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倾城之恋》

1、

白流苏和柳原结婚了。

流苏不无讽刺的想到: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流苏终于成了柳原名正言顺的妻,一个父母双亡,家有余产,有钱人的妻。哪怕他年轻时浪荡过,也许现在还浪荡着,有什么关系呢?

他不再和她说俏皮话,那表明他把她当成妻子了。一个家中不受宠的,离婚后再嫁的小姐有如此惊人的成就,足够她家里人刮目想看,足够她炫耀一辈了。

流苏偶尔也会怅惘,再没有那段墙了,虽然那段墙还屹立在那里。柳原不会再问那句话:"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流苏踢走桌下的蚊香盘,他们有过真心么?

他们两人从认识到恋爱到结婚,一切不过是互相试探,地利人和罢了。

流苏是那么骄傲的人,她骄傲地离开之前那个对她暴力的前夫的家,她带着钱财回到自己的娘家。可惜,这里已经不再是她的家,白公馆的人是势利的,没有谁会保护一个身有余财还不受待见的小姑子。她在泥沼中,挣扎着,虽然不再青春,可她还有年轻的脸和想要上进的心。她不再与家里人争辩,这个世界,谁都不是谁的谁。

她遇到了柳原。一个二房的,神奇继承了父亲遗产的儿子。柳原也是没有家的,家里的族人不会承认他这个国外找到的私生子。他对家庭对婚姻都是失望的,他想要的是一个对他坏,对别人很正经的女人。流苏决定赌一下,赌赢了,她就能离开这个恶心的白公馆,去别人艳羡的上流社会。

瞧,命运是多么讽刺,一个想做妻,一个要情人,最后却走在了一起。

流苏和柳原是相似的。他们都活的太明白,他们都知道对方的要求——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柳原才绝望地对流苏固执地,哀恳似的说着:"我要你懂得我!"

流苏不会去懂柳原的,她要的是妻子的身份,精神恋爱就挺好。

恋爱中的人,总是乐意为对方干些傻事的,反正是谈恋爱又不是恋爱。

柳原带流苏在香港吃上海菜,柳原想把流苏带到原始森林,柳原也许还想过流苏会爱他。所以才会有后来他把流苏送回去又接到香港的事。

诗经上讲: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柳原就是知道流苏不懂这句话才给她读。柳原猜的是流苏不爱他。流苏的世界连月亮都看不清了,眼前是模糊的,谁要知道爱是什么?她不要做情妇。

柳原把流苏送回了上海又接到了香港。柳原说:你是医我的药。可流苏还是心寒,对医他的药都如此,而不给承诺。她被柳原留在香港的房子,给她配了个保姆。

流苏想,从小时候起,她的世界就嫌过于拥挤。现在终于清静了。可炮火却打响了。

炮火中,柳原回来了,回来陪这个也许他有那么一点真心的女人。他们像平常夫妻一样过起了平凡的日子,直到某一天柳原登报,哦,流苏真的成了他的妻。

2、

在百科中,“倾城”二字有三个含义:倾覆国家;全城;形容女子艳丽,貌压全城。

在《倾城之恋》这个小说里,倾城是借用了第一个“倾覆国家“的含义,香港沦陷颠覆,可不就是倾城么。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中,流苏这颗药到底牵绊住了柳原这个不肯停留的风流浪子。

我读完全文,只剩下胆战心惊,剩下对爱玲对婚姻人性的如此写实。心里升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就剩下一声叹息:那时候的爱情和现代的爱情,哪儿来的什么倾城颠覆的成全,不过是某一个时间或者某一个条件,就走下去了。婚姻,不是一向如此么?

这个自诩男女自由平等的世界,结婚不也就是那样么?生死相依的爱情是有,世人心里面总住着一个人。希望和他\她慢慢变老。可更多的不过是——在恰当的时间,一个适合结婚的人,爱不爱并不重要。不过是双方的条件筛选后,觉得可以生活而已。

就像是我喜欢的那句话“我们忙着谈恋爱,却从来没恋爱过”。我们忙着谈,忙着做那些傻傻的恋爱的事儿,却不会问自己是爱恋爱的感觉,还是爱那个人。

我们心中也有那堵墙,那堵也许天地不存在,我会爱你的墙。很多人就这么骗着自己,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就算是条件对等的婚姻也还有那么多问题。我们曾以为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原来这是两家人的事。

要是能骗对方一生一世就好了,至少有一个人幸福。芸芸众生,不都过着这样的日子么。慢慢地,直到老去。

哪有什么倾城之恋,只要有那么一个点能够牵绊住两个人,也许,真能一生一世呢。

后记:

我是爱阅读爱写作爱分享的鸟儿,这篇完全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爱玲粉们不要喷我。我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乱解读她的作品,哈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哪有什么《倾城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