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一定爱看的极简北宋史(二十一):寡人好色宋仁宗(有声版)中我们提到,仁宗皇帝刚刚消停没几天,西夏这边就出了事。
自从咸平年间李继迁与大宋求和之后,党项人就消停了许多。李继迁在向西开拓吐蕃地盘的时候中了吐蕃人的诈降之计,中箭而亡。他临死前嘱咐儿子李明德务必要同宋辽保持良好的关系,低调发展,而此时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对李明德提出的媾和请求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虽然李明德为人低调,但他的儿子李元昊却一点也不低调。李元昊号称王霸之才,出身不凡又勇武超群,精通汉、藏文字,通晓佛学又饱读兵书,在西夏跟吐蕃的征战过程中功勋赫赫。他表示咱们不能跟宋朝保持和平啊——用今天的话说,当时大宋有着百分百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的向周边这些国家进行着文化输出和价值观输出——咱们党项人现在整天被大宋影响得已经不像党项人了,再腐蚀两年咱们这些党项人就彻底失去血性了啊!
只不过虽然他的父亲李明德始终渴望能够更进一步,建国称帝,但终归是怕引起宋辽的不满,死活没能下定决心跟大宋撕破脸皮。明道元年,李明德撒手归西,李元昊成为了党项的最高领导人——这下终于没人能够阻止我了!于是李元昊开始了他“去中国化”的改革之路。
首先是从外在上和宋人划清界限,剃发!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还有你们的姓氏,也别用什么赵、李、王的了,咱们党项人祖宗上有这个姓么?我先来,把我家的姓改成“嵬名”,你们都得改!朝廷官员的服饰什么的也得改,都改成具有咱们党项民族特色的服装!
其次是加强内涵建设,改变礼乐制度。除此之外,李元昊为了树立文化自信,还让人搞出了具有党项民族特色的西夏文字,笔画繁复到令大臣们纷纷感叹——这玩意真是太反人类……不是,太棒了!
最后……当然是加强军队建设,准备打仗了。以前党项人的武装力量还是很原始的部落武装——大家应该还记得,李继迁为了争取部落支持,不得不亲自出马联姻大小部落的事情,这样的兵制当然无法有效的同宋辽两国对抗,因此李元昊花费了极大的力气,建立了一直直属皇室的精锐部队,并在这支部队的威慑下命令各部落十五以上六十以下的男子二丁抽一,建立起了隶属于国家的常备军制度。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李元昊终于做好了战斗准备。
现在万事俱备,就差登基了。
这时发生的一件事,使李元昊坚定了与宋朝反目称帝的决心。
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的从叔、协助其执掌军政多年的嵬名山遇劝阻李元昊不成,带领家人投奔大宋。然而宋朝延州知州郭劝和钤辖李渭却觉得这是你们党项人内部事件,要是我们收留下来岂不是扰乱别国内政?万一使得友邦人士惊诧莫名就不好了。于是这俩货不仅无视了嵬名山遇提供的情报,还将其一家人绑了送去夏州,以至于嵬名山遇全家人惨死于李元昊手上。李元昊经过此事彻底看清了宋朝软弱无能的本质,决定称帝登基,与宋朝反目。
于是大宋宝元元年十月,李元昊改国号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元祚,正式称帝。
大宋觉得你李元昊一定是疯了。
宋朝强大的信心建立在其发达的经济实力和虚胖的账面兵力上,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宝元元年的宋朝经济实力已经增长到一个可怕的地步,仅陕西一地的军事开支就在千万级别,而军队数量在真宗后期就已经达到了近百万的规模(约40万禁军)。砸出十万人马,千万军费平你一个西夏小国,在仁宗君臣看来还不是手到擒来?
在这种氛围下,朝廷里战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大宋的将士们表示自己已经饥渴难耐了!
