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子学院志愿者走近农村 用社工情温暖双泉古村

         7月13日,山东女子学院向日葵志愿服务队来到济南市双泉镇小张村,开展为期8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种心病:跨越时空的思念

小张村及周边村落位于双泉镇中南部,始建于明末。初次踏上这片土地,映入眼帘的即是整体沿山坡曲折分布、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青砖灰瓦,有别于山乡的石头房子,在长清乃至济南的建筑风格中独树一帜。时隔四百年,当人们走在泥泞的青石巷中,依然能感受到这里幽古的气息。

一路走来,志愿者们见到的大多都是中老年妇女,用大大的蒲扇扇着风,三五成群地坐在斑驳的墙边谈笑风生,幼小的孩子在不远处嬉戏打闹,还有牙牙学语的娃娃被母亲抱在怀中。偶尔见到成年的男性,也是人到中年的叔辈在犁地、焊工,或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坐在门槛上休憩。

“我们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把孩子们也都留在了家里,好多家里的老人也没什么文化,不知道怎么教孩子。”一位老人向志愿者说着,手里还不停地为孩子缝制着衣服,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有时候孩子想爸爸妈妈,偷偷躲在被子里哭,也不愿意告诉爷爷奶奶,就怕他们担心,看着让人心疼。”

经过走访,志愿者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年迈的双亲和年幼的孩子在家中,这种情况在这个不大的村庄并不少见。每当问到孩子最想要什么,得到的回答除了“玩具”“好吃的”以外,“让爸爸妈妈回来陪陪我”几乎是所有孩子们的愿望。


山东女子学院志愿者走近农村 用社工情温暖双泉古村_第1张图片

                                               村中留下了许多老人和孩子 (刘美一摄)

一抹微笑:将是遍野春花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社会都要伸出援手,保障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要通过支持社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关爱服务体系。

在双泉生活的日子已过大半,志愿者们也一直秉承着“以人为本,社会公平,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带领孩子们做着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不算很大的活动室,只有天花板上的最中央有一个小小的风扇,屋里也因连续多日的阴雨天而显得昏暗潮湿。将近30个孩子乖巧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因潮热而喧闹,不因想家而哭喊,欢乐的气氛充满整个房间。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将一袋袋轻巧的太空泥变为手中活灵活现的动物,一张张空白的纸被画上了代表着志愿者的七彩向日葵。镜头下,没有懒散怠慢的组织,只有一个对孩子认真负责、态度诚恳的集体。

曾有孩子站在被其他人围绕的“契约树”前怯生生的告诉志愿者:“我害怕”;曾有孩子拒绝融入集体,画地为牢。那些陌生而又胆怯的目光,正在悄悄暗淡,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如夏花般绚烂的微笑。


山东女子学院志愿者走近农村 用社工情温暖双泉古村_第2张图片

                                            孩子们在纸上画出七彩“向日葵” (刘美一摄)

一颗真心:为了更好的明天

依稀记得,志愿者们在走访的过程中,常常会被问到“你们是辅导机构来的吗?要收费吗?”、“该不会是骗人的吧?”,家长的语气总是带着些许的疑虑和不信任,每次志愿者都需要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自己此行的目的。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志愿者们用行动向家长证明了自己。

双泉的天似乎总是阴晴不定,在连续下了两天雨后,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好天气,太阳不至于用毒辣来形容,却也炽热刺目。就在那天,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展了趣味运动会,许是天气实在炎热难当,或是自身体质不佳,有一个孩子开始左右摇晃,这一情况立马引起了志愿者的注意。在确定她为中暑之后,志愿者立即带她到工作室,为其扇风并送上了清凉解暑的绿豆汤。孩子的症状有所缓解,志愿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孩子的一句“我喜欢你”和家长的一句“我放心”,就是对志愿者最好的肯定。


山东女子学院志愿者走近农村 用社工情温暖双泉古村_第3张图片

                                         志愿者为孩子扇风并送上绿豆汤 (张睿驰摄)

背影留给黑暗,微笑面对阳光。“向日葵”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希望,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为农村儿童在心里播种“向日葵”的种子,使孩子们绽放出如太阳般明亮灿烂的笑容,用欢声笑语缓解思念之苦,用坚强和自信迎接每一个黎明,使这个古老的村庄彻底告别昨天,迎接美好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东女子学院志愿者走近农村 用社工情温暖双泉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