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的红楼梦年表

《红楼梦新证》第六章的年表,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小说第十七回叙盖造新园,写到“又不知历几何时”,贾珍等人来向贾政报告园工告竣,“几何时”句旁有脂批说:
    年表如此写,亦妙。
这说明照脂砚斋所知,《红楼梦》的叙事年月,是大有条理的。旧日的批点家如大某山民(姚燮)就曾在小说的每一回后都批明:“此回是某年某月事”,可惜他是从高鹗的续书中所附会出的干支倒推上去的,因此便很少价值。还有苕溪渔隐的《痴人说梦》(忆红楼藏板,嘉庆刊本),开卷第一部分就是《槐史编年》,其做法是以年份干支为纲,统系回目,回目下注明是几月或几日之事。起“己酉”,讫“丙辰”。恰好也是“以第九十五回甲寅岁纪,推其前后”的,与大某山民初无二致,故亦无庸多论。
现在把我自己所推的结果也列出来,未始不可为读小说之一助。推时完全是“独立”的,因那时既未见《槐史编年》,也绝不愿去先看看大某山民的推排,生怕受了他的影响。
  八十回《红楼梦》原书,实共写了十五年的事情:
第一年:
 第一回:
  叙甄士隐“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庚辰本独作英菊),年方三岁。”
  是年,“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作梦,见僧道带“顽石”下凡历劫,是即暗写宝玉降世之时。故六十二、三回叙宝玉生辰在夏天,约当四月下旬。同劫者则“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即指元春、英莲、凤姐、宝钗、秦氏等年长于宝玉者及未生者。
  “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雨村提“明岁大比”,进京赴试:“十九日乃黄道之期。”
  次早,家人回报:“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

第二年:
 雨村应试及第。第二回追叙:“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
本年黛玉二月十二日生,详后。

第三年: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英莲失踪,时五岁。第四回云:“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正合。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随庐脑中炸供”,士隐被火,投封肃。

第四年:
  士隐“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出家。“一二年”,一年馀、跨两年头之谓。

第五年:
  娇杏在门首见雨村到任,雨村时升为“本府知府”。
 第二回:
  封肃云:“只有当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一二年”,义同上。雨村娶娇杏。

第六年:
娇杏“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乃扶正。
雨村“不上两年”,便被上司参了一本,革职;因而游览天下,“那日偶又游至维扬地面”。
林如海巡盐“到任方一月有馀”。“年已四十。……生了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第三回黛玉云:“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正合。
  雨村入馆为西宾,“这女学生年又极小”,十分省力。
  按以上六年,乃全书引子,本不得作实事看,而所叙年月岁数尚大致可寻如此。

第七年:
 “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贾敏亡。
 雨村“每当风日晴和”,郭外闲游,因遇冷子兴。
 冷云:“……今年才十六岁,名唤贾蓉。”
 又云:“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今已娶了二年。”
 又云:“就取名叫作宝玉,……如今长了七八岁。”曰七八岁,正合。
 第三回:
雨村遇冷之“次日”,面谋之林如海,欲进京谋复原职。
“择了出月初二日”,与黛玉同路入都。“有日,到了都中。”“不上两个月”,应天府缺出,雨时赴任。黛玉初入荣府。众人见她“年貌虽小”;在家时如海亦嘱咐:“且汝多病,年又极小。”盖此时黛玉年仅六岁。(己卯本、“梦稿”本于此独多“十三岁”之文,他笔妄加,谬甚)
见凤姐穿“银鼠褂”,是冬天,贾母说“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抬房屋”,可证。
黛玉带来“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名唤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

第四回:
 见李纨,她“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已五岁。”
 门子对雨村说:“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
 又说:“这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到十一二岁时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
 按英莲开场为三岁,到今年应为九岁;云“十一二岁转卖”,又云“十二三岁光景”,约度之词,不觉稍大。又按自雨村离葫芦庙至此跨七年,云“八九年来”;自英莲失踪至此跨五年,云“隔了七八年”,皆多出二三年。揆其原故,盖雪芹又皆从第一回开场时计起也。参看第九年下。
 冯渊,“长到十八九岁上”。
 薛姨妈,“今年方四于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
 薛蟠,“今年方十有五岁。”
按云“小两岁”?口语不定之辞,非指“小二岁”。

