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

(一)概述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蹻 、阳蹻 、阴维、阳维。

  “奇”,指奇异、零余的意思,指奇经八脉的分布和作用有异于十二正经。

  “奇”,指奇偶,奇经八脉无络属脏腑的表里配偶关系。

奇经八脉

(二)源流

最早散见于《内经》;

《难经》提出奇经八脉总名称;

《针灸甲乙经》记载有关穴名;

《脉经》记载所主病症;

《奇经八脉考》(明.李时珍)对前书进行总结。

正在载入…

(三)特点

  1、除任脉、督脉有腧穴分布外,

    余六脉无腧穴分布;

  (任、督与十二经合称十四经)

2、无脏腑属络关系;

3、无表里关系;

4、无流注关系.

冲脉

冲,“要冲、要道”之义,冲为“血海”、

        “十二经之海”;

冲,“垂饰貌曰冲”,

        冲指古人在身前垂挂饰品的带子,

      与冲脉在胸腹前面循行特点相仿。

正在载入…

(一)循行

1、原文

《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

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

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

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

《难经·二十七难》: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

2、词解

[1]跗属---跗骨与胫骨连接部。

3、体表路线

起于气冲部(气街)→并足少阴肾

经(横骨) →止于上腹部(幽门)

4、体内联系

与胞宫有联系

冲脉循行分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一、冲脉的起源(大致有四种看法):

      1、起于肾下;2 、起于胞中;

        3、起于关元;4、起于气冲。

二、冲脉的上行线归纳起来,除循行于

        胸腹及背部脊里之外,还应上头面

        络口唇。

三、冲脉的下行线并少阴之经,循下肢

        内侧,达足部,入大趾间。

思考题:如何理解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血海”?

冲脉又称“十二经之海”、“血海”。冲脉的“冲”字,有要冲、要道之义。冲脉在人体的循行分布博大深长,其上渗灌于头面各阳经,其下渗灌于下肢各阴经。它起于胞中,主干在身前挟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直冲面上;分支在身后合于督脉,连系诸阳,又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并而下行,贯穿周身,密切联系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

由于冲脉血气旺盛,通行上下,为总统诸经气血的要冲,又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之海”。冲脉起于胞中,与妇女月经有密切联系,又有“血海”之称。

(二)生理功能

1、冲脉为“经络之海”、“十二经之海”

        和“五脏六腑之海”。

2、冲脉为“血海”起着“渗诸阳、灌诸精” 

      “温肌肉、生毫发”的作用。

3、协同任脉,主胞宫以妊产胎育。

      《临证指南》:“血海者,即冲脉也,男子            藏精,女子系胞。”                                 

(三)病候

《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难经.二十九难》: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

《临证指南》“……不孕,经不调,冲脉病也。”

    冲脉发生病变,可出现

      1、逆气不能上行而致腹内拘急疼痛。

    2、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正在载入…

带,在古代多指“官僚贵族腰间系的大带”

  与带脉横行腰腹之间,回身一周相仿。

带脉

(一)循行

1、原文

《灵枢·经别》: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难经·二十八难》: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2、词解

[1]季胁——肋尽处为季胁,

  当指十一肋端之章门处。

3、体表循行

起于季胁(章门) →并足少阳经(带脉、维道)

    →围绕腰腹一周。

(二)生理功能

“约束诸脉”---约束纵行诸经脉,使起到协调  和柔顺作用。

                       

(三)病候

1、原文

《难经·二十九难》: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

                                 

2、词解

溶溶——形容疲倦乏力的样子。

病候归纳:带脉不引可出现各种功能弛缓、痿废的 病症。如:腰酸痛、腹胀、腹痛引腰脊 及生殖器官病,如:阳痿、遗精、崩漏带下等。

阳蹻脉与阴蹻脉

  跷,“举足行高”,跷脉起于跟中;

跷,“活动敏捷”的意思,跷脉主

            肢体运动。

(一)阳蹻循行

1、原文

《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锐(应作“内”)眦。

《难经·二十八难》:阳蹻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2、体表路线

起于足跟部(仆参) →下肢外侧(申脉、跗阳、居LIAO) →躯干外侧(臑俞) →肩前、颈前、面前(肩YU、地仓、睛明) →止于项部(风池)。

(二)阴蹻脉循行

1、原文

《灵枢·脉度》 :(阴)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

《难经·二十八难》:阴蹻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2、体表路线

起于足跟部(照海) →下肢内侧(交信)→腹、胸、  颈、面前面→止于眼部。

(三)生理功能

1、司眼睛开合,主觉醒;

《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 阴气盛则螟目 ”。

2、调节肢体的运动,特别是使下肢活动

        灵活跷捷。

(四)病候

1、原文

《难经·二十九难》: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

                            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

2、词解

  缓---即肌肉弛缓

  急---即肌肉拘急

病候归纳:阴蹻阳蹻病候可出现目痛、失眠

              或嗜卧及痫证。

阳维与阴维

维,“维系,连结”的意思。

  维脉有维系诸阴、诸阳的作用。

(一)循行

1、原文

《素问·刺腰痛篇》: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

(一尺所--指离地一尺许,当阳交穴所在,为阳维之郄。杨上善《太素》注:“阳维诸阳之会,从头下至金门,阳交即是也。” )

《难经·二十八难》: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诸阳会--指阳维所交会的头肩部各穴。又张飞畴注:“诸阳皆会于头”。 )

(一)循行

1、原文

《素问·刺腰痛篇》: 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上五寸——此指筑宾穴所在,为阴维之郄。 )

《难经·二十八难》: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诸阴交——指阴维所交会的胸腹部各穴。)

2、体表循行

阳维脉:起于足跟部(金门) →下肢外侧

                (阳 交)、躯干外侧→肩背部

              (臑 俞、肩井) →头侧(阳白、风池)

