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是如何走向终结的

周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差,最终被迫迁都洛阳,中国历史进入到东周,东周又分成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末日之路的由来,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就是战争逻辑变了。春秋之前的战争,其实不是以砍死人为目的的,战争的礼仪性大于实用性。但到了春秋中后期,战争变成以砍死人为目的了。也正是由于这个战争逻辑的变化,才把中国引向了大一统。那么,为什么战争逻辑会变化呢?原因在于春秋末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技术发展,它带来了新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打破了过去的社会均衡,封建社会当中的贵族秩序崩塌了。

周朝贵族之间的礼仪战

无论中外,贵族最初都是军事征服者。周朝取代商朝之后,给一群亲戚和近臣分封了领地,他们带着家人、亲兵来到封建地进行军事殖民,就成为了贵族,分地上的土著居民则是平民。贵族们是征服者,觉得要把自己跟平民区分开,才能显出自己的高大上,所以他们都有特别强烈的等级、秩序意识。这种意识也延续到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他们认为战争是个很高贵的事情,《左传》里有句话,叫做“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就是说只有祭祀和战争才是国家的大事。这么高贵的事情,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参加,平民没资格。第二,贵族打仗,比的是谁更符合“礼”的标准,这里所谓的“礼”是礼仪的“礼”,但它绝不仅仅是礼仪,而是代表着一整套秩序,能够给所有人都规定出上下尊卑的恰当位置。换句话说,贵族们打仗是有规矩的,规矩就是按照“礼”来打,而战争的目的就是恢复“礼”的秩序,如果不依照“礼”来打,赢了也没面子,因为你更加破坏了秩序。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贵族们打仗比的不是谁能砍死更多的人,比的是谁的正步踢得更好。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大家都能把正步踢好,贵族就有了个贵族的样子,平民一看,觉得贵族确实有贵族范儿,也就会接受贵族制的等级结构,这样天下就太平了。这样一来,贵族间的战争,其礼仪性远远大于实用性。由于只有贵族能参战,战争的规模也不会太大,相对于后世,封建社会早期的战争就是几百个大小贵族踢着正步打群架。所以这会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不大容易导致谁灭掉谁。

战争从礼仪性走向实用性

问题是,这样一种战争的打法,有个前提,就是大家都认同“礼”这套规矩很重要。万一碰上个根本不懂这套规矩、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不踢正步而是直接抡刀砍人,那战争的打法就变了。春秋时代的楚国,就是这么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国家。这倒不是因为楚国人耍无赖,而是因为它就不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本来就不大懂中原的那一套。楚国是个土生政权,崛起在今天的湖北、河南南部这一带,它的文化和中原有很大的区别,也不太在乎中原的礼仪之类的东西,在当时的中原诸侯看来它就是个蛮夷之邦。

出身中原的宋国国君宋襄公,血统高贵,是商朝王族的后裔,正步踢得非常有水准,一时间他也曾号令过一些诸侯,被列入春秋五霸。结果他就想多了,看到出国不大守规矩,就想去提高一下出国的正步水平,没想到和楚王打仗的时候,楚君直接抡刀,宋襄公被打得打败。不按套路打,这种事情是有传染力的,只要有一家改换打法,别家不改就肯定吃大亏。楚国一带头,各国的底线越降越低,战争的实用性开始超越于礼仪性之上。贵族范儿开始丢失,所以孟子会说“春秋无义战”,就是没有正义的战争。

封建社会是如何终结的?

虽然底线变了,但是在这个时候战争的规模还是不会特别大。为什么?因为这个时期的战争,还是只有贵族才能参加,平民还没有被发动参与到战争里来。你肯定觉得奇怪,贵族们都已经撕破脸互砍了,他们肯定是恨不得自己人越多越好,为什么不把平民拉到战争里来呢?这就跟各个诸侯国内部的结构有关了。最初周天子向下分封诸侯,诸侯到了领地上会建立一个城。随着人口的膨胀,一个城可能住不下了,诸侯领地上就会建设新的城,诸侯再分封自己的一个亲戚或者近臣去管理那个城,这就有了次级诸侯,封建社会形成了多级分封的结构。时间长了,周天子渐渐管不了手下的诸侯们,诸侯成为主角。但是时间再长一些,诸侯们也不大管得了手下的次级诸侯了,有些次级诸侯发展得比他的领主还要强大,也就不大尊重领主了,就像领主当年不尊重周天子一样。这样,诸侯们实际上能发动起来参加战争的人,就是自己这个城里的人,别的人是动员不起来的,所以战争规模不会大。西周的周厉王发现管不了诸侯了,就尝试在自己能控制的底盘上进行改革,强化内部权力,然后再去对付那些诸侯。现在诸侯发现搞不定自己封出去的次级诸侯,也像周厉王一样,琢磨着怎么样强化自己的权力,然后收拾这些次级诸侯。

