他们想从未来获利,但却认为没有必要制定具体计划。

不明确的金融:

当今的世界,是对未来不明确,但却很乐观。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中,金融其实是不明确思想的集中体现,因为只有人民不知道如何赚钱时,才会想到去搞金融。在一个不明确的世界中,人们就是喜欢无限的可选择性。钱比其他任何能够得到的东西更有价值。只有在一个明确的未来中,钱才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

不明确的政府:

西方国家的政客总是在选举期间才会对民众负责,而现在他们已经调整到时刻都会留意民众意见。现在政府更着迷利用统计预测未来几周的国民想法,而不是10年或者20年后的蓝图。不单单是选举过程,政府在很多时候已经变得不明确了。

不明确的哲学:

古代社会的哲学是悲观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接受人性潜力应该受到严格的约束之说,唯一的问题是如何接受我们的悲惨命运。而现代人哲学家变得更加乐观。

不明确的人生:

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都试图延长人的生命,但是现在我们意识到死亡是自然的事情。今天社会中流传着两种观点:死亡无可避免;而且随时会发生。

那么这种不明确的乐观决定会带来什么样的未来呢。人们会去花更多的钱,投资公司也不会去投资项目,因为它们对未来没有任何切实的计划。另外,对未来明确的乐观主义可以使你创造出你想要的未来;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可以对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复制,毫无新意;对未来不明确的悲观主义也有作用,因为这样的未来会自我实现;

但是就如达尔文所说:生命就算没有准备,也会自己“演化”。每个生命都只是某些有机体随机变异的结果,而最佳的版本会在最后胜出。甚至在硅谷,现在流行的也是要创造一个精益求精的公司,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随着环境而演化。

但精益是一种方法,而不是目标。对已经存在的事物做出小的改变可能让你达到局部市场最大化的成绩,但是不能帮你取得全球市场的最大化。对于初创公司,最有效的还是富有智慧的设计。好的设计是审美的需求。乔布斯在1976年创立的苹果之后,他就意识到只有对未来精确地规划,才可以改变世界,。长期规划在我们未来不明确的追求短期利益的世界里经常被低估。同样,目标明确的企业总是被低估。在2006年7月,当雅虎出价10亿美元收购facebook的时候,扎克伯格只花了10分钟会议就决定不会卖掉facebook,因为他清楚能够领导公司开创一个怎样的未来,而雅虎不清楚。

我们必须重新找回明确的未来道路,初创公司是你可以明确掌握尽最大努力的机会,你不只是拥有自己生命的代理权。你并不是一张被概率决定命运的彩票。

第七章:向钱看

这一章主要讲解幂次法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的,在风险投资中,投资家们的任务是鉴定那些刚刚起步的前景光明的公司,投资它们并获利。风险投资通常需要10年才能退出,因为成功企业需要时间成长,在这10年里,大部分公司可能已经倒下。但是当投资的公司呈指数级增长时,风险投资家们的价值能得到极大提升。风险投资家门期待投资的回报呈正态分布,但实际上风险投资的回报并不成正态分布,他们遵循幂次法则:一小部分公司完胜其他所有公司。因为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哪些公司会成功,因此即使最好的风险投资公司也会做一个“投资组合”。他们通过多元化策略来规避风险,其实一种买彩票的心态。

幂次法则不只对投资者很重要,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投资者。一个创业者最大的投资就是时间,然而另外一些人则选择一份稳定的职业,因为有些人相信自己选择的工作在未来几十年中会变得更有价值。

对于怎么保证未来价值这个问题,最普遍的回答是采用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你投资的公司越多,在不确定的未来,你所承受的风险越小。

创业者了解幂次法则非常重要,懂得幂次法则的人在创建公司时会比其他人想的更多。当你在运营自己公司时,懂得幂次法则也非常重要:最重要的事情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市场可能会胜过其他所有市场。时机和决策也要遵循幂次法则,某些关键时刻远比其他时刻重要。

第八章:秘密

现在人普遍认为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秘密了,实际上不探索是发现不了秘密的,对秘密的追求是我们不断探索的动力。只有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发现他们,在科学、医药、工程等各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我们不迫使自己去探索这些领域的奥秘,我们将永远也不会了解这些秘密。

商业也是一样,成功的企业建立于开放却未知的秘密之上,这些秘密关乎世界如何运作。想想Airbnb和Uber这些公司出现之前,人们的一些需求都是没有被满足的,这些秘密也尚未被探索出。

秘密分为两种:关于自然的和关于人的。自然界的秘密无处不在,关于人的秘密则不同:是人类对自身认知的空白或者人们以防他人知道而隐藏的事情。

探索秘密的最佳地方就是那些无人关注的地方。

当你发现秘密时你是告诉别人还是保守秘密。实际上,选择谁也不告诉和告诉所有人之间有一个平衡,那就是公司存在的秘密。所有的公司都是基于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而创建的。好的企业就是改变世界的密谋者,当你与人分享秘密时,听众就成为你的谋士。

