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就是让你对思考本身有思考,你知道自己的思考在遭遇怎样的波折,它如何被成立,它如何被挑战,乃至最后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创新是思辨可能导致的很多终点之一
如果你对自己的困惑不满意,如果你想冲破由困惑给你束缚的这层茧,亦或是对新的观念,新的阅历,新的知识有那种始终好奇的内在愿望,这门课都是你可以学习的
这门课的意义是让你真实的感觉到,思考本身是有意义的,以及思考本身是快乐的
依次覆盖四个重要的主题:提问、论证、质疑和反思
提问:我们如何提出一个好的具有新意的问题
证明:告诉大家当我们拥有了一个好的idea以后,如何把它一步一步地引向真实世界
质疑:我们怎么样去克服他人的影响,怎么样自我保护,怎么样见证一个思维的漏斗让那些其实是没有力量,但却包装的极有魅惑力的观念被筛选掉
反思:提问、论证、质疑等行为不应该仅仅是外在的,它应该有一个内在的向度,前三个主题在讲我们如何与这个外部世界相遇,而反思这个主题应该是intro-dialogue,怎么样让自己在一切的知识学习和生命洗练之后,完成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这四个主题,将帮助你系统地勾勒如何变成一个更有创意和思考力的人
这门课是一门关于思考的课程,这门课想要帮助你形成思考的动能,建立如何产生新观念的方法,把思考这件事从学习的知识,变成操作的习惯,最后变成精神的享受
当年清代的名臣曾国藩向清廷举荐李鸿章的时候,曾评价“才大心细,劲气内敛”
劲气内敛在讲这个人的人格构造,而才大心细则是在讲这个人的知识品格
什么是才大:才大就是,这个人不拘泥在他所在的学科当中,他有一种兴奋、好奇、琢磨或者探险的精神,走到他所在的学科外面去
所谓的才大,更开放的理解,也是每一步的行脚深深,你愿意走到更远的地方去,你也愿意和这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相遇
才大就是不规格自己,让不同的营养成为自己思考问题,乃至精神成长的储备
乔布斯对英文书法的追求,对美的追求,最终成为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
中国的四个美学发挥的脉络:儒、道、骚、禅
乔布斯的美是一种禅宗的美,极致的简约、极致的透明、极致的干净,最后产生极致的感性触感
台湾著名的美学家 蒋勋先生 “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
蒋勋谈红楼梦,他将红楼梦当成一个由古代精英知识分子所记录的中国人的生命读本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构造,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王权的基本权利分配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盛世如何去安顿它的日常礼节,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书法、文学、审美和建筑
亭子实际上是中国建筑美学当中一个特殊的装置,它在告诉你,这个地方你要停下来了,我安顿在这个地方的,是你和这片景观最美的相遇方式
它的目的是,建筑师在一个整体美学的框架中,和你在沟通,说,游走的行人,这个地方你一定要驻足,因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通透和最灿烂的一片美景
李渔,且停亭,旁边的精彩对联,“名乎 利乎 道路奔波 休碌碌,来者 往者 西山清净 且停亭”
亭子不是简单的一个建筑,它一个美学的通路,它在告诉你设计师那种别具匠心的安排,在这个地方,你需要驻足了,因为山水之间的美,在这个地方与你完成最不一样的相遇
TED演讲 Steven Johnson【Where good idea come from】好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1095261?t=406
Steven在讨论咖啡馆是怎么让英国这个民族更有创造力
其中一个物质的原因是,当时水的净化系统的品质有限,人们不放心直接饮用水,为了解渴和获得水分,人们便饮酒,一天浑浑噩噩不可终日,终日放荡形骸,当我们用喝咖啡代替饮酒,这样我们的思志便会变得特别清晰
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创造了一个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场所(Liquid Network,像液体一样交织而融通的网络)
创新的产生,是我和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一起,我们不断地给彼此灵光,不断地相互刺激,是在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观念互动的场地里头,我们才真正有了新的想法和创造
雅典学院、孔子的七十二门徒、普陀山南海大法会
真正的智慧,来自于观念的彼此通接,而不是一个人抱着脑袋,进行那种沉醉的自我掩饰的思考
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一个具体的学科当中,不要把专业变成你知识的壁垒
你要走出去,而走出去,有时候不仅仅让你的生命更有乐趣和颜色,同时也可能反哺你所在的学科,让你对你自己的学科的思考更有洞见里和创意
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在平坦的世界里,IQ也就是智商仍然是重要的,但CQ和PQ,CQ就是Curiosity Quality,好奇商,以及Passion Quality 激情商也变得一样的重要
鼓励用横向的思维把不同的结点联合起来,这才能导致创新
但首要的,你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结点,这有赖于通识教育以及人文教育
