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Polly 是我这次来香港遇到的一个女孩,黑黑瘦瘦,打扮朴素,一点都不似电视里见到的香港潮人。她在PMQ元创方顶楼的一家音响体验店工作。店不是以销售为导向的功能而设,以体验和品牌广告为目的。
元创方前身是香港已婚警察宿舍(PMQ 的缩写Police Married Quarters),这个以香港艺术创意中心为定位的地方,吸引了不少香港的文化创意创业者入驻,推广他们的产品和品牌,有一点像早期的上海田子坊,却远远不及那个小弄堂,从开业就聚集了不少人气。当中还遇到了一群内地传统媒体在参观群访,应该是借20周年回归的官方需要,我瞄了下这些媒体的出处,嘴巴一撇,没有一个是年轻人关注的媒体。
我懒洋洋地一层层往上逛,没有被一家店惊艳到,曾经元创方有一家叫 Open Quote 的独立书店,选书和选品都很有品味,我曾在那里买了好多本关于香港的书,去年9月因租金压力,老板不得不选择关门去了英国做艺术家。
香港的文创产业似乎一直处于这样摇摇摆摆,尴尬的处境,元创方和Open Quote书店就好似这个产业的一道倩影,摇摇欲坠,不知何去何从。
如果不是遇到Polly,我可能就又要抱着遗憾离开了,在最顶层时我被她叫住了,她用广东话问我“唔该,请问呢位小姐有冇时间进来听首音乐呢?"我自然客气得回复“可以”。整个体验大概20分钟,一共放了3首歌,其中有《无间道》里的那首插曲,让我仿佛置身电影之中,音响效果特别好,后我要求再多听一首歌,广东歌。Polly给我放了shine的《燕尾蝶》,听完我有点眼湿湿,至今想来也是这首歌,让我选择在这里逗留了2个小时。
而正因 Polly 兢兢业业的介绍,这家店成为整个元创方印象最深的一个铺子。在内地,我从未接触过如此认真工作的店员,哪怕工作很基础简单,都要做到极致。Polly 似乎是个典型香港青年代表,我索性坐下和她聊了起来。
02
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港粉”。
97回归那年,我幼儿园升小学,老师教我们画小鸡找鸡妈妈,老师说,香港就是小鸡,和我们失散了好多年,终于要回来了。我其实并不懂那么多,只是跟着我妈整日整夜的听陈百强,已经可以字正腔圆得唱完一整首《一生何求》了,尽管并不晓得歌词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比当时所有的国语歌都要好听。
在日韩风刮了数十年,我还坚持听广东歌、看香港电影,有电脑后,找原声电影看,听香港广播剧,初中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白话”。有了一个固定的组合偶像,叫Twins,开始结识了和我一样有这个爱好的朋友,有时候就是这样,当身边出现了有同样爱好的人,这个爱好就会根深蒂固。
朋友们总觉得我已经去过无数次香港了,其实也就四次而已。这次四次与之见面,我都感受着香港的变化。
第一次在2014年5月24日,第一份工作结束,我用这份工积攒下来的钱买了香港的机票,当时机票很贵,我只能买春秋航空,但来回也要1500了。
当时全港正推行禁烟令,只能在指定的地方才能吸烟,街上显得很干净;所有人遵守交通规则,没有闯红灯情况,哪怕过马路只要迈5步;随时都可以在街上看到阿sir在巡逻;除了商场BA,街上本地人都不太会说普通话。
第二次是2015年12月31日,我和好友一起踏上了一场圆梦之旅,买了港龙航空的机票,在红馆看了场跨年演唱会。
因为省钱,我们只能在佐敦住6平米的隔板间,房费并不便宜,500一天。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房子叫“劏房”。
