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由朋友们的共同讨论而得)
学校组织了看这场电影。
一早就知道neil最终选择吞枪自杀,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一直等待一个理由。反抗爸爸的独裁的理由我并不接受。但我很理解他。很理解这种感受。寡淡沉默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点点喜悦的亮光,怎么可能还拒绝的了它?
我本以为他的死亡是电影的终结,但这恰恰是个开始,随着他的死亡,自由的追求,反抗的力量都渐渐觉醒,有的学生敢于抗争,有的学生做了阻止的选择。这一段看的相当憋屈,恨不能有一个角色站出来斥骂校长,将我们想说又说不到位的,全酣畅淋漓地说出口。我以为安卓森会是那个人,但最终他屈服于现实。导演始终压抑着这种抒发。真不痛快,可是也真现实。我最害怕电影里才会有的处理事情的方式,电影不需要给他们考虑未来。导演没有落入俗套,这是一个我不喜欢却很接受的处理。
"oh captain,my captain。"
学生们最终站上高高的桌子,一个一个,难得在森严规矩中顺从本心。累积的委屈和愤懑终于爆发,我偷偷擦着眼泪。
老师们留了十分钟来讨论这个故事,得出的答案是对自由思考的追求。
好吧,这也没错。但让我始终思考的问题并不在这里。
因为故事主题太浪漫,我有一种被喂了一大口鸡汤却又不知道该不该吐出来的感觉。
我想的是关于唤醒。学生们争先恐后,因为keatig的一席话而欢呼雀跃,复活了死亡诗社,几近狂热,其实我是胆战心惊的。我想起看过的一个演讲,讲一个韩国妹子去朝鲜当老师,她看着底下的孩子,想告诉他们真实的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可最终她没说出口。演讲最末她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说,如果一定有革命,我希望你们不要参与,我希望你们不要知道,我希望你们保全性命,安稳偷生。让别人去做革命者吧。
她当然有爱的私心,但更多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既然没有革命的能力,还不如先照顾好自己。
我一直在想,如果知道唤醒的后果是灾难,是否应该唤醒他们。我始终觉得无知是很遗憾的事情,知道后却求之不得则同时包含了幸与不幸。你没法问他们一句"值得么",因为这时候被唤醒的人是一种被选择的结果,那么哪些输出价值观的人是否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值得么?这不是善心,我感觉是一种责任。
keating虽然没有滥用教师魅力,但其实对neil的死还是需要负责的。他明明知道现实和主流价值观,在点燃学生自由思想的火焰时,却没有考虑如果教他们生活在现实。就像撕去序言,跳过现实主义的几张一样,他像学校限制浪漫一样限制了现实。他以为他传授的思想会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佐料,让他们带着思辨学的更好。但是学生们从被禁锢的极端划向了理想主义的极端。
这件事细思极恐,因为往往一个比我们强大、前卫的人,能够规划我们的思维。
有一部电影不得不提,叫《浪潮》。这是个有预谋的故事,几乎相同的过程,和《死亡诗社》一样,老师运用各种途径改变了学生的想法。引用知乎上的一段话"大部分的学生都投身于老师所倡导的“改革大潮”中久久无法自拔,除了个别几位可以独立思考的同学外,其余的学生都变成了没有想法的“乌合之众”。""《浪潮》中那位独立思考的同学则是一个将沉浸于“元首”情怀无法自拔的老师拉出来的正面人物。"
大梦初醒。
电影真是很奇妙的东西,几乎相同的故事,从不同的立意出发,结果截然不同。这种人物本身就是虚构,在现实里只有理论上存在的可能性,故事里能不能存在完全取决于作者的目的。现实就是增加一点限定,使其不像电影那样决绝而无转换余地,综合电影的无限可能。
讨论立意的优劣没什么意思,还是回归我的主题,思维绑架。
死亡诗社的社会背景里就是老一辈压制小一辈,小一辈长大又去做压制小一辈的老一辈,人人遵守规则,服从权威,相信课本,基丁打破了这个循环,他才是走出这个制度的独立思考者。而他的学生,或许根本未能做到。
Cameron在建社时选择了加入,最后又在校方的强权下全盘接受了校方的思想。与其说他没有接受基丁的感染,不如说是校方老头对他的影响推翻了基丁的影响。他只是做了选择,而不是做了思考。
neil是一个很浪漫又很现实的人。他带头建立死亡诗社,却又把自己的生活分的很开,给自己设了一个限定,在父亲面前还是循规蹈矩。这种浪漫和现实的矛盾始终活在他体内,最终只有一颗子弹能解救他。我们总觉得自己可以分清楚浪漫和现实,在文艺作品里追寻美梦,在现实里功利计较,好像两有所得,但其实谁都是逃不掉的。
至于学生,观众对他们的判断的确建立在现在的时间点上,回望那个时代去评判他们是自由进步还是乌合之众,站在那个时间点下、那个环境里事情也许就没那么明显了。年轻的思想本来就容易接受影响,热情又是改变思想的深刻高效的形式,洗脑与否,大概只是内容的问题。诗人和希特勒都是疯子,天安门前的五四青年、反课纲运动的台湾学生、加入ISIS要重建世界的年轻人,都深信自己是对的。
思想也是如此,当比别人多走一步,就不知道是危险还是觉悟。
曾经上过"批判性思维"选修课。老师说,批判性思维就是看到冰山下的东西,看到本质。我现在懂了,也觉得老师错了。它不是像老师那样讲的,看到本质。看到本质分析实际只是它的一种途径。我们会那么容易欣喜若狂地接受深层次的思考,被思维的浪潮推动着。而批判性思维,更关键的是,始终在心里的界限,标志和镇定剂,免于我们被思维绑架。
我想起了安德森念出的诗:
"I close my eyes, and this image floats beside me.