第八年:
第五回: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
按叙黛玉自入府以来,与宝玉亲密情状,又时常因不合而垂泪,泛叙,皆“非止一日”之情。中间已隔相当日期。计黛玉初来在冬天,雨村两月后始赴金陵任,审冯、薛一案。薛家进京,“在路不计其日”,故宝钗入府当在转年之春夏无疑。住于贾府后,经过“不上一月的日期”,始皆熟识。故第五回开头所叙,已是第八年之事,泛写钗、黛并至以后与宝玉三人间之关系,故本年无详叙处,亦无节令可按,推而始明也。
“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注意此为第八年之冬,非黛玉入府之冬。
秦氏云:“不怕他恼,他能多大了,就忌讳这些个?”可见宝玉时尚稚幼。
宝玉云:“况且年纪尚小,不知淫字为何物。”
第六回:
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
按口气皆写小孩子,非青年男女。脂批云:“一段小儿女之态”,极为明白。“大两岁”,与前叙宝钗比薛蟠“小两岁”正同,不必拘定“二岁”;袭人本年似为十二岁,详后。

第九年:
  另起头绪。狗儿家“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
  周瑞家的云:“我们这里又比不得五年前了……都是琏二奶奶当家。”
 按第六年冷子兴谓贾琏“已娶了二年”,则娶凤姐当在第五或第六年,至本年为四年或五年,故云比不得“五年前”了。
 刘姥姥云:“这位凤姑娘,今年大不过二十岁罢了”,盖云至多不过二十,周云:“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与第七年冷云贾琏“二十来往”相合;凤姐此时当是十八九岁。
“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贾蓉。第七年云“十六岁”,正合。
 第七回:
 “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英莲。周问:“今年十几岁了?”
 按英莲当十一岁。如第七年即已“十二三岁”,至此即为十四五岁,与所叙“才留头”不符矣,可见第七年语系泛泛揣拟之词。
  焦大云:“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二十年,约当康熙五十年左右。
 第八回:
  宝玉到梨香院,薛姨妈说:“这么冷天!”宝钗穿蜜合色绵袄,银鼠比肩褂,绵裙。
  宝玉问:“下雪了么?”人回:“下了这半日雪珠儿了。” 取斗篷,送手炉。
  秦业“年近七十”,“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锺。”
  按年近七十,可以是六十六七,五旬之上,可以是五十七八;则秦锺本年可以是十岁左;据秦氏语,秦锺实与宝玉同岁。
第九回:
上学;袭人嘱:“学里冷”,要添换衣服,打叠手脚炉。
贾母常留秦锺“住上三天五夜”,“不上一月之工,秦锺在荣府里便惯熟了。”此时已到年底。秦、宝交密。众口流诽,“这也非止一日”,已接入次年。
第十年:

贾蔷“如今长了十六岁”。
 第十回:
  闹学堂后,贾璜妻金氏因“天气晴明”去看寡嫂。是秋天光景。参看下文。
  医生为秦氏诊脉,“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后日是太爷寿日。”
 第十一回:
 “话说是日贾敬的寿辰。”“天气正凉爽,满园的菊花又盛开。”是九月。
  尤氏谓秦氏:“上月中秋,……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口比一日觉懒,也懒怠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
  秦氏云:“我自想着,未必熬的过年去呢。”
 凤姐说:“如今才九月半,还有四五个月的工夫。”
凤姐进园,“但见黄花满地,白柳横坡……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
“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
按检雍正朝年历,无十一月三十日冬至者,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冬至,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冬至,最相近。
贾母嘱凤姐,“明日大初一,过了明日你后日再去看看他去。”风姐“到了初二日吃了早饭,来到宁府里。”是已进腊月。
 第十二回:
 贾瑞在夹道里,“现是腊月天气,夜又长,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
 贾瑞病倒,各种症候“不上一月,都添全了。”
 按此处“一月”,依旧钞本改。《痴人说梦》之四《镌石订疑》(叶二十五)、蝶芗仙史评本并云:“案旧钞本‘年’作‘月’。”又王伯沆批本亦论及一年当作一月。今传世诸本盖嫌“一月”之内诸症添全,似乎过快,故改“一年”,不思雪芹原书年月皆有贯串也。
第十一年:

