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有几个人能活成自己?

世界那么大,有几个人能活成自己?_第1张图片
不骄不躁,心平气和,坦然做自己

希望孩子都能坦然做自己,做一个有热情、有态度、有趣味的灵魂

看到一则新闻,阿里私立学校云谷学校发布一封致家长的公开信,信里内容的大意是这样的:坚信教育是一件美好的、慢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不急功近利,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希望孩子都能坦然做自己,做一个有热情、有态度、有趣味的灵魂,而不是一个被动的、随波逐流的、为学而学的“刷题机器”。

坦然做自己,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

小时候,我们活在父母的期待里,然后大半辈子也没能走出来

忙碌的下午,伸个懒腰的间隙,看见手机上的绿色灯光不断闪烁。

“终面估计没有通过”“感觉还是紧张了些”“见识少,一到大场面,就有点语无伦次”……

这是企图跳槽的同事发来的面试报告。重点不在这里,是在语言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平时吹吹还可以,一上台面就不行”

“你这是平时台面上的锻炼太少了”

“也是自己不行,打小就这样”他又补充道。

重点就在这里,打小就这样。很多人没有搞清楚,自己身上的缺点,大多数是小时候留下的后遗症。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找来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来看,尤其是那些心理咨询师的诊断日志。

小时候,你也许经常会被灌输“好好读书啊,人太穷,会被看不起的”,于是大半辈子你都要活在“被人看不起的”自卑里,你会变得少言寡语、内向怯懦,你喜欢用独处的方式掩饰心中的恐惧。

小时候,你也许经常会受到“别人家的孩子”的压制。当你不想干那些你不喜欢但父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脑海中会响起“你看看谁谁谁多听话,他爸妈说什么是什么”;当你想干一件你喜欢而父母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脑海中同样会响起“你看看谁谁谁多有用,从来不去怎么怎么”……你已经不是你自己了,甚至你也不知道你自己是谁。

慢慢地,我们开始成长。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自我。

从书里,我们习得人应该做自己意识的主人。可这时候,我们发现,自己的意识早就不是自己的了,她的主人,早就受制于人。

我们试图改变,但问题在于,改变谈何容易,追逐自己又谈何容易。我们很难放下世俗的偏见,道德的评判,父母的期待……

也许,很多时候,你会觉得活着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有太多的顾虑,让你裹足不前,放不开手脚。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为总是活在别人的影子下面,想干的事压抑着欲望不敢去干,不想干的事,又得逼迫着自己去干。这些童年形成的习惯,终将伴随我们一生大部分的时光,因为,那个习惯叫做性格。

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想想,真是说的太对了。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而结果总是行为的衍生品。积极乐观的人,总是充满激情,敢想敢干,失败也阻挡不了他们成功的脚步;消极悲观的人,扭扭捏捏,蹑手蹑脚,摇摆不定,更多只是渴望成功的失败者。

过去的事情,谁也无法改变,未来终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你要做的,就是刻意地练习——改变自己的心态,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在内心深处设定一个目标:不骄不躁,心平气和,坦然做自己

世界这么大,总要有那么几个人,认真地活成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界那么大,有几个人能活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