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种后天混血的过程

1

旅行,是一种后天混血的过程_第1张图片

在出发之前,我专门去浦东图书馆借了李欣频创意旅行的三本书:《在旅行中找到自己:李欣频的智慧修行之旅》、《人生就是边玩边学》、《放自己一年梦想假》。

我很喜欢李欣频的旅行观念:旅行是改变惯性的最好方法。每当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就把自己当作“第一次投胎变成当地人”般地融入,每去一个国家,就是一次后天混血的过程到最后就彻底成为自由进出各国的世界公民。

旅行不是匆匆的到此一游,而是慢下来,像当地人那样生活。

旅行时,不要把自己当做是“匆匆到此一游”的过客,而是把自己调到当地的频率。我们可以聆听当地的音乐,阅读当地的书籍,观看当地的电视,与当地的朋友聊天。你可以想象,如果你是出生在这个城市的人,你会如何生活?

你可以像当地人那样,去街角的咖啡馆,静静地喝上一杯咖啡,或者像当地人那样,去商场购物,去电影院观看一场电影,就像你是住在这个城市一样。

之前听易仁永澄老师说,人是由基因和模因构成的。基因就是我们身上所携带的DNA信息,而模因指的是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是由模因决定的。这些模因很大程序是从小的生活环境决定的。梁冬曾在《梁注庄子》的节目中讲到,不管一个女孩是讨厌自己的妈妈还是喜欢自己的妈妈,最后很有可能成为她母亲的样子。我个人的解读,虽然女儿可能比母亲受过更高的教育,在更好的公司上班,但很有可能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一样的。只有不断觉察自己的行为模式才会觉察到自己的模因,才有机会修正模因。

旅行,其实就是修正模因的一种方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或者国家,你会发现,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原来还有这样的行为模式,因此也会意识到自己的固定行为模式。旅行的后天混血,更多指的是模因的混血。你向当地人学习,如果把当地人的行为模式纳入自己的行为模式中,就相当于修正了自己的模因,这对你日后的行为是会产生影响的。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是我们所以为的世界。有些我们所曾坚定不移的想法,也许在其他国家是荒谬可笑的。因此,去不同的城市和国家旅行,可以不断拓宽我们所认知的世界的边界。

旅行时,可以见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在熟悉的环境里,我们只看到有限的人,有限的几种生活方式。旅行时,你可以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你会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生活。

就像李欣频说的:“旅行会让人谦卑,你会知道地球之大,永远有着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事、物在地球的彼端发生。见的世面广了,也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小格局里,不再愤世嫉俗,与人为敌。所以,旅行永远是最好、最有效的心理治疗。

2

同时,旅行也是发现自我的过程。

旅行,是短暂地离开熟悉的环境,从日常惯性的生活中抽离,体验一种不一样的生活。这时候,反而能更加客观地观察自己,观察原本熟悉甚至机械化的生活。

我喜欢在美国出差的日子,在这边我能感受到一种自由。这种自由,不是别人给我的,而是我给自己的。

也许你听起来会觉得奇怪。自由为什么是自己给自己的?

其实,很多时候,你觉得被束缚,不是被别人束缚,而是被自己的内心束缚了。

在这边,我能够感受到一种放松,我不必给自己安排很多任务,我可以偷得一日闲而不会内疚。

有人说,在中国生活,现实的重力很大。即使你自己不想要有房有车的生活,你的家人,你的丈母娘也会要求你有有房有车的生活。

有时候,你会强迫自己随大流。你做一件事,不是因为你喜欢做,你愿意做,而是因为大家都在做这件事,潜意识里,你觉得自己不得不去这样做。如果不做,仿佛就是落伍了。有时,如果你跟别人不一样,需要面对很大的压力。

在国内时,总是有一种“出人头地”的想法,也就是武志红讲的“不优秀不配活”的心理。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之所有焦虑,是因为潜意识里有这样的想法。很多课程售卖的就是人们想要成为“somebody” 的想法。曾经XXX也是一位很穷很挫的人,他通过怎样的努力,如今成为了什么什么样的人,月入XXX万,报了这个课程,你也可以这样。

这样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人,人们乐此不彼。当然,我自己也常常被这样的故事吸引,心里恨恨地想,为什么这个人不是我?

当我远离那个环境,我会突然觉得,我可不可以只是“nobody”,安安静静过着我自己想要的生活,按照我自己的生活节奏。

当然,想要成为“Somebody”的焦虑,每个社会都有,在美国也是如此。

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也许旅行时,上天会给你灵感。

3

无论生活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会有不满意的地方。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生活生存环境,就像没有完美的伴侣。

像朋友说的,在美国生活久了,你也会厌倦。美国的生活其实很简单。下班后,各自回归家庭,过自己的生活。美国并没有国内那么丰富的活动,也不会像国内那样朋友们常常聚餐。

其实,我们也不该抱怨,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下,我们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来生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在任何地方生活,随波逐流都是最轻松的方式。努力挣脱社会的惯性,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生活,很难,但值得。

这一点,我先生做得很好,他很少被环境裹挟,他总是觉得我太浮躁。他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生活,周末在家写写程序,看看电视。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就很好。

对有些人来说,旅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说,我的老板,她喜欢去世界各地旅行,几乎每月都会出去旅行。

不管是喜欢宅,还是喜欢旅行,只要自己喜欢,就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旅行,是一种后天混血的过程_第2张图片

4

在旅行时,也应该保持写作的习惯。

旅行时,会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见到陌生的人和风景,这时候会产生很多想法和灵感,但如果不及时写下来,这些灵感就会消失。

之前去敦煌和西安旅行的过程中,有很多感触,但并没有保持写作,想着等旅行结束,回家再写文章。

可惜,我的敦煌和西安游记或旅行总结,至今没有写完。

一方面,旅行结束,立马就回到了日常的生活状态,要焦头烂额应付因旅行落下的事情,反而更抽不出时间来写。另一方面,旅行时的想法和灵感转瞬即逝,回到熟悉的地方,那些特别的感觉也就消失了。如果旅行过程中没有记录,回家之后很难想起来当时的所思所想。

因此,这次出差和旅行时,我就决定每天记录所见所闻,尽管有些时候写得比较仓促。

写是加深印象的一种方式,也是将转瞬即逝的瞬间凝固为永恒的方式。

同时,因为写作,也会更加敏锐地捕捉旅行过程的发生的故事,遇见的人。

一边旅行,一边写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旅行中,如何抽出时间写作是个大问题。一方面,因时间有限,行程安排很满,很难抽出时间写作;另一方面,旅行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每天回到酒店,只想倒头就睡。这也是我目前遇到的困难。上一周真的过得挺忙碌的,有几天中断了日更。周末时间充裕一些,补写了几篇文章。我还是习惯早起写作,只是上周每天早晨6点起床,7点多就离开酒店去公司,早晨无法完成一篇文章,只能晚上写。这周的行程安排没有那么满,估计会好很多。

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写,总结下旅行的收获,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有时写作前,还不知道自己想要写什么,坐下来写着写着就有了想法。

这周的写作主题可能会集中在我的个人思考和感悟上。但具体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还是看这周发生的事情和我自己的感悟。

请继续关注哦。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也可以留言告诉我。


我是弘丹,我正在美国日更。

喜欢我的文章手动点个喜欢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行,是一种后天混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