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常外的诗——记在梅教授讲座归来

庸常外的诗——记在梅教授讲座归来_第1张图片
梅子涵教授在讲座上

上周和死党一起去听了梅子涵教授在浦东图书馆做的儿童绘本讲座,大概是我最近几年里讲座听得最开心最满足的一次了!梅式幽默果然名不虚传,难怪梅教授的儿童文学也吸引了无数小朋友呢!回来之后,爱丽丝就叫我要记得写小结分享,我却觉得很困难,不是因为听过笑过都忘记了,而是整堂讲座中梅教授都是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和个人经历在讲述着图画书带给他的感悟、诗意和人生智慧,条条杠杠整理成文本来就是件特别没有诗意的事情。但是,今天遇到件小事,突然让我颇有感慨,决定借题发挥,把教授讲座归来的体会写一写吧。

上午,和绘本馆的客人闲聊,客人对我抱怨:你们绘本馆的书不如XX绘本馆多啊。我自信满满地回答他:书不在多,关键要精,我们绘本馆用来充数的系列书可是很少喔,经典和优秀新书的比例很高呢。客人听了点点头,“这倒是的,不过这要了解绘本的客人才看得到,我看你们会员还不多,可能很多新客人一上来会因为数量就转向别家了。”“嗯,新书我们一直在陆续进着,不过我都希望慢慢挑选,不是急吼吼为了数量而进书。”

其实,1千多本绘本对于渐渐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还真不少呢,何况很多经典绘本值得一读再读,处于不同阶段的孩子对绘本内容产生的理解是很不同的,如果把经典好书列入泛读的书单就太可惜了。这就与我上周听梅教授讲座时的感受如出一辙,教授分享了几本在我看来特点并不鲜明、意味并不深长,有些甚至感到共读难度特别大的绘本,但他终究不愧是儿童文学领域的大师(虽然他自己一直在否认这个称呼),这些绘本从他口中讲来,竟诗意缠绵、启发不断,有几本甚至直接把艾薇我给讲哭了。可见,我自己平时和小宝共读绘本时大概也囫囵吞枣,许多理解与认识停留在肤浅的叙述表层,错过了绘本作者精心铺陈在故事中的那些“庸常外的诗”。

梅教授讲座上用2个小时重点分享了8本绘本,分别是——

1.《好安静的书》
2.《大卫,不可以》
3.《母鸡的旅行》
4.《夜色下的小屋》
5.《星期三书店》
6.《房子,再见》
7.《每一个善举》
8.《跳舞》

这些书算不上本本都很出名,讲座时艾薇就马上确认了一下绘本馆里是否有这几本绘本,结果发现除了《每一个善举》,其他都已经有了,只是之前没有引起自己注意,并且除了1、2、5还算出名,其它五本艾薇都没特别留意过,《跳舞》虽然翻过,但也没有来电的感觉,似乎只是体会了“人生苦短、亲情可贵”的主题罢了。可所有这些绘本,在梅教授嘴里就像一颗颗珍宝,吸纳了人性和社会文明的精华,而我们作为父母,向孩子呈现这些瑰宝,则为他们将来走得更远更好在奠定着基础。

庸常外的诗——记在梅教授讲座归来_第2张图片
《好安静的书》

比如,教授说我们跟孩子一起读绘本,不仅是要让孩子们知道书中的道理(如安静),还要引导他们理解和拥有这些道理,继而去运用道理解决问题,学习或教养仅仅停留于认知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从这层意义上讲身教远强于言传的作用,父母行为优雅斯文,孩子才可能举止恰当。适时对孩子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说“不”则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这每一个“不”字的背后是父母深爱孩子的情怀。

庸常外的诗——记在梅教授讲座归来_第3张图片
《星期三书店》

同时,我们通过阅读,让孩子们有机会看到生活的另一些景象和另一些可能,为了他们的明天做好准备。《星期三书店》就是以独特的法式浪漫风格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此外也通过让小女孩看到老爷爷读书时的景象,让孩子们明白书籍还有深沉的、令人落泪的这种。

庸常外的诗——记在梅教授讲座归来_第4张图片
《母鸡的旅行》

再比如讲到《母鸡的旅行》,窗、阳台,是人们向外探索的一个途径,我们与外部交流,不知哪一天就会用到这来自外部的经验,即:“今天你窗外的风景将是明天你路上的坐标”;而母鸡在陌生环境中惊恐茫然之后的镇定,是提醒父母如何接纳孩子的惊恐与茫然,继而引导孩子回归镇定。这些都是这本简单的绘本中蕴含的深层哲学。

庸常外的诗——记在梅教授讲座归来_第5张图片
《夜色下的小屋》

《夜色中的小屋》配着原汁原味的民谣原文,传达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哲学视角,并尤其谈到了书籍对于丰富孩子人生体验的影响;英语民谣原文中用到的词语(例如:书本“等待”着人们来开启它),则让我们体会到绘本能潜移默化培养孩子文学和审美修养的无限魔力。

庸常外的诗——记在梅教授讲座归来_第6张图片
《房子,再见》

还有《房子,再见》,通过老房子前景远景的画面安排等,传递了爸爸作为一个男人在养育过程中承担的理性与缠绵角色,以及人们对旧物的想念、情感的转化等等内容。

庸常外的诗——记在梅教授讲座归来_第7张图片
《跳舞》

最后是《跳舞》,为人父母与为人子女这两个不同身份之间存在的荒诞、或者说是命运安排的捉弄,父母默默注视着自己的孩子成长起来,最后却往往落一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这绘本其实让我们看到了人生从爱子女到爱父母的情感转变过程,并提醒我们在当下就抓紧为父母“跳一支舞”吧。

于是,这些绘本在梅教授口中没有任何一本是“庸常”的,其中的诗意由教授娓娓道来,深深击中了参加讲座的所有人的心灵。梅教授在讲座中也谈到《逃家小兔》、《鸭子骑车记》、《我的爸爸叫焦尼》和《爷爷变成了幽灵》等等,这些都是艾薇读过的绘本,但这次听梅教授讲起来依旧有新的收获:比如通过绘本,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在处理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时,父母只需表达对孩子深深的爱就足矣了,不必因为自以为对孩子好就勉强去复合;又比如处理死亡对孩子的影响时,西方人强调一个告别的过程,以及告别过程之后重新开始自己生活的价值观取向,而不引导孩子长久地陷入悲伤不能自拔。这些是之前艾薇合上绘本时并未领悟的生命智慧。

至此,我恍然大悟,我们给孩子讲绘本,不就是希望他们将来也能看到琐碎生活或是平常人生中的诗意么,希望他们秉持健康的价值观,相信美好的事物,然后乐观坚强地过自己的日子么,而绝不是为了炫耀他们读了多少本书、掌握了怎样的阅读和归纳技巧。从这层意义上看,绘本馆的绘本数量可不是决定绘本馆质量的关键,艾薇则将坚定地、一如既往地选出充满诗意和智慧的绘本充实到藏书中,与小朋友一起细细品味绘本中的诗意。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微信订阅号IPBHshanghai,或留言、供稿,一起交流分享绘本阅读体验;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庸常外的诗——记在梅教授讲座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