15年禁烟令似乎消失了,随处可见边走路边吸烟的人,开始有人带头闯红灯,铜锣湾少了一些人气,没那么多游客了,此行,特区给了我些许不整洁的感觉。
14年下半年起,中港两地冲突变大,奶粉事件、占中事件和随之的撑起雨伞,内地媒体报道香港年轻人开始对内地有了很大意见。但我在香港仍未感受到当地人的歧视,反而,连街上卖报纸的阿伯也会说蹩脚的普通话。
第三次,是去年9月,恰逢哥哥张国荣的生祭。
在旺角,我兴奋得冲进信和中心,这个大厦原本是内地港乐迷必去之地,整层整层的店铺都在卖二手广东唱片,甚至还可以讨价还价。如今整个大厦人气依旧,拥挤的空间挤着好多香港学生,然而,所有店铺已改卖日本二次元了,再也没有卖广东碟的店铺。恍惚得下楼后,在旺角街头,有街头艺人拿着吉他在唱陈百强的《今宵多珍重》,我看着他轻声跟着唱,眼湿湿。
第四次,是2017年5月24日,距离第一次去,正好3周年。
03
以我对香港的认知,中环和尖沙咀一带是中心,潮人聚集,旅游购物中心,上环是居民区,充满着生活气息,后两次来我都选择住这一带,有兰桂坊的热闹,也有楼梯街这种电影里常见的烟火气。Polly却告诉我,上环是有钱佬和中产住的地方,因为这里地皮“很贵”,西贡也不便宜,因为西贡方便。普通老百姓都住在荃湾、深水埗、元朗,这里才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
Polly 住在荃湾,大概是上海五角场往下的地方,白天坐40多分钟地铁来上环上班,6点收工,回去煮饭,她租的房子就是"劏房",和丈夫一起住,8平米,却需要6000多港币。我告诉她,我在上海,住在内环,6000元,两室一厅,80平米,在成都,这个价格可能只有3、4000块。
普通香港人似乎从来没住过大屋,也没有小区的概念,他们常说的“公屋”其实一整栋楼,元创方的前身就是给香港警察当宿舍的公屋,被文青打卡的“彩虹邨”也是公屋,一个屋子仅40平,需要住一家5口人,甚至还要多。
谈起内地现象,她问我:“内地游客是不是都插队,迪士尼里是不是随地大小便的”,我说“我去过2次上海迪士尼啦,大家都很乖的在排队啊,也没有看到大小便,但素质低的情况仍然有”我发现,就算是香港年轻人,似乎还是对内地的情况有较大的误解,我告诉Polly,在上海除了房价没有香港高,物价其实是飞涨的,白领平日若去静安寺吃工作午餐,人均也会在70以上。不过在香港,一顿普通餐也都要40多块。但这个价格从我第一次来香港到现在几乎未涨过。
Polly 对香港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忧虑,尤其是对年轻人。
香港现在的制度和欧洲类似,所以它也遇到了和欧洲类似的问题。特区有最低标准,有失业金,基本保障高,很多人(不论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就算失业了也不担心,照样天天拿着报纸在酒楼呆着,而往往叫嚣最多的也是这些人。
我们常说的“香港精神”,其实来自于上一辈的人,尤其是从内地的逃港者,是拿着上梁山的决心留了下来,拼了命要在香港闯出一番事业,他们相信只要发奋就能改变命运,而特区给了他们这个机会。“现在年轻人太安逸了,没有怎么苦过,还要怨天尤人”。Molly说。
但我觉得,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当代香港年轻人与上一辈不同的香港精神。
04
现在很多内地人都觉得香港不“香”了,经济不行,拥挤而破旧,互联网不发达只有八达通;香港人不安分,地域歧视,不上进,闭塞。话语间不由透露出一种生活水平上升的优越感。
但在我看来,从城市文明角度来说,香港无疑相较内地的城市(包括北上广深)更先进。
香港的基础设施完善的让我这个上海人都羡慕,都说上海交通发达,但香港能做到的是方便人性化。我曾担心我这次去会不习惯没有滴滴、支付宝、摩拜单车这些互联网产品,但实际上,香港的基础设施保证了足够方便的生活,八达通的普及,各种交通工具设计的精细。就算飞机延误凌晨才到,也不用担心没有小巴去市区,甚至去远一些的大埔。
