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融入

近日看到两篇文章联想到地方文化的研究。 一篇是何金铭先生写紫阳蒸盆子的文章,他在文中写到了一个传说:“蒸盆子是陕西省紫阳县的传统大菜、名菜。据说最早是汉江船工歇脚欢聚时的一种大烩菜,发源于紫阳县汉王镇。旧时船工们在波浪滚滚的汉江上划船,险情常常有,生活无保障,吃什么好呢?大家便将船上一个大大的面盆当锅用,将能够找到的各种蔬菜全都放进去烧煮,无非是些莲藕啊,萝卜啊,还有随时打捞上来的汉江鱼啊,都是紫阳本地的产物,没有什么稀罕的。行船没有准确时间,一煮大半天,甚至一两天,都顾不上去管它了。只管烧啊烧,煮啊煮,没有想到,待到再来岸边,围拢了吃时,竟然味美异常,成为船工们和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吃的一道菜。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慢慢地,就发展成为紫阳人除夕夜晚必不可少的团圆饭压轴大菜,成为紫阳县第一名菜。”

而后何先生建议蒸盆子的盆子宜小。

我于是在微信转发时发感言,何先生是美食家,但这篇文章中所写船夫炖菜和″蒸盆”之“蒸”有夲质区别,紫阳蒸盆的真经在用蒸笼干蒸,而非加水用锅"炖”,此外蒸盆子原是春节一家团圆时的大菜,体现年味之盛大,怎可改用小盆,况且蒸盆要用全鸡。这好比烤全羊怎可分割烤之!

又看到程楚安先生转发的一篇文章,是一位已故画家的画作将展览的介绍。这位画家名叫侯巍,1966年3月生于西安,1984年考入西安戏曲学校舞台美术专业,1987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1998年至2006年长期深入陕西秦岭腹地太白、关山牧场、紫阳,以及江南水乡绍兴东浦等地,创作大量以乡村与自然为题的画作。2000年作品《镇子》编入《今日中国美术》;2002年作品《屠夫》《菊》刊载于《美术观察》;2005年作品《不愉快的晚餐》《水祸系列》《水果与静物》编入《当代中国美术》,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成为国内知名的当代油画家。2006年6月,侯巍突发心脏病猝倒于北京平谷山区雕窝村的画作前,享年40岁。2014年,侯巍作品《夕阳的光辉》参加首届巴黎卢浮宫东西方美术年展,获得组委会银奖。在侯巍的艺术求索之路上,梵·高对其影响极深,侯巍的每一幅创作都是在致敬梵·高——以化整为零且又自由奔放的色彩;以大胆率性而又韵律感十足的笔触;以明暗与投影都抑隐不露,看似平涂实是编织的绘彩技法;以“户外创作很重要,随心所欲更重要”的实景写生;以“色彩包办一切,通过色彩的单纯化给予事物更为宏伟的风格”的面貌;以“纵死也要为世界换回艺术的纯粹与崇高”的热情;以对艺术执着的信仰,对文明诠释的精神。梵·高成为侯巍的绘画导师、生活样板、精神领袖,侯巍通过对大师遗产本质的继承、对梵·高精神透彻的领悟,真正在自己的作品中实现了艺术本质无差别的感染、触动与共鸣。侯巍油画艺术也由此得以真正独立起来,并开始认真地诠释起他所处时代的风貌。

这段介绍很有深意,一是对大师的继承毫不掩饰,师傅就是师傅!二是对乡村和自然的持续深度切入,记得楚安先生曾经写过一篇这位画家多年多次长住紫阳写生与创作的动情文章。三是认真诠释他所处的时代风貌,艺术家不记录时代就毫无特色与个性。

陕南推荐自己的旅游,地方政府喜欢请外地艺术家来助推,这无可厚非。但蜻蜓点水式的切入和深度切入效果迥异,肤浅切入有时候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所以一直认为本地文化还须本地人研究,或者以本地与外地共同结合研究,才符合实际,产生效果。

地域融入_第1张图片
瓦房店  图片发自App



瓦房店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地域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