“倏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贾瑞死于是春。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病,接黛玉归。贾琏同行。
 按“冬底”有误,久已屡经评家指出,当云“夏末秋初”。
 第十三回:
 凤姐夜计贾琏行程,而秦氏猝亡。宝玉立欲过宁府,贾母说:“二则夜里风大。”当是秋深。
贾蓉捐官,履历写“年二十岁”。第七年云“十六岁”,正合。
 第十四回:
  “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秦氏亡已月馀。
  是日昭儿回,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大约赶年底就回来。”“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是已入冬。
 第十五回:
 北静王“携手问宝玉几岁”,只曰“几岁”而不曰“十几了?”,可见此时尚属幼小,非如一般人心目中之宝玉出场即为成童少年。
 第十六回:
 七七既满,秦氏殡出;秦锺“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是天已寒冷。
 一日,贾政生辰,忽有元妃晋封之讯。按赖大云:“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是指乾隆身为太子而即将继位时事明甚。
 贾琏、黛玉“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所“出”之月,当是十一月。
 凤姐抱憾于未赶及南巡之盛,说:“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
按早二三十年,正康熙屡次南巡时,甚合。
开始修园。秦锺死。
第十二年:

第十七回:
秦锺七日掩埋。
“又不知历几何时……这日贾珍等来回贾政:园内工程,俱已告竣。”
“且喜今日天气和暖”,贾政游园,见稻香村“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可知正当春日。
贾琏回说帘子等物“也不过秋天都全了”。
第十八回:
妙玉入园,“今年才十八岁。”
“王夫人等日日忙乱,直到十月将尽,幸皆全备。”“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贵妃省亲。”
“贾府领了此旨,一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
第十三年:

“(目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
“至十四日,俱已停妥。”
“至十五日五鼓……”正式迎接元春归省。
第十九回:
“次日见驾,谢恩。”“收抬了两三天方完。”
“接袭人吃年茶。”东府“看戏。放花灯。”
宝玉到花家,“百般怕宝玉冷”,备坐褥。脚炉。
袭人之姨妹“如今十七岁”。则袭人此时至少亦应十七岁,实长宝玉四岁。
宝玉与黛玉闲话,问:“几岁上京?”可见黛玉来时亦只有几岁,亦非如一般人心目中之黛玉,出场即是少女。