香港人重文化,坚守工作。不知为何它被冠名“文化沙漠”,但在文化保留上,它做的比大多数城市要好。但在香港。四年前的菜场、报摊、不知名的茶餐厅和小吃店如今都在,他们的主人也没有换。香港人极力保留它原来那些特色的文化。
而内地这两年发展得迅速,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很多城市不惜抛弃原来的底蕴来增长GDP。这是香港较内地最大的不同,不论金融资本如何,她依然保留着它市井和不富裕的一面,不会刻意用高楼大厦掩盖这一面。这也是我喜欢香港的一个地方。
香港人实在。在内地的旅游景区,让游客体验不好的现象比比皆是,被当地人坑,东西不好吃又贵仿佛是常态。在香港,景点都是免费或者设立一个公道的费用,当中不会有任何隐形收入;机场和景点的日常用品和食品价格与市区相差无几,我曾在西贡吃过一次米其林3星,海鲜非常新鲜,价格都很公道。香港人赚钱,确是在踏实、实在地赚钱。
香港人克制有序。在香港,你不会看到一个“熊孩子”,每个小孩子只要在公共场合都会很乖听话,不会做出惊动他人的举动,这也许就是香港人的天性了,和上海人有些像,不给别人添麻烦。去了香港四次,我从来没受到过一次歧视的眼光,相反,我遇到过主动上来给我普及九龙城寨公园历史的志愿者伯伯,被我问路放下手上的活耐心指路的阿姨。
其实地域歧视在内地才是比比皆是,上海人90年代称所有人是“乡下人”,苏南人讨厌苏北人,成都人看不惯重庆人……我相信大多数香港人歧视的是真正做出不尊重这个城市、没素质的人。香港人会对你有距离感,但他不会做出打扰你的动作,在你有帮助的时候,他们会伸出自己的手给予帮助,这是每个香港人从小被给予的性格特质。
05
和Polly聊到6点她收工,我打算送她去中环搭地铁,从上环一路走入了人潮汹涌的中环。因为我会说白话,所以一路都在用白话讲话,行人们看起来我俩就像是朋友一样自然而熟悉。在路上她一直在介绍街边的店铺,还推荐我一定要去那些内地游客不太去的地方,她推荐我去她住的荃湾看看,那里可以看到最贴近香港生活的景象,吃到最正宗且便宜的街边小吃。我说我想去香港仔,因为我在香港看的第一部电影就叫《香港仔》。她说:“那你还记得里面有个桥段是所有目的地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所有目的地就是目前香港人的心中所想。香港,还是那个香港,文明有序,有味道,包容,大家各司其职,不仇富,纵使知道隔壁兄弟都可以住比自己大几倍的大屋,但他们还是会更习惯目前的生活。
也许香港人是迷茫的,我们在研究90后的特质,都说他们需要认同感。而香港人,也许也需要一份“认同感”。这份“认同感”就是一个可以通向所有目的地的桥梁,让他们不再迷茫。只是,现在他们都在寻找这份“认同感”。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城市如何因外界而改变,香港人骨子里都有一种不服输的骨气和努力打拼的态度,以及爱着自己的家。我想,这就是 Polly 这一辈年轻人拥有的新“香港精神”。
今时今日的香港,禁烟令似乎形同虚设,叼着烟走路串巷是常事;阿伯阿姨们的国语越发熟练,旺角少了阿sir的踪影,多的却是满地垃圾;书店最显眼处摆放着中国政治正确的书籍;中港交通越发便利,可文化输出却放慢了脚步……
“有人说香港风华不再,有人说香港风韵犹存。”
无论如何,香港和它的文化在我心中永远不会式微,它都将是我珍藏在心中的一个瑰宝,唱着的每一首饮歌,都记录着我们这么长大过。
本文参与了发起的 联合征文:我的香港记忆-写出你心中那个独特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