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层叠加之美(二)

图层叠加之美(二)
为了增强地图的展示能力,通过叠加数据可以实现。例如简单的叠加,可以将一份几乎废弃掉的数据起死回生。详见上一章节 《地图叠加之美(一)》 ,在这里不再重复。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对一份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后,再将结果与原数据进行叠加,这样才能更好的增强其显示效果。例如等高线的显示,一般情况下等值线是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看得懂(当然了,不排除一些长期从事图形制作的工作者),如下图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1张图片
对于这样的等值线图像,是很难直观的反映出地形的变化的。如果我们使用等值线直接生成tin数据,对tin进行渲染,然后再叠加,那效果就非常好了。如下图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2张图片

在ArcGIS里面,可以通过3D扩展工具去创建Tin数据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3张图片
如果想效果更佳,适当的加入一些控制点以增强数据的精度;同时可以在Tin的显示设置方面调整适当的显示参数。
通过前面的图可以看到,适当的做一些数据生成再进行叠加,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也许等值线不是我们经常拿到的数据,我们更多的是拿到一些dem的地形数据,不论是用于制图或者是系统发布,dem数据的显示也是欠缺的。能不能通过类似的手段进行数据的增强?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再来看下面的数据,一个最基本的dem数据,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4张图片
黑乎乎的一团,基本上不能理解它表达的地形,除非以我们专业的技能再结合图例,一般人很难看懂该图。
我们针对该图做一些适当的处理,在ArcGIS里面spatial扩展工具,有个山体阴影工具。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5张图片
工具执行完之后可以看到不错的效果,如下图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6张图片
上图基本上可以满足一般人读图的需求了,地形的起伏,山脊、山谷、河流、平地,基本上可以直接识别出来。有人说这样的图也太单调了,那好,我们再来做一些增强。如果手头上有一些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可以对其进行叠加,叠加以后配置好符号,再修改上层的透明图,如下图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7张图片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8张图片
这样的图就非常漂亮了,不单显示了地形的起伏,同时地表要素也很好的贴合进来。
这两个例子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数据进行了增强,以达到美观的效果。但大部分时候,我们使用的都是矢量数据,对矢量数据的增强手段比栅格数据更多。例如我们有一些楼块的数据,二维平面的方式显示有点单调,如下图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9张图片
能否让这个数据更加凸显一下,有一些立体感?采用ArcGIS的制图表达技术,对楼块数据复制一份,做适当的偏移,并且设置一下两层数据的灰度值,就可以显示出阴影效果。我们通过阴影的方式来增强增加透视感,这是美术上常用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10张图片
制图表达的设置如下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11张图片
制图表达式ArcGIS特有的制图技术,可以制作出非常精美的地图,而且简单易用。关于制图表达技术,在后续的章节中作者会详细介绍。为什么使用制图表达,因为它非常方便,提供了多种的效果方式,而且效果可以相互叠加组合,这样效果就变得非常多样了。
其实不使用制图表达技术也是可以实现该效果,我们可以对实际数据进行复制一些,对复制的所有要素在编辑状体下整体偏移一些,同时叠加在一起,调整两层数据的灰度值。所以,技术不是绝对,要实现好的效果,主要是来自思路,好的思路才能在很好的解决问题。例如作者也喜欢使用一些开源的桌面工具,QGIS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就是使用该方法进行制作。
如果觉得叠加的效果也过于扁平,要显得更有立体感,也可以通过自己计算阴影区和包络线,这个可以参考一下美术上画立方体透视图的原来,这里不做介绍,给大家看看作者之前写的一个小插件,可以快速的实现楼块的立体效果。
原始的楼块数据如下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12张图片
通过在ArcGIS上开发的小插件《快速制图插件》(作者自己编写的插件工具),快速的实现如下效果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13张图片
可以看下生成的数据,其实是一系列的计算出来的包边数据
图层叠加之美(二)_第14张图片
我们通过叠加的方式,是的这个平面数据更加趋向于立体。
可见,地图数据的叠加,是有着各种的技巧和增强方法,归根到底必须坚持一点,在GIS里面,数据是分层。层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上下层叠加和压盖,通过数据增强、透明度、符号等多种方式进行优化,可以极大的美化地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GIS制图课程,GIS制图实战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