第九章:基础决定命运

每一个伟大的公司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每个公司的起步阶段都是最重要的,基础没有打好的初创企业是无法挽救的。

首先是选择合作人,找和谁一起做。在投资一家公司是,投资人第一要考虑就是团队。技术和才华固然重要,他们之间的合作和默契程度同样重要。创始人在之前就应该有深厚的友谊。

要找到公司不团结的原因,分清一下三点很重要。

所有权:谁在法律上拥有这家公司。

经营权:谁实际上管理这家公司。

控制权:谁在形式上管理公司事务。

早期的创业公司很小,因而创始人兼顾所有权和经营权,初创公司的矛盾大多数出现在所有权和控制权之间。即董事会和创始人之间的矛盾。由于利益的不同,潜在的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增加。董事会希望尽快上市,为公司赢利,而创始人则宁愿维持私有,拓展业务。董事会一般三人为好,方便沟通和达成一致。

对于员工,应该以全职为好,对于初创公司的薪资,首席执行官年薪都不应该超过15万美元。如果年薪30万美元,他就可能变成政客而不是创始人。高薪会诱导其保持现状,维持目前的收入,不会积极解决问题,事实证明底薪的创始人能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初创公司不需要支付高额的待遇,因为他们可以出让部分公司所有权。股票是报酬的一种形式,它能有效引导人们在未来创造价值。但给每个人相同的额度显然是错误的做法,同时也需要保守秘密。

股票虽然不是激励员工的最佳办法,却是创始人使公司保持团结一致最好的方法。

第十章:打造帮派文化

这里说的帮派文化是让大家不仅是保持冷漠的同事关系,而是建立一种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较为牢固的关系不仅能使我们更加开心,更加高效工作,而且也使得我们的职业生涯更成功。

招聘是每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那些在简历上很厉害的人,还需要看在工作中是否能与人团队协作。同时要让你的公司上下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而不是通过福利和待遇来吸引大家更好的工作。

你的公司每个员工都应该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感。就像刚开始创建的PayPal公司一样,外貌和国籍并不重要,但他们必须同我们一样痴迷有数字货币。

另外,每个员工只专注于一件事情也同样重要。界定角色可以减少矛盾,公司里绝大多数矛盾都是同事间竞争一个岗位引起的。

第十一章:顾客不会主动上门

销售无处不在,我们往往低估其重要性。工程师喜欢制造很酷的东西,而不是销售这些东西。但是顾客不会因为你生产了就来买,你必须设法让顾客来买,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硅谷技术精英们往往质疑销售和营销行业。销售人员都是演员,他们的第一要务是说服,而不是真诚。

各行各业均用推销能力来区分成功和失败,在华尔街,新手从强调专业技术的分析师做起。但他们的目标是交易员。事实证明,将推销作为产品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更为妥当,你发明了新产品却没有有效方式推广,那么你的生意将来难以做下去,无论你的产品质量多好。

有效推广的界限可以从两个指标判断:从每个客户那里赚钱的平均总净利,必须超过赢得新客户的平均成本。

市场营销和广告对有广泛吸引力却缺少病毒式推广方法的低价产品极为有效。为接触终端用户,消费性产品公司不得不投入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等吸引消费者。广告对初创公司也奏效。但只有在客户获取成本和客户生命期价值在任何其他推广渠道都不经济的情况下才奏效。初创公司应该抵制住和大公司进行广告竞争的诱惑。

如果产品的核心功能可以鼓励用户邀请其他好朋友成为用户,那么这个产品才能被病毒营销。这正是facebook成功的原因,每次只要有人与朋友分享或者付款,他们自然而然会邀请更多人加入。

谁先占领有病毒式营销前景的细分市场,谁就能成为整个市场的定局者。

第十二章:人类和机器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成为科技的代名词,我们的智能手机性能甚至比宇航员登月时的计算机要快千倍,如果摩尔定律还继续有效,计算中我们曾认为专属于人类的活动中也有足够的能力大败人类,我们甚至怀疑,30年后的人类还可以做什么事情。然而,未来几十年,最具价值的产业还是有创业者建立的,他们发展计算机是为了增强人类的能力,而非淘汰人类。

人们会为工作和资源角逐,而计算机不会,人们不仅竞争工作岗位,也竞争相同的资源。

计算机和人类之间的区别远远大于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人类和机器所擅长的工作存在着差异,人类有意识,擅长在复杂的情境下制定计划、做出决策。但是不擅长大量数据的运算。计算机则恰恰相反,它们擅长技术,却不擅长做出基本的判断。

人类和计算机的互补不仅仅是宏观事实,而且是创立伟大事业的途径。在PayPal利用人机结合的方式来放在欺诈更为有效。为什么如此多人忽视计算机互补的力量,在当今计算机科技最前沿的“机器学习能力”这一词语激起了机器代替人类的幻想,我们相信输入多的数据进行足够的训练,计算机就可以执行任何任务。另外一个体现机器会取代人类的倾向的流行语是大数据。