Marc Tracker: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人在掌握两个以上的领域或知识,并能运用一个领域的思维框架去思考另一个思维体系的时候,他常常带来创新
如果你在一个将来大量的事情可能被人工智能代替的时代,什么可以让你这个人,始终地具有竞争力,我们需要两个东西
一个叫High Concept高概念,另外一个叫High Touch高接触
他在讲审美、感悟、发现特点的能力、撰写令人满意的表达的能力、激发创造力、换位思考的能力、理解人和人之间交互的这种复杂性的能力、积极看世界的能力、自己快乐同时带给别人快乐的能力、寻求目标,并把意义通过目标加以实现的能力
我们在机器人追赶着,而真正那种无法追赶的,是你大脑本身的性感
我们特别被分属到不同的学科当中,因此当我们想要跳出自己学科的框架,而对其他的知识有所好奇的时候,我们会面对一些障碍,这个障碍是工业时代的障碍
分工创造了效率的奇迹,所以在工业化以后,我们对分工的门类会越来越细,为什么?因为越专业意味着我们整体配合会对社会产生更多的效率
先想象可以包含人类所有知识的一个圆:
当你小学毕业的时候,你了解的知识没有多少:
当你中学毕业的时候,你掌握的知识稍微多了点:
当你获得学士学位的时候,你获得了一项特长:
而硕士学位使得你的特长更加扎实:
当你处在人类知识的边缘时,你就需要专注一点进行研究了:
你需要在这个边缘地点进行数年的努力钻研:
直到有一天,你突破了边缘的限制:
那时,你所完成的那个小突破(凹坑)就叫做“博士”:
当然,此时你看到的世界与之前的感觉已经有了大不同:
所以,别忘记了整个图景(不要以个人的经验随意扩大,勿认为你经历的就是整个世界的样子):
博士生的培养路径和博士生的学习的过程,分明让我们看到,在这个工业时代,知识的专精和聚集,然后我们在一个非常狭小的领域,持续的用力,最终为整体人类知识做出一点点贡献
我们的脑袋当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思维定式,而学科的训练会让你越来越牢固的粘连到这种所谓的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就是眼镜,不同的学科给你戴不同的眼镜,你戴上这个眼镜,你对世界的认知当然更清晰,但是它也狭隘了你的眼光
当我们被一个学科所笼罩,所辖制的时候,它会让我们失去太多别的眼镜可以见识到的不一样的风光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被利益所滋扰,我们进入一个学科越深,就意味着我们对思维和利益的辖制也就越重
这个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教育家都在帮助我们区分两件事,一种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他们更倾向于,教育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宗旨并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培养人
英国的大教育家纽曼,在他的著名代表作品《大学的理念》当中不断地强调:
大学教育的目标,并不是把大家培养成某种专业的科学技术匠(某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重要的不是把你培养成这种人或者那种人,更重要的是把你培养成人,这时大学最核心的使命
培养成人,意味着一个有独立思考的,一个靠双手能够自我存活的善良的公民
在中国的脉络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儒家的观念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一个人整全发展的四个面向
志于道:一个人有一个辽阔的志向,有一个宏伟的目标
据于德:生命有底线,有框架,不可以随便苟且
依于仁:人心有淡定的自我认知
游于艺:有艺术感,生命中有像道家一样的洒脱、开怀和自我
儒家说,君子不器。我们从教育的观点去理解这句话:
不要让任何学科狭隘了你,你是活生生的那个人,而不仅仅是某个学科的一个学生,让你自己更有可能变成人,而不是简单的变成一个人才
这就需要我们有交叉学科的勇敢而快乐的阅历
社会学上关于社会资本积累的概念:结构洞(Structural Hole)
这个概念在解释,为什么有一些人在社会上混的更好,更有社会的动员能力,更有社会的资本的积累力量,什么样的力量会让一些人有更大的号召力
这样的一些人,往往有一些特质,他们处在结构洞的位置,就是他即在这个结构中,又在那个结构中
处在结构与结构正好相遇和交织的那个空隙之处,就是结构洞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朱苏力教授的《法制及其本土资源》书中的一章:“《秋菊打官司》的官司、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
由于经济学思维的介入,我们在考虑刚才那个个案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思维
它并不是简单的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也不是争论言论自由的确实边界
而是当我们看到,肖像权是合理的诉求,拍摄也是合理的诉求时,这两个合理我满足谁,我让哪一个合理更合理,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分析框架
它来源于从源头活水的经济学,导入法学的时候那种溅起来的散碎的水花
走到你所谓的专业的外面去,更多的强调人文,更多的强调通识,这是我们产生真正的创意的第一块基础
才大:开放自己的阅历,让它没有界限的奔驰
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让你的心像猛虎一样得以奔腾,但同时对外部世界有敏感的触系
学科在迁移的时候,对我们日常生活思考问题所产生的注意
马克思很重要的观念是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谓的利益是分流的,不同的阶层有他们不同的利益
马克思启发我们在考虑社会政策的正当性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的阶层对这个问题差异的认知
