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走到人生边上》读书笔记

身后,是百年的足迹;眼前,是无尽的迷雾。

在生与死的交接地带,这位思考了一辈子的世纪老人,突然发现“脑袋里全是想不通的问题”----死亡是人生的终结吗?人生的价值何在?……

在和衰老、疾病的斗争中,她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这就是《走到人生边上》。

一,信鬼神就是迷信吗?

古人是信鬼神的。信奉科学的现代人对此大很是不屑,却忘了很多大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最后却投入了宗教的怀抱。科学探索得越多,越发觉得这个世界背后,必有一位神明的主宰。西方人称“上帝”,中国人称“老天爷”。

我们可以不信鬼神,也可以蔑视那些“迷信”的人,但是为什么那么多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甚至科学家都信鬼神呢?是他们糊涂还是我们无知?

不管别人怎么看,杨绛说,“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逻辑,合乎逻辑的推理,依照实际生活经验,自己思考。”她不仅听过很多人讲过遇到鬼的故事,而且还亲身经历过。例如,从新林院寓所到温德先生家必经一条石板,晚饭后她独自一人,三次鼓足勇气想要冲过去,却像遭遇“鬼打墙”似的,感觉前面大片黑气,阻她前行,只好退回家。后来证实,那里是日寇屠杀大批战士和百姓的地方。还有很多次类似的经历。所以她说,“我本人只是怕鬼,并不敢断言自己害怕的是否实在,也许我只是迷信。但是我相信,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而断定不存在。”可以说,她还是偏向于相信。至于别人信不信那是别人的事,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权利吧?

不过,开篇谈鬼神不是本书之目的,身后的事,无由得知,她的自问自答,只限今生今世。

二,人

1,灵魂

从死尸和活人的区别看,人是有灵魂的,就是人的生命。灵魂是否不灭,可以存疑;而活着的人都有生命或灵魂,这是不可质疑的。

2,人性

人和人个性各异,但本性却是相同的。比如都有食欲和性欲,都有灵性----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鼓动并督促为人行事都遵守上述道德标准的道德心。

下愚的下愚也有人性,但没有长成的人(比如痴呆)虽具人形,却没有灵性。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恶?赤子纯是一团和爱,善恶不显。随着身体的发育,个性增强,食欲也增强,越大越贪吃,越大越自私。欲念越多,身体的兽性越强;身体的兽性越强,欲念越多。这是人的本性。

如果任由本性发展,这个孩子多半变坏。所以要施以教化,一方面管制其动物性,一方面培养其灵性良心。

三,灵与肉的和谐相处

1,灵与肉的斗争

这里的“灵”是指灵性良心,而不是灵魂。在灵与肉的斗争中,灵魂和肉体是一伙的,自称“我”,“我”的对立面是灵性良心。智力也不是灵性良心,它也和肉体是一帮的,总回护自己的感情,替感情(欲望)想出种种歪理,它也是灵性良心也是对立面。

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不依仗本性以外的任何支持。它不争不斗,屹立不动,如日月之光,暂时会被云雾遮没,云雾消散后,依然光明澄澈。

灵性良心的职责是管制肉体,“我”如果受管制,就超越了肉体的“小我”而成为“大我”。孔子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内自讼”就是小我和大我的斗争,也称“天人交战”。书中举了一个小伙子面对“野鸡”的引诱肉欲和良心交战的场景,描述很生动。

2,灵与肉的统一

什么是修养?就是用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修养不足就容易受物欲的引诱,名利心重就顾不到灵性良心了。当“小我”无限膨胀时,灵性良心就全被压抑了。

灵(灵性良心)不能压倒肉(肉欲),更不能消灭肉,否则你就是神了。灵完全占上风的不多,肉吞没灵的倒不少,最常见的是不同程度的妥协。依灵克制肉的程度,大致可以把人进行划分为:圣人>贤者>好人>大众>恶人。

四,天命

生死祸福真的命中注定吗?

安葬了大弟后的一天下午,大家在后院歇息,听到墙外有个“弹弦子”(算命的瞎子)的,于是报了大弟的“八字”请他算,瞎子说,好不了,天克地冲,就是说命该绝。他们怀疑他知道他们家有丧事,就故意报了一个已夭折孩子的“八字”,没想到瞎子勃然大怒,气得脸都青了,骂他们拿他寻开心。这件事是杨绛亲身经历的,所以不免疑惑:难道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吗?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某高官许给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钱一口拒绝。钱钟书说,我不受大棒驱使,也不受胡萝卜引诱。这就是他的性格,他的自由意志。很多人惊惶地往国外跑时,他们考虑再三,决定留下来,哪怕坐冷板凳,过粗茶淡饭的生活。这也是他们的选择。这能当作命由己定的例证吗?

她没有明说。就我的理解,人的性格也是天定的,也是命。以钱先生的性格,不接受职位应该也算是天命吧?

我理解的天命不仅包括出生、个性这些无法改变的东西,还包括时时刻刻在变化而我们无法掌控的东西,就是佛家讲的“无常”,我叫他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讲,孔子讲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是没错的。信命,抱着敬畏之心,不是迷信也不是消极,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五,人生的价值

1,人生充满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痛苦。既然不可逃避,就有必要寻找痛苦的意义。痛苦之于人生,如同熔炉之于顽铁。善恶杂糅的人性,需要煅烧才能升华。

2,人的价值不在于TA创造了多少文明,而在于TA不仅明辨是非善恶,而且能主动修炼,日臻完善。这是其它物种做不到的。

顺从上天安排,坚定信仰,用一辈子锻炼出更美好的灵魂。

以上是本书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散文集,作为前面思考的注释,读起来也很有意思。就不赘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绛:走到人生边上》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