                →止于项部(哑门)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筑宾) →下肢内侧

                  →腹胸部(冲门、期门) →颈部(廉泉)

(二)生理功能

“维络于身”,起溢蓄气血的作用。

    阳维维系诸阳经,主一身之表;

        阴维维系诸阴经,主一身之里。

(三)病候

1、原文

《难经·二十九难》:

    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

      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

2、词解

[1]怅然失志——形容失意而不痛快的样子。

[2]溶溶不能自收持——指全身疲倦以致动

                                    作不能自主。

[3]寒热——为恶寒发热之证,泛指表证。

[4]心痛——为心腹部之证,泛指里证。

病候归纳:

      阳维病证出现阳证、表证,见寒热、头痛、目眩等;

            阴维病证出现阴证、里证,见心腹部、胸胁痛等。

八脉交会穴歌  明.高武<针灸聚英>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一、统领作用

二、联络作用

三、调节作用

小结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经络之海

              五脏六腑之海;

              逆气而里急;不孕、经不调等。

带脉:唯一横行于腰腹部的经脉,总束诸脉;

            弛缓、痿废诸证。

跷脉:《难经》称“阴络”、“阳络”;

                司目之开阖、主肢体运动;

                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

      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

维脉:  主一身之表里;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           

             

             

             

筑宾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太溪穴上面5寸,而太溪穴在脚踝的内侧,脚踝最高点与跟腱连线的中间。筑宾穴不但能解毒,还能很有效的治疗口腔溃疡,心绞痛,功能性子宫出血及五心烦热等。我们的中老年朋友,如果您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年服用多种药物的话,建议您常常点按筑宾穴。

第一章  督脉

【总括】

督,本义为观察、审察,《说文》:“督,察也”。引伸为总督、统率、正中。

督脉主干行于身后正中线。按十四经流注与足厥阴肝经衔接,交于任脉。

正在载入…

本经穴:28

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督脉的功能主要可概括为“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或称“阳脉之都纲”。督脉主干行于背部正中,入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背部属阳,因此,督脉有督领全身阳气,统帅诸阳经的作用。

下起丹田,为元气所发,翰旋元气;上络于脑,营养脑髓,播散神气;内调脏腑;外主阳经,形成了以督脉为核心的网络结构。

督脉病候主要表现为腰脊强痛,头重头痛和神志病。髓海不足的症候,如脑转耳鸣、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嗜睡等也多责之督脉。

1.腰阳关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法: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下方凹陷处。

【主治】下焦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疾患,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2.命门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下焦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疾患,补肾壮阳(虚性病症)

3.至阳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法:两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兼治上、中焦疾患,黄疸——“退黄”要穴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上焦病症,呼吸、循环系统疾患,泄热,感冒,头项强痛

1.捏脊法

通过按摩督脉和两侧膀胱经,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最开始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现在也常用于成人,能够治疗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抵抗力低下等病证。

小儿操作:患儿取俯卧位,术者双手半握拳,拇指伸长,罗纹面对食指第二指间关节的桡侧,虎口向前。以双手拇、食指将患儿皮肤捏起,从尾骨端开始,沿脊柱由下而上,直到大椎穴为止,如此反复3~5次。每天一次,一周3~5次。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

2.掌推督脉

这一手法的应用经常结合膀胱经,即掌推督脉和膀胱经同时进行。操作方法:单掌推督脉及膀胱经路线,从大椎至腰骶交界处,要求直线、匀速、缓慢移动。可以治疗反胃、胃脘痛、腹胀、便秘、食积、胸闷、腰背酸痛等。

3.点按法

用手指按压脊柱每个棘突的下方,并向脊柱两侧延伸,在与棘突下方平行的高度上进行按压。刺激这些与各个脏腑相关的部位,可达到调理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防病保健的目的。

4.拳背击法

这一手法震击力重,但着力面积较大,故作用力强而压力小,对作用部位可发挥较强的深透作用,但绝对不会损伤局部皮肤引起不适感。常用于大椎穴与腰骶命门、阳关等。震击大椎可通调一身之阳气,震击腰骶能壮肾阳、补元气、引火归元,具有振奋精神、激越阳气、活血祛瘀、舒经通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肌肉劳损、退行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麻痹及失眠、神经衰弱等病证。

第二章  任脉

【总括】

任,通“妊”,指妊娠。《难经》杨玄操注:“任者,妊也。”指此脉与妊养胎儿有关,有妊养、生养的意思,说明任脉和女子妊娠、生养有关。任,又有统任、担任的意思,说明任脉有统任的作用,统帅全身阴经,又称为“阴脉之海”。

任脉起于胞中,主干行于身前正中线。按十四经流注与督脉衔接,交于手太阴肺经。

本经穴:24

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任脉的功能主要可概括为“阴脉之海”。任脉主干行于腹,腹为阴。诸阴经均直接或间接交会于任脉。任脉的另一功能是“主胞胎”,即与生育功能有关。正如杨玄操所言“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养之本。”生养之本,意指生育、生殖之本和生长之本。在成年女子则为“主胞胎”。

任脉病候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和下腹部病痛。如:带下,不孕,少腹疼痛,月经不调,阳痿,早泄,遗精,遗尿,男子疝气,女子盆腔肿块等。

掌摩腹部

患者取仰卧位,双手重叠在腹部,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进行。围绕着肚脐,在脐周做环形运动,50次。

此法具有和胃健脾、消积导滞、顺气通便等功效,有效预防胃肠疾病的发生。此外,由于有效刺激了下腹部的关元、气海、中极等穴,因此还具有强壮作用,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其他器官的功能,如肾及泌尿系器官的功能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经八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