就在这样乐观的氛围中,宋朝迎来了自雍熙北伐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
李元昊确定的主攻方向是陕西,当时陕西的主要军政领导是范雍和夏竦,分别驻守延州(陕西延安)与泾州(甘肃泾川)。李元昊先是试探性的进攻了一下延州周边的保安军(陕西志丹)和承平寨,发现宋军彼此之间各自为营,互不照应,于是开始玩起了阴谋。
他先是诈降求和,又不断放水让手下人假装被俘,私下不断贿赂大宋各级军官。结果终于搞得宋军丧失警惕,而李元昊则等到时机成熟后让人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了扼守延州门户的金明寨——也就是今天的保安县。于是西夏大军将延州团团围住,整个西北战场的形势瞬间变得岌岌可危。范雍听到消息赶紧求援,结果正中李元昊围点打援之计,援军在三川口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消息传到开封,朝野震动——前后十几万人马啊!就这么被西夏干掉了!?这都快赶上雍熙北伐时候损失的兵力了啊!这万一要是延州失守——而且看样子好像很快就要失守了——那样李元昊下一个目标就是长安,这日子还能不能过了?
万幸,李元昊打三川口战役的几天里延州附近气温骤降,西夏军缺少御寒衣物没法继续坚持战斗,部分宋军又一直在深入敌后尝试切断西夏军的后路,李元昊觉得再坚持下去容易出事,见好就收比较靠谱,于是收兵回国,延州才算勉强保住。
之后宋夏战争进入僵持阶段,范仲淹和韩琦——他曾在范仲淹被贬后担任右司谏一职,此次西夏战争进入颓势后他果断向仁宗推荐了被贬到越州的范仲淹——作为夏竦的副手被充实到陕西战场。但两人虽然彼此欣赏,却在对西夏作战方针上出现了分歧。
韩琦觉得咱们应该主动出击,打李元昊一个措手不及;而范仲淹觉得咱们刚刚经历一场大败,不如坚壁清野,稳扎稳打。结果俩人争论不休闹到仁宗那去,仁宗又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元昊仗义出手了——我替你们把主意拿了吧!
庆历元年二月,李元昊抢先发动进攻,向渭州(甘肃平凉)发动了攻势。韩琦指挥反击,结果属下将领贪功冒进,中了西夏诱敌深入之计,在渭州北边的好水川北被西夏军围歼,死伤惨重。韩琦被降一级,主战派彻底失去了发言权。
不过韩琦倒了霉,范仲淹也没好到哪去——李元昊这次大胜之后觉得大宋应该被自己逼到谈判桌前来了,于是写了封措辞不恭的信件送到了范仲淹的案头。可问题是范仲淹那是什么人?那是跟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的人啊!于是当着西夏送信人的面果断烧了书信表示你们要这么装逼,咱们就不谈了!背后其实重新整理了一下李元昊的意思跟朝廷汇报了上去,仁宗表示范仲淹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你一个大臣敢给我烧国书!?我给你授权了么!于是就地贬职,将范仲淹贬到了耀州(陕西耀县)。
范仲淹虽然被贬了,不过他稳扎稳打的防御思想却被大宋所采纳了。大宋开始在西夏大修工事,还搞出了许多民兵,不断压缩李元昊的活动空间。而西夏番邦小国,就算再能打,国力毕竟有限,所以经过了凶残的拉锯战之后,西夏的战事终于稳定了下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康定元年(1040年)仁宗皇帝由于西夏战事糜烂又重新启用了吕夷简这位不太干净却能力超群的宰相;被贬的范仲淹也因为战事的稳定而得到了升迁,逐渐成为大宋政坛上的又一位重臣。
可关键在于,不管你的防御战略如何有效,西夏人依然掌握着战略上的主动权。而几十万大军在西北人吃马嚼每天耗费的军费都是一个文数字,大宋的军事开支从宝元二年战争开始的1551万迅速的增至庆历二年的3363万。如果说这点钱大宋咬咬牙还掏的出来的话,那么庆历二年发生的一件事,则让宋朝君臣的心一起提到了嗓子眼上。
辽国想敲大宋的竹杠了。
PS.有声版我晚上录……大家可以先关注这个专辑你一定爱看的极简北宋史(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