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凭什么反转劣势灭楚霸王?

推翻秦朝政权后,刘、项围绕争夺政权问题,展开了一场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

楚汉之争的开始,强的一方是项羽,刘邦较弱,结果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建立中国成立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汉朝,此是为何?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总结刘邦胜出的原因如下:

干革命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体恤百姓疾苦,一入关中就提出“约法三章”:1、杀人者处死罪;2、伤人及盗抵罪;3、秦朝一切苛政作废。对司法与行政都进行简单化,在巴蜀、关中地区恢复了郡县制度,实行取悦于民的政策:1、把秦朝所建造的苑圃园池,通通改为农田,分给民众耕种;2、赐民爵酒肉,安抚流亡,整饬吏治,恢复生产。宣称:“我领兵入关,全是为父老除害,绝不是为了侵占或欺凌你们,大家千万不要恐慌!”以此争取最广泛的群众支持。

项羽在后方的建设乏善可陈,除了以霸王的名义大行分封之外,不曾有任何新型的行政建树。早年久攻襄城不下,进城后下令屠城,杀戮和活埋平民百姓。进军咸阳,项羽下令坑杀投降的20万秦军,是继白起坑杀赵国40余万降卒后的另一桩历史大悲剧。项羽杀敌人,杀俘虏,杀百姓,不得人心,无法获得人民的支持。

师出有名,政治策略正确。

刘邦为义帝发丧,师出有名,掌握了主动权。在彭城战败后,吸取了教训,调整了战略方针:在荥阳、成皋一线的正面战场坚持持久战,以牵制项羽的主力部队;在南翼,争取黥布背楚归汉,以削弱楚军而壮大汉军的力量;在敌人后方,利用彭越继续反楚,在楚军心腹之地游动作战,以牵制和分散项羽的兵力,减少汉军正面战场的压力,形成两面夹攻的态势;再派韩信北攻魏、赵等地,解除北翼的威胁,以孤立项羽。

而项羽则相反,害死义帝,落下不义之名,又不笼络团结各诸侯王;打仗只知强打硬攻,长期将主力部队滞留于正面战场,消耗了兵力。

善用能臣,听取劝谏,虚怀若谷。

韩信、陈平、英布等人,原先都是项羽的人,后来都投奔刘邦。刘邦很有自知之明,公开承认:论运筹帷幄之中,我不如张良;论稳定后方,安抚百姓,输送兵源军需,确保前线的粮饷供给,我不如萧何;论集结百万将士,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重用他们,这就是我所以能获得天下的缘故。刘邦西行入秦途中,郦食其求见,刘邦的态度很为傲慢,“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食其说:“您既然要讨伐没有道义的暴秦,就不该用这种态度对待比您年长的人!”刘邦理屈,当即认错,听取了他的建议,袭取了秦廷仓储所在地陈留,获得了大量积粟,从而军威大振。

项羽则不然,刚愎自用,固执已见。项羽屠咸阳后,有位韩生对项羽说:“关中阻山带河,有四塞之固,土地肥沃,可以建都称霸。”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衣夜行,有谁知道?”韩生很生气,退出后叹气说:“人说楚人沐猴而冠,果然如此!”项羽闻听后,就下令烹死韩生。项羽出身贵族世家,好面子,自作聪明,容纳不下英雄,四处征战只靠他一人,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宁用脑子,不尚武力

在鸿沟广武战场,刘项双方对峙形成僵局,项羽派人给刘邦传话:要与刘邦单打独斗,一决雌雄。刘邦答复:“我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竟披甲执戟来挑战,刘邦当众宣布项羽十大罪状。项羽大怒,命人开弓射箭,一箭射中刘邦胸口,险些摔下马来。刘邦为了安定军心,顺势弯下腰来,不捂胸部伤口而去摸脚,大声说:“臭小子,射中了我的脚趾!”回营后,裹好伤口,乘上马车,挣扎着驰往各营巡视。此举使汉军人心安定,痛骂项羽是小人。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刘邦才由劣势转为优势,最后打败项羽,取得对全国的统治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高祖刘邦凭什么反转劣势灭楚霸王?)