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谁的年少不是一无所知还自以为是?

文/兰言寄墨

杨澜的《一问一世界》出了青少年版,读完书的我,此时的我,已不再年少。

前几天有同学问我,读研最大的意义是什么,我说:觉得自己再也不是个宝宝了,磨刀霍霍,准备像成年人的世界厮杀。其实,这不仅是读研的意义,也是自己对最近成长的感悟。

还记得年少时的自己吗?我一直记得。年少的自己总是很迫切的要逃离,逃离囿于自己的小地方,逃离管着自己的人,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美好,自己会变成最灿烂的人。

内心渴望远方,行动趋于叛逆。大多数人的青少年时期,无不外乎如此的写照。那个时候的自己,就像井底之蛙一样,不仅仅是因为头顶上的天空只有那么一小片,还是因为井底只有这一小只。

现在回头看,好似自己从来没有成为那时候渴望的自己,反而勇气也在渐渐失去,成年人的世界,一面有多美好,另一面就有多丑恶。那是年少的自己从来未曾见过的一面,以至于遇见后总是会讶异,会不愤。

曾经总是很不屑于过来人的告诫,现在求的最多的就是经验。成长不就是这么有趣吗?讨厌的变得不再讨厌,喜欢的渐渐丢了热情。天空不再是头顶的一块,青蛙也不再是孤独的一只,影响你的总会有千千万万种,迷失过,惊醒过却不曾回来过。

“真正赢在起跑线的,是那些见识了大世界的人!”我很喜欢青少年版《一问一世界》封面上的这句话,输赢与否并不重要,人生没有真正的输赢,大家不过都是在走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条路,只不过路上的风景看的各不相同而已。但是否见识“大世界”很重要。甚至会影响你的一生。

杨澜无疑是见识过大世界的人,有时候还真是羡慕杨澜这种以“问”为生的的职业,当然并不是人人都会问,更不是人人都能问到那些大人物。在青少年版《一问一世界》这本书里,杨澜通过“问”自己作为开篇,以自己都经历穿插,结合其采访大人物后得出都心得,阐述自己对于人生、命运、梦想、幸福、快乐等阐述自己都观点,很多都发人深思。在读的过程中,我常在想,很庆幸,读到这些,虽然已不再年少,但仍旧在“惑”的路上。

印象深刻的一节是“死去的理想,依然是理想”。这是个理想至上的年代,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自己都理想,我相信坚持都力量,但坚持不一定是对的,就像杨澜最终放弃了阳光卫视,虽然付出都心血不亚于养一个孩子,但“面对强硬的无奈,强者和凡人的选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要么承认自己的局限,要么埋怨世事的无常。”对于多数人来讲,宁肯埋怨时运不济,也很少去承认自己的局限,但个体的力量,有时候确实是很悲哀。

年少的时候从来都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如今很多事情却总是无能为力,特别容易的把结果交给外因,这不仅是自己的无奈,更是成人世界里的博弈。世界很大,强者很多,知道了一些,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谁的年少不是一无所知还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