第二十回:
凤姐劝李嬷嬷:“大节下,老太太才喜欢了一日。”
“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
宝玉对黛玉说:“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
第二十二回:
风姐云:“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仍是正月的二十一日。
“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是钗比宝玉长二岁,情理甚合。
按第七年薛蟠十五,至今当二十一岁,实大宝钗七岁,可知前云“大两岁”之语乃泛辞。
贾母以宝钗“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
按宝钗自第七年末入府,第八年正月为第一个生辰,此为第六个。难此云“才过”者,即上文“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即首次正式作寿之意,不得错会。
湘云说:“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
按戚本此后有贾母所说“我们安歇吧,明日还是节下”一句,其它脂本并无此言。元宵之后,只有“填仓”。不足称“节”,疑系后人所增。
第二十三回:
贾政回贾母“二月二十二的日子好”,众姊妹与宝玉搬入大观园。
宝玉作即景诗,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做的”。正合。
“那日正当三月中浣”,泌芳桥边看《会真记》。
第二十四回:
贾芸答宝玉问其年纪,说:“十八了。”贾琏谓宝玉:“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时宝玉实十三,正合。
贾芸献香料于凤姐,“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此预先筹备语,尚未到端阳。
贾芸见红玉(即小红)“却是一个十六七岁的丫头”;“这红玉年十六进府当差”,是去年始来,详后。
第二十五回:
宝玉寻红玉,“却恨面前有一株海棠花遮着。”又匠人种树。皆三月间事。
赵姨娘问马道婆:“可是,前儿我送了五百钱去,在药王跟前上供,你可收了没有?”药王上供,自是四月间事。
黛玉“看阶下新进出的稚笋……惟见花光柳影,鸟语溪声”,是初夏风光。
僧道托宝玉于掌,说:“青梗峰一别,(目展)眼已过十三载矣!”明点岁数,一丝不错。
第二十六回:
“话说宝玉养过了三十三天之后……”
宝玉到潇湘馆,“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湘帘垂地,悄无人声。”正写夏日意境。
薛蟠说:“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提送礼,有鲜藕、西瓜。
按“明儿”亦北京泛语,与“次日”不同,不得死看。
第二十七回: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是日黛玉“泣残红”——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
按殿板万年书,乾隆元年丙辰:“四月小,二十六日庚寅,亥初一刻四分芒种。”普通遇节气,无人细记时刻,只记日期,“未时”云者,殆雪芹随手拈来补足之语。
宝钗见蝴蝶,“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扑得“香汗淋漓”。
红玉答凤姐:“十七了。”
第二十八回:
贵妃差太监送银,“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指五月初一至初三。
“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
第二十九回:
贾母劝宝钗:“你也去,……长天老目的,在家里也是睡觉。”宝钗曾说:“罢罢,怪热的!”原不欲去。
“正是初一日乃月之首日,况是端阳节间”。
贾珍说贾蓉:“我这里没热,他倒乘凉去了!”张道士亦云“只因天气炎热”。
张道士说:“前日四月二十六日”。又云:“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又云:“看着小道是八十多岁的人”。
黛玉“昨日回家。又中了暑”。
“过了一口,至初三日,乃是薛蟠生日。”应前文。“明儿”不必等于“次日”,可见。
袭人云:“明儿初五大节下。”
第三十回:
紫鹃云:“这么热天,毒日头地下,晒坏了他,如何使得呢!”
宝钗云:“我怕热,看了两出,热得很。”
凤姐云:“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
“谁知目今盛暑之际,又当早饭已过,各处主仆人等,多半都因日长神倦.宝玉背着手,到一处,一处鸦鹊无闻。……知道凤姐素目的规矩,每到天热,午间要歇一个时辰的。……来到王夫人上房内,只见几个丫头子,手里拿着针线,却打吨儿……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也乜斜着眼乱忧。”
宝玉进园,“只见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
“如今五月之际,那蔷薇正是花叶茂盛之际。”
“伏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按“夏至三庚”方入伏,恐不当五月初已在伏中,其意盖仍指盛夏之日,不必以词害义。
“原来明日是端阳节。”
第三十一回:
“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背。”晴雯摔扇。
黛玉云:“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棕子吃争恼了不成?”