把主体从问题中离分出来,一定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透彻的世界
当知识在迁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在前进中,一定可以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所谓的才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课,它需要你持续地跨越山峰,它需要你持续地游走边界,它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去接受不仅仅是资讯,而是多元的知识
心细并不是指careful,而是sensitive,他在一个情境中,他有问题,他是有好奇心的,他觉得这是个状况,他有困惑存在,他试图去发泄、面对、解答
坦率讲我们大部分的人,在现实中的生活的状态叫浑浑噩噩,我们不觉得任何东西是值得惊讶的,我们根本不了解问题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它是说这五种中国传统社会的行业非常容易欺骗,这五种行业信息最不容易透明,这五种行业我们最不容易反复使用
心细并不是说一个人足够的小心,足够的谨慎,而是说一个人足够的敏感,足够的觉知,他所处的世界,他会认为即使是在一个有足够熟悉的环境所构成的外部语境中,他仍然能够发现这其中的好奇,仍然能够发现问题的间隙,任然愿意投注感情和投注精力去提问,这就是心细
忙:一个竖心,一个死亡,遇事儿不经事,把一切都觉得习以为常,而没有任何生命跳跃的质感,这就是忙,而他的本质就是心灵的死亡
心细就是对外部世界永远保持探究和追问的好奇
Morris List: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好问题
An issue or problem makes you angry-offends morality, decency, justice
这样一个问题它会让你感到愤怒,它冒犯了你的道德,你的颜面以及你的正义感
An issue or problem excites you
这样一个问题让你无比的兴奋
There is something new you want to teach the world
你想教给世界一些新的东西
You wish to reveal a secret
你想让一个秘密被公之于众
You wish to effect change
你想要去影响,并触发变革
An issue or problem is on the cutting edge of your subject
这个问题真正的处在你这个学科的最前沿的位置
You want to enter a dispute with a new argument
你想要带着一个新的证明进入到一个新的讨论当中
The discussion which you wish existed about your subject doesn’t exist
你感兴趣的一个讨论竟然还不存在
Your research is “something that will surprise the world”
你正在研究一个震惊世界的东西
There is a developing area of ___ - and - ___ that is important
一个重要的关于学科交叉的东西
这个清单本质上是在讲我们怎样去思辨,去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的好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是有可能的产生新意的,它必须与你个人发生生命关联
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媒体的议程设定机制让我们在一段时间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动的关心一个问题,你被舆论裹卷,你被信息包裹,你毫不自觉,你不知道你的心到底想要知道什么
正念是禅宗当中一种常见的修持的方法,正念就是我们在当下,我们不和过去发生牵绊,我们不和未来发生交织,我们全然地真实地处在当下
当你的心力完全在你身上的时候,这就叫正念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当我们用正念这种观念,让自己不受杂念建构的影响,而足够的了解自己内心此时此刻的真诚愿望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恢复我们心的那种敏觉度
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如果我们的偏好、寄托、愿望和认知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被绑架或停留,那我人心本来的自己的期待就会升腾起来
我们讲心细,就是说一个人要有可能,不要急于对外部世界建构去做应激性的反应,无论外部的环境怎么变,你都有你自己的判断和内心的偏好
要成为一个专家,意味着长时间的投入
兴趣使我们每一个人最重要的老师
即使你有一个足够好的idea,但是它需要足够多的时间的灌溉才有可能发芽结果的话,这意味的和我们相伴的是一个叫孤独的东西
如果我们相信时间的陪伴,光阴的累积乃是一个好的idea得以发芽的前提和营养的话,那我们就要准备好在愈前进的路上愈发孤单
所以为什么要用你真正内心本纯的愿望,找到你内心对外部世界属于你自己的问题意识,不是追逐着社会潮流去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而是有一份属于自己内心自有的那种坚持,是因为我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你境界的拔升,你会越来越孤单,而在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陪伴你,只有兴趣会给你长远的助力