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技术变迁,让诸侯力量的扩大有了可能。正是因为这两次技术变革,打破了君王和封臣之间的力量均衡,周厉王当初搞不定自己下级的事,现在诸侯可以做到了,也就是诸侯能够搞定这些次级诸侯了。这两个技术变迁,一个是铁器和牛耕的农业生产技术,一个是竹简这种知识传播技术。铁器与牛耕的出现,提升了平民劳动效率。过去,他们的耕种效率很低,只能在贵族控制的公田、又叫井田上种地,没有能力再去开垦自己的私田了。但是铁器和牛耕让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了,平民有余力去开垦自己的私田,甚至索性就从贵族控制的井田上跑路了。此时君主、贵族、平民三者之间的一种复杂博弈关系就出现了。这里所说的君主,指的就是周天子封的诸侯,贵族指的就是诸侯所封的次级诸侯。对贵族来说,平民逃离井田,会削弱自己的力量,所以要控制他们,而对君主来说,只要能帮助自己削弱贵族封臣,那就是值得拉拢的盟友。于是君主与平民之间就逐渐形成一种结盟关系,君主向耕种私田的平民提供保护,平民向君主交税。平民从井田上越跑越多,贵族所控制的井田制就逐渐瓦解了,贵族的力量也逐渐虚弱了,君主开始获得相对贵族的优势。

但这还不够,君主要想真正碾压贵族封臣,还得有依附于自己私人的人事班底,而不能由着贵族们来处理政治事务。问题是,如果不能在贵族之外找到有文化的人,这私人人事班底就建立不起来。文化的载体是文字,在周朝前期,文字是祭祀专用的,通过铸鼎的方式向外分发,除了大贵族们,没几个人有机会接触到文字,有文化的人就只能是大贵族,大贵族是不会帮助君主对付自己的。这就轮到竹简技术显身手的时候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开始被刻在一片片竹简上,这可比铜鼎要轻巧得多,不仅仅是便于携带,复制的成本急剧下降,一般的贵族子弟,甚至运气好的普通百姓,都有机会学习文字获得知识了。

由于多年的人口膨胀,这个时候出现了很多有文化、却无法获得一块封地的贵族子弟,他们就变成游士,到处寻找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的机会。君主们早就想养一群可控的自己人了,什么样的人最好用呢?第一,他们要在本国没有根基,没资本对抗君主;第二,他们的地位尊荣都取决于君主的赏赐,就有动力与君主相配合。从别国跑来的游士完全符合这两点要求,君主与游士一拍即合,游士成为依附于君主的私人人事班底,这个人事班底,后来就发展成为了官僚制。官僚和贵族的区别在于,本质上来说,官僚没有独立性,他们是职业经理人,其地位取决于君主的意志,贵族有独立性,他们是准合伙人,君主有大事必须和他们商量着来。游士的出现,终于让君主们可以全方位碾压贵族封臣,诸侯国也就从君主与贵族共治的结构,转向君主说了算的官僚制结构。

这个过程在历史上被叫做什么呢?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等,就是这样展开的。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士,成了各诸侯国的新贵,他们压制住所在国的大贵族,把君主的意志贯彻下去。随着各种变法的展开,中国历史就进入到了战国时期。对君主来说,有办法把平民动员起来了,他们虽然不是贵族血统,但可以立军功。只要有办法从战场上拎回更多的人头,就有机会上升到比贵族更高的地位。这种激励可不得了,战争的规模和频次急剧上升,大规模的灭国之战很容易就爆发了。灭国之战都到什么量级了呢?比如很多人推崇的战神白起,一场战役就会坑杀赵国的40万降兵,这都在变法之后成为了可能。变法这个事情也有传染性,谁最先变法,谁的战争效率就大幅上升,其他国家如果不跟上,就只能等着挨打。随着各国陆续编发,各诸侯国内部的旧贵族阶层被一扫而空。变法之后,君主能决定竣工的标准,也就能决定官僚新贵们的地位高低,君主对国家的控制力就变得更强,再没有能够约束君主的力量,分封割据的封建社会也就逐渐走上了终结之日。战争逻辑的变化,影响还不止于此,当战争规模扩大到了诸侯国承受不起的时候,中国也就开始走向大一统。

你可能感兴趣的:(封建社会是如何走向终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