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记的日记

心好虚,赶紧补上这一周的日记。说起来中学的时候有一阵子对日记的看法就是感觉不记下来,这段记忆就失去了,有人生虚度的感觉。

小学三四年级,日记只是作业。

小学四年级后期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自由发挥了,不再是记流水账,而是写成小作文。有一次早上起来看见书包里日记本的位置变了,感觉妈妈翻看了我的日记,还疑神疑鬼纠结了好久。于是有一阵子用繁体字,用英文(想来应该是无比蹩脚的)。

初中的时候基本上也是把日记当作写作文,每篇日记大抵都有一个像样的标题。小诗也试过,散文也写过。受苗老师以及全班热衷于作文的风气影响,写了好几篇长篇的大作。

到了高中直接转变风格。高一就三天两头写一次,每次三言两语。偶尔有感就多写一些。这个时候开始认为日记就是记录每天有意思的事情或者感觉,嗯,一种feeling。而且开始用第三人称写日记。到了高一下的时候日记已经退化成只有三两句梗概,叙述性的,直接略去细节和描写。这也是由于高中时间紧迫所致,这个时期的日记往往都是凭感觉摸黑写的。一直坚持到高三下开学不久吧,就放弃了。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觉得以前记的东西也没什么意思吧,毕竟我丧失感觉已经很久了。

记得高三下的时候高远晚上看书经常看到1点多,坐在床桌上写日记。很兴奋。看《群星闪耀时》,看《动物庄园》。我高中的时候中这些宣扬民主的作家和书的毒也很深。嗯,这句话并不含恶意。

就这样,高三的暑假也没有日记。不过其实每天的生活和思考以另一种形式保存了下来——和mmm的QQ聊天记录。在暑假的结束,我回顾整个暑假,想把聊天记录保留甚至打印出来时,却发现7月份的记录已经全然丢失。这是我整个暑假最引以为憾的一件事。

大一刚开学在10月份左右记过几天日记,起因大概是国庆节去圆明园游玩的时候意识到高中写作文的经验可以应用于生活,而作文素材对应的正是笔记,我仿佛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语文课“写日记、作摘抄”这两件事是同一件事,都是积累,一个在于作文,另一个则拓展到了整个生命。于是恢复每天记录当天神经细胞的敏感的地方。

然而没坚持几天,就废弃了。我还记得不多的几篇里面有一篇是在mmm透露心机后我的悔恨和怨念。

直到大一的寒假,大概1月初,还是用QQ聊天记录的形式记录我的生活。不,准确的说,其实是到3月份,只不过中间换了一个人而已。三月份以后,就不再刻意记录下来,那时的日记就存在于无线电波中了。

和雅的通话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而且也没有停止的迹象——既然是异地,打电话这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是不会被废止的。我这时已经不在意回忆,不在意保留特殊的感觉。因为我开始觉得要随性一点,该记住的会记住,那些没记住的如果将来不会再提,索性就忘掉好了,有什么好可惜的。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学会珍惜现在。初恋的日子里,真的觉得在一起哪怕是一天甚至一刻都是好的,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当天的东西当天品味好了,用不着放在回忆里面,太累。

所以从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QQ记录已经淡出了我的生活,煲电话粥取而代之成为了每天的习惯。

那么爱情的痕迹呢?都保留在我当时的创作欲上了——几幅字画,几段矫情的宣言,那些出于灵感的东西都被隆重地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了。

可是最近又开始放不下了,好奇怪。也许之前像愚愚和曾老师说的那样,“泰斗你是活在梦里吧!”现在努力在从梦中醒来,挣扎着寻求蜕变。不好,又立flag了。无论如何,新形式的日记又开始了,这次是在CSDN Blog上,当作日常笔记的附属品,并且不定期更新,想法和高中无差,记录一天中最特殊的感受。或三言两语,或长篇大论,或者干脆记了个日期却一字未落,因为这一天如此碌碌无为。

我概括了一下这一波日记的理念:

我想过我喜欢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日记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