我痴迷于大数据仅仅是因为觉得科技很奇特,我们为计算机单独取得的一些小成就而惊叹,却忽视了人类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因为人类的参与淡化了神秘性。未来最有价值的公司肯定不是单独靠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而且关注计算机如何才能帮助人类解决问题的。

第十三章:绿色能源与特斯拉

21世纪,人们普遍认为清洁能源很有前景,不少投资人和创业者开始致力于清洁能源领域,不过目前的情况看似乎这些公司并不乐观,随着太阳能板生产商Solyndar的倒闭和接下来2013年一年中破产或者申请破产的太阳能制造商有40多家。是什么让清洁能源技术惨败呢。一些人把原因归结于政府。但其实他们往往忽视了几个重要的问题。包括:

工程问题:技术是否有突破。

时机问题:现在是否最好时机。

垄断问题:开创之初,是在一个小市场抢占了大份额吗。

人员问题:是否有合适的团队。

销售问题:除了产品,你有没有办法销售产品。

持久问题:未来10-20年,你能保持住市场吗。

秘密问题:有没有其他人也发现了这个秘密。

如果以上问题不能给出好的答案,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毁掉一个公司。

比如工程问题,清洁能源公司很少能做到10倍的改进,甚至2倍的改进。没有这样的改进,你的产品不能有明显的优势。

清洁技术公司揭示出了一个结论,几百种毫无差异的产品都在同一个过于宽泛的目标下生产出来的。他们没有真正做到独一无二,最好的项目可能是人们忽视的项目,或者没有大肆宣传的项目,最好的问题是无人尝试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10年建立,如今依然欣欣向荣的公司中,特斯拉是其中之一。它成功地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

技术:特斯拉的动力和电池组技术很先进。奔驰、丰田等公司都才采用其动力系统。

时机:特斯拉抓住了政府对能源汽车的补贴时机,获得了客观的5亿美元贷款。

垄断:特斯拉从小众的高端电动汽车作为切入点,并牢牢控制这个市场。

团队:他们有杰出的技术工程师和销售团队。

销售:特斯拉拥有完整的销售链。强化特斯拉品牌。

持久:特斯拉有先行一步的优势,而且发展比其他攻速快,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仍然将保持领先优势。

秘密:特斯拉抓住了富人对绿色环保的需求和对很酷汽车的需求。打造了电动跑车。

特斯拉的成功证明了清洁技术并没有问题。世界需要清洁能源,能源是主要资源。想要建立能源2.0公司并不容易,你首先要找到一个小型市场。

第十四章:创始人的悖论

所有公司的创始人都特立独行吗,或许我们只记住或者夸大了创始人身上那些最独特的地方而已。

特立独行的个性是驱动公司进步的引擎。但创始人并非异类。美国社会有很多被妖魔化的名人。他们被媒体和大众赋予某种角色或者标签,被大家追捧和朝拜。

创始人不应该沉醉于自己的声望和他人对自己的追捧。不能高估自己的个人能力。创始人的重要性并非源于自身工作带来的价值,事实上,优秀的创始人能使公司的每个人发挥所长。

结语:停滞不前,还是临近奇点

即便是最具远见的创业者也无法规划未来二三十年的事情,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只能勾勒大致的轮廓。哲学家尼克描述了未来人类可能出现的四种模式。

第一种:古人认为历史是兴衰的不断更替,直到最近,人们才敢于期待永远避免灾难,但是还是怀疑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稳定能否持续。

第二种:保守派认为未来世界会融合,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繁荣的状态。

第三种:认为人类无法阻止大规模的社会灾难,毁灭性的灾难不可避免,我们无法幸免于难。

第四种:最后一种可能是最难想象的:加速腾飞,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如果我们将未来定义为看起来和现在不同的时代,那么大多数人根本不会期待未来;相反,他们期待未来几十年能更全球化、更为融合、更加相像。但是资源的争夺导致我们很难看到一个全球稳定能持续的现象。

在第四种情景中,我们创造新技术,打造更美好的未来。此结果最为戏剧化的版本称为:奇点,这是常识设想有个强大到超越我们理解的范畴的新技术。

从摩尔定律开始,在众多领域追求指数级增长,坚信能够建立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未来。

但无论多少人趋势可以追踪,未来都不是自行发生的。奇点描述的未来并不比我们今天面临的抉择重要,在两种最可能发生的情景中做出选择,是无所作为,还是尽力而为,这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未来更美好,而是要今天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重要的是我们能否抓住独一无二的机会,在日常工作中创新。独特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当下的任务是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使得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即从0到1。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独立思考。只有重新认识世界,如同古人第一眼看到这个世界一样新奇,我们才能重构世界,守护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读《从0到1》创投教父:为你揭开创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