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rdinators简介
2个月前,square开源了Coordinators。这个项目的作用在主页的第一句话写得很清楚:
Simple lifecycle for your MVWhatever on Android. No kidding.
讲真,简化Android开发中MV**模式里的生命周期。
项目的使用也十分简单,首先让你的界面控制层继承Coordinator
。
所谓控制层:MVVM里就是ViewModel,MVP里就是Presenter
class Whaterver extends Coordina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attach(View view) {
// Attach listeners, load state, whate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tach(View view) {
// Unbind listeners, save state, go nuts.
}
}
然后把你的控制层和界面进行绑定:
// Create a factory for your Coordinators.
CoordinatorProvider coordinatorProvider; // @Nullable (View) -> Coordinator
// Bind a Coordinator to a View.
Coordinators.bind(view, coordinatorProvider);
// Bind a Coordinator to any child View added to a group.
Coordinators.installBinder(viewGroup, coordinatorProvider);
绑定方法可以看见,绑定的对象不是比较高级页面对象Activity
或Fragment
,而是更底层的View
或者ViewGroup
。
Android的界面显示组件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Android的各个界面显示组件:
1.Activity
Android里最基本的页面组件,基本上每一个全屏页面都是一个Activity
。Activity
并不显示具体的内容,而只是一个简单的容器,容器内部包含了各种View
和ViewGroup
。
2.View
和ViewGroup
View
就是显示的基本控件,包括按钮,文本框,图片框等等。ViewGroup
的性质类似html中的div,其内部包含了各种View
和ViewGroup
。然后整体被放进了Activity
中:
+------------------+
| Activity |
| |
| +-------+ |
| | View | |
| | Group | |
| +-------+ |
| |
+------------------+
最初Android的展示界面就是这两种。随着应用界面的复杂度不断升高,加上单页应用的体验比多页更加优秀,Activity内代码也随之不断增多。
3.Fragmnet
为此,谷歌推出了Fragment,这个组件可以像Activity一样包含ViewGroup,同时又能像ViewGroup一样被添加到Activity中。这样开发者只需要把原来继承Activity的内容修改为继承Fragment,然后通过配套的Api把多个Fragment添加到一个Activity中。就能快速的将一个多页应用改造成一个单页应用。
+--------------------+
| Activity |
| |
| +----------+ |
| | Fragment | |
| +----------+ |
| |
+--------------------+
+------------------+
| Fragment |
| |
| +-------+ |
| | View | |
| | Group | |
| +-------+ |
| |
+------------------+
同时开发者依然可以遵循原来的Activity开发习惯,继续基于Fragment开发应用。
这看起来很美妙,但Android存在一个令人抓狂的概念——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
声明周期描述的是一个页面从打开到销毁经历的各个过程,在各个过程里系统都会通过方法告知开发者。就Activity来说,开发者主要关心的方法大概有:
onCreate() // 界面创建
↓
onResume() // 准备显示
↓
onPostResume() // 显示完成
↓
onPause() // 从屏幕消失
↓
onDestory() // 被系统销毁
这只是大概,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被系统销毁前再次打开应用,还会多触发一些事件。但这种复杂度对于大多数人还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但是,在引入Fragment之后,
首先Fragment和Activity并不完全相同,在使用方面会有一些坑需要躲避;
其次由于Fragment也有生命周期的概念,一方面,Fragment需要跟随Activity进行显示隐藏;另一方面Fragment会被开发者动态的添加/移除,因此他又有自己需要独立的生命周期事件:
有一个专门的github项目android-lifecycle整理了各个生命周期的关系
来感受一下:
对于生命周期,大部分情况下,开发者仅仅关注应用的打开和关闭事件。但引入Fragment后需要增加更多的开发测试成本。例如Fragment如果存在于翻页组件中,当前页被翻走后,我们可能会认为将会触发Fragment的onPause事件,而实际上,触发的是onHiddenChange事件。
封装ViewGroup
回到最初Activity遇到的问题。我们不引入Fragment,而直接使用ViewGroup
+------------------+
| Activity |
| |
| +-------+ |
| | View | |
| | Group | |
| +-------+ |
| |
+------------------+
+------------------+
| ViewGroup |
| |
| +-------+ |
| | View | |
| | Group | |
| +-------+ |
| |
+------------------+
并且从面向Activity开发转为面向ViewGroup开发。ViewGroup的生命周期事件只有两个:onAttach
和onDetach
,分别在被添加到屏幕和被移除时调用。而遇到特殊的事件,我们就需要通过手动的方式从Activity中往ViewGroup里传递。对比Fragment
缺点:
- 旧的Activity无法方便迁移到Fragment里
- 需要手动传递特殊的声明周期事件(例如onActivityResult)
优点:
- 因为仅有最简单的生命周期,所以完全不会造成迷惑
- 不需要学习Fragment复杂的生命周期和Api
Coordinators
Coordinators项目实际上只有5个小文件,他做的仅仅是把ViewGroup的两个生命周期提取到他的Coordinator类里,让开发者面向Coordinator类来进行开发。
所以与其说他是一个框架,不如说是一种约束: 既然Activity里内容太多,那就只提供一个能把Activity中内容分隔开的组件,这个组件不需要有太复杂太全面的功能,而仅仅是一个引导的作用。经过他的约束,开发者自然会规范自己的代码。
总结
使用Fragment或者ViewGroup孰优孰劣实际上还是需要具体场景结合分析。
Fragment是官方推出的框架,他的特点就是大、全、严谨;而Coordinators更像一个规范代码的工具类。都可以解决显示组件模块化问题。
我们在开发中往往也会遇到类似的代码框架上的问题,为了修复这些问题,或许我们也会去考虑写一个更完善的框架,或者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和组件。
而Coordinators告诉我们,当遇到这种问题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代码约束的角度来解决。设计一些方法对出现问题的根本进行约束,或许在功能上有所损失,但对于使用者来说,学习成本降低或许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相关阅读: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9927452/to-fragment-or-not-to-fragment-nested-fragments-against-activities-why-should
https://hackernoon.com/coordinators-solving-a-problem-you-didnt-even-know-you-had-e86623f15ebf#.3lrkfg5md
https://medium.com/square-corner-blog/advocating-against-android-fragments-81fd0b462c97#.w3lofag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