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的心理学课】问答|别忘记你的身体

2017-07-20


问答 | 别忘记你的身体


你好!欢迎来到《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每周四和周五,是我们专栏互动问答的时间。

头脑与身体

今天,是这一周的第一次问答。我发现自己已经形成惯例了,会把大家的留言尽可能地看一遍,然后说说我的感觉性总结。

第一个总结是,留言的大多数朋友,都有过身心合一的体验,并且大部分朋友也都是在各种和身体有关的活动中体验到的,有时是体育竞技,也有时是其他活动。

当然,这个总结不够严谨,因为我在本周预告中,发出的问题是“你曾经在任何一种竞技比赛中体会过‘放松而专注’的状态吗?”因为这种的限制性的问题,大家的回复自然会受到影响。

现在,我们已经发布完本周的三篇文章,所以可以问一个开放性问题:

你什么时候曾经有过印象深刻的“高峰体验”呢?

都来说说吧。我会再看看大家的这些体验,看看会有什么不同。

第二个总结是,本周的文章,回复和点赞,都明显少于前两周。

为什么呢?一些朋友的留言可能给出了答案。很多朋友说,“这周的故事都是体育方面的,我没有感觉。”

也有朋友说,这周的内容,他没有读懂。

这或许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写得不够清晰;第二,很多女性朋友,的确对篮球不了解、也不感兴趣;第三,一些朋友在体育方面少了一些体验,所以在听读本周文章的时候,就觉得和自己无关了。

其实我也不是体育达人,相反,我中学的时候体育简直不要太糟糕,体育成绩在初中和高中班里,都列男生的倒数第二名。

我们都知道,我们中学生的体质,是比较差的。原因很简单,体育课、音乐课等等,都给主课让路了。

与我们明显相反的,是美国。在美国的中学,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非常重视体育,体育好的学生,受欢迎程度,会远远地胜过只是学习成绩好的。而且,学习成绩好但体育差的学生,被看作书呆子,容易被霸凌。

所以必须感慨一句:还好我生在中国,不然我就是典型的学习成绩好但体育成绩差的那种学生,如果到了美国这样的国家,也许会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这是半认真半开玩笑的,但说一句非常认真的话:

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文化是不是严重忽视了身体?

我总感觉,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在我们文化中被美化了,而一谈到身体强健的人,好像总是容易归为这么一句话——身体发达头脑简单。

然而,离开了身体,只剩下头脑,会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

中国当代艺术家四大“天王”之一的方力钧,有一个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雕塑作品,是一个人,只有脚、手、脖子和头,没有身体。我在我的微博上谈到这个雕塑的时候,有一位朋友说,她父亲看到这个雕塑的时候惊叹一声,然后说,天啊,这不就是我自己吗?


方力钧雕塑作品

放松而专注

我们回过来想想,身体是什么?头脑又是什么?

在以后,我会专门拿三个月的时间,三章的内容,来谈头脑、身体与情感的复杂关系。

单从这周内容来看,我们知道提摩西·加尔韦有说过,自我分两个:

自我1,是以头脑和意识为核心,容易发出好坏对错的评判,它的语言是文字;

而自我2,是以身体和潜意识为核心的,它的语言是图像。

当我们只处于自我1的领域时,我们会被“头脑我”的对错判断给限制住,还会引起身体上的紧张,从而不能在体育竞技中发挥最大的潜能。而当我们在自我2的领域工作的时候,我们就放下了“头脑我”的对错判断,可能会达到身体合一的奇迹。

这当然不只是体育领域的事,其实仔细看每一位朋友的高峰体验,都可以发现,在这种体验中,你是因为放下了头脑与意识的自我,所以体验到了“合一”的奇迹。不过是体育方面的活动,更容易让你体验到这一点。

跟你分享一个我自己的重要的转变历程。

在心理咨询中,也许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共情。共情最早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提出来的,它的操作性定义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感人所感、想人所想。

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对共情做了各种思考,但我觉得这玩意实在太难,还怀疑它简直不可能。我怎么能感受到对方的感受,想到对方的想法呢?我觉得,共情只是一个“澄清”技术吧,对方讲了一番话,我试着去理解他,并问对方,我这样理解你的话,不知道对不对。

