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劝我的朋友开始写作

1.他想走出去看看世界的样子

前几天,和国有企业的一个朋友吃饭。他和我差不多的年龄,毕业后就进了现在这个单位,规规矩矩,谨小慎微的处事过日子,现在也算是混出些脸面,在自己职务范围内有了些话语权,在一些人眼里算是跻身到了资深人士的行列里。

但他说他很茫然。

他说他想离开体制,因为奋斗了这么多年,自己变得越来越沉寂,既不会说话,也不会思考,生活机械而无趣。

他觉着自己与世界脱离的越来越远,身处这个极富创意,极巨资源的城市里,他却只是个旁观者,局外者。他每天的真实的生活里,只能忍受各种低智商的套路,并且还要笑脸相应装懵懂,时间久了,竟然自己也相信那就是生活。

他说,有太多的问题总是这样,不想的时候会麻木,想起来的时候很恐怖。

很多的时候,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脑袋里有病,因为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差,面对问题已经不会分析考虑。前几年,好些朋友都去买房、学车,也曾邀请他一起,他竟然一脑的空白,毫无思虑,等到房价再次飚升,等到春暖花开想出行的时候,才隐隐地后悔。

他总结,现在的工资饿不死,也吃不饱,就像每天的生活一样没劲,不如趁着自己还不老,走出去,看看世界的样子。

2.你敢骂自己的领导傻逼吗?

一瞬间,我明白他内心的纠结。

在随船下沉的过程里,他想离开,但是又不想这样放弃。

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局面,就像这个最著名的辩论题:顶头的领导是个傻逼,你能直接告诉他就是个傻逼吗?

这个问题是极其重大的,无论如何决择,都决定了下一步人生走向,但究其本质,它只是事关勇气和成本的问题。

没有人想被关在笼子里,但是问题是给你一片无边无际的天空,你真的敢要吗?

低风险、低强度的工作带来低收入,同理,高收入也意味着高风险。呆在笼子里可能吃不饱,但走出去的生活总是存在饿死的可能,这是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谁也逃避不了。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要稳定,而要追求可能性,但每个人的可能性要建立在强大的容错能力之上的,如果一个人无法做到准确的思考,快速的纠正自己的行为,仅仅依靠热情和情怀去做事情,那这个人将朝不保夕。

做一个决策,如同购买一件商品,我们还要看它的性价比,就是你的将得与失去之间的比值,换言之,就是要看它一件商品值不值得你的付出。

沉没成本是很重要、必须要考虑的一项成本。比如你将买一件新的商品替代你生活中的一件旧商品,你需要考虑的你旧有商品的价值是不是曾经也很贵,是不是让你花了很多的心血去调试打磨,是不是承载你不可磨灭的回忆,你是不是要为新物品准备更大的空间去安置。

这其中要涉及到时间、空间、物理、心理等方面的价值成本。

在现在工作依然在为你创造生存价值的基础上,如果你曾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曾经为工作选择过两地分居,曾经为了事业的要求放弃过朋友的约会,家人的召唤……在你的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错过了太多美好的时刻,这就说明你的成本早已积累到不可轻视的程度了。

新的决择是否能大于这些成本,让性价比变得更高,这是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3.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事

过去与未来不是对立的关系,它需要依据现在缓慢的发生变化,人们很多机遇,不需要电光火石之间作出选择。

对朋友来说,也许离不离开体制并不是最关键的取决,如何保留离开体制的能力才是最紧迫的问题。

保持提高能力需要长久的时间管理,而写作则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曾经在某些大厅的小窗口里办理过业务的人,都会被窗口里面的人表现出不耐烦、浮燥的情绪所震撼或者打击到,仔细考虑一下,她们种种让人不适的表象缘于内心的空虚,归因于无法沉淀的人生经验。

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个世界上无关自身的空间噪音,从娱乐到金融,从励志鸡汤到明星私事,如果无法从中辨析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扑天盖地的信息洪流就会让人迷失自己,你就会习惯性去遗忘你看过什么,你想过什么,你做过什么。

当你一个小时之前、一刻钟之前、一分钟之前的经历都会遗忘掉,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写作就是这样的治愈,当写在纸上或WORD里的文章不听从内心的真实,你自已都无法忍受那样的自己。在写作的过程里,你必须要做到记录、分析、提高、总结,你要重演人生,你要沉淀经历,这样你才会让自己的内心过得去。

公众平台说: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

写作,让每个人为自己表达,让自己的思想在反复的推敲中得以磨砺,形成个人的风格,成就自己的品牌。

所以我要劝我的朋友开始写作,为自己发声!

?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要劝我的朋友开始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