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声音的要素有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使用这些属性的搭配构成音乐。声音的高低是振动频率的不同,振动频率快为高音,振动频率慢则为低音;声音的长短是振动持续时间多少的不同,振动持续时间多为长音,反之为短音;声音的强弱是振幅的不同,振幅大声音强度大,反之声音强度小,也可以叫做音量的大小;音色问题比较复杂,发音材质不同音色不同,比如敲击木头和敲击金属发出的声音音色就是不同的,材质相同的情况下,发音体的形状也会影响音色,比如男人和女人的声音音色不同不是发音体的材质不同而是发音体的形状有区别,男人的声带要比女人的宽、厚、长,但是同样是男人的声音,音色还是有区别,这又和共鸣腔体的构造的不同有关系了,每个人的胸腔、咽腔、口腔、鼻腔的构造均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共鸣腔体,即使声带构造相同,音色也会不同。
不能不提的是,发音是否灵敏快捷不是构成声音的基本要素,但是是构成音乐表现力的必要手段,这个要素我们暂时叫它发音的快慢。这个要素还是和时间有关系,声音的长短是由发出声音以后持续的时间决定的,而发音的快慢则是声音发出之前的准备和等待的时间决定的,准备时间长,发音迟缓称为发音慢,准备时间短,发音迅速称为发音快。
下面是一些用来对比的例子:声音的长短:《平和之道》、《钟》;声音的强弱《卡门》序曲、《波罗维兹人之歌》;发音的快慢《胡桃夹子——特巴雷克舞曲》、《花之圆舞曲》,在《花之圆舞曲》中可以尝试辨认音色的不同,比如尝试听辩出圆号、单簧管和长笛并做出正确选择。
讨论过音乐的基本要素后继续思考,我们平时在欣赏音乐或者描述音乐时其实很少会用以上高低、长短等词汇,而更多的使用音乐之外的词汇来描述对音乐的感受,比如使用色彩的概念,如亮色和暗色、冷色和暖色,还有形状的大小,重量的轻重等等词汇来描述音乐,这种联系称为“通感”“联觉,下面通过一些作品来体会这些联系:
亮色和暗色:维瓦尔第《春》第一乐章、《夏》第三乐章;冷色和暖色:德彪西《月光》、《春节序曲》;形状的大小: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赵季平《乔家大院组曲·爱情》;重量轻和重:《紫竹调》、肖邦《葬礼进行曲》。
除了以上的联系,音乐还可以和其他一些感官联系起来,比如通过柴可夫斯基《bB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和德彪西《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可以用来对比坚硬和柔软的属性;通过《胡桃夹子-西班牙舞》和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可以比较远和近这一对概念,甚至通过《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一个作品就可以体会一个波斯商队行进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从远到近,又从近走到远的动态过程。
通过《马刀舞曲》和《孔雀东南飞》可以区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音乐形象;通过《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的主题和南霸天出场的主题对比可以感受好人和坏人的不同形象。利用《舍赫拉查达》一首作品,可以感受线条粗细的不同,国王主题是粗线条的,小提琴演奏舍赫拉查达的主题是细线条的。
音乐还可以表现一些比较具体直观的形象,比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格里格的《蝴蝶》、圣桑的《天鹅》、穆索尔斯基的《鸟雏的舞蹈》等作品。
继续探索联觉,听赏两首作品并尝试将感觉到的音乐形象画出来,第一首是《两个犹太人》先分辨富人和穷人两个主题,再想象两个人物的动态关系、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然后用图画记录脑海中的形象。第二首是格里格《清晨》,通过欣赏,想象清晨站在大海边看着太阳从大海的那一边冉冉升起,天色从暗变亮,从冷色变成暖色的动态过程,再尝试用图画再现这个情景或者片段。
以上是这周上课进行的一些探索,先记录下来,应该继续挖掘完善。可以从多角度开发这个题材。首先能想到的是可以就其中一个概念进行深入打磨,比如声音的高低,就可以做专题,从物理属性即频率问题入手,讨论频率和音高的关系,标准音的来历,不同律制的构成方法、比较,朱载堉的方法和贡献,黄钟大吕等十二律的来历,十二律制定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等;也可以从情感体验展开,高音和低音分别带给听众什么情绪体验,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对比、体验、总结等等。还可以设计音乐活动,调动声音、身体、乐器、手边一切工具来表现、表演,将对声音高低的探索思考结果展示出来等。这里面每一组概念都可以充分展开,想想都是很有挑战性的,就怕贪多嚼不烂,应该试着一个一个突破,慢慢积累,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