这就是,我想在头脑层面达成共情,但这根本就不可能。现在我明白,因为头脑不能建立和对方的链接,只有身体和情感才行,而共情就是链接。

一直到了2008年,我去学催眠。催眠老师是催眠大师艾瑞克森的得意弟子斯蒂芬·吉利根,他在课上教我们,用身体去聆听别人说话。也就是说,试着去留意聆听对方讲话时你身体的感受。

然后我震惊地发现,我竟然能在多数时候,感受到对方身体的感受,当我头脑放松下来,全神贯注地聆听时,我的身体和情感,甚至能极为精妙地共振到对方身体和情感的转折变化。

当能感人所感的时候,我也就能想人所想了。这其中的技巧是,当有了一些身体感受,我就在画面上想象,如果我进入了对方的身体,我还有着这样的感受,那我会想些什么。

这个听着简单,但不容易,我以后在身体这一章,会详细讲,今天只是开一个头。

从我的讲述中,我想你也看到了,我也是在“放松而专注”地聆听对方讲话的时候,就能和对方共情。

所以,“放松而专注”的秘诀,不仅仅是加尔韦在体育竞技中的发现,这其实也是一种生命哲学,一种朴素的技术。

一周问答

讲了这么多,现在看一下大家的留言。先看几个分享。

Haotian

潜意识自我在极限运动里尤其重要,圈里流传着一句玩家们常用的话:Think less do more.这应该是对限制"思维我",发挥自身潜能的直接体现。很多高难度的技巧如果是听从"思维我"的判断,会因为想到太多因为失误而带来的坏结果而使注意力集中到如何避免失误,而非如何正确完成动作上,最终结果就是新的技巧很难学会。因此玩家们会互相鼓励不要想太多,把注意力拉回集中在正确完成一个技巧上,从而获得快速突破。当然了由于极限运动本身的危险性,也不能过分忽略"思维我",在尝试新技巧前一定要想清楚如何完成,并佩戴好各种护具。

董之威

武老师,Don't think,feel!当我练拳的时候,有时会放空自我;在对练时或者模拟实战时,有时会有放松而专注的状态,此时效果最好!所谓身心合一是也!

江南木子

有一次,班上学生参加集体葫芦丝合奏比赛,学生们因为太想得到第一名了,以致于连训练时都有点紧张,演奏得很不理想。我作为老师,可能和学生们想得不一样,我认为这只是学校安排一种娱乐活动,没必要拼什么第一名(要是以前的我可不是这样想)。我是这样和学生说的:好好欣赏自己选择演奏的音乐就好了,当你们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中时,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不用去管别人怎么听、怎么看、怎么想,更不要去想什么第一名,你就演奏音乐、欣赏音乐、沉浸其中就好。学生一开始还不认同,但慢慢地,他们训练得越来越有味道,自己听得也高兴。结果上台演奏时,简直是超水平发挥!演奏结束,整个体育馆里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学生们也理所当然地获得了第一名,而且比第二名高出许多分。这就是不做评判,让 潜意识里的“真正的我”和音乐的“真我”直接相遇,并且合二为一了吧!


武志红

这几天的留言里,跟这三位朋友类似的分享,简直不要太多,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看看我们的精选留言。

接下来,再分享两位朋友的觉知。

F.

我很容易对别人评判对错,你这个地方做的不对那个地方做的不对,思维里对他人或自己评判对错,从未停止,我也不知道如何放下这份评判,好多时候哦,都是事后,我感受到了自己又在评判了,不过,相比于两三年前,对他人的评判,现在已经少了很多。

老虎给咬

以前自己每天早晨只要稍微晚一点起来,自我1就会进行评判,认为这是错的。这样会导致一天都无精打采紧张,自打上周听完武老师的课后,发现了自己的这个潜意识,不再用自我1进行评判,放松下来,让自我2发挥作用,反倒这几天每天都神清气爽。