我闭上眼睛,他的影像在我身边飘动
A sweaty-toothed madman 一个令人齿冷的疯子
With a stare that pounds my brain 他的目光冲击我的心
His hands reach out and choke me. 他伸出手掐住我的脖子
And all the time he’s mumbling about true. 他一直在念叨真理
Like a blanket that always leaves your feet cold
You push it , stretch it, it’ll never be enough
You kick at it, beat it ,It’ll never cover any of us
From the moment we enter crying, to the moment we leave dying…
It will cover your face as you wail and cry and scream
真理就像一床总让你双脚冰凉的毯子/
你怎么扯,怎么拽,总也不够/
踢也好,打也好,它总也盖不住我们/
从我们哭着降生/到我们奄奄一息/
它只会盖住你的脸/
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
思维是件挺痛苦的事情。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思维方式,就像谈一场门当户对的恋爱,而如果彼此不合适,也会加倍难过。
创新的人,适合思维先人一步,那样实现自我意义,实现社会价值,皆大欢喜。而如果一个严肃守旧的人受到创新思维的冲击,致使思维先人一步,或许会导致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喜欢反对别人,而别人和自己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反对。你的信仰和思维始终存在间隙,它让人无所适从。我们总说要革新思维,却没有在意一个人思想层面的饱和。第二种情况是可能产生一些可怕的扭曲的想法。而正因为思想先人一步,别人没法预料,也许后果也会加倍扩大。
思维就像一种超能力,它漫无边际不受控制。但还好我们有现实,它控制,它磨灭,它削弱。躲藏在某处,在恰当时机给予重击。
我们总喜欢理想化思维和生活,或者妖魔化思维和生活,两种极端都让人感觉良好。
思维的最开始总是在被绑架。要想跳出定式思维,最先可能是受周边环境影响,能够凭白无故跳出的人很少。而思维的发展,也与周边的环境和思维密不可分。接受信息时远不止于准确深刻地理解它在讲什么,而是让眼光跳出信息之外去思考它的价值。或许满能形成自己的套路可这要求不只态度还有眼界,评判原则的树立过程也处在周围思想的影响之中,原则和界限稳定下来,思想也已经成熟不再年轻了。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思维体系,现实和岁月则在他们的选项上画叉,等排除了所有的叉,或许就有个勾了。
我想批判性思维还有一点,就是学会体谅自己。这种体谅才会促使我们寻找合适。运用批判性思维寻找批判性思维,找到一个对自己来说,不汲汲于反对,也不欣然于接受的刚刚好的思维方式,不会让你看的太清楚而失去乐趣,也不使你蒙在鼓里不明生活,这才是批判性思维。
"真理只盖住了我们的脸",这句话说的再妙没有。
我觉得思想不一定说要理清什么。就像我现在做的,好像在给我的思想归类,但其实我什么都没讲清楚,不过内心却觉得有一点充盈。
什么都理不清的,会有更多更多的想法涌现出来。
但它能让我所经历的很有意义。
我想这是keating老师本来想表达的却被忽视的重点: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希望你们也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步伐、步调,任何方向,任何东西都行,不管是自负也好,愚蠢也好,什么都行。
你们用不着表演,完全为你自己。
以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的一句话结尾:
"哲学是思想思想的思想。"
(阅历不足,若有不当,敬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