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edis的数据类型:
字符串、列表(lists)、集合(sets)、有序集合(sorts sets)、哈希表(hashs)
2、Redis和memcache相比的独特之处:
(1)redis可以用来做存储(storge)、而memcache是来做缓存(cache)。这个特点主要是因为其有“持久化”功能
(2)存储的数据有“结构”,对于memcache来说,存储的数据,只有一种类型——“字符串”,而redis则可以存储字符串、链表、集合、有序集合、哈序结构
3、持久化的两种方式:
Redis将数据存储于内存中,或被配置为使用虚拟内存。
实现数据持久化的两种方式:(1)使用截图的方式,将内存中的数据不断写入磁盘(性能高,但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数据丢失)
(2)使用类似mysql的方式,记录每次更新的日志
4、Redis的主从同步:对提高读取性能非常有益
5、Redis服务端的默认端口是6379
接下来我们来安装Redis
1、先到Redis官网(redis.io)下载redis安装包
2、将其下载到我的/lamp目录下
3、解压并进入其目录
4、编译源程序
make
cd src
make install PREFIX=/usr/local/redis
5、将配置文件移动到redis目录
6、启动redis服务
7、默认情况,Redis不是在后台运行,我们需要把redis放在后台运行
vim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将daemonize的值改为yes
8、客户端连接
/usr/local/redis/bin/redis-cli
9、停止redis实例
/usr/local/redis/bin/redis-cli shutdown
或者
pkill redis-server
10、让redis开机自启
vim /etc/rc.local
加入
/usr/local/redis/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11、接下来我们看看/usr/local/redis/bin目录下的几个文件时什么
redis-benchmark:redis性能测试工具
redis-check-aof:检查aof日志的工具
redis-check-dump:检查rdb日志的工具
redis-cli:连接用的客户端
redis-server:redis服务进程
Redis的配置
daemonize:如需要在后台运行,把该项的值改为yes
pdifile:把pid文件放在/var/run/redis.pid,可以配置到其他地址
bind:指定redis只接收来自该IP的请求,如果不设置,那么将处理所有请求,在生产环节中最好设置该项
port:监听端口,默认为6379
timeout:设置客户端连接时的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loglevel:等级分为4级,debug,revbose,notice和warning。生产环境下一般开启notice
logfile:配置log文件地址,默认使用标准输出,即打印在命令行终端的端口上
database:设置数据库的个数,默认使用的数据库是0
save:设置redis进行数据库镜像的频率
rdbcompression:在进行镜像备份时,是否进行压缩
dbfilename:镜像备份文件的文件名
dir:数据库镜像备份的文件放置的路径
slaveof:设置该数据库为其他数据库的从数据库
masterauth:当主数据库连接需要密码验证时,在这里设定
requirepass:设置客户端连接后进行任何其他指定前需要使用的密码
maxclients:限制同时连接的客户端数量
maxmemory:设置redis能够使用的最大内存
appendonly:开启appendonly模式后,redis会把每一次所接收到的写操作都追加到appendonly.aof文件中,当redis重新启动时,会从该文件恢复出之前的状态
appendfsync:设置appendonly.aof文件进行同步的频率
vm_enabled:是否开启虚拟内存支持
vm_swap_file:设置虚拟内存的交换文件的路径
vm_max_momery:设置开启虚拟内存后,redis将使用的最大物理内存的大小,默认为0
vm_page_size:设置虚拟内存页的大小
vm_pages:设置交换文件的总的page数量
vm_max_thrrads:设置vm IO同时使用的线程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