武志红

我们常常以为,该用鞭子抽打自己,以此鞭策自己努力。这有时候会奏效,但也会带来一个反作用力,你鞭策自己时,会恨上这份鞭策。鞭策其实就是自我批判,而自我批判的力量和自我批判导致的恨,加在一起,会切断我们做事时的能量,也就是所谓的心流。


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力量,它常常起到的作用就是切断链接。我们需要觉知到恨。


不过,同时也要说明,不要将恨视为不对的,因为有时候,我们需要切断一些自己不想要的链接,来守护住自己的界限。


关于“界限意识”,今晚我在得到的首场直播里,也会重点来讲讲,欢迎你关注。

匿名

曾看过武老师的书《身体知道答案》,今天又回顾了一次关键的知识。我发现自己完全凭感觉做事的经验并不多,即使是在打篮球的时候,我也曾会不停地评判自己,最后导致打得自己很郁闷。同时我还会评判别人,所以我经常觉得很奇怪:那些人动作这么难看,为什么就是能进球?后面就是觉得这样不公平,然后引发更多的评判,更多的郁闷。通常要在一场球赛打到我都没有力气去思考的时候,我才能把球打好,那时候的头脑确实是停止了思考的。我学习过PET(父母效能训练),知道行为窗口的概念。界限在我的理解是活动的,可变的,那么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当每个人对待孩子的界限都不一样时,看起来孩子是能够自由适应的,但当这些人都同时在场的时候,事情就有点难办了。我可能会逼于压力而顺从了其它家庭成员的界限设定(通常是因为我没有力量反抗),这样会对孩子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武志红

这位朋友的问题,也是一个常见的养育问题,如果大人们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时,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里,明显忽视了一点——孩子自身。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巴菲特父亲的智慧了。他不断告诉巴菲特说:尊重你自己的感觉。这不仅是面对其他人时的态度,也是面对父母时的态度。


也就是说,当因为养育孩子的问题,大人起了冲突,甚至大人与孩子起了冲突的时候,就要对孩子说:在混乱矛盾和冲突中,请记住,尊重你自己的感觉,而不是相信大人等权威对你的判断和建议。

最后,我想留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多朋友提出来了。

我们先是讲了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说要放下自恋,但为什么第三篇文章又说了自恋性竞争的重要性呢?该如何处理这一对矛盾呢?

我们的课程,已经讲了三周了,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发现了,这三周的内容涉及到了很多对矛盾:

外在命运与内在想象;

自我实现的预言与权威的期待;

自恋与依恋;

头脑与身体;

放下自恋与自恋性竞争;

……

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呢?特别是本周的这份最明显的矛盾:为什么一会儿讲放下自我,一会儿又鼓励自恋导致的竞争呢?

我想先听听你的思考。

必须说一句,在得到,我不是一个纯粹的讲者,我也是一个学习者,大家有太多精彩的留言,有感悟性的,也有知识性的,我屡屡受启发。

所以,期待你的参与。

背景知识

今天内容里提到的米尔顿·艾瑞克森,是美国传奇的催眠大师,他天生有音盲和色盲,17岁时还得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全身瘫痪,但他却因此领悟到了催眠的真谛,并花了三年时间通过自我催眠,让自己站了起来。

在他之前,催眠虽然也被一些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使用,但并未被学院派真正承认,而主要是被视为表演。但在他之后,催眠被承认,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流派或技术。

大家知道,催眠中,催眠师会不断说:放松,放松。放松,是为了放松掉肌肉和骨骼的紧张,而每一个肌肉和骨骼的紧张,都对应着一个紧张的头脑意识层面的思维。所以,当全身全然放松时,意识也就被放下了。

然而,全然放松非常不易,而艾瑞克森的小儿麻痹症导致的全身瘫痪,却让艾瑞克森体验到了极致的放松。作为传奇人物,艾瑞克森的生命是,命运每为他关上一扇门,他都会因此打开另外一扇不为人知的门。全身瘫痪也许会吓坏吓死很多人,但却让艾瑞克森进入了不可思议的境地。

国内现在有多本书在介绍艾瑞克森,我推荐《催眠之声伴随你》一书,非常精彩也好读的一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问答|别忘记你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