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

http://www.91craft.com/column/post_285.html

更多精彩:关注“手艺网”http://www.91craft.com/

手机APP也出发了哦!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1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2张图片

制作/我的名字叫红

卢梭说:“工匠是最正直最古老的职业”,因为他们的作品是要用视觉,触感,最后联合脑力,身心合一才能做成的。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3张图片
当今社会变化万千,所有的事物都在匆匆而行,守旧渐渐沉沦。要说起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都是无数前辈的双手创造下来的。而今,他们穷极一生的手艺,将要失传,我们的古典文明也在逐渐走向消失。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4张图片
《芈月传》的时代就有的手艺—— 缂丝

在《芈月传》第一集中,楚威后和莒姬产生争执的导火索,便是后者花费了半年时间打造的一件缂丝绣罗衫。

缂丝,被成为“织中之盛”,古来是织造中最上乘的工艺和极高贵的身份象征。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之称。缂丝是中国丝绸工艺品中的精华,在明清两代为帝王御用,为皇室所垄断。与其它的丝绸工艺品相比,缂丝具备了艺术和工艺的双重价值。

而目前,全国从事缂丝工艺的人数已经不足百人。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5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6张图片
一个人的手艺——杭绣

传统的杭秀被称为宫廷绣,最为鼎盛时期,掌握这门技艺的人也总共不过300人,到如今会这门技艺的就只剩下一人——赵亦军。杭绣工艺很是繁琐,一幅作品要经过画稿,配线,描稿,盘金,盘银数道工序。而如今赵亦军也是69岁高龄了,如果再没人愿意学这门手艺,老人百年之后杭绣恐怕也就此失传。

杭绣讲究金碧辉煌,雍容大气,而男工的绣品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形成杭绣独有的艺术气息。但是因为做工考究而繁琐,技法耗时又耗力很少有人愿意潜下心来学这门手艺。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7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8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9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10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11张图片
中国建筑的灵魂——榫卯

中国建筑的外表雕梁画栋,连接结构上更是巧夺天工,但是不需要一根钉子,用到的都是榫卯结构。中国的榫卯结构是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代就已经出现。在美丽安静的飞檐之下,在雕梁画栋的柱、枋、檩内部,各种力量始终在冲撞、拉扯、牵绊、扭结,而将这些力量中和、消化、平衡、引导的正是无处不在的榫卯。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12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13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14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15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16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17张图片
低调的手艺——乌铜走银

“乌铜走银”是云南古老的手工技艺,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然而如今却也濒临失传危机。高级工艺美术师金永才是“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的第六代唯一传人。

乌铜走银是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纹图案,呈现出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18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19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20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21张图片
年文化的半壁江山——木板年画

作为中国“年文化”的代表,木版年画是中国人感受春节的方式。从10世纪的宋代开始计算,木版年画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发展历史,这千年间的中国民间生活和民俗百态几乎都在木板年画之中。在我们不再贴年画的今天,为什么还要了解年画?因为年画表现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爱、欲、惧,读懂一张年画,就解开了中国人的情感密码。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22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23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24张图片
最古老的印染艺术——夹缬

“夹缬”做为最古老的一种印染艺术,是中国古代在织物上印花染色的一种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始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隋炀帝曾令工匠们印染五彩夹缬花罗裙,赏赐给宫女和百官妻女,唐朝时期,夹缬色彩斑斓,极为盛行,官兵的军服也用“夹缬”来做标识,唐代诗人们也留下“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的诗句,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身上穿的多是夹缬织物。如今,夹缬的技艺在民间艰难生存,现存的工艺只有蓝色,彩色夹缬已经消失在历史中。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25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26张图片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_第2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