晴雯云:“怪热的,拉拉扯扯作什么!”提洗澡与吃水果。
“次日午间”,湘云至,贾母云:“天热,把外头的衣服脱脱吧。”
第三十二回:
袭人送扇子。宝钗说:“大毒日头地下,出什么神呢?”又云:“这么黄天暑热的”。
第三十三回:
王夫人云:“况且炎天暑日的”;贾政云:“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宝玉挨打即在五月。
第三十四回:
王夫人云:“如今我想,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是四十馀岁口气。
第三十五回:
紫鹃劝黛玉:“如今虽然是五月里,天气热……”
“目今傅秋芳已二十三岁。”
莺儿答宝玉:“十六岁了。”
第三十六回:
贾母要宝玉“著实将养几个月”,“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
凤姐说:“这里过门风倒凉快,吹一吹再走。”
“却说薛姨妈等这里吃毕西瓜”,黛玉要洗澡。
宝钗说:“这个屋里那里还有苍蝇蚊子?还拿蝇帚子赶什么?”
第三十七回:
贾政点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宝玉自此“光阴虚度,岁月空添”。
探春小柬云:“前夕新霁,月色如洗……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入秋。
贾芸送自海棠,开“海棠社”。按此殆秋海棠。
秋纹云:“那日见园里桂花”。
第三十八回:
风姐云:“那山坡下两棵桂花开的义好”。
咏菊、吃蟹。
王夫人向贾母说:“这里风大。”
第三十九回:
刘姥姥云:“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云:“比我大好几岁呢!”
按明年贾母即庆八旬,则本年当七十八九,刘姥姥既大好几岁,当八十馀始合。《痴人说梦》云:“七十五应改八十五。”蝶芗仙史评本亦云:“七十五应改八十五遂是。”
第四十回:
“可喜这日天气清朗,李纨……看着老婆子丫头们扫那些落叶。”
翠盘中“养着各色的折枝菊花”,插满了刘姥姥的头。
宝玉说:“这些破荷叶可恨。”
“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
第四十一回:
以柚子哄板儿手中之佛手。
第四十二回:
凤姐对刘姥姥说:“都是为你!老太太也被风吹病了。”
大姐儿亦病,彩明读《玉匣记》:“八月二十五日病者:……”
黛玉云大观园修造费时一年,“盖才盖了一年。”与前所叙合。
第四十三回:
贾母云:“初二是凤丫头的生日。”即入九月。
“且说(目展)眼已是九月初二日。”
第四十五回:
赖大家的说:“择了十四的日子。”仍是九月。
黛玉云:“我长了今年十五岁。”
按黛玉小宝玉一岁,实当十二岁。所叙明明不合,疑字有讹误,或后人嫌小,妄改“二”为“五”。
“秋霖霢霢,……”作《秋窗风雨夕》。
第四十七回:
贾琏说:“十四往赖大家去不去?”又:“打听老太太十四可出门。”
贾母说:“我进了这门子,作重孙子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
“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来,名唤嫣红。”
“展眼到了十四日”。
宝玉云:“上月我们大观园的他子里头结了莲蓬”。
湘莲云:“眼前十月一,我已经打点下上坟的花消。”十月一,寒衣节。
第四十八回:
“展眼已到十月”。
“至十三日薛蟠先去辞了他母舅”,“至十四日一早”,母妹送行。
平儿骂雨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按雨村自第七年始与贾府结识,至此为时七年,故云“不到十年”。
第四十九回:
宝玉云:“明儿十六,咱们可该起社了。”是十月十六。
“李纨为首,馀者迎春、探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人,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这十二个皆不过是十五六七岁。或有这三个同年,或有那五个共岁。……连他们自己也不能细细分晰谁长谁幼了。……不过是姊妹弟兄四个字随便乱叫。”
按本年贾宝玉十三岁,凡小于宝玉者不能超过十三岁;凤姐又绝不止十五六七岁。此为信笔泛叙。
宝琴披斗篷。云:“因下雪珠儿,老太太找了这一件给我的。”李纨云:“可巧又下雪。”
次早一看,“竟是一夜大雪,下的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咏雪。
“老太太说了离年又近了。”
第五十回:
罚宝玉乞红梅,又咏红梅。
狐腋,狼皮褥,手炉。
贾母问画:“赶年可有了?”
凤姐云:“那姑子必是来送年疏,或要年例香火银子,老祖宗年下的事也多。”
贾母云:“这才是十月里头场雪,往后下雪的日子多呢!”
“次日雪晴。”贾母嘱惜春:“你只画去,赶到年下十分不能便罢了。”
第五十一回:
袭人回家,手炉,银鼠灰鼠衣服。
晴雯因与麝月夜间耍戏,受冻:“忽然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宝玉说:“好冷手!”
宝玉云:“外头自然有大月亮的。”当是十一月中。
“小姑娘们冷风朔气的”,添大观园厨房。
第五十二回:
宝玉见黛玉处水仙,说:“这屋子越发暖,这花香的越清香。”又提:“送了蕉丫头一盆腊梅”,“明儿下一社,又有了题目了。”
第五十三回:
“因此诗社之日,皆未有人作兴,使空了几社。”
“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
贾珍云:“这又到了年下了。”
“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次日祭宗祠。
以上自第十八回后半直至五十三回,数十章巨文,皆叙一年之事,占全书大部,所叙日期节序,草木风物,无不吻合,粲若列眉。

