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校标准化教育推广计划的启示

中国标准化的重要性

近期,中央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强调,质量立国要强化标准引领,在完善工业品标准的同时,要着力在服务标准制修订上下更大功夫,鼓励企业通过标准创新促进行业标准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国务院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制定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启动了一批新技术、新业态和重要制造领域国家标准的研制。

在地方层面,2015年,深圳市政府以政府1号文形式发布《关于打造深圳标准构建质量发展新优势的指导意见》及行动计划,提出以国际一流为标杆,加快构建覆盖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的先进标准体系,走出一条标准先行、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低碳的质量型发展新路。2017年2月24日下午,深圳标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市民中心组织召开了“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推进会”,不断完善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培训与管理,率先落实《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的“打造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的工作任务,系统地建成分层级的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体系,创新地开发利用网络技术和新兴媒体的培训平台,率先打造高水平、高质量、创一流的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一支懂专业、懂规则、懂外语的复合型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更加精准地服务标准国际化工作。

可以看出标准化在国家战略中越来越引起重视,并自上而下系统性的执行一系列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作。

如何进行标准化,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本篇探讨下韩国的案例:

韩国走在了标准化教育的前列

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韩国研发领域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15%,在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中位居榜首。

数据显示,韩国的该比例明显高于日本(3.47%)、美国(2.81%)、澳大利亚(2.25%)和欧盟(2.03%)等主要国家。

这和韩国政府主导型、自上而下的国家创新战略密不可分,而韩国高校的标准教育和推广,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一部分,也构成了公共领域领导地位的输出成果之一。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路径也是从出口导向型快速工业化发展起来,中国的发展路径和韩国非常相似。认识到科技创新、技术标准的重要性、技术在全球化和世界贸易中的关键作用,韩国政府从20世纪末开始,进行了系统化的标准化教育Framework Act on National Standards,韩国政府每五年制定韩国国家标准计划Korean National Standards Plan (KNSP)。

2001到200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系统化人才培养战略。

2006到2010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强调了培训标准专家和建立专家网络,增强标准化意识和教育推广活动。

2011到2015年第三个五年计划,着重又强调了人力资源重要性和未来教育细节和量化目标。

韩国大学教授Byunggoo Kang指出:“标准不仅仅影响商业执行层面,也会影响到商业战略层面。。。标准能够建立竞争优势,我认为,不仅理工类高校需要,而且商科学院也需要标准教育。”

韩国技术和标准局KATS和韩国标准协会KSA在五年计划及其执行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关于标准教育计划,按照五个步骤进行:

建立标准化教育的国家战略

发展长期规划,并有足够稳定和规模的基金支持

授权KSA全权负责执行计划工作

建立教育机构合作网络

持续改进计划和创新

韩国发起了Life-long Standards Education计划,即活到老,学标准到老计划,涵盖了所有教育等级,从小学到大学,以及青年标准奥林匹克运动等活动、工商业标准培训计划。

其中本科教育基于《未来社会和标准》教材进行通识教育,跨行业跨学科教学,为期一个学期,32到48个课时,对应2到3个韩国学分。KSA还为教育活动提供直接资金资助,例如奖学金、学生实践活动经费等。

2004年有11所大学,982个学生参与,从2005年开始,KSA每年投入5百万到8百万美元提供全职教职工投入到标准化教育项目。

教育计划由约10个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负责协调,代表来自企业界,高校和标准相关机构。

2010年,已发布有8门相关课程,包含2个研究生课程:IT和电子电气工厂专业。2011年,有13门课程发布,包含4个研究生课程,并且在2所研究生高校中增加了标准和知识产权等课程。

据统计,从2004年到2011之间,教育计划每年平均发布64到96个相关课程,被40到50所高校采纳,学生数量在4000到7000之间。

8年间,一共有6044次课程,提供给38054名学生,参与此计划的本科高校占比韩国高校27%。

国内也在标准检测教育方面,开始有所尝试

例如国内设立的首个检验检测认证学院,常州检验检疫局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双方签署了“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框架协议,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GS)与常州检验检疫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三方签署了SGS 订单培养协议。据了解,学院现在处于初期阶段,主要以SGS订制班为主要培养模式,根据SGS常州检测基地发展需求,设立纺织品检测、化学检测、行政客服3个专业订制班,按照2年制和3年制两个梯队建设,共计培养150名学生SGS。学院下一步将设立SGS学院和质量研究院,后期将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需求设立类似学院或人力资源中心,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一揽子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国家层面的标准化教育的战略规划和执行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深入

对于企业: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

一个企业是制定游戏规则的,建立绝对的领先优势,提高门槛、提高标准来限制其他企业的准入,消弱对手的优势?

还是做品牌,在该行业的标准之下,通过营销、加强内部管理、质量管理树立品牌,但一旦行业标准改了就需要再次适应新的标准?

还是做产品,通过加强产品质量的提高,获得产品的竞争优势?

这是不同企业在不同阶段可能会面临的现实问题。

而从行业和国家层面,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价值链的过程中,通过标准化强化研发优势、保障品牌投入、并协同知识产权等竞争工具,实现行业领导力的提升。

另外在国际贸易中,标准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核心组成部分,起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标准的改变,甚至能够使得整个行业的现有产品无法进入到一个国家市场。我们从近期搅拌机的德国案例中可以直观的看出,即便作为自愿性认证的一种,GS认证的EK1决议的修改,使得市场上几乎100%的现有产品无法通过要求,间接性的使得产品无法在消费者非常看重GS标识的德国市场正常销售。

统计数据显示,欧盟技术标准已经超过10万多个,德国工业标准超过1.5万种。

2012年时,我国就有23.9%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685亿美元。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广东在2014年直接损失237亿美元。

作为出口规模持续占比前列的机电领域,损失尤其严重,据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马德军介绍,我国有多达60%的家电出口企业遭遇过国外技术壁垒,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和潜在的经济损失约500亿美元,占年出口总额的25%以上。

这些现实而客观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在标准化战略及教育和培训等执行层面做更多务实而有效的工作。

引申阅读:

关于标准基础知识,可以在本站搜索“标准”或“国际标准”等关键词。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可以阅读如下文章。

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竞争与博弈

应对国际市场准入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实困境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中合格评定程序-中国自由贸易协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韩国高校标准化教育推广计划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