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二十岁,为什么害怕改变?

你才二十岁,为什么害怕改变?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

每到十月初,村上春树就会被拿出来消费一番,因为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这条路上,他已经陪跑多年。今年亦不例外,估计有不少人认为今年该颁给他了吧,毕竟小李子都已经将小金人收入了囊中。可惜,我们只能再一次给村上春树一个大写的心疼,因为接过了瑞典文学院荣誉的是他喜欢的歌手鲍勃迪伦。

作为村上春树的忠实读者,我很希望他能获奖,可在这里并不想讨论村上春树是否有资格获诺贝尔奖。他是不是沧海遗珠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他身上我们是否能学到些什么。

今天,我想说的是,村上春树将近三十岁才开始写作这件事。

或许很多人会很惊讶,一个颇负盛名的作家竟然会在那么晚才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但事实如此。

村上春树从早稻田大学戏剧专业毕业之后,并未从事与之相关的行业,而是成为了一家爵士乐酒吧的老板,白天卖咖啡,晚上做酒吧,据说,生意很不错。

直到多年之后,他在神宫球场不知受到了什么感召(他本人也说不清道不明),突然动起了写小说的念头,而且说写就写,往后的每天晚上,他都会在餐桌上奋笔疾书。如此一来,成就了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可喜的是这部处女作一炮打响,获得了群像新人奖。

此后,他便一边开酒吧,一边写作。

按理说,酒吧作为主业,写作作为副业,这样的生活模式也挺不错。可是两年后的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酒吧的生意(要知道那时候他酒吧的生意很红火),决心从事专业写作。就这样,一部部文学作品便在往后的年月里相继问世,他也一跃成为当今日本在国际文坛中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我曾想,村上春树当年要是放弃的是写作,以他的人格魅力,应该如今在酒吧经营上也能混得有模有样吧,若以经济来衡量,也不会比现在身为文豪的自己差吧。

面对已经开了六七年、生意红火的酒吧,他选择的是彻头彻尾地改变,投身到连自己都不确定能否出人头地的写作上。是在万千作家中湮没,还是在万千作家中瞩目,那是一个未知之数。想必当时的村上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说自己将来能成为顶级的作家。

我相信一切都是因为喜欢,是他希望能换一种方式在文字上放逐自己的梦想,所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改变,从社会角色到自我心态都要进行一个极大的改变。

这种改变是一个跳出舒适区的过程,是一种直面不可期未来的转换。想来已是不易,做起来就更加困难。

(2)

前段时间看了马云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对他所说的一句话非常有感触,他说现在很多人都是睡前想想千条路,醒来照旧走原路。而这也确实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常态。

人几乎都是向往着改变的,因为只有改变,才能变得更好,安于现状就只能将自己固化在已到达的层次上,失去了向上流动的欲望和能力。但是有意思的是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做出了改变的人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我以为不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人总是期望着一种可控性的生活。

这种可控性越具体越好,不能只是大方向,而是希望所有的细节都按部就班地在轨道上周而复始地运作。一旦在这种现状中加入改变的元素,无法进行可期性操控,人就进入了一种不舒适的状态。而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根性,既然安于现状是舒适的,在当时是“有利”的,又何必瞎折腾呢?

第二,人们对于得到与失去的短视,以及错误地评判了得到与失去的标准。

人其实对数字是没有好感的,但是一旦用来比较自己身上的利益得失,数字又是人最喜欢利用的工具。人也普遍不热衷于系统性的逻辑分析,除非某事的改变会对既得利益产生影响。

改变与否,人们大多将其诉诸于经济上的衡量,而且大多数人只衡量暂时性的经济效益,而不从更广大的时空间和更多维的层面上考虑,就导致错失了抓住能获得远期大“利”的改变机会。

第三,人们想太多的同时没有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

任何人在思考改变时,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上,都是希望朝着更优的方向出发。但是想太多的人们想得更多的不是变得更好以后,我将会是什么样的生活,我将以什么样的新姿态面对这个世界。而是我要是失败了,我将会受到身边多少人异样的目光,我在他们的眼里会变成一个彻底的loser,我也将永远抬不起头。行动上兵草未动,思想上早已血雨腥风。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是很难承受来自外界不和谐的声音的。

曾看过一本书,其中提及一个道理,人不是不想成功,而是不敢成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想要成功意味着改变,改变就是从方方面面将你以前构建的世界剥解掉,然后重构一个于你而言并不熟悉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可能性太多,潜在的风险也很大。那么,当失败和成功的概率对等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不去动摇现状,毕竟平庸才是最舒适的活法。

(3)

我有一个朋友,且叫他安君,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当程序员,整日面对着电脑,一行行密密麻麻的代码似乎要从过去输入到未来,仿佛日子就这样一成不变地过下去了。

不过他在那家公司干了三年后,却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的决定,他辞职了,要去考教师证。

周围的朋友很不解,毕竟他当时的收入颇为可观,如果真的辞去工作,去当老师,估计在经济上要受到不小的压力。

可当他说起他入软件这一行算是“误入歧途”,一直以来,真正想做的事情是当一个老师,呵护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的时候,我觉得我能理解他,没有什么比从事的工作正好是自己意愿所在的行业更让人兴奋的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如同他一样,放弃月入两万+的事业,去从事一个会降低物质条件的工作,但是他算是做到了。

他成了旁人口中那个爱瞎折腾的傻子,在他还没有开始另一段人生之前,很多人就已经预测了他的失败和后悔。

教师证拿到手后,他谢绝掉亲戚帮他在市里找好的一所学校,选择了去一个偏远的地区支教,在贫瘠的土地上种花种草种自己的人生。

三年间,鲜少与他见面,上个月他回来,我与他吃了一顿饭。

言语之间,谈起他现在的生活,他说虽然在物质条件上大不如前,但是精神面貌却焕然一新。如果时光倒流,回到三年以前,他依然会选择做这个改变。

茨威格说,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但茨威格只说了一半,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固然是幸运,但算不上幸福。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改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力所能及的年纪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之改变,为之奋斗。

不管未来如何,安君一定是个幸福的人。不畏惧未知的前途,不犹豫于彼时的决定,不动摇于周围人的质疑,只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改变人生,成就另一个自己。

我开始决定利用下班时间写点东西的时候,听到过不少质疑的声音。

“你以为自己还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啊,你这个年纪就应该找个老婆生个娃,随心所欲地过生活就好了。”

“你是想出名吗?但是不是说出名要趁早吗?你都过了二十五了,已经过了早出名的年纪了吧?”

“没必要瞎折腾吧?现在写文章的人这么多,哪那么容易成功。到时候,在年轻的时候玩也没玩得尽兴,写的东西也没人看,多划不来啊,还不如多享受享受呢。”

诸如此类的话,听得耳朵起茧。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已是不易,要顶着这么多的质疑声更是行走得步履维艰。

如今,我很感谢当初自己的决定,虽然牺牲了很多与友同乐的时间,但我也收获了很多珍贵的东西,比如,第一本书的问世,便是那次改变的结果。

不管未来的道路如何,终点是否闪耀,我们总要走得漂亮一点,对吧?

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固然不错,但是对于改变现状,追逐自己梦想的这件事情,我倒希望我们能投入更多的感性。

要知道很多事情是做着做着就成功了,很多未来是走着走着就到了。

白石老人五十多岁还要衰年变法,姜太公耄耋之年才谋略战场,我们这么年轻,有什么理由害怕改变。

但愿我们在往后的光阴里,不会再有“我本可以”的遗憾,而只有“我曾尝试过”的骄傲。


本文转自,原作者冯小风。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才二十岁,为什么害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