第十四年:
“次日五鼓”,进宫朝贺,受家礼,吃年酒,“连忙了七八日才完了,早又元宵将近。”
“十一日”贾赦请贾母,“次日”贾珍请;“至十五日之夕”,唱戏。
文豹云:“恰好今日正月十五,荣国府中老祖宗家宴。”
第五十四回:
“十七日一早。又过宁府行礼。”自此至二十二日,皆管家等人请年酒。
第五十五回:
“刚将年事忙过,凤姐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
“一月之后,复添了下红之症”;“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渐渐的起复过来。”——“此是后话。”
第五十六回:
贾母问甄宝玉,四来人回说:“今年十三岁。”
按甄贾全同,足见宝玉此时尚只十三四,当年十四而仍云“十三”者,盖因新年甫换,去年岁数一时口中难改也。
第五十八回:
老太妃薨,一月后应酬方毕。
“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园中修竹,创(左为“乌”)树,栽花,种藕。
“只见柳垂金线,桃叶丹霞。”“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己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
第五十九回:
宝钗“搴帷下榻,微觉轻寒。启户视之,见园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落了几点微雨。”
寻蔷薇硝擦“春癣”。
“因见柳叶才吐浅碧,丝若垂金”,莺儿采花柳枝条编篮子。
第六十回:
柳五儿“今年才十六岁”。
第六十一回:
小厮云:“好歹偷些杏子出来赏我吃。”
第六十二回:
“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
袭人叙众人生日:“二月十二是林姑娘。”
湘云“吃醉了图凉快……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
众人斗草,香菱裙子被污,“旁边有一汪积雨”。
第六十三回:
是夜,怡红院夜宴。险宝玉说“天热”,要与宴者脱外衣。芳官“满口嚷热”,只穿“小夹袄”、“夹裤”。综看,似是四月下旬,与开卷呼应。
平儿还席,“说红香圃太热”。
贾敬亡,“目今天气炎热”,不待贾珍即入殓。
第六十四回:
“一日供毕早饭,因此时天气尚长。……”
宝玉回院,“进入门来,只见院中寂静无人”;下人“取便乘凉”或“打吨”。
宝玉云:“如此长天”,正恐丫环们睡出病来。
宝玉对袭人云:“怪热的!打这个那里使?”——袭人打穿孝用的扇套结子。
“芳官早托了一杯凉水内新湃的茶来,因宝玉素习秉赋柔脆,虽暑月不敢用冰。”
黛玉用瓜果,宝玉猜想:“大约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季的坟。”入七月。
贾琏“遂择了初三黄道吉日,娶二姐过门。”
按此偷娶事系逆叙,似为六月初三日之事。
第六十五回:
娶后“到也过起日子来,十分丰足,眼看已是两个月的光景。”
第六十六回:
平安州节度使嘱贾琏:“十月前后务要还来一次。”
“谁知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
第六十七回:
薛蟠已“回家半个多月了”;箱子“放了一二十天才送来。”
袭人欲去看凤姐,“初秋天气,不冷不热”,行至沁芳桥上,“那园中景致,时值秋令,秋蝉鸣于树,草虫鸣于野。见这石榴花也开败了,荷叶也将残上来了,到是芙蓉近着河边,都发了红铺铺的咕嘟子,衬着碧绿的叶儿,到令人可爱。”
按所叙即为梅花调《黛玉悲秋》中段词句所本。俗本全删。今从戚本文字引录。
祝妈赶虫子,“葡萄刚成了珠儿”,“今年三伏里雨水少”,“如今才入七月的门,果子都是才红上来。”
按第六十七回盖非雪芹原作,亦出他人(脂砚?)所补。
第六十八回:
凤姐于“十五日”去见尤二姐,接入园。未明指何月十五日,似是十月。
贾琏又去平安州,“回程已是将两个月的限了。”
第六十九回:
贾母问二姐:“今年十几了?”
贾琏归,贾赦“又将房中一个十七岁的丫头名唤秋桐者赏他为妾。”
“那日已是腊月十二日。”
尤二姐“不过受了一个月的暗气,便恹恹得了一病。”
尤二姐对贾琏说:“我来了半年,腹中已有孕。”此时仍是腊月,“半年”正从六月偷娶时算。
第七十回:
贾琏伴宿七日尤二姐葬。
“因又年近岁逼,诸务猬集。”
第十五年:

