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2| 为什么租房、搬家留给你的印象那么痛苦?

阅读笔记2| 为什么租房、搬家留给你的印象那么痛苦?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阅读笔记 第2篇」

文 | 衡·Isabella

作者门仓多仁亚的《德国式家居收纳术》中,自述搬过二十多次家,由于父母是日本人和德国人的组合,作者小时候就经历过跨国搬家。她工作后,除了日本还先后在德国、英国、美国、香港等地生活过。

全书结构更接近家居笔记散文,系统性不算强,胜在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理念。怎样收拾、布置、打造温馨的家,家居营造者的理念如何,很重要。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之一是:比起租房、搬家意味着的痛苦,更能让人想清楚究竟是什么导致人们觉得租房、搬家如此痛苦。


1 关于搬家

搬家意味着很麻烦,如果像作者一样频繁的跨国搬家,于我而言,仅是想一想就足够崩溃了。好在门仓多仁亚在书中后记部分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原句是:“至今不断重复搬家过程,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瞬间就能判断出对自己的生活来说哪些需要和哪些不需要的能力。”

我们真的讨厌搬家吗?

我想,搬家让人觉得头痛的根源,在于打包收拾的过程,对于物品的取舍,人们总是难于干脆利落。

当搬家是生活的一种常态存在时,取舍的阈值界限就被磨练的清晰明了,人们会更懂自己的真实需要。

如此看来,我们讨厌的或许不是搬家本身,而是搬家背后隐匿着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间之间,欲望、需求的界限与割舍。


2 关于租房

租房对国人来说象征着无处安身,也就是说,租房住等于没有安全感。在房价一直处于神话层面的当下,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只能选择租房,我也是租房一员。

对于此,作者书中第二章的篇章引言很有参考意义。如下图。

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之前,人们真的无法体会到安身感吗?

我想,租房让我们觉得缺乏安全感的根源,在于我们把稳定的定义窄化了:稳定,等于在某一个地方过有保障的生活。

我们习惯把定在一个地方,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生活,视为稳定。这在职业发展还不足以支撑人们通过技术翻越时空障碍办公时——即一份工作,如果你离开这个地方,就没办法推进或完成了,这种含义下的稳定是人力无法撼动的。这种状况下,固定的从业地点包含在稳定里。

随着人们逐步用科技成果替换重复机械类的工种,比如零件组装、食品加工等;互联网出现后,艺术方向下细分的多类工种,诸如设计、摄影等,因为时空受限而产生的办公阻碍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了。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不再成为稳定的必要条件。

这样来看,我们讨厌的不是租房这件事,而是租房背后,我们没有办法找到一个领域的本事,让自己在世界各个地方,即便是租着房也能过上有保障的生活。


2017.06.12 19:31

衡·Isabella「收获之 上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笔记2| 为什么租房、搬家留给你的印象那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