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我们都误会了一件事情,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通常觉得这是我们的师长,我们的父母给我们说的一个根本不值得讲授的常识
才大和心细是获得新知的两个观念的基础,才大是让自己变得开放和广博,而心细是说我们想把这个好的问题最终能够播种,散发,收获它的果实,那我们必须在其中有我们自己真诚的愿望
才大心细使我们进入创新之门的基础观念
活化的否定是一种常见的激发创意思维的策略,它用在让我们想象一些不同
我们对世界的任何认知都会借助我们之前的认识和经验,而形成对新认知的某种思维定式
活化就是做纯粹的思维的减法
活化的否定最后走向的一个有创意的结点,它并不是把这件事情彻底否定掉,而是通过否定一些在我们的既有认知结构中,依然根深蒂固的所谓必备条件,从而激发我们新的想象力
Enlarge The Pie 是谈判当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它在强调说,我们不仅仅看到存量当中我们有什么东西可以分配,同时我们有可能做大这个增量
谈判时如果我们在一个冲突点卡住,我们就会快速的跳入这个所谓的价值的存量当中,而这个过程一定会让我们双方都非常不爽,因为它影响我们双方的信任
什么叫 Enlarge The Pie,就是说我们要让这个盘里有更多可以分配,可以组合,可以调试的资源
谈判:我从你身上拿走一些,但我同时让你的利益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但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要有足够大的饼,在中间重新调整和分配资源
有时候的创意并不是一拍脑袋,灵光乍现,然后有一个特别棒的想法,有的时候,所谓的创意,只是因为,我用正确的方法了解到,更全面的资讯
创意的激发不是一个孤独的思考者,而是一群人,他们各抒己见,他们坦诚相交,他们让彼此的观念能够聚合在一起,发生奇妙的、精神的化学反应
在所有的头脑风暴当中,都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合适的对话场域
当我们真正的需要创意,需要多数人集体智慧的时候,我们要把创意的过程和决定的过程分开,否则会产生不必要的干预
当我们在做头脑风暴的时候,我们要创造的是一个彼此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对话场所
有效的头脑风暴,必须是我们足够的平等,同时又足够的平权
我们在开会去想一个好的idea的时候,在第十余个会出现让人真正眼前一亮的好idea
没有平权,忍不住对那些所谓的不好的观念的批评,你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耐心等到那个真正好的idea扎根在这些混战idea的土壤之中,而最终开出绚烂之花
创意是一种重要的习惯,它是可以培育的
Yes and,是即兴戏剧表演当中的一个基础哲学
所谓的创意,它是一种日常积累而变成的思维方式乃至心智模式
沈飞《逢场做个戏》演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2292864
当我接到一个球,而我不能回避它,我必须要想到一个出口,让这个系统重新回归平衡、正当和惬意的时候,这时一种多么强大的对记忆性智慧的考量,和对当下创意的累积
这些具体的方法,会帮助大家更有效地在微观层面去刺激你,能够更好地去思考而让这个思考的终点抵达创意
这四种方式分别是:
1 我们有可能通过否定完成建构(活化的否定)
2 Enlarge the pie,在会话的过程中,不要急着做判断,不要太自以为是,不要跳到真理的现场,恨不得步步为营,等一等,让局势更开朗,当信息更完整的时候,我们将有更多腾挪和转还的余地,而这个部分,恰好让你的创意可以开花
3 开会或者说头脑风暴的方法
4 也许真正创意的累积不仅仅是一些方法的上手,还应该有一颗愿意创造的心,而这件事情,可以通过即兴戏剧的哲学加以培育
什么叫才大?就是交叉的、开放的、越界的那种阅历体验
什么叫心细?所谓的心细,就是你能够捕捉你内心的那种感受,你能够了解自己不是被社会建构的,而是你属于你自己的那种愿望,因为只有这种愿望激发起来的兴趣,才可能让你可持续的追问,可持续的坚持
怎么样在一些微观的具体的情境中能够变得更有想象力?
《论语》首章首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些知识我们刚刚上手,而我们愿意试试看,我们愿意去实践,这会让我们非常快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一乐乎;
一帮人在一起我们相互交流,彼此参照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乃至误会,我心中不生起任何怨念,这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有非常深刻的反省精神,一个人最重要的学习是夜深人静,他向自我内心所完成的追问和反思
从书本和老师那完成知识的传递,在朋友和同学那完成知识的参照,而最后,把知识留给自己,沉淀为心底的反思,这个循环完成我们才能系统地完成学习
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强调,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 培养人 )。
评鉴一位博士成为合格学者的最重要标准是( 创造新知 )。
亚当斯密认为,工业文明的基础是( 分工 )。
IQ是指智商,而CQ是指( 好奇商 )。
且停亭的故事是清代学者( 李渔 )的掌故。
( 平权 )能为创意提供良好的沟通氛围与环境。
谈判作为一种帮助我们创造价值,拓新认知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 把饼做大 )。
课程中提到亚当斯密的作品是( 《国富论》 )。
高度细化的分科会阻碍我们激化思维的创意。 对
即使对于沉闷的研究工作而言,兴趣也无比重要。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