“接着过年过节,出来许多杂事,竞将诗社搁起。”
“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作《桃花诗》。
“大家议定明日乃三月初二日,就起社。”“明日饭后,齐集潇湘馆”。
按雪芹之“初秋”“初春”,往往指实际景物之初残、初荣言,不必拘作“七月”“正月”看。
“次日乃是探春的寿日”,三月初二日。
贾政有讯“六七月回京”。
王子腾女将于“五月初十日过门”。
宝玉赶功课,“至三月下旬,便将字又集凑出许多来。”
贾政又讯“冬底方回”。
湘云因“时值暮春之际”,“见柳絮飘舞”,作《柳絮词》。
按七十回末及七十一回首高本叙“展眼间已是夏末秋初”,贾政归来。皆脂本所无。
第七十一回:
“因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
按本回说贾政已归,“又因在外几年”,上回亦云:“三四年工夫”,则以贾政自第十三年七月出外,至本年,正合三四年。
“于七月二十八起,至八月初五日止”,开寿筵。
第七十二回:
贾琏云:“几处房租地税,通在九月才得。……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礼。”
凤姐押银四百两,一半命旺儿媳妇“拿去办八月中秋节的礼”。
第七十三回:
“原来这傻大姐年方十四五岁。”
纍金凤“预备八月十五日恐怕要戴呢!”
第七十四回:
邢夫人向贾琏要二百两银子“作八月十五日节间使用”。
第七十五回:
贾母云:“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王夫人云:“只是园里空,夜晚风凉。”
贾母云:“多穿两件衣服何妨。”此十三日事。
“次日起来,就有人回:西瓜月饼都全了。”
“明儿十五,过不得节,今儿晚上到好。”贾珍赏月。
“次日一早起来,乃是十五日。”
第七十六回:
尤氏云:“也奔四十的人了。”
贾母云:“可怜你公公转眼已是二年多了。”
按贾敬亡于第十四年夏,至此实一年多,误多叙一年。
“猛不防那壁厢桂花树下”吹出笛声。
第七十七回:
“话说工夫人见中秋已过”,“当下因八月十五日各庙内上供去,皆有各庙的尼姑来送供尖之例。”
第七十八回:
晴雯夭逝,“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
宝玉云:“如今且去灵前一拜,也算尽这五六年的情肠。”
按《芙蓉诔》有云:“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十有六载……相与共处者,五年八月有奇。”上推五年八个月,当第十年年初;第七十七回明叙晴雯初买时才十岁,至本年亦正十六岁,若合符契。
众幕友赞贾兰:“小哥儿十三岁的人”。
按第七年叙贾兰五岁,至此正合十三岁。
第七十九回:
黛五看诔稿,宝玉云:“这里风冷。”
孙绍祖:“年纪未满三十”。
宝玉自祭晴雯即病,“一月之后,方才渐渐的痊愈,好生保养一百日……方可出门行走。”
“这一百日内连院门前皆不许到……至四五十日后,就把他拘约的火星乱迸。”
夏金桂:“今年方才十七岁”。
第八十回:
“此时宝玉已过了百日,出门行走。”
按“百日”系自八月底九月初计,期满时亦不过腊初;回末叙迎春归宁,小住即返,正亦是腊中年前之风俗。则八十回原书自宝玉降生,至此为止,计共十五年;前六年乃序引性质,正写者整九年间之情节。
说到此处,《红楼梦》的年表,总算叙清。这样一部大书,百十万言,人物事情,繁杂万状,而所写岁时节序,年龄大小,竟而如此相合,井然不紊,实在令人不能不感到惊奇!偶然也有二三处欠合的,皆非重要,从整个著作看,实在提不到话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汝昌的红楼梦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